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家長和老師做

家長和老師做

發布時間: 2021-07-18 17:21:33

Ⅰ 如果孩子在學校犯錯了,家長和老師怎麼

家長和老師應該積極溝通,找出問題所在,一起解決問題。
作為家長,首先應該了解孩子犯了什麼錯,到底是不是孩子犯錯了。如果是的話,積極和老師和孩子溝通,主動承認錯誤。
作為老師,應該和家長溝通,主動挽救一些錯誤措施

如何做好家長與老師的協調工作

我是一個教師,但也是一個家長,我既理解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和要求,也理解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苦心,所以為了勁往一處使,家長要與老師多溝通,讓老師感覺不是把孩子往學校一推就沒事了,再就是配合努力配合老師完成讓孩子做的作業(當然合理的)。

Ⅲ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和老師應該怎麼做

教育好孩子,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靠打罵孩子讓孩子屈服,這樣會讓孩子更容易叛逆。

Ⅳ 家長與老師之間,應該保持怎樣的關系最為恰當

最近網上一個家長在班級群里號召大家都給老師送禮的行為受到了大家的熱議,讓人感嘆現在的家長和老師的關系真是不健康。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應該保持怎樣的關系最為恰當呢,我認為應該是互相體諒,互相理解,互幫互助的關系,因為家長和孩子都有為了孩子好的共同目的。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老師和家長任何一方的缺少,都會讓孩子的教育大打折扣。趕不上家長老師齊心合力。當然,家長負責家教盡量不要麻煩老師,家教的問題,老師可以幫忙,但是過多麻煩老師還是不妥當的。得到老師額外的幫助,家長一定能夠要心存感謝,否則就不應該了。學校的問題,老師盡量解決,學習是老師和孩子共同的責任,家長下班後要承擔起孩子學習的責任。要時刻銘記,老師和家長都是孩子的教育者,絕不能對立。

Ⅳ 吉林一女老師做家教時與學生家長偷情長達5年,後來怎樣

吉林一女老師做家教時與學生家長偷情長達5年,兩人曾是高中同學,在酒店開房時被當場抓住,該老師已被處分。


孫女士將收集好的證據提交給了教育局,同時向當地警局報了案。當王某與趙先生再一次去酒店開房時,孫女士帶著民警趕往該酒店,將兩人當場抓住。長春市教育局給予王某記過處分,不得聘用王某到高於現等級的崗位。據孫女士透露,事件中的兩人保持不正當的性關系長達5年。

不過孫女士並不滿意這樣的處分,她在憤怒之下將該事件的更多細節曝光了出來,原來王某和趙先生是高中同學,在趙先生聘請王某當家教之前,兩人就在同學會上重新聯繫上了。在王某給學生補課期間,她接到趙先生的電話時表情眉飛色舞,話語大膽放肆,絲毫不顧學生還在場。王某還經常給學生灌輸一個觀念:每個長輩都有選擇幸福的權利,孩子不要過於干涉長輩的感情。據了解,王某也曾是已婚人士,但當時她逼丈夫與自己離婚了。趙先生非常坦盪地向孫女士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表示想要與孫女士離婚。

Ⅵ 學生教育中家長和老師應該做哪些

家長:對於小孩子必須鼓勵他們才會進步,告訴他你對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點一定有優異成績。你有很大的潛力,要充分發揮。你是好樣的。
鼓勵和信任孩子會做好,孩子就會做好的。
要讓孩子知道讀好書是他的責任不是家長的責任。前途和生活是屬於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愛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訴他讀書好和不好的人將來到社會上的等級差別。
不要具體督促讓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體督促就喧賓奪主了。孩子會認為學習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認為為你學習而不是為他自己學習.那麼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學習了.你能督促他一輩子嗎?
教師:面對孩子成長的各種問題,應認真研究它,而不是要追究責任。應該和家長共同商討解決的辦法。
向家長通報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行為習慣,或表揚優秀的學生,或介紹一些家長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或向家長推薦一些好書供家長學習參考。
當學生生病、在校學習和思想情況有波動時,老師主動與學生家長電話溝通或家訪,多關照孩子,這些看似細小的問題,在家長看來,是教師的一份責任心,是對學生愛的表現。家長一旦對老師心存感激,有了信任感,他就會更加主動地配合老師開展工作。

Ⅶ 家長怎樣與老師做好溝通

家長如何與老師有效溝通:
錯誤一:談話時別老跑題 講述者:太原市杏花嶺小學榮老師
家長表現:和老師交談時信馬由韁,無端浪費了時間,老師也不得要領,不知道家長想要說什麼。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家長,見到老師後一會兒說:「這個孩子愁死人,貪玩得要命,就是不肯學習。」一會兒又說:「這孩子愛忘事,老師布置的作業、交待的事情,回家就忘得一干二凈。」我還沒反應過來,家長又開始抱怨孩子在小飯桌吃不好。我怎麼也跟不上這位家長的思路,不知道他到底想要我幫著解決孩子哪方面的問題。
還有些家長自來熟,與老師無話不談。一次,一個家長和我談起了收入問題,她問我:「您每個月能有多少收入?」也許,家長的本意是想拉拉家常,顯得和老師親切,但是我該跟家長怎麼說?這些話反而拉開了與老師的距離。可能家長也是有目的而來的,結果無功而返。
榮老師支招:與老師交談要事先約好時間、地點,確定談話的主題,也就是要做到有目的而來——想談些什麼、解決些什麼問題,比如是孩子不認真完成作業、學習沒計劃還是放學回到家不幫父母做家務„„
最好一次就一個突出問題與老師探討,沒有主題、啰嗦是大忌。 錯誤二:家長護短
講述者:太原市迎澤區第二實驗小學丁老師
家長表現:老師當面指出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時,家長不能認真面對事實、和老師配合商討解決方法,只是一味誇大孩子的優點。
一次,班裡例行的家長會結束後,一個女孩的媽媽專程留了下來,說想和我詳細了解一下孩子的情況。那是一個很頑皮的女孩,像個假小子,但也是個聰明孩子,如果加以引導會很優秀的。我想了想說:「她成績還可以,只是有個小毛病。」我頓了頓,以最婉轉的方式
告訴她,孩子比較貪玩,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我說:「她上課時常把書本搞得亂七八糟,課堂上和同桌互扔橡皮玩。」女孩的媽媽一聽臉就紅了:「這不可能,孩子從小就懂事兒„„」 還有的家長不把老師放在眼裡,擺出居高臨下的姿態。曾經就有一位家長對我說:「既然我們把孩子送到了學校,你們應該負起全方位的責任„„」一副領導對下屬訓話的口氣,讓老師從心裡難以接受。
丁老師支招:老師談到孩子的缺點,總是有一定根據的,家長如果認真聽下去,可能有助於孩子改正。
其實,家長大可不必因為怕老師對孩子印象不好,就去硬誇孩子怎麼樣,一般來說,老師對孩子是有一個評價的。家長和老師溝通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因為一般的孩子在家裡和在學校里的表現是有差別的。即使自認為是教育專家,也應該虛心向老師請教,畢竟老師相對了解這一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往往會給出比較合適的教育經驗。 錯誤三:「躲避」老師
講述者:太原市青年路小學王老師
家長表現:從來不與老師溝通,一個學期下來,除了開家長會時,老師能見到家長,老師平時根本不了解孩子校外的表現。
一個班裡,總有幾個孩子的家長幾乎從不和老師聯系,孩子在家的學習和各種行為,除了孩子上交的作業外,老師根本不了解,甚至作業本上的家長簽字也有一天沒一天。 有些家長的確是工作忙,沒有時間與老師聯系;也有些家長是擔心老師很忙,經常見老師會影響到老師,從而不願主動和老師聯系。其實,老師一般還是非常希望家長到學校或者通過電話和老師聯系的,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的一些表現,更有利於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教育。
王老師支招:家長和老師進行溝通時,可以抽下午放學後這段時間,因為這段時間老師相對有空閑和家長交流,地點就選在老師的辦公室,這樣雙方都很方便。
如果工作忙無法和老師面談,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在孩子作業本上簽字的機會,把家長在平時遇到的教育問題、孩子近段時間完成作業的情況——完成作業所用的時間、認真程度等統統寫在簽名後。
如果實在不知道該和老師說些什麼,可以多跟老師分享孩子在家的點滴故事,不僅老師能感受到家長的喜悅,同時也能從中掌握孩子的一些信息。家長一定要明白,如果把老師和家長比做漢堡包的兩片麵包,而孩子就是夾在中間的那塊牛肉,緊緊夾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漢堡包。
眾議 有些方法可以借用 方法一:電話、簡訊很方便 講述者:楊女士,醫院大夫
其實,家長和老師溝通,不一定非要面對面坐下來,一本正經地談,抽空給老師打個電話、發個簡訊都是不錯的方法。但是,什麼時候打、打多長時間、談話的方法等確實也值得家長思考。比如說,我的工作決定了我常得加班,管孩子是有難度,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話題就可以盡量放在探討如何教育孩子而不是分數和名次上。因此用電話和老師交談應該直入主題,不能耗太多時間,有些家長一講就是半個小時,老師就有點吃不消了。在向老師說孩子的情況時,不要帶著先入為主的印象,「我家孩子很優秀」,「這孩子和人相處不好」,而應該盡量講發生的事情。
如果工作太忙,實在抽不出時間和老師聯系,還可以採用發簡訊的方法,例如,這個學期剛開學那段時間,我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不好,可又抽不出時間和老師面談,我就給老師發簡訊:「得知孩子的近況,仔細想來,首先是家長工作忙,沒有盡到責任,我希望老師不要因此而對孩子失去信心,我也努力使他回歸狀態。非常感謝老師的付出!以後會多和你聯系。」
當然,平時遇到問題,也可以給老師發簡訊,可以這么發:「老師您好,常聽到孩子說到你,謝謝您這么認真地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說他在學校里遇到××問題了,我想這問題得請教您,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如何配合。」然後耐心地看看老師的說法。

Ⅷ 家長和老師應當怎樣互動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認為,有效的家校合作應該是雙向的、互動的。我們提倡家長要積極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這種參與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且對學校教育工作也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國外研究者將家校合作界定為一種雙向活動,是家長參與到學校教育中,與教育工作者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其中重要關鍵詞在於「雙向」和「相互」。 但是,部分學校教師直接以要求的形式給家長布置作業,反映了家庭、學校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不平等,是不利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一是類似於出試卷、批改作業等原本是教師分內的工作。作為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並基於此,進而不斷改進自身教學。但現在卻將自己本該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了家長,這不是一種良好的家校互動。二是家長都有各自的工作,還要額外去幫助教師完成這些任務,造成了家長的額外負擔。三是家長的非專業參與和應付會導致課後環節的不足和缺失,不利於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結果不僅會挫傷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積極主動性,更會引起家長對教師教學工作乃至學校的不信任。 因此,應該創造性地開展家校合作,如開發家校互動網路平台等,實現家校便捷的雙向和多向交流,不斷擴大和加強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廣度與深度。

熱點內容
美女日本老師 發布:2025-09-15 06:42:10 瀏覽:717
霧霾文言文 發布:2025-09-15 04:23:26 瀏覽:571
實拍老師扇 發布:2025-09-15 03:38:35 瀏覽:437
涿州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4 21:13:55 瀏覽:347
零五網初二物理同步練習 發布:2025-09-14 20:51:19 瀏覽:678
胃病多久好 發布:2025-09-14 18:27:57 瀏覽:635
教師專業化成長 發布:2025-09-14 16:39:40 瀏覽:484
八年上冊數學 發布:2025-09-14 16:04:25 瀏覽:358
標桿教育 發布:2025-09-14 15:51:08 瀏覽:149
教育運營管理 發布:2025-09-14 15:50:24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