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悲哀
1. 民辦教師的悲哀
同情一下。
從國家政策的角度講,民辦教師不等於代課教師,代課教師也不等同於民辦教師,兩類群體是不交叉的。
民辦教師是在農村從事中小學教育的農民,其本質身份是農民,是在當年特定的歷史階段,由於教師奇缺出現的一個問題。
民辦教師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整頓,一部分就被轉為公辦教師,還有一部分就通過上學完成了知識的提升,還有一些被辭退。當然還有退養、自動離職等其他途徑。總之上世紀80年代中期是有一個專門針對民辦教師的整頓制度的。
不過在整頓的同時,國家也嚴令全國各地的學校不得再招聘新的民辦教師。
但是問題還是出現了,一些地方還是違反國家規定招了一批,這批教師和之前的民辦教師就完全不一樣了,而成了代課教師。
民辦教師有轉正政策,但是代課教師卻沒有。
代課教師等同於臨時工,國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上世紀末就再次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務必清退代課教師。但是並沒有設定一個時間,所以有些落後的地方,到現在還存在這部分教師。
他們很辛苦,教育了一大批學生,成績也很突出,但是與國家的政策制度格格不入。
2. 教師的煩惱!
教師隊伍中出現幾個敗類,就把所有教師的手腳都捆住,這是教師的悲哀,也是學生和家長的悲哀.有錢人看不起教師是社會的悲哀.
3. 當老師有多悲哀
我覺得當老師非常的辛苦,雖然有些人覺得當老師每年都有寒暑假,還可以休,周六周日,但是老師所付出的辛苦是常人無法理解,我們平時在家中帶一個孩子都會覺得很累,更何況一個老師要負責幾十個孩子想一想,就會明白其中的艱辛。
4. 教師淪為「弱勢群體」是誰的悲哀
是教育的悲哀,是國家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口號喊了幾十年,卻未真正看到教育的實質性發展。教師不敢管學生,學生對老師肆無忌憚,歸根結底,這是全體教師的悲哀!
5. 為什麼中國義務的教師是最悲慘的職業
不能這么說的。很多老師是喜歡教育工作的,喜愛教師這個行業的,只有不喜歡的人才是悲慘的悲哀的。人只要樂業,就不悲慘。
6. 是老師的無能,還是教育的悲哀
看到這個題目時,我心中充滿無盡的悲哀和無奈。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有所成是我一生的夙願,我心甘情願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和快樂去換取這個夙願的實現。也相信每一位教育同仁比任何一個人都有著如此強烈的渴望,也許就是這個渴望太強烈,才造成了物極必反的現狀。 其實在寫這段話時,我也能感覺到咱們教師的孩子不是不優秀,在事業上優秀卓越的也是大有人在,但是,現實不得不告訴親愛的教師們,教師子女讓我們失望傷心的比比皆是。 記得在很久以前,看到一位老大哥的日誌《為什麼優秀的教師教育不出來優秀的孩子》,字字句句都是至理名言,把教師教育子女的現狀得透徹明白,讓我不心、也不敢再看第二遍。 教師,傳道授業解惑者,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嘔心瀝血地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卓越人才,提起教育孩子的大道理滔滔不絕。只要能在教學第一線拼搏幾年後的教育工作者就會自然而然的總結出許多教育的訣竅,又會很自然地把學生分門別類:面對調皮聰明的孩子該如何教育;面對倔強任性的孩子該如何教育;面對內向不言語的孩子該如何教育;面對外向愛說話的孩子該如何教育;面對…….種種教育方法和對策如滔滔江河之流水,讓家長們聽得目瞪口呆,佩服的五體投地,紛紛 向老師尋求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和訣竅,教師們也會不假思索的傾其所囊,為家長量身定做出適合孩子的獨特方案。這樣的方案在一般情況下對教育不同的孩子的確很有效,看到孩子進步過程的家長對老師更會佩服的肝腦塗地,恨不得下輩子累死也要當老師,好討得更多教育孩子的訣竅。 離開學校回到家中,老師就從教育工作者搖身一變,也成了一位真真切切的望子成龍的家長,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頭疼又無奈,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孩子的老師共同商議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在與孩子的班主任探討的過程中,總會發現班主任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也存在著一些很難解決的共性問題,於是不禁感嘆道:哎!現在的孩子,雖然不是一個媽生的,咋身上的缺點就那麼一樣呢?現在的孩子真是太難教育了。你看咱們學校的***,家長都忙得顧不上孩子,可是他在各個方面都是全能,簡直找不出任何缺點。你說咱們的孩子,在他身上下了那麼多功夫,他怎麼體會不到咱們的用心良苦呢!哎!……探討過程又成了訴苦會和批鬥會。不過,探討過後還是有收獲的:老師的最大特點就是能接受別人的勸告,不斷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但問題也是出在這里,用不了多久,親愛的教師媽媽又會發現:新進修改的辦法對自己孩子的效果越來越差,然後焦慮會隨之而來,腦海里好學生的畫面一幅又一幅的晃過。不行,這樣長久下去是不行的,明天就去找同仁們請教,一定要改掉孩子的這個壞毛病。然後,親愛的老師媽媽們邊學邊問,邊學邊實踐……最後,我們會傷心難過的勸自己:哎!就這樣吧!可能我自己的孩子本來就沒有***省心,也沒有***細心,更沒有***愛學習……我也已經盡力了,如果他真的學不好,我真的是無能為力了。我們會有一種:「滿嘴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孩子不成功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無奈和感慨。 此刻,腦子里突然蹦出一位老師+好朋友講的一個生活笑話:她面對自己剛剛上幼兒園的兒子也有很多教育困惑,有一天向遠方的一位朋友討教,遠方朋友給她講了很多,讓我的這位朋友很受是受益,臨結束對話之前,朋友恍然大悟說,「聽你這么一說,我明白了許多,再請問你最後一句,明天就是周末,我見了兒子該怎樣教育他呢?」遠方的朋友說了一句特教育、特震撼、特受用的話「你是媽媽,周末帶著兒子不要想怎樣教育他,就想著怎樣陪他玩的高興就行了!」 是啊!老師的悲哀莫過於此,身邊有太多太多優秀孩子的事例,看著一位又一位孩子功成名就,就戴著這副有色眼鏡來對待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好多優點都被媽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教育的有色眼鏡過濾掉優點,卻放大了孩子的缺點,揪住孩子的缺點全天候的尋找矯正方法,反而強化了孩子的壞行為,讓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勇氣,失去希望。 其實,仔細想想看,從我們的孩子呱呱墜地時,我們就用教育者的眼光對這個粉嘟嘟的小寶貝寄託了無限的希望和憧憬,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未完成的夙願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比自己強。看著孩子咿呀學語的可愛勁兒,不禁感嘆教育機制的殘酷和不合理,暗暗告誡自己:等孩子長大了,一定不要讓孩子像自己一樣活得這么累,一定不要孩子抱著課本讀死書,一定要讓他隨意隨性,快樂地長大。誓言剛剛發出去不久,孩子已經背上小書包走進了幼兒園,每天帶著孩子玩耍、曬太陽、游戲。好日子沒過多久問題就出現了:朋友的娃娃鋼琴開始考級了;同事的孩子參加六一兒童節的舞蹈表演獲獎了;同班的小朋友能善舞……下過誓言的心開始有所松動、搖曳不停。等孩子成為一名小學生後,動搖的心徹底崩潰:「還是趁著孩子年齡小沒有太大的學習負擔時多學幾門特長,不需要孩子能夠學得多麼優秀,只要長大後在這方面不斷門兒就行了。」給過自己合理又得當的解釋之後,孩子就成了學習機器,每個周末就像明星趕場一樣,從英語班接到美術班,又從舞蹈班送到口才班……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攀比惹的禍:別人孩子會的,自己的孩子也要略略懂得一些,別人孩子精通的,自己的孩子也盡量不落人後…… 教師之間潛意識的攀比比比皆是:我是優秀的教師,我教的學生桃李無數,我怎麼能讓自己的孩子一事無成呢?我是一個優秀教師,每年的教學質量都屈指可數,我怎麼能允許自己的孩子學業平平呢?我這一輩子沒有其他出息,干著又累獎金又少的教師工作,我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再吃苦受罪,至少也要比我現在混得好?我用自己的教育方法糾正了無數孩子的缺點,我無論如何也要把自己孩子的缺點糾正過來!我見到過許許多多優秀自覺地孩子,我也要像培養他們一樣地培養自己的孩子!我挽救了許多誤入歧途的孩子,贏得了許多孩子和家長的贊譽,自己的孩子在教育方面更要上心!教育好別人的孩子不算教師的真本事,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硬道理!…… 種種種種的觀念和想法把老師自己壓得不喘氣,帶著這種喘不過氣的心態去看自己的孩子,優點越來越少,缺點越來越多,不由自主的心急如焚,於是乎:苦口婆心的勸慰、真心誠意的講述、聲色俱厲的呵斥、虛心假意的誇獎、悲痛欲絕的打罵……把教學時的十八般武藝全用上,收獲的是失望、痛苦和傷心。 我說的這些可能對於老師來說有點誇張,但對於我來說一些問題卻是很真實的存在著。陪孩子長大的過程我很困惑。如何和孩子正確的溝通、交流也是許許多多教師媽媽的困惑。 閑暇時,我不斷地反省,不斷地勸慰自己: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我的孩子也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孩子;我的職業是教師,和我的孩子無關;我愛女兒,僅僅是因為她是我的孩子,和她的表現成績無關;我這一輩子,我要用欣賞的眼光陪她長大;雖然我的人生道路步履緊張充實,但我一定要允許我的女兒悠閑自在隨意隨性長大;在講壇上我表情嚴肅因為我是老師,在家裡我要做一個慈愛體貼的媽媽;不管我的人生優秀與否,和我的孩子無關,我要允許她以自己承受的狀態存在;我是媽媽,我是老師,我是優秀教師,但在孩子面前我不一定正確,我不能強迫她事事順從與我;老師年復一年重復工作,陪孩子長大的過程是一去不復返過一天少兩晌的;我的女兒是我最乖最好最親愛的寶貝兒…… 我心中想說的話還有好多好多,我要按照自己說的先慢慢做,但願自己能一路走來一路! 真心希望教育同仁們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不要讓自己承受不必要的負擔,不要讓勞累的心更受折磨。放手、放心、放下自己的孩子吧!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我們做的這些善事一定會在孩子心中埋下愛和善的種子,給予孩子善良關愛的性格,賦予孩子幸福快樂的人生。
7. 作為老師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我認為作為老師最大的悲哀就是教出來的學生不上進,不是那麼的優秀。每個老師都希望可以教出來很棒很出眾的學生,但是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師的水平很高,教學方法也要正確,最重要的是學生們都是可塑之才,有上進心
8. 教師「一跪」,是教師的「無能」,還是教育的悲哀
從孔子算起,在中國,傳統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是權威,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的命運掌握在教師的手裡,老師的要求,學生就得服從。因為老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老師的措施似乎都沒有問題。近些年來,我國中小學以及大學校園里的師生關系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隨著「師生平等」、「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等觀念的廣泛傳播和深入人心,一向被視為教育對象、管理對象的學生,其地位一路飆升。
與教師高高在上的傳統師生關系相比,這毋庸置疑是巨大的進步。但我們必須警醒的是,在這一過程中難免存在矯枉過正的情況。現如今,受種種因素的影響,讀書無用論一而再再而三地影響著學生未定型、不成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學生眼裡,教師僅僅是一個學校紀律的維持者,知識的傳授者,即便學生明知自己做得不對,違反了紀律,也決不允許你教師指手畫腳,批評指責,不允許向其提出看起來有些強制性的要求,學生最不願意接受的,就是感覺到有人在教育他,他在被教育。學生焦慮、迷惘、不甘卻又無能為力,必然嚴重影響中學生的心理以至扭曲,扭曲的現實往往會造成扭曲的心理,扭曲的心理極易做出扭曲的行為
可是近些年越來越多的臟水潑向教師。很多人打著「教師是奉獻,是無私地奉獻」的旗號斥責教師。自然教師就應該毫無私心,沒有「加班費」在工作中加班。只要有一點不妥,那將是撲面而來的誹謗。
作為老師,當然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不能用錢去衡量。可是老師也是人,也要吃五穀雜糧,也有生老病死,老師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都有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豐富的物質生活的責任。這對老師而言是極度不公平的。幾乎每天很多教師都有著早來晚走的習慣,那是因為自己也許帶了一個班甚至兩個班,有幾十號學生,教師從心裡扔不下、放不開;也許因為教師承擔著一個教育教學任務,沒有完成,心裡總也感到不踏實。為了工作教師可以犧牲休息時間、犧牲家庭生活,有時還要犧牲身體健康,那時候教師壓根就沒有想到與其他行業似的還有「加班費」。教師做起來是那樣的自然而又無怨無悔,教師幾乎真的是無所圖報,憑的是什麼?憑的就是我們的良心。
更可惡的是竟然會有:「老師課上不講課下講。」的惡意的誹謗。當然這樣的老師會有,但我想應該是少之又少的。目前我們國家依然是應試教育為主,分數是衡量一個老師的標准,有多少老師會拿學生的成績,自己的名譽、職稱去開玩笑的。教師也是有尊嚴的更是有良心的。教師會因為學生成績退步而苦惱,因為學生一個電話而幫助學生解答問題,直至昨天我依然看到我身邊的同事,放學後依然在給孩子們講題目,這是沒有所謂「加班費」的,教師生怕給學生講得不夠多,講得不到位。
很多家長,外行只看到每天教師上的兩節課,覺得老師上完兩節課,就可以翹腿看看報紙,玩玩手機。那真是錯的,如果你是這么覺得的你可以某一天來教師辦公室體驗一下教師的每天的工作。每天教師踏進學校大門的那一刻就開始馬不停蹄的運轉起來,某某同學趕緊把垃圾衛生結束,早讀了,接著帶學生一起早讀。早讀後收上的本子,又是那些不寫作業的同學,改完本子後一位一位的叫過來告訴他們訂正。這些孩子為什麼連家長都不去管教的孩子,老師還要憑著良心每天給他們嘔心瀝血的講作業,叫他們補作業。無非就是教師的良心責任心牽絆著每一位老師,希望自己的的每一個孩子在學校能有收獲。
只要教師走進教室,面對學生,很多教師一切的煩惱都會拋向九霄雲外,眼中只有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工作中去呢。每每教師給學生講課時,教師都會精神煥發、信心百倍,教師用自己的行動和情緒感染著、激勵著學生去探索知識的奧秘。
很多教師都明白也是這樣做的既然為人師,既然站在三尺講台上,既然教書育人,那所做的就要無愧於自己的良心!教師真的是父母心,不知道為什麼家長不理解,社會在抨擊,這無疑在扎每一位教師的心,「教師職業真是個良心活」,「希望社會在尊師重教方面能做些有意義的事。
9. 做老師好嗎,我對老師這個職業感到悲哀,因為我是個教師。
我也是一名中學教師,看心態了,客觀的講中國的老師很累,被教學制度壓著,被社會現實壓著,被社會輿論壓著,被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壓著,被個別學生和家長的誤解著,尤其是在行業中出現個別老鼠屎後,日子更不好過。我承認是有部分敗類的,不過大多數底層的教師還是值得尊敬的。決定做老師就要調整心態,尤其是基礎教學的老師,掙的少,乾的多,起早貪黑,說不定還不被人理解,可是各行各業都有難處,尤其是象教師、醫生這樣的職業,可是也有好處的,多費點心,家長是不是也很感謝你呀,還有假期,雖然有時要補課,可還是有假期的,其他職業有嗎?而且社會進步了,有時干點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兼職也是可以。不過想發財的千萬別當老師。
教師是很苦,要麼決心不幹了,要干就得樂呵呵有點阿Q精神,要不一天靜剩堵的慌了,教師的職業病不少了,壓力還那麼大,要愛惜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