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芳老師
A. 一個智力題
這個世界上的確有無跡可尋的問題,但是我不相信是這一道。12個船員是什麼規模,15個乘客又說明什麼,100噸的貨位應該由怎樣的船長來載?
即使簡單的一個問題,有一艘船,船長多大?那麼我們也是可以大概猜出年齡段的啊,最起碼不可能是1周歲。
換個角度,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那麼多准確答案么?其實學者都應該了解,在所有答案中,區域 范圍的還是佔多數。
既然有了問題,又憑什麼不找出答案來?難道就是因為無法找到准確的答案么?
對於那個老師的觀點,我一直不敢苟同。
B. 大家覺得金寶貝、親親袋鼠、美吉姆,,,,這三間早教機構有什麼區別
最主要的是教學理念不同,其實早教除了早教班,還有在線早教。現在蠻多父母選擇在線家庭早教。例如很多父母在用的公眾號 早教學堂,有全套的家庭早教課程,幫助寶寶在家上早教。這是我娃以前的早教經驗方法。
C. 廊坊實驗中學朱曉芳老師去什麼地方了
你是那個星球來的?
D. 朱曉芳老師是怎樣的老師
由於出色的表現和突出的業績,2006年朱曉芳被景德鎮市教育局聘為"小學語文骨幹教師",
2009年被評為"小學語文特高級教師",
E. 14年心理學考研,主科研,打算以後出國深造
我正好是華師心理學院的。。。
雲南師大貌似不怎麼出名吧,華師還不錯。。如果你要考的話建議考華師的。。。
我們學校非師范專業的本科生大約三分之一會出國,研究生出國的我不知道,估計也不少,這兩年據說又和國外的一個學校聯合幹嘛來著(忘了,反正類似於交流,增強學生的交流),可能又會增多出國的機會、、、不過華師應該不會偏哲學,武大的心理系是在哲學院下面,你也可以考慮武大,但是武大的心理名氣不是很大。研究生還是比較看重學院排名的。。
所以還是建議考華師,名氣比你說的幾個學校好一些,如果你想聽哲學方面的課可以自己到武大去,華師的心理學院在實驗方面的硬體設施比較好,很看重科研,在這方面投入還挺多的
佐斌是大人物啊(可能比較難,最近好像又當官了)。。。他不是專門研究青少年的下面是他最近幾年的文章
1、西方社區心理學的發展與述評,《心理學動態》,2001(1)。
2、「雙面伊人」:資訊科技對青少年心理與行為的影響,《青年研究學報》(香港),2001(2)。
3、影響城市家庭生活質量的關系率和角色率,《青年研究學報》,(香港),2002(1)。
4、國外社區教育的未來模式(王芳、佐斌),《教育探索》,2002(7)。
5、論學校德育的社區導向,《江西教育科研》,2002(1)。
6、中國人的關系取向:概念及測量,《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2002(1)。
7、城市小學兒童對農民形象的評價研究(佐斌、肖玉蘭),《心理發展與教育》,2002(3)。
8、初中生學業成績、自我效能與學習動機的關系,《應用心理學》,2002(4)。
9、城市兒童對中國人的印象評價(佐斌、陳晶、周少慧),《中國臨床心理學》,2003(3)。
10、群際行為理論介評(陳晶、佐斌),心理學探新,2004(2)。
11、青少年的中國人形象及其信息來源(陳晶、佐斌),心理科學,2004(5)。
12、人格、文化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及整合模型述評(鄒瓊、佐斌),《心理科學進展》,2004(6)。
13、兒童對國家的理解:內涵及其發展(賈艷傑、佐斌).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 2005年第4期。
14、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鄒瓊,佐斌),《當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 3 期,29-32。
15、刻板印象的定義及其測量方法述評(孫利、佐斌),《社會心理研究》2005年第1 期。
16、情景與互動:人際互倚及其模式(趙菊,佐斌),《心理科學進展》2005年第5期
17、人際互倚理論的發展(趙菊、佐斌),上海師范大學學報 2005年第1期。
18、從文獻計量看美國社會心理學的新進展(王娟、佐斌),《心理學探新》2005年第4期。
19、自我增強偏差及其文化差異(佐斌 張陽陽),《心理科學》2006年第1期。
20、刻板印象內容模型:理論假設及研究(佐斌 張陽陽等),《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第1期。
21、自尊的恐懼管理理論及其研究(張陽陽 佐斌),《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第2期。
22、西方男性性別角色沖突研究進展(甘琳琳 佐斌),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 2006年第2期
23、社會認同理論及其發展(張瑩瑞 佐斌),《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第3期
24、性別刻板印象維護的心理機制(劉喧 佐斌), 《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第3期
25、基於IAT和SEB的內隱性別刻板印象研究(佐斌 劉喧),《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年第4期
26、遺傳和環境對婚姻的影響(張陸 佐斌),《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第5期
27、親社會行為的動機理論(甘琳琳 佐斌),《哈爾濱學院學報》2006年第12期
28、潤物細無聲----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宣傳教育片(佐斌(總撰稿)),「教育部師范司」,中國教育電視台2006/10月播
29、普遍性.滿意度.公平感----湖北省上學難現狀調查報告(馬敏 佐斌), 「湖北省教育廳」2006年5月
30、湖北省農村文化現狀調查報告(佐斌), 「財政部教科文司」2006年4月
31、學習目標和人際關系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佐斌 張陸),《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 年第1期
32、自我實現的幸福----心裡幸福感研究述評(張陸 佐斌), 《心理科學進展》2007年第1期.
33、溫芳芳,佐斌,. 評價單一態度對象的內隱社會認知測驗方法[J]. 心理科學進展,2007,(5).
34、佐斌,溫芳芳,朱曉芳,. 大學生對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年齡刻板印象[J]. 應用心理學,2007,(3).
35、張媛,佐斌,. 支持還是反對?----人們對扶弱行動的態度[J]. 學習與實踐,2008,(2).
36、陳晶,佐斌,. 群際行為理論介評[J]. 心理學探新,2005,(2)
37、嚴義娟,佐斌,. 外群體偏愛研究進展[J]. 心理科學,2008,(3).
38、李春玲,佐斌,. 內隱自我中心的概念、機制及研究方法[J]. 知識經濟,2008,(7).
39、佐斌,趙菊,. 積極情緒對群際關系認知的影響[J]. 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3).
40、趙菊,佐斌,. 情境事件、關系取向與人際關系滿意感的關系[J]. 心理學探新,2008,(3).
41、張瑩瑞,佐斌,. 幽默的心理學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4).
42、佐斌,劉峰,. 人際關系的轉型及多元走向[J]. 政工研究動態,2008,(19).
43、溫芳芳,佐斌,. 熟悉性對刻板印象的影響[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5).
44、佐斌,高倩,. 熟悉性和相似性對人際吸引的影響[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6).
45、辛巴,佐斌,魏謹,. 加彭各族群對行政晉升的社會表徵[J]. 西亞非洲,2009,(3).
46、蘭玉娟,佐斌,. 去個性化效應的社會認同模型[J]. 心理科學進展,2009,(2).
47、高倩,佐斌,. 主我分享:人際吸引研究的新發展[J]. 心理科學,2009,(2).
48、佐斌,陳晶,.青少年的中國人形象及其信息來源[J].心理科學,2004(5)
49、葉娜,佐斌,張陸,. 大學生網路游戲動機與成癮的關系研究[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4).
50、佐斌,張陸,葉娜,. 內隱態度之「內隱」的涵義[J]. 心理學探新,2009,(2).
51、佐斌,高倩,. 人際吸引研究的特質論與情境論[J].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
52、辛巴,佐斌,. 青少年穿刺和紋身對其社會認同的影響[J]. 當代青年研究,2009,(1).
53、佐斌,魏謹,. 因為喜所以愛----態度確定性中的情感確定[J]. 心理研究,2009,(3).
54、黎情,佐斌,胡聚平,. 群體交叉分類效應的代數模型及其潛在加工過程[J]. 心理科學進展,2009,(4).
55、張藝,佐斌,張於,馬俊華,. 親密關系認知中的積極偏向[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3).
56、張陸,佐斌,葉娜,. IAT的屬性類別標簽效應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4).
57、佐斌,溫芳芳,. 大學生職業選擇與內隱職業聲望偏好[J]. 心理與行為研究,2009,(3).
58、魏謹,佐斌,溫芳芳,楊曉,. 暴力網路游戲與青少年攻擊內隱聯結的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2009,(6).
59、嚴潔晶,佐斌,. 人際公民行為及其前因和結果變數的研究與評價[J]. 管理評論,2010,(5).
60、劉峰,佐斌,. 激活性別刻板印象對源檢測判斷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0/03
61、劉峰,佐斌,. 群際情緒理論及其研究[J]. 心理科學進展.2010,(6).
62、甘泉, 佐斌,孫山,.不幸福感的概念和模型[J]. 心理科學進展, 2010,(7)
然後還有郭永玉(研究的是人格方面,也算社會,他是副院長),也是大牛人物、、
馬紅宇(副院長,方向是測量,有點偏管理。。。),大牛人物不用說,很好去公司就業
然後是李曄老師,管理和社會方面。還有其他的就不一一介紹了
我是本科生,不準備考研,暫時搞不清楚具體讀研的方向。。。。。但是發現好像社會與管理是一體的。你權衡一下吧,我覺得郭永玉老師和佐斌老師都是很出名的,比較符合你說的方向。但是跨專業考研是有難度的,得比較出色才行。、、、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