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有償家教

教師有償家教

發布時間: 2021-07-19 02:42:14

1. 如何看待教師有償家教

對這個問題,社會各界褒貶不一,但總的來看毀多於譽。很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學校都是三令五申,禁止教師搞「有償輔導」,但這種現象卻始終禁而不絕,為何?令人深思。辯證法告訴我們,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認為應以理性的眼光,辯證地看待這一問題。 一、教師有償帶學生的動因何在?教育事業是崇高的,教師的為人是清高的,從教教育是辛苦的,而教師的待遇也是不算高的。為何一些教師願意放下架子,不辭辛勞,半明半暗地搞點收費帶學生,並且禁而不絕呢?簡單地說就是兩條:一為市場有需求;二為利益的驅動。先講講市場需求。「望子成龍」是千千萬萬做父母者的希望所在,甚至可以說是部分家長的人生終極目標。社會發展了,大家更有條件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其中就包括不惜重金聘請家庭教師。相當多的家長,包括各方面的成功人士,在自己的事業上是順風順水,呼風喚雨,但對教育子女,有幾個人敢講自己是「專家」呢?何況,市場經濟條件下,工作節奏加快,為生存、為發展整日奔波,交際應酬,勞心費力,尤其是一些經商辦企業者,確實很少有時間管孩子,他們迫切需要有時間、有精力、更懂育人專業的人來替他們照看孩子、輔導學業。很多家長願意將孩子送到「貴族學校」,不也是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嗎?市場有需要,這才是產生教師有償帶學生的根源。再講講利益驅動。社會各界之所以對教師有償帶學生反應如此之大,落腳處不在輔導,而在「有償」二字。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按照法律的基本原則,「法無禁止即許可」。為什麼社會對大學生搞家教持褒獎態度,對眾多的社會上的「午托」、「輔導班」、「學習班」持肯定態度,而獨獨對教師有償帶學生就從上到下口誅筆伐、明令禁止呢?這幾種不同的「教育者」(姑且這么稱之)除表現形式不同、教師身份特殊之外,有本質上的區別嗎?我以為沒有,因為同樣都是勞動,只要是合法的,就可以得到應有的報酬。一向清高的教師之所以願意放下架子去搞有償輔導,根本的當然在於他有經濟上的需求。這就牽涉到教師待遇問題了。應該講這些年來,國家對教育的投入是越來越大,一些地方甚至佔到了本級財政收入的半數左右。可是教育的面實在太大,隊伍也夠龐大,只要一談起教育投入的話題,校長們眾口一詞:「嚴重不足啊!」 具體到教師,我以為處於「餓不死、富不了」的境地。但是上漲的物價、高額的學費並未對教師有什麼偏愛啊。總之,對教師收費帶學生的問題,要辯證地看,不要一棍子打死。我無意於倡導教師有償輔導,作為教師是要大力弘揚犧牲精神,多搞「無償輔導」,多培育人才,多做貢獻。二、對教師有償帶學生的利弊分析凡事都有兩面,教師有償帶學生也是有利有弊,所以社會上也是褒貶不一,只是因為教師身份的特殊性而使反對者佔了上風。對此,我試作一分析。首先講有利的一面,至少有三點:一是體現了對家長需求的尊重,對教師勞動的尊重。二是為部分學生的成長營造了更好的環境,為學生的課業提供了更好的輔導,融洽了師生感情,可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確實也培養了人才。三是解除了一些事業忙碌家長的後顧之憂,使之更好地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幹事創業,為社會做貢獻。教師有償帶學生,不等同於市場上的買賣關系,其間有心血和感情的投入,這是不能抹殺的。再講不利有一面,也有三點:一是增加了一些家長的經濟負擔。二是對教師「無私、犧牲、奉獻」的整體形象有所影響。三是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師干好本職工作的時間和精力。人的精力總是有限,一味地講不影響精力是不切實際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總之,教師有償帶學生的問題,並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這樣簡單,因噎廢食並不可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方是正理。三、對教師有償帶學生要適度寬容、有效規范適度寬容,就是對這種情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而不是一味地批判、指責、禁止。教師有償帶學生,只要符合合情、合理、合法、有度、有節、有利這個在方向,為什麼就不可以包容一些呢?難道從教幾十年的教師輔導學生還比不上社會上的「游擊隊」嗎?顯然不是。這里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對這種現象的 寬容要適度,絕不能放任,這還是因為教師角色的特殊性使然。加強引導,就是要繼續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大力弘揚奉獻精神,倡導教師多搞無償輔導。有效規范,就是要對教師有償帶學生做出明確的規定,如家長自願、雙向選擇的原則,何種情況下收取多少費用的規定,如何辦理登記備案手續,教師輔導學生應達到什麼樣的基本要求,學生的安全保障問題等等。至於到底如何規范和操作,有的地方已經出台了規范性的文件和規定,大可借鑒。強化監督,就是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對教師課余有償帶學生的情況進行跟蹤,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因小失大。特別是對那些嚴重違背教師職業道德,不負責任只顧弄錢的教師,要嚴肅查處,絕不姑息遷就。 總之,有效的規范和疏導,要強於圍追堵截。

2. 國家或者地方有規定在職教師不能進行有償家教的活動嗎

禁止有償家教多出現在地方法規中,是否全面禁止尚處於爭議期:

1、我國法律層面沒有禁止有償家教的規定,《義務教育法》規定,學校或者教師在義務教育工作中違反教育法、教師法規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師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2、很多地方現在制定了或正在制定禁止有償家教的規定。比如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規定,禁止公辦學校教師在工作日期間不得到校外社會辦學機構兼職兼課;不得組織學生接受有償家教。

3、如果教師有上述行為,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舉報。舉報的方式可以採取書信,郵件,也可以直接到教育部門舉報。

3. 教師有償家教違法嗎

學校為了不讓教師在外面教育學生,通常建立校規:禁止老師在外面開展有償家教活動!一旦發現立即開除或實施懲罰,實際上是一種教育壟斷!目前我國法律還沒有強制性規定。

4. 教師有償家教是違法、違規還是違紀

教師進行有償家教其實不僅是違法違規也是違紀的做法,教育部門已經給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求教師不能夠有償家教,在職教師也應該自覺遵守相關的規定,不要進行有償家教,這樣才是對自己也是對學生負責任的做法。針對於這個問題,小匠老師下面來分享幾點個人的看法。

第三、身為一名在職教師,不應該進行有償家教或補課,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

身為一名在職教師,應該自覺遵守教育部門所給出的相關規定,不能夠知法犯法,不能忽視教育部門所給出的相關規定和要求,要懂得為每一位學生和家長負責,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教師也應該要遵守職業道德操守,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不要被利益所誘惑,而是應該認真盡心為學生和家長負責,這樣才能夠贏得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和尊重,自己也能夠在教育行業越走越遠。

希望教育部門也要嚴厲打擊教師進行有償家教或者有償補課的違規違紀行為,凈化教育環境,那麼對於這一個問題,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發表觀點和看法。

5. 教師「有償家教」能開嗎

當然是不可以,
在職教師可以開辦有償家教主要害處有以下三方面:
一、有償家教有損教師的形象。教育是育人的事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盡管教育的課程在變、教育的模式在變,但開智啟蒙、傳承文明、塑造人格的教育本質沒有變;盡管教育的方法在變、教師的觀念在變,但甘為人梯、引領未來、為人師表的教師職責沒有變。為了教育的理想,為了理想的教育,教師應當在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中,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在職教師搞「家教」,有損師德和師表;如果我們的學生找「家教」,就說明任課老師的責任未盡到。
二、有償家教傷害學生的心靈。教師是孩子成長的守護天使,關心教育孩子,是老師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學生的輔導可以一直延續到課外,這也是教師分內的工作。如果一旦這種輔導變成收費行為,純潔師生關系就變成了金錢關系,教學行為變成了商業行為,充滿了銅臭氣息,這對孩子心靈也是一種傷害,也違背了教師師德的基本要求。
三、有償家教沖擊教育的公平。每個孩子在學校接受的是同樣的教育,在公平的教育環境中成長,這是政府保證社會公平、和諧的一份責任。如果教師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有償家教,勢必將沖擊教育上的公平。一旦實施了「有償家教」,教師在班級內的教育能做到公平嗎?

6. 在職教師可以開辦有償家教嗎

不可以,
在職教師可以開辦有償家教主要害處有以下三方面:
一、有償家教有損教師的形象。教育是育人的事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盡管教育的課程在變、教育的模式在變,但開智啟蒙、傳承文明、塑造人格的教育本質沒有變;盡管教育的方法在變、教師的觀念在變,但甘為人梯、引領未來、為人師表的教師職責沒有變。為了教育的理想,為了理想的教育,教師應當在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中,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在職教師搞「家教」,有損師德和師表;如果我們的學生找「家教」,就說明任課老師的責任未盡到。
二、有償家教傷害學生的心靈。教師是孩子成長的守護天使,關心教育孩子,是老師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學生的輔導可以一直延續到課外,這也是教師分內的工作。如果一旦這種輔導變成收費行為,純潔師生關系就變成了金錢關系,教學行為變成了商業行為,充滿了銅臭氣息,這對孩子心靈也是一種傷害,也違背了教師師德的基本要求。
三、有償家教沖擊教育的公平。每個孩子在學校接受的是同樣的教育,在公平的教育環境中成長,這是政府保證社會公平、和諧的一份責任。如果教師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有償家教,勢必將沖擊教育上的公平。一旦實施了「有償家教」,教師在班級內的教育能做到公平嗎?

7. 教師有償家教可以給與黨紀處分嗎

1.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教育行政部門對當事人予以通報批評,責令其寫出書面檢查,退回違規所得,調離教育一線崗位,當事人當年的年終考核定為不合格等次;扣發3個月或6個月基礎性績效工資中的工作津貼,扣發全年獎勵性績效工資;三年內不得參加各類評優評先,不得申報高一級職稱,並不得聘任高一級崗位,且按照國家工資政策,兩年內不予正常晉級。已獲縣級以上勞動模範、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的,按程序提請表彰部門取消榮譽稱號。情節嚴重的,予以解聘。
2.學校中層以上幹部和教育教學研究人員從事有償家教的,除按在職教師處理辦法處理外,由主管部門(單位)給予免除職務處理並調離崗位;省特級教師、市「四級梯隊」(教壇新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特級後備人才)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除按在職教師處理辦法處理外,報請相關部門(單位)按批准許可權取消其相應稱號,不得推薦或聘任其擔任高考、中考命題組成員、各級學科中心組成員、學科競賽活動評委、職稱及名特優教師評審等工作。見習期未滿的新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學校不再與其簽訂聘用合同。
3.學校對教師有償家教行為管理不力,一年中查實1次,校長負管理責任,取消當年各類先進、考核評優的資格;一年中查實2次,對學校作全市通報批評,學校作出專項整改報告,所在學校不能參加當年各類先進集體評選,扣除校長全年獎勵性績效工資的50%,學校主要領導年度考核不得定為基本合格以上等次,並由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領導班子實行誡勉談話。
4.查實的有償家教凡涉及到民辦學校和相關培訓機構的,將責令原批准部門予以查處,並視情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各地要定期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優秀民辦學校名單和違規學校名單,通過社會監督進一步規范民辦教育。

8. 教師為什麼不能進行有償家教

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出台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其中明確要求廣大老師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希望各地把這項規范貫徹實施好,同時根據自身特點,依據一定的法律法規,遵循教育規律,包括教師的職業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相關規定。
原因是:教師有償家教的行為肯定是影響了中國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違背了教育的宗旨,也影響了教師的職業形象。教師的這種行為、這種現象,不但是廣大的家長、社會所不能接受的,也是中國廣大的教師所不能容忍的。

9. 教師有償家教現象出現的客觀原因有哪些

有償家教產生的原因
(一) 社會原因
1.社會需求
隨著市場需求量的日益加大,應試教育的逐步開展,高考壓力的日益增加,一些望子成龍的家長,為了讓其子女能夠取得高分,通過中考高考,不惜重金送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為了增加其子女取勝的砝碼,即使不想補習,但為了「取悅於」教師,也不得不參加補習。這無疑助長了其從事有償家教的氣焰,讓其更加肆無忌憚。
2. 制度的缺失
有償家教作為社會中長期存在的一個現象,早已被默認為一種「合理的形式」,由於我國關於《教師法》、《勞動法》 中並沒有明文規定中小學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是否合法合理,所以即使這種風氣不正,也沒有相應的措施予以制止。法律法規的空白也為有償家教的開辦開了綠燈。再加上人們的維權意識不強,法律觀念淡薄,這也為從事有償家教的教師開了方便之門。
3. 社會風氣影響
社會中不正之風的盛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大大侵蝕了教師隊伍。在教師從事大量工作卻沒有獲得對等的收入的情況下,一些教師抵不住誘惑,面對
豐厚的額外收入,更是讓一些教師拜倒在「金錢」、「享樂」的腳下。
(二) 學校原因
1.規章制度不健全
一些學校存在管理制度不當、規章制度不健全的現象。由於學校管理的粗管粗放,往往令一些本身自控能力較弱的教師在無監管的情況下去開副業,掙取額外收入。並且規章制度的設立有的只是形同虛設,並沒有起到真實的約束與管理的效果。
2.評價機制單一
在學校中往往存在單一的評價機制。以「分」作為教師能力高低的評價標准,忽視了教師作為人的全面性評價。這樣往往會打消教師的積極性,進而打消教師的從教熱情。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教師錯誤的認同了「分」便是衡量他們教學能力高低的唯一標准。並且,在進行有償家教的過程中可以贏得一定的社會聲望,又可以帶來一定的收益,在這種雙贏的激勵下,何樂而不為?
3.教師培訓不力
學校沒有為在職教師提供有效的學習進修的機會,一些教師往往在從教後就再也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根本沒有進行過在職培訓。而有關師德方面的教育更是少之又少。這樣不僅導致教師職業道德觀念的退化,同時也為其提供充裕的時間來進行有償家教。
(三) 教師自身原因
1.師德的淪喪
過去教師一直被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是受市場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東西開始商品化,一些教師也在這一過程中迷失了自我。為了金錢,
他們將教育轉變為謀生的手段,也將學生視為來錢的源;2.教師素質偏低,自我學習能力不足;首先,教師素質普遍偏低對教育沒有深入的認識;四、預防對策;1、建章立制,為杜絕「有償家教」提供製度保障;這方面,全國許多地方已經有了很好的做法,比如:武;2、切實推行素質教育,為「有償家教」釜底抽薪;有償家教,是應試教育背景下的一個怪胎;標准;3、加強教師文化修養,提高教師

他們將教育轉變為謀生的手段,也將學生視為來錢的源頭。教師們開始缺少從事教育工作的信仰、責任與熱情。因此,師德的淪喪將從根本上影響教師的發展。
2.教師素質偏低,自我學習能力不足
首先,教師素質普遍偏低對教育沒有深入的認識。據相關資料介紹,「1990 年之前,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緩慢,國家在師范院校的資金設施及師資隊伍投入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同時受傳統觀念和待遇不高等因素的影響,多數學生不願考師范院校。這就是導致師范院校的生源不足、質量不高,教師教育先天不足的情況仍極大地影響教師專業素質和道德發展水平的提高。」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些教師素質質量稍差。其次,這類教師很難將我國大力倡導的終身教育思想落實到實處,有的故步自封,有的力不從心,從而導致教師們素質偏低。通過對產生「有償家教」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國家、社會、學校等多方面,還有待於完善。

熱點內容
涿州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4 21:13:55 瀏覽:347
零五網初二物理同步練習 發布:2025-09-14 20:51:19 瀏覽:678
胃病多久好 發布:2025-09-14 18:27:57 瀏覽:635
教師專業化成長 發布:2025-09-14 16:39:40 瀏覽:484
八年上冊數學 發布:2025-09-14 16:04:25 瀏覽:358
標桿教育 發布:2025-09-14 15:51:08 瀏覽:149
教育運營管理 發布:2025-09-14 15:50:24 瀏覽:196
2017語文全國卷一作文 發布:2025-09-14 12:18:46 瀏覽:940
九年級上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14 11:59:11 瀏覽:788
夏利的歷史 發布:2025-09-14 09:20: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