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高岩老師

高岩老師

發布時間: 2021-07-19 03:03:17

❶ 李可染的生平介紹

室名師牛堂,江蘇徐州人。原名李永順,曾用別號三企。自幼習畫,先入上海美專師范科,杭州西湖國立藝專研究生班,師事法國名畫家克羅多學習油畫,深受潘天壽、林風眠影響,並師從齊白石、黃賓虹學畫,曾在多所藝術院校任教。解放後,任中央美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擅山水、重寫生,並將西畫中的明暗處理方法引入中國畫,將西畫技法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生於江蘇徐州,13歲從師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學習。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國際)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等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和工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於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進一步致力於中國畫藝術的革新。將"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為座右銘,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嬗變與升華。 可染先生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出現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它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既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1989年12月5日卒於北京寓所,享年82歲。

齋名堂號
[編輯本段]

李可染先生一生中用過6個齋號,分別是有君堂、十師齋、師牛堂、識缺齋、天海樓、墨天閣。其中有君堂、師牛堂、識缺齋、天海樓見有鈐印,十師齋與墨天閣不見鈐印。有君堂、師牛堂、識缺齋、天海樓有堂匾。

「有君堂」齋號起用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現存作品中,最早見1943年所作《執扇仕女》鈐「有君堂」朱文印。1945年《放鶴亭》鈐「有君堂」白文印,1947年《醉翁圖》鈐「有君堂」朱文印,1948年《午困圖》鈐「有君堂」白文印,1954年《無錫惠山天下第二泉》鈐「有君堂」朱文印(這在其50年代寫生作品中是極罕見的例外)。最早署款「有君堂」的作品是1943年的《布袋和尚》。差不多與此同時的《荷凈納涼》,以及1946年的《蕉林鳴琴》《潯陽琵琶》《宋人詩意》《暮歸》等,還有1947年的《溫柔鄉里不驚寒》、1948年的《鍾馗》,也都署款「有君堂」。總之,40年代作於重慶和北平兩地的作品,不管是山水還是人物,多半或署款「有君堂」,或鈐印「有君堂」,不見別的齋號。

進入50年代,李可染很少再用齋號。一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氛,用齋號顯得封建舊派;二是大部分作品都是野外現場寫生,不是畫室中閉門所造,用齋號也不適宜。進入60年代,李可染也沒有起用新的齋號,仍然沿用「有君堂」,但極少在畫作上署款或鈐印,僅見1960年的《柳溪漁艇圖》署款「有君堂」,但恰似驚鴻一瞥,隨後即不再見。直至1983年,才在《春雨江南圖》又見「有君堂」署款。同年的《蒼岩雙瀑圖》、1984年的《黃山煙雲》亦署款「有君堂」,以後則不再使用。總計前後貫穿了41年。

「有君堂」的來歷是這樣的:1943年,時任國立藝專校長的陳之佛邀請尚在文委會為前程犯愁的李可染擔任國立藝專中國畫講師,他搬進了重慶東郊嘉陵江南磐溪的房舍,可巧的是,屋裡地上竟然冒出了竹筍,於是想起晉人「不可一日無此君」的逸事,遂起齋名「有君堂」。從這一年開始,李可染重新研究美術史,想把他認為傳統中最優良部分集中起來,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用他四十年後回憶的話來說,「是時鑽研傳統,游心疏簡淡雅」,「雖用筆恣肆,但處處未落前人窠臼」。按照他的說法,重慶和北平時期,應是「所謂企圖用最大功力打進去者」。「有君堂」這個畫室齋名,應當說表明了李可染對傳統的態度,他是把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是文人畫,當做君子來相交的。他仰慕文人畫的清氣、逸氣、骨氣、靈氣和率真之氣,以疏簡淡雅為尚,以放逸恣肆為真。因此,凡署款「有君堂」或鈐印「有君堂」的作品,山水畫一般都有隱逸情調,人物畫一般都是高人逸士或古裝仕女。而且,筆墨特徵也很明顯,用筆迅疾,長線飄曳;用墨爛漫,時作墨戲。題款多用行草,一般少有長題,多為「可染」二字窮款,或許是對自己的書法水平不滿意、不自信。人物形象塑造趨於漫畫化,性格誇張,趣味橫生;山水樹木亭舍,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但求神韻。總的風格是不修邊幅,有濃厚的魏晉名士氣派,與「有君堂」的文化內涵和品位倒也十分般配。

從50年代起李可染不再用「有君堂」齋號,除了政治上和創作方式上的原因,可能還有文化心理上的原因。他提出改造中國畫,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改造中國畫中的舊文人習氣,而他清楚地知道,「有君堂」所追求的文人趣味,恰恰是在改造之列:「元明清文人畫及形式主義者,更把中國畫從人民的手中搶去,縮小在狹窄的個人主義的圈子裡,在效果上也變成特殊階級的專門『玩賞』品了」(李可染《談中國畫的改造》,原載《人民美術》創刊號,1950年)。因為有了這樣的政治覺悟,「有君堂」是不能再用了。李可染請齊白石老人刻了一方「為人民」的長形白文印,常鈐印於50年代的寫生作品上。但有時候稍不留意,「有君堂」印又會偷偷溜到畫作上,像1954年的寫生作品《無錫惠山天下第二泉》,不過這可能是個無心之失。但是,1960年的《柳溪漁艇圖》署款「有君堂」可就是有意為之了。

李可染最後一個畫室齋號是「墨天閣」。應該是1988年開始在有些作品上署此齋號。《密樹自生煙》(1988)、《高岩水邊人家》(1988)、《暮雨初收夕照中》(1988),都署「墨天閣」。李可染晚年的山水畫,都有一片暮雲千里的「墨天」。當然,「墨天閣」的「墨天」不是這個意思。中國戲劇界有一句表示職業操守的行話:「戲比天大」。那麼,中國水墨畫家是否應該也有「墨與天齊」的意識呢?南朝梁元帝蕭繹在《山水松石格》中,首倡「筆精墨妙」之說。從唐代開始,水墨的地位被文人推到了極為崇高的位置。傳為王維所撰的《山水訣》開篇即說:「夫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清代石濤說要「於墨海中立定精神」,並有詩句:「墨團團里黑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黃賓虹也說要在墨法上力爭上游,他的「七墨」說可以說是在理論上對水墨畫墨法的一個精彩總結。李可染生性對墨韻有著天才般的敏悟力,他其實一輩子都在「墨戲」中過生活。他對米芾、董其昌、龔賢、八大山人、黃賓虹這些墨法大師做過相當深入的研究。到了晚年,他堅信中國繪畫要想在世界藝術之林獨樹一幟,只能通過展現東方神韻的靈玄墨法來實現。在1987年所作的《高崖飛瀑圖》上,李可染題曰:「吾國繪畫基於用墨,歷代匠師嘔心瀝血,墨水交融千變萬化,臻於神境。杜甫所謂『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神應泣。』石濤和尚題畫句雲:『墨團團里黑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極言墨韻之美。此中堂奧,門外人不易知也。」這段話,大概就是「墨天閣」這一畫室齋名的最好注腳。中國的墨法墨韻,像天一樣清蒼,像天一樣高遠,像天一樣深幽。李可染站在自己畫室的高閣上,看到的是一片墨天無盡的蒼茫浩淼……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生於江蘇徐州,13歲從師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學習。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國際)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等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和工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於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進一步致力於中國畫藝術的革新。將"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為座右銘,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嬗變與升華。 可染先生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出現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它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既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1989年12月5日卒於北京寓所,享年82歲。

❷ 有個喜歡老師的女友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體驗就是經常會吃醋啊,同時也很無奈。畢竟自己的女友除了自己以外還喜歡著別人,認誰都會吃醋不是嗎?無奈是因為誰叫自己愛她呢?也好在當初她喜歡的老師對於這件事處理得比較好,不然我估計就跟她分手了。

但不得不說,這個老師是真的很有魅力,而且很有才華。雖然我總是會吃老師的醋,但是我知道這不能怪女友,因為說真的我也很喜歡這個老師。

❸ 給企業內部培訓師的培訓的職業講師有哪些

高岩,林海,杜傑,陳志嶸,劉大海,劉子熙,陳寶光~~
這些你都可以網路一下,在業內知名度都很高的,很資深的,都在培訓師培訓類王牌課程《PTT職業培訓師培訓營》(從2001年就開班了)裡面擔任過主講老師

❹ 高岩的學術論文

1.「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特色探討」發表在《編輯之友》2012.5
2.「應用語言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評《應用語言學:范疇與現狀》」發表在《中國教育學刊》2014.5
3.「《網路語言語法與語用研究》評介」發表在《求索》2012.3
4.「曼陀麗庄園中的幽靈—小說《蝴蝶夢》中丹弗斯太太的人物形象探析」發表在《甘肅社會科學》2012.3
5.「回歸抑或轉向: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特質」發表在《求索》 2013.12
6.「內在的和諧與外在的整一--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主人公形象塑造特色」發表在《求索》 2014.5
7.」簡·奧斯汀作品中圓形人物的形象比較簡」發表在《貴州社會科學》 2014.6 1.「網路流行語言與語言文字規范化研究」 《語文建設 》2013.3
2.「網路語言中縮略詞的分析與研究 」《語文建設》2014.5
3.「《亂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徵探析」《電影文學》 2013.12
4.「淺析文化差異與第二語言詞彙習得中的遷移現象」發表在《商業時代》2009.7 1.「語境與意義的選擇及理解」《渤海大學學報》 2005.4
2.「語境與引語中的指示語分析」 《渤海大學學報》 2006.5
3.「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scourse of Male and Female」 《各界文論》 2007.4
4.「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的研究與實踐」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1.02
5. 「如何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法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人力資源管理》 2011.03
6.「完全信息下說話者的博弈」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 2011.05
7.「會話中誤解產生的原因及過程解析」 《語文學刊 》2012.06
8.「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分析及培養策略」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06
9.「淺議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技巧」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2.02
10.「The Analysis of Lexical Approach in Language Teaching 」《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2.02
11.「不完全信息下說話者的博弈」 《理論界》 2012.02
12.「網路語言的應用現狀分析與規范化研究」 《現代交際》 2012.03
13.「Brief Analysis of Biblical Styl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校園英語》2012.03
14.「Western Version Byzatine Version and Islamic Version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現代閱讀》 2012.04
15.「On the Analysis of the Address Tem老師in General Use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 2012.05
14. 「建構以馬克思主義為導向的多維視野的文學批評」 《神州》 2012.05
17.「On the Analysis of Non-verbal Language Kinesic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海外英語》 2012.06
18.「詞彙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海外英語》 2012.07
19.「網路語言的語用探析」 《華章》2012.10
20.「構建大學英語多媒體網路教學新模式的問題與對策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 2013.3
21.「網路語言的應用現狀分析與研究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 2013.5
22. 「網路語言中的模糊語現象研究」 《語文學刊》 2014.4

❺ 執行力講的最好的有哪些老師

高岩,,陳志嶸,紀鑒都是專講執行力的,其中高岩老師還是靠講執行力起家的,在業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❻ 《李白山中求師》中拜的老師叫什麼

一位叫許宣平的老翁
許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新安歙縣(現安徽境內)人,《續仙傳》、《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唐詩紀事》、《太平廣記》等都有其傳記。據《太平廣記》記載,唐睿宗景雲中,許宣平隱於歙縣南山(如今的歙縣南鄉覆船山,主峰擱船尖),結庵以居。不知其服餌,但見不食。顏色若四十許人,輕健行疾奔馬。時或負薪以賣,薪擔常掛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騰騰以歸吟曰:『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路人莫問歸何處,穿入白雲行翠微。'」道教修煉需要澄心靜慮,而靜謐的深山老林、高岩幽谷為道士修煉提供了一個安靜的場所。因此,許宣平在「穿入白雲行翠微」的山林隱遁生活中不僅進行了宗教的修煉,同時也尋覓到了一種逍遙至樂的審美生活方式。

❼ 武漢市新河街學校的學校老師

渠清如許,源頭活水
辜紅老師,深知知識在不斷的流失,歲月會消磨人的靈感。課堂機智也會不再綻放光芒。只有不斷閱讀和吸納才能消除心中的迷茫,修身養性才能錘煉出胸懷的淡定與坦盪。她和學生一起積累,渠清如許,源頭活水:關注生活中鮮活的人和事,如信義兄弟、青海玉樹地震中的感人事跡、黃來女的事跡等,魏霞的事跡,與時俱進,適時關注。麻城市35歲農家女魏霞離世後,向社會捐獻其器官(組織),經本報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魏霞有這樣的義舉,是因為她生活在一個善良的家庭,有著愛心志願者毫無保留的真情幫助,這是愛心互動、愛心傳遞的結果這樣生動的事例這樣有營養的語言,給學生不僅吸收語言同時提高思想認識。她是一個用心教書的語文老師,這些事例來自網路來自報紙新聞,她是生活的有心人,也是學生領路人。將課外知識延伸到課內,又將課內只是延伸到課外。辜老師在知識的落實,在能力訓練上落實。辜老師的語文課是一絕,一個詞就是特煽情。她深知語文課沒有激情就沒有有了活力。常用自己的嫻熟的智慧讓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如飲美酒,回味無窮。她只帶兩年的班級,2010年中考語文位置值名列前茅,她是當之無愧語文學科的帶頭人。
辜老師篤信真誠真心真誠交流,才能供享資源。於是常將她的教學經驗、體會毫不保留地與年輕徐丹老師分享。讓她迅速成長。徐丹同樣將鮮活的生活資源引進課堂,讓學生在活的生活中學習語文,吸收有營養的生活精華,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文字鑒賞能力。徐老師也讓課內的字詞落實、主旨概括延伸到課外。好句好段背誦落實。尤其是有激情的閱讀鑒賞課文,常常用她那播音員般甜美標準的普通話,聲情並茂朗讀那文學作品中悲劇式的情節,常讓一個個人學生潸然淚下,情感強烈共鳴。她和辜老師一起帶兩屆畢業班,學生成績在區里位列前茅。受到學校領導和上級主管部分的表揚和首肯。真是老帶新,一幫一,一對紅。
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
李瓊老師的課堂教學理念是快樂收獲,教育理念是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李老師先後參加過四次市、區級大型教學比賽,獲得市三等獎一項,區一等獎一項。
李老師善於引導學生從觀察課外活動中引導學生自行獲取信息的能力,轉而提高課堂效率面對同樣的事件不同觀察能力的人獲取信息的效率也是不同的,學會觀察對每一個人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培養學生進行觀察活動的興趣,引導學生如何去觀察,即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實踐,近而培養學生對事物進行長時間觀察的興趣,以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發展的全部,以及各階段的變化特徵。如《科學》課本七上的濕地動物這一節的課外活動是讓學生在有計劃的基礎上建造一個小池塘。我讓全班分為兩個小組完成整個觀察過程,都要求學生親身經歷花草種植和小動物養殖的過程,在建造小池塘生態系統這樣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中,學生們既是飼養員又是觀察員,還是研究員,當顧問,適時的進行指導、評價。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無論是科學還是物理真正是學得快樂,
李老師年輕有為,她帶著比自己更年輕的蔣丹萍老師,就把她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操作方法毫不保留教給小蔣。小蔣也謙虛好學,李老師上每堂課她都像學生一樣認真地聽和記,反思李老師處理得為什麼這么受學生歡迎,在李的幫助下她迅速成長。她們同途所教物理學科年年在區里名列前茅。而且形成自己的特色,具有良好的親和力,培養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極大的興趣,將生活現象、實例引進課堂,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勤學好問的風氣持續高昂,常常課間討論物理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真正做到了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小蔣老師也已經成為了一個年輕的成功的女老師。她倆所教的學科無論是科學還是物理在所有學科中多次在全區統考中名列第一。
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年近五十的女教師,上有九十多歲高齡老母親,從事教育工作20年來,該同志始終紮根在薄弱學校這個最需要也最鍛煉人的地方。能把專業素養良好的心理品質以及角色的轉變融入到教師職業道德中,充分尊重、引導、幫助和贊賞每一位同學。尤其是她的分層教學扎實有效,不管是基礎多差的學生,她都把他們分成幾個類型,按照學習基礎和能力的大小。中等以上智力的加深加寬訓練落實,中等智力以下的不做加深訓練,基礎更差的只只基本訓練。等有所進步再調高一個層次。這種訓練方式取得了非常好教學效果。是畢業班還是非畢業班都成績在區里排在前列。正如韓愈所說:要知道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樑,小的木材做瓦椽,做斗栱,短椽的,做門臼、門橛、門閂、門柱的,都量材使用,各適其宜而建成房屋,這是工匠的技巧啊。善於發現人才,因材施教。
庄老師與才考進來的年輕女孩周星同帶一個年級,互相學習,共同切磋,她將自己的經驗和方法傳授給小周,小周虛心好學,在教學中進一步探討分層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分類推進,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期中考試在區里排名前茅。這是老帶新,你幫我,我幫你,你優我也優。
在新河街學校,正是由於這樣的女語文、女物理老師、女數學老師。老帶新的同行合作,新老雙方互有壓力,彼此鑽研,老將精益求精,新手縮短成長歷程,促進了新手的提高,實現了老將的超越,促進了教學自我實現,實現了共同提升,共同超越的雙高飛。
我曾經在龍門石窟見到過一種生長在岩石上的花,花朵雖不碩大,卻也精神抖擻。迎風挺立也是片片嬌艷,而且它們弱小的身影在高岩的映襯下越發顯得頑強,令人生敬,它們是大山的驕傲,也是美麗的精靈。
是的,我們的校園破舊,經濟貧困,可是,我們精神不破、勁頭不困。對學生的愛支撐我們對事業的崇敬,推動著我們,在都市的村莊照樣開綻放嬌艷的花朵。學校2005、2006、2010年獲得教學質量獎,學校黨支部、工會、共青團均獲得區教育局先進稱號。甚至我們的衛生也是區級先進。2010年學校被評為區文明單位。
教學上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好成績,都是值得慶幸的事情。正如古代軍事戰爭中勝利的一方往往要犒賞三軍,鼓舞士氣。這里我們也要打個比方一個運動員即使他本領很高,實力很強,而且在世錦賽中拿了冠軍,甚至在奧運會上拿了冠軍,相信他在思想上仍然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否則毫無疑問,等待他的不再是輝煌。老帶新的同行合作,新老雙方互有壓力,彼此鑽研,老將精益求精,新手縮短成長歷程,促進了新手的提高,實現了老將的超越,促進了教學自我實現,實現了共同提升,共同超越的雙高飛。

❽ 觀看高岩老師《班主任如何教育學生應對突發事件》後的心得體會

光看網之後,對一些突發現狀的處理有了更充分的了解,也更了解當初發情況發生時應該先做什麼再做什麼什麼,放在第一位

❾ 李白山中求師中拜的老師叫誰

詩仙李白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奇聞佳話,其中還有一段晚年求師的趣事。

一日,詩人在山裡的一家小酒店裡飲酒賞景,正欲吟詩寄情,只聽得有人朗朗有聲:

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

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

李白很是吃驚,追出門去,只見一位砍柴老人在街頭的小橋上,雖然步履踉蹌,可詩人就是怎麼也趕不上。微風吹來,老人滿頭的銀發在身後飄灑,像遠處的山霧一樣,可望而不可即。

追上小橋,穿過竹林,李白跑得大汗淋淋,氣喘吁吁,定眼一看,老人早已無影無蹤。李白頓足長嘆:「老者詩人高超,當欲求救,如今失之交臂,可惜,可惜!」

後來,李白多方打聽,尋遍山野,終於在一片蒼翠茂密的山林中找到了老者,從此,詩人早出晚歸,人們經常看到李白和這位老翁坐在溪邊的大青石上,對飲敘談,吟詩論道。

李白山中求師中拜的老師是一位叫許宣平的老翁。

許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新安歙縣(現安徽境內)人,《續仙傳》、《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唐詩紀事》、《太平廣記》等都有其傳記。據《太平廣記》記載,唐睿宗景雲中,許宣平隱於歙縣南山(如今的歙縣南鄉覆船山,主峰擱船尖),結庵以居。不知其服餌,但見不食。顏色若四十許人,輕健行疾奔馬。時或負薪以賣,薪擔常掛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騰騰以歸吟曰:『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路人莫問歸何處,穿入白雲行翠微。'」道教修煉需要澄心靜慮,而靜謐的深山老林、高岩幽谷為道士修煉提供了一個安靜的場所。因此,許宣平在「穿入白雲行翠微」的山林隱遁生活中不僅進行了宗教的修煉,同時也尋覓到了一種逍遙至樂的審美生活方式。

熱點內容
涿州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4 21:13:55 瀏覽:347
零五網初二物理同步練習 發布:2025-09-14 20:51:19 瀏覽:678
胃病多久好 發布:2025-09-14 18:27:57 瀏覽:635
教師專業化成長 發布:2025-09-14 16:39:40 瀏覽:484
八年上冊數學 發布:2025-09-14 16:04:25 瀏覽:358
標桿教育 發布:2025-09-14 15:51:08 瀏覽:149
教育運營管理 發布:2025-09-14 15:50:24 瀏覽:196
2017語文全國卷一作文 發布:2025-09-14 12:18:46 瀏覽:940
九年級上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14 11:59:11 瀏覽:788
夏利的歷史 發布:2025-09-14 09:20: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