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案例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以前寫文章常用這句名言,只覺得它好有文采;現在每每讀到它,回想起自己從教1年的歷程,對它便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真切體會。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我懂得笨鳥先飛,多一份付出,多一些勤勉,經過1年的累積,便多了一份屬於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今天抱著學習的態度,與大家交流成長體會,收獲成長快樂.
回首往事,我常有這樣的體會:每當忙碌了一天後,我總會拿「太累了、該放鬆放鬆」等托詞來給自己業余時間的「放假」找理由;我也常陷入這樣的窘境:忙了一天,忙了一個星期,或是更多,可每當回首這段時光的時候,往往是一片空白,好象什麼都沒做。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少了一份學習,少了一份反思,更少了一片寧靜的屬於自己的心靈空間……如此日復一日,當我驀然回首時,已然「塵滿面,鬢如霜」。我不止一次地這樣設想,不止一次地感到可怕。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憂患,所以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時候還是充實,還是不斷地在進步。在我這一年的成長路上,杜小的老師們一直在引導著我,激勵著我,使得我兩次在區論文評比中分別獲二、三等獎,我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離不開他們的真情幫助。杜小的五十幾位教師可以說是是五十幾本"人"字的教科書.五十幾本能很快發揮教學功能的書;五十幾位能夠用自己的生命實踐為學生編寫教科書的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老師的智慧才學其實是"書"的內容; 所以我養成了閱讀課外書的習慣。法國盧梭曾經說過「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讀書讓人明智,讀書讓人深刻。閱讀的習慣對於我的工作、我的成長,幫助是巨大的。我希望可以自豪的站在我的學生面前敢說:我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資料書;一本讓他們每天都驚奇的教科書!
如果說,身邊的榜樣引領著我成長的話,那麼自身的不斷努力,則是成長的必備條件。我喜歡這樣一句話:實踐出真知,磨礪育新人。用在我們青年教師身上,又是何其的恰當。回想自己這一年的從教經歷,感觸最多的是工作越忙碌內心就越充實。
一年以來,除完成自己語文教學工作之外,還有班主任工作,也正因為這樣我比別人多了一些實踐、學習和思考的機會。還記得正式成為教師的第一節課,那是一年級報道的第一天,一群好可愛的小孩,他們和我一樣剛剛踏進這個校園,用著好奇的眼睛和試探的心來認識周邊的一切。踏上講台,第一次說:「上課」,心裡感覺還是很別扭的而後聽到孩子們用著清脆整齊響亮的嗓音說道:「老師好」,心裡那一刻就如被清新的泉水叮咚叮咚地敲著,感到自己神聖的責任,還有從事這份職業的自豪。第二天,以極大的熱情投入教者的角色,我的工作對象,是一幫天真無瑕的孩子。我想,我的完美形象的塑造,還得從他們身上得以完善。我試著走近他們中的每一個人。結果,三天不到的時間,我竟熟悉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從姓名、座位到個人的喜好,甚至於每個孩子形體上的細節特徵,我也摸得一清二楚。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段日子,我常常能閉上眼睛隨時想像得出班級里的現狀:誰在認真聽講,誰在左顧右盼,誰和誰在竊竊私語,誰與誰又在大聲喧嘩……陪伴著孩子的成長,是一件讓人感動的事。看著他們活潑可愛的笑臉,聽著他們問的單純而有趣的問題,也使得自己一直保持著年輕純朴的心態。
2. 教育部曝光8起違反教師准則的案例,你如何評價這些老師的行為
近日,教育部曝光八起反教師准則的案例,其中這些案例中存在歧視學生、性騷擾女學生、教育方式不當、課外培訓補習,誘導學生有償參加補習、體罰學生等違反教師准則的行為。教師本是傳道授業解惑的神聖職業,但這些有悖師德的案件頻出,使得家長和社會對學生教育更加重視,對於這些老師的行為,個人評價如下:
一、是道德要求不夠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第一天職,對待學生也應該公平公正,同時也應該尊重學生,選擇正確的方式教育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為人師表的身份,要對自己有超常人的道德要求,這樣才能為學生樹立良好道德榜樣。
國家和社會越來越重視教師的待遇,給予教師工作更多的尊重與理解,但也應該嚴格把控職業教師的道德素質,學生有行為准則,那相對應老師也應該有其規范的行為准則,知道這樣才能夠放心的讓孩子在學校接受教育。
3. 違反教師法案例
一、案情簡介
2005年,寒假過後,在新學期開學伊始,初一(1)班班主任郭老師特別強調了學生的發型問題。
雖然說「穿衣戴帽,各有一好」,留什麼樣的發型是件小事,可在許多學校和老師的眼裡,絕對不能把發型當小事來抓。確實,生源不佳的學校的學生常給人「街道痞子」、「胡同串子」的感覺。郭老師強調發型問題是有原因的。可是,學生留什麼發型,一般不取決於教委、學校、老師,而是歌星、影星、球星。
結果三天過去了,班裡的男生蘇某還是留著長長的中分頭。一天中午放學後,郭老師把蘇某叫到辦公室。
教師問:「老師給全班同學提的發型要求你知道嗎?這也是全校統一的要求,你知道嗎?」
「知道。」蘇某低聲回答。
「知道?知道為什麼還不動?」聲調里老師帶著幾分氣。
「我家裡不讓理,我也沒辦法。」學生理直氣壯。
就這樣,師生對話的火葯味越來越濃。最後,郭老師拉開抽屜順手拿出一把剪子,嘴裡說著「那我替你理吧」,話到手到,蘇某中間的一綹頭發已剪下來了。蘇某一邊護著,一邊說:「得,得,我自己去理,行了吧。」說完跑出了辦公室。
蘇某回到家的時候,其父正在喝酒。看見兒子捂著頭走進來便大聲喝問,以為兒子又在外面打了架,惹事生非。當聽完事情原委後便借著幾分酒力,怒沖沖跑到學校興師問罪。見到郭老師開始還較理智,後來便破口大罵,在場的老師都為之瞪目。
正當大家紛紛上前勸解、家長還不依不饒的時候,一位兩鬢銀白、馬上要退休的女教師喬某走上前去,嘴裡說著「讓你無法無天」,隨手就給了蘇父一個嘴巴,不知是這巴掌的功效還是蘇父的酒也該醒了,反正此後罵聲聽不見了,只是聽到蘇父反復強調:「正月里理頭死舅舅,又不是文化大革命,憑什麼給我孩子剃陰陽頭……。」
此時外面已圍了不少人,為了化解矛盾,年級主任便把他們帶到校長室。
二、案情分析
1、蘇父
蘇父見到郭老師開始還較理智,「後來便破口大罵」,對教師造成了人格的侮辱,違反了中國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5號《中國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八章法律責任第三十五條的規定:「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此,鑒於情節不是特別嚴重和惡劣,家長應該向郭老師賠禮道歉。
2、郭老師
郭老師作為人民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對工作認真負責應該是好的,但採取的方法不當,對學生的人格不夠尊重,違反了中國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5號《中國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二章權利和義務第八條的規定:教師義務(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以及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章第15條「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3、喬老師
喬老師站出來主持公道,這很不容易,但是她不該用違法行為制止違法行為。
喬老師遇事不冷靜,應該向家長道歉。
三、結果
家長蘇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郭老師賠禮道歉;喬老師也為自己魯莽行事向家長道歉;蘇老師尊重學生的意識也加強了,對自己的行為作了深入的反思。
從這一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教師要懂法守法,尤其要了解我國的教師法和教育法等基本的法律法規,用規律法規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並將此作為保障自己合法權利的手段;同時,應該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
4. 教育部公開8起教師違規典型案例,分別是哪8例
教育部一共公開了8起教師違規典型案例,分別以下8例:
第一例是江蘇省盱眙市維嘉幼兒園教師陳某某體罰幼兒問題。
第二例是江蘇省盱眙市維嘉幼兒園教師陳某某體罰幼兒問題。
第三例是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如意小學教師胡某某學術不端問題。
以上兩起案件就是教師違規典型案例,他們的行為對教師形象是一種抹黑,也是要受到堅決打擊的。對於這些教師的違規行為,相關部門也會採取更為有力的措施,堅決進行懲處。
5. 教育部公開8起教師違規典型案例,都反映了哪些社會問題
6. 教師禮儀案例分析題
【案例描述】 馮老師是一位高中的政治老師,在學校工作努力,為人勤儉節約,學校領導對他抱有很 大期望。可是,據筆者高中三年所知,該老師在學生中很不得人心,很多學生都不喜歡他, 甚至常有學生到校長處要求更換教師。他存在哪些問題呢? 馮老師平時穿衣隨便,不修邊幅, 頭發常常油膩膩,衣服經常一個學期一套穿出頭,臉上也是常常油光滿面。以致如果有一天, 馮老師穿戴整齊,學生的注意力都聚集在當天將有什麼大事發生上而不能靜心讀書。他還喜 歡吃大蒜之類有味兒的食物,和學生講話經常「帶味兒」。上課時,馮老師習慣性懶散地靠 在講台上,等等。 一篇教育新聞曾報道,一位小學英語女教師人靠衣裝,出名靠報道,儼然一個時尚潮人 的派頭。
【分析處理】
一、遭遇問題:合適的教師禮儀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上述兩個案例表現了兩個既然相反的教師形象,這一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現代教師 在自我定位上、教師正確的禮儀上認識不清,不知道到底何為合適的教師禮儀。 禮儀是「禮」和儀的統稱。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為了表示尊重與友好而共同遵守的 行為規范和交往程序。教師禮儀,是禮儀在教育行業履行職能工作過程中的具體運用,教師 在教書育人崗位上向受教育對象開展教學、育人工作時的有形象化、規范化的正確做法。但 在上面兩個案例中,兩位教師顯然沒有做到遵守合適的教師禮儀,成為學生的表率。
二、直面問題:
教師為何不能遵循正確的教師禮儀?
在接觸《師德與教師禮儀》課程之前,筆者一直都不知道教師需要遵循多種教師禮儀規 范,只是覺得有一些老師的行為不好。學習了《師德與教師禮儀》之後才明白,這些都是不 符合師德與教師禮儀的行為表現。教師不能遵循正確的教師禮儀,我認為很大一方面是教師 禮儀的教育工作未能做到位。 再者,一些教師在觀念上認為教師禮儀無關緊要,教學效果與外在的教師形象無關,外 在形象邋遢或者時髦不影響學生的學習。 這些原因造成了例如上述兩位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注意遵循正確、合適的教師禮儀。
【反思和領悟】
歌德說過「一個人的禮儀『就是一面找出他肖像的鏡子」。英國教育家培根說「相貌的 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適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這就是美的詮釋。教師禮儀作為 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為教師在履行教育職能過程中使自身的行為符合教育對象的培養要求提 供了依據,教師不僅要「知書」,而且要「達禮」,知行合一,才是人民教師應有的道德。 在我看來,首先,學校要提高准教師學習的教師禮儀的重視程度,對師范生進行專業的 教育。在教師方面,教師要遵循真誠與自律原則和適度從俗原則,不可與案例中的馮老師一 樣隨隨便便,邋邋遢遢,要求進行自我要求、自我約束、自我對照、自我反省,尊重學生的 同時尊重自己,強化職業道德。也不適宜同那名女教師一樣趕潮流,要明確角色定位,注意 形象效應,在著裝上要求能體現教師特色。 當然,教師禮儀不僅包括著裝方面,而且包括言談舉止等方方面面。學高為師,身正為 范,教師的言行舉止應成為學生的表率。合格的教師禮儀要做到以下六點:
一、平等相處、 尊重學生;
二、謙和有禮、尊重家長;
三、關心同志、禮貌待人;
四、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五、舉止大方、儀表端莊;
六、說話和氣、語言文明。
作為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師范生,必 須遵守這些規范,這既是一種能力的體現,也是對自己和他人尊重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