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形象
首先明確教師的職業形象內容,從思想、行為、語言等方面加強個人形象修養。
比如教師版價值觀是高尚的權、無私的、又是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
比如教師的行為體現一個正字和慈字
比如教師的語言是禮貌而又中肯的
總之,從內到外各個方面去加以塑造
❷ 教師的職業形象中最基本的形象是什麼
公正、正義、才高八斗
❸ 如何樹立一個教師的形象
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身上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不僅應是學識淵博的智者,更應該是道德修養的典範。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格是一名合格教師必備的條件之一,有資料表明,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智力因素僅佔20%,而起決定作用的是思想道德、職業情感、個性特點、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教師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健全人格無疑是影響教育教學,塑造學生的品格的基本條件,而教師的職業情感亦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學生總是把教師當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精神領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範、嚴於律已、無私奉獻」的形象,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學生,以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學生,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學生。而要做到這些,歸根到底,就是要求我們必須愛崗敬業,甘為人梯。高尚的師德是本教科書,這本書將使你的學生受用終生。 一、為師者當忠於職守,樂於奉獻 教師這個職業,是平凡的,但更是偉大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是何其偉大的稱謂啊!人無靈魂則為行屍,人類若無靈魂,那麼社會也將不復存在!可見,人類賦於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是多麼光榮而神聖的使命啊!它關繫到民族的存亡興衰,國家的前途命運。 誠然,敬師是清貧的,手裡一無權,二無錢,社會地位雖然有所提高,與其它部門和行業比較起來我們依然處於「弱勢」狀態。然而正因為它清貧,更顯其高尚。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一份責任,就要不負使命,不負人民的重託。只能安於清貧,樂於奉獻,只能盡心盡職,干好自己的事業,把它做大,做強,用無悔的青春去打造純潔的心靈。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假如干一行厭一行,甚而至於干一行恨一行,能成狀元乎?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幹出一番事業,以此證明自己無愧於「教師」這個高尚的名字呢?既然我們有了一片天空,為什麼不振翅飛翔?為什麼不還人一個奇跡? 前不久,我看了《師德啟思錄》,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記錄了教師的酸甜苦辣,展示了教師的心路里程,讓人感觸良多。李忠義、金秩霖、王思明、楊瑞清等教師不就是光輝典範嗎?他們的事跡,的確應該給我們很多很多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責任心的問題。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講的是幹事情一定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方能收獲成功。一首歌中不也唱道「不經理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淺顯的話語,卻蘊含深刻的道理。事業是干出來的,不是空想能得到的。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有自己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有沉甸甸的收獲,只有苦其了心智、勞其了筋骨,才會有收獲的喜悅。我想,作為教師,我們都必須做個有心人,常言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二是要有信心。信心是事業成功的保證,要充分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遇到困難也絕不言放棄。有位哲人不是說過嗎?「悲觀的人在一個希望面前看到一個災難,而自信的人則在一個災難面前看到一個希望。」 三是要有愛心,即愛事業,愛學校,愛學生。愛是一切動力的源泉,教師的愛有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它是學生人生道路的航標,它照亮的是人的心田。 四是要有耐心。教師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學生,個個性格炯異,愛好不同,工作中肯定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讓你煩惱,令你憂傷。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頭腦冷靜,不急不躁,耐心,再耐心!選擇堅持則前景光明,選擇放棄則功虧一簣。 五是要細心。工作中,我們考慮問題必須周全,計劃必須周密,將問題想得細一點,再細一點。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可能影響學生終生。有一本書不是說「細節決定成敗嗎」?要知道,差之毫釐,繆以千里呀。 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還應樹立艱苦奮斗的精神,有人可能會說,如今社會發展了,經濟高速增長了,物質都得到極大豐富了,還談艱苦奮斗,不過時嗎?其實,一點也不過時,一方面,我們頭腦必須高度清醒,要看到,我國人口眾多,發展很不均衡,中西部地區,革命老區,還很貧窮落後,有的還沒有擺脫絕對貧困線,相當一部分山區人民,他們僅僅是解決了溫飽問題,有的甚至連溫飽都不保啊!我們作為先富起來的這部分人,還有責任去援助他們啊!雖然可以直接給予經濟援助,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教好書,育好人,將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才輸送到那些地方去,幫助他們發展生產,發展經濟,提高他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我們說艱苦奮斗,不是非得像革命斗爭年代那樣去吃草根、去啃樹皮……而是要發揚先輩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辛勤勞作,樂於奉獻。正如深圳實驗學校金式如校長說的那樣,是一種基於摯愛上的對工作、對事業的全身心的忘我投入,是擺脫了只顧眼前利益,狹隘眼界後產生的積極向上的勞動態度,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境界和道德情操。 唐朝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說「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道出了他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用今天的話說,是一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我們已經享受了如此豐厚的待遇,有如此優越的條件,還有什麼理由挑三拈四呢?所以,我說,我們應當多講付出,多講貢獻,而少提報酬,少談索取。柳宗元不是在《蝜版傳》中很形象地描繪了蝜版不知足地攝取,最後不堪重負而被活活壓死嗎? 試想,如果我們拿了納稅人的錢,而游手好閑,散散漫漫,鬆鬆垮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甚至鍾都不撞一下,良心何在,道義何存,於心何忍?陶行知先生告誠為師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去」,我們的確應該捧著一顆忠心而來,不帶半點遺憾而去,用赤誠之心去書寫無悔人生。 二、為師者當以人為本,服務至上 教育家晏陽初說「人人都是可造之才」,這是一種新型的發展的人才觀,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有什麼理由不善待每一個孩子呢?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來干什麼?難道只是讓我們為其當保姆,幫著看孩子,不讓其出事嗎?我想絕大多數家長不至於只是如此單純的想法,目的是讓其接受教育,成人成才。即使極個別家長真的就是有把孩子送到學校,找我們老師作高級保姆,我們也應該盡心盡職,增強服務意識,當好保姆,當好勤務員,尊重家長的意願啊。基於此,我覺得,我們每一位教師,的的確確,應樹立人本思想,善待孩子,尊重其個性,尊重其人格,與其平等對話,讓其享受平等的教育。千萬不要有歧視學習弱勢群體的思想,更不能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去打擊學生,去傷害他們的稚嫩的心靈。作為老師,我們應當像李忠義老師說的那樣,做到「語言、行動、心靈」三到位,用你親切的語言去引導、教誨學生,施以正面誘導,用你良好的品行去影響學生,注重隱性教育,用你的慈愛架起學生師生心與心溝通的橋梁,進行情感感化。 社會發展了,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了,必須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學生有錯,如果你選擇謾罵、挖苦、譏諷,我只能說你是教育的不作為,是無能的、愚笨的作法。要知道,情感才是凝合劑、催化劑,列寧不是說過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教師如此,學生也如此,人人都如此,那就想法讓學生對你產生愛戴之情、對你的教育教學行為產生主動參與之情吧!君須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在動之以情基礎上,曉之以理,方能收到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而這些,倘若我們沒有人本思想,沒有服務意識,那隻能是海市蜃樓,空中樓閣。 三、為師者當依法治教、以德育人 所謂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我們教師要學法、懂法、用法,諸如《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師職業街道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兒童保護法》等等。學法用法,方能明辨是非,頭腦清醒,才不會懵懵懂懂違法,稀里糊塗吃虧。 近年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三令五申,嚴禁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但此類事件卻時有發生,究其根源,都是教師不守法所致。去年我市某校一位教師不是因體罰學生,弄得見諸報端,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嗎?而之前江蘇、河南、貴州、甘肅、中山等地相繼發生的教師用刀片刮學生臉、劃手心、揪下耳朵、致學生自殺、罰學生吃大便等等惡性事件更是極端殘忍。這些鐵的教訓,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警醒:為師者,遇事當克制,要冷靜。耐心多一點、火氣小一點,記住孔聖人說的話「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所謂以德育人,我以為強調的就是道德感化問題,屬隱性教育范疇。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正確辨別真善美和假惡丑,同時給予學生以影響,讓他們具有初步的辨別能力和正確的價值取向,正義的東西加以褒揚,非正義的東西必須加以抵制。同時,以德育人,要求我們教師還要有榮辱感,當組織、集體需要你的時候,我們的首選當是知難而進,為集體沖鋒陷陣,而在榮譽面前,我們應當是謹慎一些,謙恭一些。我想,只有當我們教師具有優雅的言行,文雅的氣質,儒雅的風范,才能成為學生的典範和楷模。
❹ 教師要求的職業形象有哪些
學知識以及組織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教育機智,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養,主要內包括良好容的意志品質、穩定的情緒、良好的性格特徵和清晰的,自我表現意識
❺ 怎樣維護教師的職業形象
維護教師的職業形象這樣做:
一、做到「為人師表」;「身正為范,學高為師」。強調教師的榜樣、示範作用。
二、樂於奉獻,堅持公正是時代對教師職業的基本倫理道德要求。奉獻是教師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具體體現。沒有奉獻精神就會失去教師職業的高尚性和純潔性。公正就是「公平」、「正義」、「合理」。
三、有良好的人格,人格是一個人的整體心理面貌。具體包括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教師的性格、氣質、興趣等。教師的人格形象是學生親近或疏遠教師的首要因素。
四、專業素質和文化素養過硬,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是教師的典型文化特徵。傳統形象受到了時代的發展的嚴峻挑戰。文化資源的豐富,知識的迅猛發展和老化,要求教師不斷學習並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
❻ 作為一名新教師,如何樹立自己專業形象
首先說話要注意嚴謹文明,衣著要得體,行為要為人師表。
❼ 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職業形象有何區別
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相比:
前者重學問,後者重教育。
前者研究知識多些,後者傳授知識多些。
前者多按自己的想法講課,後者多按參考書講課。
前者不重視課堂教學技能,後者十分注重課堂教學能力。
前者驕傲的是多少研究成果,後者自豪的是多少學子出息。
……
不說了。祝你高興!
❽ 教師要求的職業形象有哪些
學知識以及組織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教育機智,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養,主要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質、穩定的情緒、良好的性格特徵和清晰的,自我表現意識
❾ 教師為什麼要重視個人職業形象塑造教師應從哪些方面維護自己的職業形象
教師是人類的工程師,所以教師必須要有較高的修養和素質,才能教育好培養出更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