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師專業發展
㈠ 什麼是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內容和基本途徑有哪些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即是專業新手到專家型教師的過程。
第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多樣性。高校歷來就是更新知識、創造知識的基地,教師除承載著為社會源源不斷的輸出人才之外,還擔負著專業領域內的科研工作。教師工作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多樣性。
第二,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性。由於近年來高校改革對教師隊伍的高要求,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較高,並且高校作為知識更新與創新的發源地,教師較易接觸教育及學術的發展前沿,相對來說,這種先天性優勢更能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並且,教師的教學對象是思維活躍、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及思維能力,較易接受新的思想及知識,促使教師也要不斷接受新鮮事物,不斷追求前沿知識,拓展知識領域,開闊視野。另外,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使得終身學習觀的社會的普遍重視,教師更是成為直接實踐者。這些因素均成為促使教師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各種途徑的學習、培訓,不斷促進自身教師專業發展。
第三,教師專業發展的持續性。一方面,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循序漸進的動態過程。另一方面,教師專業發展貫穿於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
㈡ 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哪幾個方面
1,教師是一個多重角色的綜合體。教師不僅是知識傳授者,還是學生良好個性的塑造者;教師不僅是學生行為的榜樣、示範者,還是學生潛能的開發者;教師不僅是學生班集體的領導者與管理者,還是學生的知己與朋友,教師不僅是施教者,還是教之規律的研究者。
教師不僅是關心學生身體發育、知識技能掌握、道德品行的「父母代言人」,還是關心學生心理健康、全面發展的「心理保健醫生」。
2,教師應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作為現代型教師,其知識結構應包括四種成分:本體性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條件性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的關於教與學規律的知識;實踐性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一般文化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的知識廣度及興趣專長。教師應具有現代的、開放的教育觀念。
3,教師要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職業理想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動力。審視名家名師,我們不難發現師愛盪漾,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對他們的關注與愛護,在事業上有立志成為教育家的志向是他們共同的人格特徵。
4,教師要具有教育專長。專長或曰專業技能,是一種職業區別於其他職業的核心維度。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細化和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對教師教育、教學專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2)什麼是教師專業發展擴展閱讀:
存在問題:
1,作為一種專門化的職業,教師專業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2,學歷層次偏低。
3,斷層現象嚴重。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是反映師資隊伍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4,區域發展不平衡。由於經濟發展或地理位置的差異,我國不同地區教育現狀表現出很大差異。其中師資隊伍差異是一個重要方面。
5,知識結構不盡合理。突出表現為本體性知識更新慢、條件性知識欠缺,實踐性知識理論層次低、文化知識面不夠開闊,尤為突出的是條件性知識的匱乏。
6,職業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具有高尚的師德是做一名人民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
㈢ 什麼叫做教師專業成長
【什麼是教師專業成長】
為了成為一名讓領導放心,讓家長承認,讓學生喜歡的好老師.而需要的東西
教師專業成長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1、苦練基本功: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手漂亮的字,准確的表達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是一個好教師所必備的自身素質;
2、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培養現代化教育意識與教育教學能力 ;
3、積極應對新課程,努力嘗試,讓自己的課堂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4、樹立自我反思、在「做中學」的實踐觀念。
途徑(包括方法):用自己的空餘時間進行專業創作,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爭取在各類新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比賽中獲得好成績。還要加強對學生作品的輔導,珍惜每一次比賽的機會,認真、塌實的對待,在作品的創新上下功夫,爭取獲得好成績。當前的教育技術飛速發展,只有掌握了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更好地上好課。所以,抓住每一次的培訓機會,謙虛好學,認真學習,多實踐,也爭取多多鑽研相關軟體,掌握一定製作課件的方法,提高能力,每學期都出優秀課件。
學校積極貫徹新課程標准將新課程理念轉化成教師的教學行為,爭取在新課程與校本的培訓和實施中提高新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研方式的轉變,讓學生在寬松自主的氛圍中快樂學習。自我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行為表現,從而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的過程。
成功的教師傾向於進行主動的創造性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在反思中,我們學會了理性思考,提高了學習效率,而工作更像探索的科學家,不再只是辛勤的耕耘者。教師的成長僅有「經驗+反思」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實踐」,因為改革最終將發生在課堂上。我也將把握好每次普通上課與重大研究展示課的機會,認真對待,在實踐中成長。
新課程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關系:機遇+挑戰
新課程特別強調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提出師生互動、有效學習,這其中蘊涵著十分深刻的意義。過去,社會、學生、包括教師自己,都把教師定位成是一個百問不倒的權威,這對教師放下包袱、開動機器、應對新知識的挑戰和建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來講,未見得是一件好事。新課程突破了這一點,新課程非常強調平等的師生關系,強調師生的共同互動、共同成長。應該看到師生關系的變化帶來了學校制度、學校文化的變化,現在我們鼓勵教師在學生面前說:「你今天問的問題我還真是不清楚,班上有哪位同學知道,誰能起來告訴大家和我呢?」這反映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就是教師的絕對權威位置在發生變化。教師開始把追求真理的任務擺在師生共同追求的位置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師生的平等互動、共同發展,對教師角色的定位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也是一個有力的助推器,能幫助教師起飛。當然這並不是說,教師就完全和學生是一樣的身份,教學可以「放羊」,完全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在上海召開的第一屆課程改革大會上,我講了一個觀點:我們反對過激的建構主義,這種過激的建構主義主張一切都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完全由學生從零散的、瑣碎的經驗中慢慢地積累和發展,這是不符合兒童認知規律的。因為知識是有邏輯的,人的認知發展也是有捷徑的,所以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創設環境。教師要為學生設計一個如何促進認知發展的環境,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時,教師是成人社會的代表,對學生來說是組織者、指導者。另一方面,又是學生、夥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通過他對學生的理解,通過非常具有親和力的與同學的交往方式,會使學生非常熱愛學習,熱愛學校。新課程倡導師生的平等互動、共同發展,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應該說是助推器,幫助教師在一個好的平台上起飛。
㈣ 什麼是 教師專業化發展
這是教育學的內容,簡單的說就是老師的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發展
㈤ 什麼是教師的專業化什麼是教師的專業發展二者有何聯系和區別
所謂教師專業化,簡而言之,就是「教師個體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以回及教師群體為爭取答教師職業的專業地位而進行努力的過程」。教師專業化在本質上強調的是成長和發展的歷程,該包括三個層次:一是指教師個體的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二是指教師群體的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三是指教師職業的專業地位的確立和提升的過程。從廣義的角度說,「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這兩個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強教師專業性的過程。但從狹義的角度說,他們之間還有一定的區別:「教師專業化」更多是從社會學角度加以考慮的,主要強調教師群體的、外在的專業性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更多是從教育學維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師個體的、內在的專業化提高。(見圖)這兩個不同的思維角度是隨著教師專業發展研究進程而不斷明晰的,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為了提升教師專業化程度,人們採用的是群體專業化策略,關注教師作為專業性職業的地位及其提高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專業化的重心有群體轉向個體,強調教師個體的專業化,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這一轉移並不意味著提高教師地位的問題不重要,而是希望通過提高教師的專業性來達到提高教師地位的目的。
㈥ 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概念是什麼
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概念是「以師為本」。
百年大計,回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簡短的答十六個字,一方面扼要又深刻地闡明了教育、教師在國家、民族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又扼要深刻地闡明了教師與教育發展的關系。強調教育大計必須以依靠教師為前提,以教師的發展為前提。「以師為本」應該是各級教育行政和業務部門做好教育管理、教師培訓工作的著眼點和根本。
要落實「以師為本」這一理念,從外部說,就是要大力發揚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營造濃厚的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說白了就是在教育發展進程中,要尊重教師,關懷教師,倚重教師;從內部說,就是作為職業人的教師在實施教育過程中身心得以健全發展,獨立人格得以自存,價值得到體現,既有職業生涯的自慰,又有專業發展的幸福。
由此可見,教師的專業發展必須具備兩個因素,一是外因——社會創造的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內因——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的內趨動力。教師的專業發展其「以師為本」是重要前提,只有讓廣大教師切身體會到教育職責的重大和崇高,品味到自身專業發展的甜頭,才能讓他們深切感受到教育有干頭,教師有奔頭。
㈦ 什麼是教師的專業發展
指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依託專業組織,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回,實施專業自主,表答現專業道德,並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位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也就是一個人從 「 普通人 」 變為 「 教育者 」 的專業發展過程。
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在本質上是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
㈧ 什麼是小學教師專業發展
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是指小學教師專業成長過程。教師專業發展是一種「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態度、價值、信念、知識技能和種種行為表現時刻不斷需要調整、修正、重新審視、評估、接受挑戰和考驗。
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有:師范教育;新教師的入職輔導;在職培訓;自我教育。
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判標准應該從以下三方面來考察。
第一,從學生角度來考察,以滿足學生需求和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程度如何作為標准。
第二,從教師自身發展來看,視教師專業發展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發展如何作為標准。
第三,以教師為其他工作人員、團體或學校所作出的貢獻作為標准。
(8)什麼是教師專業發展擴展閱讀: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即是從新手型教師到專家型教師的過程。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主要包括:
(1)教師專業發展首先強調教師是潛力無窮、持續發展的個體;
(2)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把教師視為「專業人員」;
(3)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教師成為學習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4)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教師具有發展的自主性。教師的自主發展強調的是發展教師個體的個性和特長,使個體的潛質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