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自我發展
教師專業的發展包括專業理念、專業知能、研究學習三個方面。所謂「專業理念」,指教師對教育工作和對教師職業的認識,以及教師在對自身發展方向及目標等方面的理想。「專業知能」,指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綜合表現。「研究學習」,指教師一方面應該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對自身的專業知識、教學能力與有反思和研究的能力。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通過職前、職後主動或被動的培養和培訓,使之成為一個具有堅定的職業信念、淵博的專業知識、嫻熟的職業技能、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不斷研究學習能力的專業人員的成長過程。培養青年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要給新教師明確的目標指向。 每一個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的主要的心理背景,多是充滿激情和新鮮感。這時他們將會花大量的時間、下很大的功夫去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和完成各項班主任工作,這往往是一個新教師很正常的表現,也是個人發展的良好開端。但是我們需要防止的是,如果這位新教師明白的僅僅是具體的任務,那麼,一學期、一學年過去了,隨著教學、班主任工作的逐漸熟悉,他的新鮮感便慢慢消失甚至可能由於重復單調的教學常規和教學內容以及繁瑣的事務而對工作產生厭膩感。若是遇上不良的外部影響或誘惑,其工作激情很可能明顯降低,自然產生「隨波逐流」、「順其自然」的思想,甚至會出現應付了事、敷衍塞責的不佳表現。目標是引領一個人前進的方向,它能賦予一個人巨大的動力。新教師要能持之以恆地積極進取,獲得理想的成長,他的心中必須有明確的目標,使得教師在明確的目標指向下,發揮其時間充裕、精力旺盛、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的優勢,持續穩定地快速成長。應讓新教師明確「該努力去自覺關注學生」,使他們早日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在從一名新教師成長為一名合格教師的進程中,不同的成長時期所關注的問題不同。他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往往可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關注學生三個階段。 新教師關注的問題首先是生存問題,工資、編制、結婚等。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這也無可非議。其次,是關注情境,領導是否重視我、同事關系怎樣、工作是否順心、學校是否有生命力。人不能脫離環境而獨立存在,這也無可厚非。但我們的關注不能只停留於此。我們必須還要關注學生,這才是最重要的。關注學生的特點、需要、個別差異及發展方向。對學生關注的才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關注學生是一項意識性很強、智慧程度很高的內容,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教師成熟度的尺度之一。可見,以適當的方式將「自覺關注學生」這一目標明確化有助於加速新教師的成長。有的教師一生平庸,無所作為,大概是只注意點放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和所處的教學情境中了。 二、在新課改的視野下讓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一. (一)學習教育理論知識,豐富自我。 教學的創新實踐是教師學習教育理論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青年教師必須認真學習與自己的課堂教學有關,或者與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困惑有關的現代教育理論,特別是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新課改的前沿理論,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觀念,使自己在教育觀、教學觀、課程觀、知識觀、學生觀、人才觀、質量觀等教育思想方面有重新認識的必要。要善於了解和捕捉國內外關於教育教學研究的新進展新成果理論,用以指導和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學,還要把學習的內容與人交流,在交流中反復咀嚼、品味,以便更好的內化,變為自己的東西。讓新教師明了專家型教師的基本特徵,使他們有明確的努力方向。理論研究為我們概括了專家型教師的基本特徵。A、有豐富的系統化的專門知識,並能有效運用。B、能高效率解決教學領域內的一切問題。C、走在時代的前沿,有很強的洞察力,善於創造性地解決教育難題。專家型教師的基本特徵雖然只有三點,但體現的是相當高的水準,蘊含的是不懈地實踐、積累與探索,展示的是知識狀況及運用、站在時代的前沿解決教學難題、創造性總結教學理論成果。新教師應該認識專家型教師的這些基本特徵,強化「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的意識,使他們既有理想又有進取的方向。這樣,就會有意識地學習整理知識、積累升華經驗、訓練提高能力、發揮創造潛質,並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二)注重養成教學反思。 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因為它會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反思總結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是教師自我勤於總結反思教學實踐中的各種經驗教訓,可以總結反思教學中的靈感、頓悟和自己對教學內容、教法等要素的理解,也可以總結反思同事及他人之間的教學經驗與教訓,還可以總結學生的反饋意見和教學實踐中的有關事件等,以寫出來為主,主要是養成教師勤於思考的習慣。再次,新課改促使教師經常進行教學反思,使教科研和教學融為一體。兩者互為依靠,相互促進,是教師成長不可缺少的兩個部分。 經常進行教學反思訓練。所謂教學反思,是教師著眼於自己的活動過程,廣泛收集關於自己教學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目光反觀自己,分析自己作出某種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反思訓練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手段。新教師自我反思教學的意識往往較弱,能力不強,因而可以要求新教師半學期寫一次教學小結,對自己教學活動中的想法、做法、表現進行反思。教學隨筆屬活動中的反思,這種反思要求能使新教師注重觀察學生所發生的各種反應,以此來理解自己的行為與學生的反應之間的動態的因果關系,從而為下次的決策提供充足的實踐依據。教學小結屬對於活動的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新教師綜合地對自己的各種思想觀點、教學行為進行重審,從而對一些問題進行聚焦式的思考、驗證或改進。 (三)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 教科研的目的決不是只為得到幾張證書。教科研的目的與功能是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矛盾,揭示教育的特徵和本質,以利於我們科學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因此,一是我們教師要轉變觀念,包括教師科研意識、動力源泉的轉變,教師科研行為方式的轉變,教師科研成果表達方式的轉變。二是明確教育科研的價值,其核心價值在於老師通過教育科研轉變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真正地能夠探索出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使教師確立起正確、科學的教育科研價值觀。三是要有問題意識。使教科研融入教師生命的過程中,成為生活的習慣,用先進的理論進行反思問題,用科學的方法解解決問題。四是教師教科研需要在群眾協作中促進協作各方角色和功能的轉變,不同的主體在教師教科研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作好角色和功能的轉變。教師教科研主要包括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課堂觀察記錄,探討新課改理論,新課改課堂模式實驗,新課改課題研究,新課改論文撰寫等非定量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