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穿著
① 教師著裝要求
一、教師著裝的基本要求
2008年修訂版《中小學教師道德規范》中對教師著裝的要求是:衣著得體,舉止文明。南京市教育局2010年9月下發了一份《給南京市中小學教師15條禮儀建議》,指出:教師著裝要「忌臟、忌露、忌透、忌短、忌緊、忌異」等『六忌』」。那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著裝應該注意哪些呢?筆者結合現實提出幾點建議:
(一)整潔大方,具有職業性
教師儀表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職業美,整齊、清潔、大方的服飾搭配不僅僅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同時也展示著教師職業的風采和魅力,特別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著裝更有嚴格的要求,必須符合教師職業規范和日常行為守則。女教師不應穿露背裝、吊帶裝、超短裙上講台,發型要清新、自然;男教師不應穿背心、短褲、拖鞋進教室,發型要整潔大方、長短適宜。佩帶的裝飾要簡單、大方,不過分追求時尚。
(二)合乎時宜,具有適切性
合乎時宜具有適切性是指教師在服飾選擇的過程中,要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異,服飾的選擇和搭配一是要與自我的生理特點相吻合,選擇與自己年齡、性別、體形、外貌、身高等相協調的服飾;二是要與自己的職業特點相吻合,選擇與具體的教育教學情境和具體的人際交往對象相協調的服飾;三是要自然特點相吻合,選擇與季節、氣溫、環境相協調的服飾。
二、教師著裝的一般原則
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著裝在緊跟時代的同時,還要考慮適應其職業特點,起到教育、師表、授業的作用。筆者根據教師著裝的禮儀要求,提出幾點自己的建議。
(一)根據自己的外形、膚色、年齡、氣質選擇著裝
在一般情況下,膚色在明度、色相和純度方面都有相對穩定性,盡管人的膚色差異天生生成,但是通過恰到好處的服飾搭配,大都能彌補其膚色之不足,盡顯美感。在考慮膚色與服飾色彩搭配協調美感時,注意拉開兩者之間的明度差、純度差、色相差之間的距離,拉開對比度。例如,膚色較白的若穿綠色衣服,顯得高雅,若穿明度較高的服飾則感到有失嚴謹,膚色較黑的穿著綠色使膚色更加難看,給人以不健康感。另外在體形上,X型穿衣法適合腰間有贅肉和臀部寬大的女性,Y型穿衣適合腿部短或粗的女性,而個子瘦小的女生採用I型穿衣法會更好。不同年齡的教師,在著裝上應有所不同。青年教師的自然條件優越,只要衣著得體,看上去就會很美,中老年教師身體開始發「福」,應注意自己的著裝和修飾,使之顯得熱情而富有朝氣。
(二)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點、性格特點、學識水平著裝
風格上,質朴、儒雅、沉靜、大方、活潑、典雅、矜持等都能體現教師職業的特色,但重要的是能給學生留下成熟、穩定、練達的印象。由於每個人穿著受自身形體氣質的限制,只有抓住自身特點,恰到好處地表現有追求、有品位的自我。比如,性格外向的人傾向於選擇牛仔裝、運動裝等,給人以自由自在感。文靜的則推崇柔美優雅的服飾。性格開朗的人偏向於暖色或色彩純度高的紅、橙、黃、玫瑰紅等服飾,而青灰、藍、黑色等色彩是氣質內向的人。但是外向的人也可嘗試深色的搭配,內向的人也可偶爾嘗試暖色系的服飾,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三)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依據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著裝
(四)根據教育對象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著裝
② 教師如何穿著得體
上半身:
忌露、忌透、忌緊,以休閑又不失正式為主,例如襯衫,顏色、圖案以簡單為主,不宜太花俏。不一定都要穿戴衣領的衣服,比如冬季,教師不穿高領就可以適當搭配些素雅的絲巾。
2.下半身:
有些人會覺得以牛仔褲裝扮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並不建議女老師這樣穿,因為對老師而言,建立教師威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然而牛仔褲是屬於較年輕的打扮,也會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有所懷疑。
因此建議諸位盡量以端莊成熟的打扮為宜,事實上,及膝裙、西裝褲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對服裝搭配沒什麼概念,我們建議你可以選擇連身洋裝,輕松又不失莊重。
3.配飾:
在服裝上,如果搭配一些小飾品,會讓整體更亮眼。但是,學校畢竟是個書香味濃厚的地方,所以配飾不宜太炫麗奪目。其實,手錶是教師們的最佳配件。
4.發型:
發型以整齊、清爽為首要。時下許多教師們都會想為自己做些不一樣的變化,像染個與眾不同的頭發,但試想想,目前許多中學都對學生的頭發管制很嚴,如果為人師表的我們都不當表率,那麼,我們還有什麼權利管教學生呢?因此,較不建議教師們在頭發上做獨特、個性的改變。
5.鞋子:
鞋子也屬服裝的重要一環,建議盡量不要選擇太新潮流行的鞋子,應避免馬靴,拖鞋,而高跟鞋、素麵皮鞋、休閑鞋是較好的選擇。
(2)教師穿著擴展閱讀:
1.教師穿著除了得體,還能有自己的個性。展示個性,並不是過分追求新奇,趕時髦,不顧社會規范,而是指穿戴要適應場所、地區的變化,要合乎時宜。例如我們在參加一些優質課評選時,男教師一般著正裝顯示沉穩干練,女教師小西裝配長褲,彰顯簡約大方。
2.教師著裝還應注意色彩的搭配。調查研究表明,人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色彩的感覺佔到五分之四。而服飾的協調主要是色彩的協調。一般說來,暖色調和中性色彩是我們經常選擇的。比如白、蘋果綠、檸檬黃、天藍、粉紅、湖藍、橘黃等顏色,就是女教師的首選。
3.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注意服飾上的文字和圖案的信息。衣著傳遞的信息應該永遠是積極向上的,是與自己的風格相統一的宣言。在服飾上設計的文字和圖案是有一定意義的,我們要弄懂其涵義,否則可能會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4.此外,教師的著裝還應與所教學生的年齡階段相協調。例如幼兒教師的服飾色彩是明快鮮艷的、溫暖的。中學教師服裝色彩顯示溫暖足矣,無需鮮艷。
教師的服裝還需結構完整,衣服的破損、紐扣的缺少等也是我們極易忽略的細節。所以教師在著裝時,要及時更換破損的衣服,要檢查紐扣是否完整,要保證衣著的整齊性。
5.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有怎樣的老師就有怎樣的學生,在學生身上往往能看到教師的「影子」。教師服飾與學生發展並不是無關的,相反,學生對待教師的態度、師生關系的狀態與教師服飾是相關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著裝得體還是非常重要的喲!
③ 教師該如何穿著
周一早上,我像往常一樣很平靜地走進教室,孩子們都在安靜地學習。就在我 踏上講台的一剎那,我聽見孩子們都在「啊」「哇噻」地驚叫著。我疑惑地看著他們想找到答案,卻見他們都興奮地看著我,從上到下那麼深情地打量著我。正疑惑著,只聽有孩子說:「老師真漂亮。」「老師太美了!」聞後驚訝:「我漂亮?是嗎?」「是啊,你穿這身衣服真好看。」「你就像個青春美少女。」「哈哈哈……」我們全體笑成了一團。 在接下來的整堂課上,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情緒很高漲,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 一下課,孩子們就聚攏在我身邊,對我的這身衣服「評頭論足」。其實,這套黑色唐裝衣裙是去年春節買的,當時我非常喜歡它的古典與高雅。裙擺上有綉花,古色古香的。上衣袖子與領子嵌著的紅色花布,與黑色的衣裙搭配顯得古樸文明,胸前的刺綉圖案更增添了衣服的靚麗。 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套普通衣裙竟會讓孩子們贊不絕口。我更沒想到,孩子們對老師的穿著打扮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我喜歡每周一的時候,老師都能穿一套上周沒穿的衣服進教室,這樣能給我一種新的感覺。」「就是、就是……」很多孩子都深表贊同。「我也是,我不喜歡老師總是穿一套同樣的衣服,這周穿了下周還穿,看都看夠了。」「老師穿的衣服最好是既時尚又穩重,就像語文老師這樣,每次穿的衣服都很漂亮,而且花錢還很少。」 「哈哈……」孩子們都知道我從不買品牌衣服,我的衣服都很便宜。一陣大笑後,田宇繪聲繪色地說:「我喜歡每個星期一的早上,老師都能穿著鮮艷一點的衣服,臉上帶著陽光一樣的笑容,挺起腰板,輕輕走進教室,然後大聲說:上課!那乾脆的聲音可以調動千軍萬馬,我的情緒就會好極了!」他誇張的動作惹得每個人都大笑不止。 從那以後,我也記住了每周一一定不穿上周穿過的衣服,希望能讓孩子們眼前一亮。孩子們小小年紀,對老師的穿著打扮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和審美標准。私下裡與孩子閑聊時,經常聽他們說喜歡這個老師的打扮,不喜歡那個老師的打扮,還有孩子說最討厭老師染頭發,黃的、紅的、紫的都很難看,也不喜歡老師燙頭發。作為教師,在穿著打扮方面,是不是應該更多地考慮一下自己的學生是否能接受、是否喜歡和認可?如果學生不能夠接受老師的穿著打扮,又怎能發自內心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呢?所以,教師且不可盲目地追求時尚,追求時髦,追求新潮而忽視學生的存在,無視學生的感受。曾有一位中學老師燙了新頭發,美滋滋地走進教室,滿以為學生一定會像她一樣覺得很美、很時尚。然而,沒想到的是全班90%以上的學生覺得老師燙了頭發很難看,不如先前的直發青春靚麗。老師當天晚上又花了一百多元錢把頭發拉直成了原樣。 人人都知道現如今是時尚、時髦泛濫的年代,各種穿著打扮令人眼花繚亂。很多時候,新潮、時髦並不代表「美」,盲目地追求時尚、新潮只會迷失自己。其實,適合自己才是最美的!
④ 教師標准化著裝有哪些
(一)整潔大方,具有職業性
教師儀表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職業美,整齊、清潔、大方的服飾搭配不僅僅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同時也展示著教師職業的風采和魅力,特別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著裝更有嚴格的要求,必須符合教師職業規范和日常行為守則。女教師不應穿露背裝、吊帶裝、超短裙上講台,發型要清新、自然;男教師不應穿背心、短褲、拖鞋進教室,發型要整潔大方、長短適宜。佩帶的裝飾要簡單、大方,不過分追求時尚。
(二)合乎時宜,具有適切性
合乎時宜具有適切性是指教師在服飾選擇的過程中,要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異,服飾的選擇和搭配一是要與自我的生理特點相吻合,選擇與自己年齡、性別、體形、外貌、身高等相協調的服飾;二是要與自己的職業特點相吻合,選擇與具體的教育教學情境和具體的人際交往對象相協調的服飾;三是要自然特點相吻合,選擇與季節、氣溫、環境相協調的服飾。
二、教師著裝的一般原則
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著裝在緊跟時代的同時,還要考慮適應其職業特點,起到教育、師表、授業的作用。筆者根據教師著裝的禮儀要求,提出幾點自己的建議。
(一)根據自己的外形、膚色、年齡、氣質選擇著裝
在一般情況下,膚色在明度、色相和純度方面都有相對穩定性,盡管人的膚色差異天生生成,但是通過恰到好處的服飾搭配,大都能彌補其膚色之不足,盡顯美感。在考慮膚色與服飾色彩搭配協調美感時,注意拉開兩者之間的明度差、純度差、色相差之間的距離,拉開對比度。例如,膚色較白的若穿綠色衣服,顯得高雅,若穿明度較高的服飾則感到有失嚴謹,膚色較黑的穿著綠色使膚色更加難看,給人以不健康感。另外在體形上,X型穿衣法適合腰間有贅肉和臀部寬大的女性,Y型穿衣適合腿部短或粗的女性,而個子瘦小的女生採用I型穿衣法會更好。不同年齡的教師,在著裝上應有所不同。青年教師的自然條件優越,只要衣著得體,看上去就會很美,中老年教師身體開始發「福」,應注意自己的著裝和修飾,使之顯得熱情而富有朝氣。
(二)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點、性格特點、學識水平著裝
風格上,質朴、儒雅、沉靜、大方、活潑、典雅、矜持等都能體現教師職業的特色,但重要的是能給學生留下成熟、穩定、練達的印象。由於每個人穿著受自身形體氣質的限制,只有抓住自身特點,恰到好處地表現有追求、有品位的自我。比如,性格外向的人傾向於選擇牛仔裝、運動裝等,給人以自由自在感。文靜的則推崇柔美優雅的服飾。性格開朗的人偏向於暖色或色彩純度高的紅、橙、黃、玫瑰紅等服飾,而青灰、藍、黑色等色彩是氣質內向的人。但是外向的人也可嘗試深色的搭配,內向的人也可偶爾嘗試暖色系的服飾,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三)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依據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著裝
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利用穿著「特殊服飾」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幫助學生理解和領悟學習內容,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如果一位語文老師在上《紅軍長征》一課時,身著紅軍的衣著,一定會引起學生的新鮮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根據教育對象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著裝
幼兒園教師著裝可以除了要注意親和性,還可以選擇一些造型可愛或誇張的服飾,以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受到小朋友的喜愛。小學教師最好以親和力、大方的衣著為主,色彩可以鮮亮一點,整體感覺可以活潑一點。中學教師則應以穩重、端莊、裁剪精緻、色調、款式不張揚的服裝為首選。大學教師除經典的學者形象外,在藝術院校或藝術課上可看見扎馬尾的男教師和標新立異的女教師,然而適度修整邊幅與休閑系列的恰當運用,仍是極有必要的。因為一個張弛有度的形象比完全的個性渲泄似乎更具理性,更有說服力,學生在欣賞教師個人氣質的同時,更需要的是從教師身上獲取知識。一般來說,學生的年齡越大,教師的服裝越應簡潔、樸素以強調嚴謹性和權威感。
⑤ 要當老師了穿什麼衣服合適呢
對於剛剛踏上講台的年輕教師來說,太過保守有脫離時代之嫌,太過時尚又有不夠端莊之惑。作為老師,你有過著裝不當的困惑嗎?對此,生活秀形象顧問王穎認為,老師在工作時、在課堂上,就應該是親切、大方的,體現教師職業特色,穿著要給學生留下成熟、穩重的印象。而下班後,可以穿一些自己喜歡的,前衛、花哨的衣服。
原則:不土不俗不暴露
不能穿著「土氣」。否則起不到「嚴肅」的教育目的。人常說「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穿著過於隨便,甚至口袋外翻、褲腿上挽,那麼學生不僅會感到教師邋遢,而且還會在背後譏諷老師。
不能穿著「俗氣」。否則就會給學生思想教育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這物慾橫流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耳朵上墜的、脖子上掛的、手上戴的,過於招搖,不僅讓人感到俗氣,而且會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追求「萬能的金錢」。
不宜穿著「清涼裝」。杜絕穿背心、超短裙、拖鞋進課堂。吊帶衫、無袖上衣等「局部暴露」的服飾也別穿。設想一下,當一個穿著暴露的女教師轉身抬手書寫板書時,從講台下射來的目光很容易就能探視到老師不經意間露出的腰身或是內衣,就會很尷尬。人們不願看到的是在課堂這樣肅穆的場所,學生因為老師的衣著而產生的無聊騷動和無謂想像。要贏得學生的尊重,老師必須垂範在先。時間太緊了,從網上給你找了點希望能幫到你
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穿著有哪些要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師雖說不能老是以古板守舊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但是也不能在著裝問題上太隨便、太時尚,女教師尤其不能穿得太性感。眾所周知,教師是公眾形象。所謂的「為人師表」,不僅是指教師的品德足以作為學生的楷模,教師的外在形象其實也能給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產生很大的影響。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教師因為穿著太露、太時尚、太性感,學生的注意力會從學習上轉移到對教師的衣著打扮上,從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尤其是女教師,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將人體上的一些隱蔽部分暴露在學生面前,這會引起一些男女同學超越本分的聯想,其後果更加嚴重。
黑格爾:「教師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學生眼裡,教師如同一尊偶像,這「偶像」不但其內在素養對學生有著極大的示範性,就是衣著、儀態、舉止、姿態等外在形象,對學生同樣有著極大的示範性。因為教師首先展示給學生的是自己的風度儀表,也就是自己的外部形象。這形象的優美與否對學生的「第一印象」的形成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與學生的初次見面時,學生最先感知的,不是其德、才、學識,而是其外在的直觀形象。因此,對教師來說,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善於「潤色」自己的外錶行為,有意識地給學生一個美好的形象,這是教師職業的特殊需要。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有更美的風度和儀表呢?
一、優雅的風度
風度是一個人德行、品格、氣質的自然流露,也是人們對一個人的身段體魄、裝束打扮、表情神態、舉止談吐的一種綜合性的審美評價。風度在表現人的氣質時,有著自身極為豐富生動的外觀。只有當內在的氣質之美得到完美的外在表現時人才能夠具有風度之美。因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總要藉助於外形表現出來,同樣,一個人的外部表現總是含有內心活動的內容。所以,風度既表現為人的靜態美,又表現為人的動態美。它是內秀與外美的高度統一,正如培根所說:「把美的形象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教師首先應當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因為社會賦予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不僅要用自己的學識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育人。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成為道德上的指路人,並不在於他時時刻刻都在講大道理,而在於他對人的態度(對學生、對未來公民的態度),能為人表率,在於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我國古話中也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說法,都說明了人格感化是教育的重要因素。正因為教師是直接用自己的品格影響學生的品格。所以,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在思想品德、學識才能、外觀形象上「以身立法」為學生做出表率,使其內心世界的道德美洋溢於外表的風度美。
二、高雅的談吐和舉止
培根說:「相貌的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適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這是美的精神。」教師的言談舉止是教師形象的外在表現之一,語言又是教師用以教育學生不可缺少的工具。文雅而富有情趣的談吐,不僅能取得學生的信任與尊敬,增強教師的教育和教學效果,而且還有利於凈化學生的心靈。比如教師上課時開口的第一句話「同學們,早上好。」面帶微笑,輕輕的一聲問候,馬上把師生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反之,教師板著臉孔說「現在上課,把書翻開」。其效果就會大不一樣。
教師禮貌用語的核心總是在於尊重學生的人格。對學生講話的態度要和氣,語氣要適度,有分寸,聲調要柔和悅耳,情感要真誠。決不能用生硬挖苦的言語去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又雲「劍傷肉體,話傷靈魂。」可見用好語言的至關重要。
舉止大方、姿態優雅是一個人的動態性外觀美,可以說,站、坐、行三態是人的自然形體在空間的形象顯現,加上優雅的手勢和溫和的表情會構成一種和諧的造型美。我國古代有「坐如鍾、站如松、行如風」的說法,它要求人站時要抬頭挺胸,直立挺拔;坐時要端正穩實,腦袋不後仰,也不能半躺半坐,以免給人一種懶散無力或自命不凡的感覺;行走時要精神抖擻,從容穩健,快慢自然。他們的外觀形象也少不了這三態可視因素的展現。他們的舉止言談、姿態都應是落落大方、坦坦盪盪、氣宇軒昂的,其間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應給學生一種愉悅的美感。
三、端莊的儀容
俄國作家契訶夫說:「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麗的:面貌、衣裳、心靈、思想。」教師的儀容是教師規范的內容之一。尤其是高中生,他們已有一定的審美觀和判斷能力。教師的儀容、儀表好比是一名演員,一上講台,一個亮相,就能給學生其特殊的影響。
教師的儀容總體要求是:容貌健康純凈,發型朴實,著裝文雅得體。天津南開大學教學樓門廳里一面大鏡下的鏡銘寫得好:「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眉容來、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庄。」
郭沫若曾說:「衣裳是文化的象徵,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教師是知識和教養的化身,穿著得當、款式合適的服裝會使人顯得年輕、精神,並能起到掩飾和烘托的作用。正如俗話所說,「三分長相七分打扮,人要衣裝、馬要鞍裝、佛要金裝。」這一比喻說明了一個道理,人要有修飾美。使自己內在的學識修養和外在的衣飾打扮和諧地統一起來,於朴實大方中見高雅的情趣,於整潔得體中見豐富的涵養,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
得體的服裝打扮、發型修飾,端莊高雅的儀容不但可以對人體的形體、容貌、儀態、風度起襯托作用,而且也有助於教學的成功。它會使學生覺得教師容光煥發,富有學識教養,聽起課來自然能提高情緒、振奮精神。反之不得體的穿戴,會顯得拖遢懈怠,無精打彩,疲憊不堪,會給學生一種沉悶、壓抑和不愉快的感覺,就會影響學生聽課的情緒,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教育心理學非常強調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因為教師自身形象的問題導致學生注意力的分散,就意味著教學的失敗。這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起碼常識。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作為教師,不能一味地為了追求個性和漂亮,在穿著打扮上太隨便、太前衛、太性感,而置公眾形象於不顧。
女教師化上淡妝上課,可以增強自信心,同時還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女教師化妝上課是為學生「容」,這充分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在乎和尊重。「為學生打扮」,這是一種全新的現代教育和美學理念,它能讓教師每時每刻都提醒自己要像愛惜和關愛自己的臉蛋那樣去呵護學生、尊重學生。
綜上所述,教師的風度儀表美,歸根到底是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統一。它要求我們要「誠於中而形於外」,「慧於心而秀於言」,使美的心靈與美的儀表、美的談吐、美的舉止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使自己在教育和教學活動中能充分展現出自己美的風采。因此,每位教師都應當在不斷提高自身內在素質的同時,加強外在素質的修養,使其風度儀表更好,把內在美與外表美和諧地統一起來,以不辜負學生心中「偶像」之美。
⑦ 教師應該怎樣穿衣,怎樣搭配呢
教師在選擇服飾的時候,最好選擇端莊大氣的服飾,一件過期的長裙加一件西裝外套,這樣的穿搭就比較適合教師。
⑧ 教師應該如何著裝
對於剛剛踏上講台的年輕教師來說,太過保守有脫離時代之嫌,太過時尚又有不夠端莊之惑。作為老師,你有過著裝不當的困惑嗎?對此,生活秀形象顧問王穎認為,老師在工作時、在課堂上,就應該是親切、大方的,體現教師職業特色,穿著要給學生留下成熟、穩重的印象。而下班後,可以穿一些自己喜歡的,前衛、花哨的衣服。
原則:不土不俗不暴露
不能穿著「土氣」。否則起不到「嚴肅」的教育目的。人常說「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穿著過於隨便,甚至口袋外翻、褲腿上挽,那麼學生不僅會感到教師邋遢,而且還會在背後譏諷老師。
不能穿著「俗氣」。否則就會給學生思想教育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這物慾橫流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耳朵上墜的、脖子上掛的、手上戴的,過於招搖,不僅讓人感到俗氣,而且會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追求「萬能的金錢」。
不宜穿著「清涼裝」。杜絕穿背心、超短裙、拖鞋進課堂。吊帶衫、無袖上衣等「局部暴露」的服飾也別穿。設想一下,當一個穿著暴露的女教師轉身抬手書寫板書時,從講台下射來的目光很容易就能探視到老師不經意間露出的腰身或是內衣,就會很尷尬。人們不願看到的是在課堂這樣肅穆的場所,學生因為老師的衣著而產生的無聊騷動和無謂想像。要贏得學生的尊重,老師必須垂範在先。
⑨ 教師如何著裝
對於剛剛踏上講台的年輕教師來說,太過保守有脫離時代之嫌,太過時尚又有不夠端莊之惑。作為老師,你有過著裝不當的困惑嗎?對此,生活秀形象顧問王穎認為,老師在工作時、在課堂上,就應該是親切、大方的,體現教師職業特色,穿著要給學生留下成熟、穩重的印象。而下班後,可以穿一些自己喜歡的,前衛、花哨的衣服。
原則:不土不俗不暴露
不能穿著「土氣」。否則起不到「嚴肅」的教育目的。人常說「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穿著過於隨便,甚至口袋外翻、褲腿上挽,那麼學生不僅會感到教師邋遢,而且還會在背後譏諷老師。
不能穿著「俗氣」。否則就會給學生思想教育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這物慾橫流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耳朵上墜的、脖子上掛的、手上戴的,過於招搖,不僅讓人感到俗氣,而且會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追求「萬能的金錢」。
不宜穿著「清涼裝」。杜絕穿背心、超短裙、拖鞋進課堂。吊帶衫、無袖上衣等「局部暴露」的服飾也別穿。設想一下,當一個穿著暴露的女教師轉身抬手書寫板書時,從講台下射來的目光很容易就能探視到老師不經意間露出的腰身或是內衣,就會很尷尬。人們不願看到的是在課堂這樣肅穆的場所,學生因為老師的衣著而產生的無聊騷動和無謂想像。要贏得學生的尊重,老師必須垂範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