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戲劇老師
首先老師要喜歡戲劇、欣賞戲劇,渴望了解個人跟他人、環境的關系是什麼。同時,可以從最基本的學起,學習表演學,從導演、編劇,相關的一些舞台的基本的技術運用,通過聲音及相關的一些媒介把自己更有力地表現出來。第二,如果老師有機會去排練一些戲劇,參與到編排的過程,就會知道如何合作、如何表現。再有機會的話,要上台去表演,相當於我們在做示範教學,讓人家來觀摩,這樣老師們能收獲更多。
在戲劇課堂上,每一個學生的表現都不一樣。通過了解差異後,再去做課程的整合。所以戲劇教學通常是以團隊的形式來開展的,這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獨立的價值,也明白合作的關系,然後能夠建立群體的關系。老師是一個領導者,但也要能夠融入學生。
課後,我們會設計一些問卷以達成教師評量的目的:「你覺得這個課你學習得滿意嗎?完成度高嗎?你對哪個部分對感興趣?你覺得哪裡是你的弱點?如果還有建議的話,你希望這課如何規劃更符合你的需求?」以便我們老師做後續的教學參考。
而學生學習的成果評量,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探索與表現、審美與理解、實踐與應用。比如知識的探求,是積極的、尚可、完全沒有回應。老師還可以針對某一個面向進行評量,比如擔任表演的學生,是表演投入、少部分投入、冷漠,這些都可以設定為評量項目,在每一次下課之後勾選出來,特殊之處用文字記錄下來。
② 兒童教育戲劇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從事教育戲劇教學這些年來,經常會有很多家長或者教育界同行問起:教育戲劇到底是什麼?對孩子的教育有什麼意義?教育戲劇就是教孩子唱戲嗎?
甚至還有很多朋友會認為戲劇就是藝術和表演,我們孩子不搞藝術專業,不需要教育戲劇,他們只要學習好、能健康、快樂長大就好。
這樣的問題此起彼伏,從未停止過........
教育戲劇進入中國這些年,到目前為止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和必須性。甚至很多人對教育戲劇產生了很多曲解。我們先從幾個主要的大方向來看教育戲劇的過程和意義,希望能幫助大家梳理清晰思路。
一.戲劇的教育性質
1:從字義上看
Drama(戲劇)一詞,源於希臘文drainein(去做)的含義。
一般的解釋是指:以詩或者散文的一部分著作,其中安排了演員及模擬人生和人物,或一段故事,並透過動作與演員的對話來表現。
從字義來看:戲劇就是一種(實作)的過程,需要有「人」去做。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去做。
比如兒童游戲,在簡單的約定後,便可以立即把自己扮演成情景中的某個角色,當游戲結束時,他們又恢復成自己。這種活動就是戲劇性的實作。
學習者經歷了這一實作過程,學習經歷了人生某種人際的關系,對於自我與非自我的角色分辨毫無困難,同時還滿足了個人的想像力的發揮,學習到了某些認知與技能。因此,戲劇性的實作是人類天賦的學習本能。
二.從心理認知上看
在戲劇性的游戲中,把日常生活中所知、所感的事物在假定的環境中表現出來,經過與他人互動的關系,他們就能學到彼此間的應對進退、彼此的欣賞、參與合作、了解他人感受等社會技能。
由此,戲劇性游戲是能夠依循人類的心理發展的學習活動,透過與他人的相互關系,使得參與者學習到社會性的重要生存技能。
三.從人類的文化發展看
從人類文化成長的歷史來看戲劇,考古學家根據遺留下來的線索去重建文化發展的歷程。原始的儀式與戲劇是明顯相互關聯的,兩者都同樣具有基本要素,例如:音樂、舞蹈、演說、面具、服裝、表演者、舞台和觀眾。
初期的戲劇活動存在於儀式中,是人類對自身世界的觀點予以形式化的最原始方法。而儀式在原始社會中是知識的一種形式,是留下傳統與知識的工具。
這種儀式戲劇教導了當時人類的一種世界秩序觀,所有的責任、角色或者所做的都是固定的、必然的,在人類早期社會發展中,這種戲劇形式普遍存在於各種社會中。
可見,戲劇在人類學的觀點看來,是具有強烈教育性目的。
四.從人類的社會發展看
隨著社會與宗教儀式的發展,人們逐步將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動融入在儀式中,再以另一種形式,針對特殊的目的來表現出來。現存有戲劇起源的最早資料記載,例如:早期人類將日常生活的活動:收割、豐收、祭祀、慶祝、釀酒、祈雨、狩獵、繁衍後代等,與即興演出,演化而來。
這些不同目的的活動,都有不同內容的儀式戲劇進行演出。在這些戲劇中必須有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不論是參與演出的人還是觀看活動的人,都在戲劇的演出中看到他們的社會關系與體系。
五.從戲劇內涵的要素看
戲劇也是一種娛樂,當人類的信心隨自己的力量而增加時,同樣的戲劇與劇場的一些世俗因素也隨之特殊化專業發展。戲劇為人們帶來歡樂,即便是最悲傷而嚴肅的也帶給人們心理表達上的快樂。
一出戲劇只要是人所作為,就有其思想的傳達目的,讓觀眾在觀賞的同時,也接受了他的觀點。
可見戲劇除了娛樂的目的之外,還包含了教育與文明啟迪,有益社會的內涵。在我國,有寓教於樂的說法,這些觀點都說明了戲劇是一種自娛娛人,而又含有教化意義的活動,自然其教育的內容很容易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
因此,戲劇是全人類的,人類的發展處處有戲劇的身影,生命的成長也需要戲劇的環境和養分來滋養,戲劇也是最貼近人性的教育方式。
教育戲劇的目標在於符合國民(公民)教育在本質上的需要,不論在合科統整或是單科教學方面,教育戲劇在教學體系裡的實施就更顯重要了。
③ 如何走進教育戲劇課程
對於由繪本生發出來的教育戲劇活動,教師首先要對繪本故事進行分類和解構回。
繪本分類可以從多個維度答進行,可以從幼兒成長的需要出發進行主題分類,例如:自認識、家庭、社會與小區、社會上不同職能的人士、幻想、品德、情緒、食物、交通、自然環境、動物與植物、國家文化等;
也可以幼兒主要學習和發展的領域作為分類標准,如語言、科學、藝術、社會、健康等。
選擇不同的課程方式
繪本與戲劇都是綜合的藝術類型,現代幼教課程發展以整合方式為主,在此基礎上,存在領域課程(Sequenced)和綜合課程(Integrated)兩種總體思路,領域課程一般是在一致的教學目標下,按照主題或學習范圍平衡排列教學內容的課程設計思路和教學方式;
綜合課程則是將學習內容或主題進行跨領域的整合。
當然,兩者之間,還有很多折中的課程方式。
④ 我是幼兒園老師,去哪裡學習戲劇教育課程啊請大家幫我一下。
去網上搜一下阿提斯戲劇,其它也可以看一下。
⑤ 教師在教育幼兒戲劇時怎樣去引導幼兒
1、為幼兒提供適當的學習環境幼兒的學習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進行的,教師應該通過環境的利用和創設來引導並促進幼兒的主體性等方面的發展。我們首先應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和操作材料的機會,必要時給予指導,但不能剝奪幼兒進行主動選擇的權利。此外還要創設寬松和諧的精神氛圍,使幼兒產生安全親切的感受,促進幼兒學習主動性的發展。教師要時刻關愛孩子,積極參與孩子的活動,以平等的合作者、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活動,做孩子的朋友,激發幼兒的學習慾望和內在動機,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加入收藏 2、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態度和傾向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我們要在此基礎上激發幼兒的求知慾,使幼兒養成一定的探究習慣,形成主動學習的動機。成人還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與特點對幼兒的學習提出適當要求並適時利用榜樣、鼓勵進行強化。 3、鼓勵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幼兒在學習中主體性是否得以充分的體現,幼兒主體性能否得到發展,集中體現在教師對幼兒主體性的弘揚上。教師若一直沿著「目中無幼兒」的老路走、過分追求教育的結果而不注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自主參與和感受或只關注形式,必將導致幼兒學習效率下降、主體性發展受壓抑、個性發展不健全。教師應鼓勵幼兒選擇和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鼓勵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給他們探索的自由,促進其學習主動性的發展。 設為首頁 4、寓教育與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學習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並能滿足其身心發展的需要,給幼兒帶來快樂並對其生長發展有重要影響。游戲也是的一種學習活動,它的內容、方法符合幼兒的興趣、需要,能使外部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學習者內部的需要,調動幼兒的內在積極性,從而使學習者獲得自主感、勝任感。
⑥ 怎麼才能找學戲劇的老師
聲台形表
1.聲樂就是考試時要唱首歌,主要是看你的聲音條件如何,是否有聲線問題,可以找聲樂老師輔導。
2.台詞就是朗誦,需要你自備最少2-3段,可以是散文,寓言等,最好不要是詩歌,最好選擇人物比較多的朗誦片段,主要看你的發音,以及模仿人物說話的表現力等,這個可以找老師輔導或者自己對著鏡子練習。
3.形體,正如你說的跳舞,需要自備一段舞台,一般到2試3試才會考,最好選擇身體舒展型的舞蹈,動作幅度大一點,老師主要看你的形體表現力。
4.表演,就是命題小品,分兩類,一類叫集體小品,可能十幾個人一起表演,初始肯定有集體小品。還有一類叫雙人小品,進入三試才會有,主要看你臨場的表演能力,這個需要長期的訓練,每個城市都有藝校或者說是少年宮的表演老師,你最好長期參加一個,一般這樣的班都有其他學生,利於你和他們一起練習成長。
⑦ 教育戲劇的傳統戲劇教育與教育戲劇,英語戲劇的區別
1930年
美國戲劇教育家溫尼弗瑞德-瓦爾德(winifred ward)根據自己實踐編寫出版《創作性戲劇技術》一書提出了「創作性戲劇教學方法」。
在英國,教師芬蕾-瓊森的戲劇化教學,以及教育家卡德威爾-庫克(cadwell cook)首先具體的運用戲劇方法於藝術課程教學。 因此戲劇性質的教學方法開始在歐美國家發展起來。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推動教育發展,由此許多戲劇專長的教育家也開始在校園推廣戲劇教學的方法,DIETIE,創作性戲劇教學方法在歐美迅速發展。
1950年後
在英國發展了斯累德(slde)兒童戲劇教育傳統。至60、70-90年代,多蘿茜-赫斯克特、蓋文伯頓、喬納森-倪蘭德斯等已將教育戲劇發展為成熟的DIE/TIE方法。這是一種虛構的角色扮演和即興創作為中心的戲劇活動,稱為「過程戲劇」重點在於學員參與,從感受中領略知識的意蘊,從相互交流中發現可能性、創造新意義。 1995年,李嬰寧和香港、台灣等少數幾個人參加國際教育戲劇聯盟會議,之後李嬰寧老師出國學習並開始著力【教育戲劇】在中國的引入和推廣,引進國外專家講學、交流和實踐。
90年代末期:開始有人將戲劇方法運用到企業培訓中;學校開始使用戲劇方法用於心理輔導等活動。
21世紀初:開始在社區活動和幼兒園師資培訓中運用戲劇方法。各地出現非政府組織、環保組織志願者活動中的教育戲劇活動。
2005年-2007年在上海、香港和台灣連續三年兩岸三地教育戲劇互動活動宣傳推廣,並在此期間在上海戲劇學院開設教育戲劇課程。
2007年7月,大陸數十名教育戲劇、民眾戲劇活動參與者和研究者出席《國際教育戲劇聯盟第六次會議》開始在【教育戲劇】領域發出中國的聲音。
2009年,王永陽教授將教育戲劇運用在國際漢語教學領域,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漢語教學權威期刊《世界漢語教學》2009年第二期
2015年5月,香港TEFO和北京國際戲劇會議在香港,北京召開舉行。 北京:抓馬寶貝、卓美教育、潘多斯教育、
上海:靜安教育戲劇工作坊、陶冶教育劇場、上海快快樂樂嗨森教育等
深圳:優尼全能戲劇學院
廣州:木棉劇團
成都:自由戲劇
武漢: 安吉拉教育戲劇
合肥:香樟樹少兒綜合素質培訓中心
青島:格林戲劇 Green Theatre、媽媽團兒童劇社、游於藝戲劇學苑
昆明:元動劇場
浙江: 少兒應用戲劇教育 微博
山西: 31th劇社
貴州:成長教育戲劇
⑧ 教育戲劇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我覺得可以鍛煉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孩子的語言表達,表演,鍛煉自信心,團結協作,想像力等。最關鍵的是,如果這家機構的老師比較好,那肯定學有所獲吧。
⑨ 教育戲劇與戲劇教育的區別
抓馬寶貝作為專業兒童教育戲劇機構:我們汲取和秉承了世界著名教育戲劇學家Dorothy
Heathrote 和頂級劇作家 Edward Bond的教育戲劇理念和實踐精髓;擁有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教育戲劇專家David Davis教授以及英國知名教育性戲劇團體Big Brum藝術總監Chris
Cooper先生的加盟參與;引進了英國兒童教育戲劇的權威教程及最成熟的教育成果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