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恆老師
支玉恆幽默、詼諧、爐火純青的教學藝術,折服了數以萬計的一線教師,他的身後有數齬可觀的「追星族」,為數不少的肯年教師找上門來要拜他為師。這說明支玉恆是一位具有專業魅力的語文教師。論他個人的影響力,他走多遠,他的課就帶到多遠,他的影響力也就擴散到多遠。他一支粉筆馳騁人江南北,足跡幾乎遍及了全國縣級以上的地方。
⑵ 支玉恆老師教語文的圖書信息
書 名: 大夏書系·支玉恆老師教語文
作者:支玉恆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6-1
ISBN: 9787561770474
開本: 16開
定價: 28.00元
⑶ 支玉恆老師教語文的作者簡介
支玉恆,他是小學語文教學界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快40歲時才由體育教師轉為做語文教帥,結果一教就教出了自己的個性教出了語文教學的名堂,教出了在全國的影響,被譽為小語界「四大天王」之一。他開了小學語文教學「以讀代講」之風,創立了「自主發展一點撥啟導」式教學。
⑷ 小學語文教學名師有哪些
上海特級教師賈志敏
江蘇特級教師於永正、江蘇省特級教師孫雙金
天津市特級教師靳家彥
上海特級教徐善俊
特級教師支玉恆
北京特級教師,竇桂梅 (這些是當前的)
斯霞(已故)
靳家彥(天津)
於永正(江蘇)
支玉恆(山東威海)
竇桂梅(北京)
孫雙金(江蘇南京)
周益民(江蘇南通)
丁筱青(江蘇揚州)
王崧舟(浙江)
李吉林(江蘇)
丁有寬
周一貫(浙江)
王燕驊(杭州)
賈志敏(上海)
薛法根(江蘇)
袁浩
劉軍
王紅(浙江)
吉春亞(北京)
許漢(廣東)
張偉(山東)
武瓊(北京)
楊麗娜(北京)
俞國娣(浙江)
袁瑢
霍懋征
杜蘊珍
王雷英(浙江)
孫建鋒(浙江)
張志芳(上海)
楊明明(浙江)
胡軍(浙江)
洪志明(浙江)
……
⑸ 支玉恆的支玉恆簡介
支玉恆老師多年來致力於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工作,其教學以新、實、活、深、巧見長;課堂教學設計富有創意,風格清新獨特。支玉恆老師到全國各地巡迴教學執教,深受好評。其教學錄像片獲全國獎,並由中國教育電視台播放,在全國影響很大。教學著述頗豐,多篇論文獲全國或省級優秀、最佳獎。著有《琢玉》《欣賞與評析》《課標教學實錄》《支玉恆閱讀教學方法集萃》等專著。
支玉恆自述
呱呱塞北,足跡八方。
一生從教,兩鬢披霜。
迷戀語文,幾近癲狂。
捧讀佳作,如飲醇漿。
段句評點,字字端詳。
孤燈伏案,不知漏長。
一為學子,護花存香。
二留私念,自賞孤芳。
友人相勸,珍而莫藏。
謹遴百篇,付梓包裝。
別無他意,求教大方。
——《琢玉》
⑹ 支玉恆的怪才支玉恆
作者:於永正
1989年 11 月 10 日,四川成都下了好大一場「雪」。這場雪不僅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小語界同行交口稱奇,也讓專家學者擊掌叫絕。這是《第一場雪》,執教者叫支玉恆。
支玉恆一鳴驚人。許多教育刊物、報紙紛紛聚焦,支玉恆的各種信息紛至沓來。
怎麼,他本來是體育教師,改教語文不過六七年?他曾身患偏癱,來成都前不到兩個月剛剛 「學會」走路?他原准備來這里講《草原》,但見好幾位參賽代表要上此課,就臨時改上《第一場雪》……這第一場「雪」給人留下的與其說是許多問號,不如說是留下了一連串嘆號!支玉恆是個怪才。不久,我們認識了。對他愈了解,越覺得怪得不可思議。其怪有五。
其一,支老師學歷很低,可知識淵博,在課堂上表現出很強的文學功底。他對教材深層內涵的把握,對文章情感的深刻體會都有獨到之處。上課時,旁徵博引、因文施教,而且能舉一反三、妙趣橫生。他做講座,從來不用講稿,最多是極簡單的幾句提綱,但講起來滔滔不絕、頭頭是道,甚至出口成章。他的這些學識、能力,從哪裡來?這是其怪之一。
其二,支老師不是科班出身的語文教師。體育學校畢業後,大部分時間任體育教師。年近四十,才開始教語文,正式上課,僅有七年時間。但是,凡是聽過他上課的老師,都眾口一詞,說他的課上得好。他面對教材,能找到與眾不同的切入點,設計出獨特的教學過程,選擇新穎的教學方法,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十幾年來,他應邀到全國各地講學講課,常盛不衰,有口皆碑;他出版了教學專著和音像專輯十幾部,深受廣大老師喜愛。他的這種語文教學的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又是從哪裡來? 這是其怪之二。
其三,如上所述,支老師沒有受過專門的語文教育,沒有系統地經歷過語文教法培訓,但他的語文教學卻形成了他自己鮮明而獨特的教學風格。一般來說,教學風格的形成,是一個教師的教學具備了獨創性與成熟性的重要標志。他在那樣薄弱的語文教學基礎上,是如何這樣快速高效地建立並得到廣大教師承認和欣賞的教學風格?這是其怪之三。
其四,支老師的教學工作很忙,他要大量讀書、寫作,頻繁地應邀講課;他已年逾花甲,但他思維敏銳,反應快速,精力充沛。他的教學與時俱進,始終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近年來,支老師在全國各地進行了60多篇課文的公開教學,僅在去年一年,為了學習、實踐課程標准,他就講了20多篇新課文,回顧他在各地所講的公開課,從1986年在北京講的《飛奪瀘定橋》,《到第一場雪》,再到這幾年連續推出的《太陽》《再見了親人》《曼谷的小象》《只有一個地球》等幾十篇課文,都生動地記錄了他的教學理念與實踐的軌跡,即使是十幾年前的課,在今天看來都不落後。可見支老師思想的深邃和眼光的前瞻。這使我經常百思不得其解:支老師對教育教學形勢,對教學改革的強烈的敏感性是從何而來?他的這么多課程,又是如何撥冗抽暇設計出來的?這是其怪之四。
其五,支老師聰明靈活、博識強記。大段大段的課文他可以隨口背出,他上過的課程,甚至每一課的板書都能隨手寫出。但是,在另一些事情上,他又顯得那麼笨拙。我知道他1994年就買了電腦,但電腦只是他的打字機,至今他仍不會上網;見過許多次面的人,再見了仍然叫不出人家的名字;初教語文,他花了三個晚上,突擊掌握了漢語拼音,但英語字母他卻背不出幾個等等。這種智力的反差,究竟是怎麼回事?支老師身上的怪事還多,不能再述。
因為支老師有這么多「怪」,所以很多對他有一些了解的老師,都覺得他是一個謎。著名的語文理論家、實踐家、特級教師周一貫老師也曾說:支老師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沒有被破譯的「黑箱」。
其實,細細想來,這些事說怪也怪,說不怪也不怪。支老師之所以取得這些意想不到的成果,其原因,除去他具有一定的天賦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對語文教學所特有的濃厚興趣和忘我的勤奮。早在他當語文教師之初,為了練好寫字,他整整三四年練寫毛筆字,一切書寫行文概不例外;為了練好朗讀,他對著錄音機自讀自錄,錄了再聽,聽了再改,改了再錄;為了掌握拼音,他拜低年級老師為師;為了學他人之長,他聽了無數老師的課;為了上好課,他每節課後都要做課後筆記,寫下心得或教訓;為了多讀多學,他的個人購書能夠開 辦一個小閱覽室。就是到了如今,他的課早已膾炙人口,但他仍然不懈地追求探索。他給自己立下一條規矩:絕不在同一個地方講同一課。因此,他的課就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地出現新的精彩;也因此,他常常為設計一節課精益求精而徹夜不眠。所以我認為:勤奮是造就支老師成為「怪才」的第一位的原因。
但是,勤奮還不能完整地描述支老師的治學精神。在他身上,樂觀、自信和膽識也是非常突出的特徵。1989年3月,支老師突患腦栓塞,左半身癱瘓,住院卧床六個月。支老師並未因此而沮喪,他始終認為他不會被疾病打倒。肢體癱瘓,但大腦、眼睛、嘴巴並沒癱瘓。他繼續讀書,並講笑話給家人,以慰親情。奇跡出現了,住院後期肢體逐漸蘇醒,9月份出院,已能持杖而行,而且好轉神速。11月,支老師就乘車直抵成都,講出了全場喝彩的《第一場雪》誰能想得到他是剛從病床上站起來兩個月的癱瘓病人?而且,出發時,他准備講的課是《草原》,但到成都之後,發現已有三四個參賽選手要講《草原》。他想:作為一節「示範課」,我講了《草原》,參賽的老師還怎樣去講?於是當機立斷改講《第一場雪》。支老師臨時備課,臨時找資料,還臨時請教了楊再隋、朱敬本等前輩,第三天就登台亮相。
去年在杭州講作文課。上課前 他在教室門外吸煙小憩。忽然一陣 風刮來一頁報紙,隨手翻開一看,上面登著一篇討論學生為什麼不喜歡校服的文章。只看了標題,支老師一下子產生了一個靈感;為什麼不讓學生自己設計校服呢?設計思路,設計方案,產品說明,再配上設計圖樣,多麼生動的一節習作課! 於是,五分鍾之內,他放棄了原來的課程設計,改上《創意校服》,效果非常之好。兩天後又到了義烏,他打算再上一次《創意校服》,以便使它更加完善。那天上午,他到義烏的小商品城走了一圈,深深地被商城的巨大規模、商品的豐富多彩,人流的熙攘涌動和交易的熱火朝天所打動。於是,又一個沖動產生了:下午的習作課就上《誇誇義烏的小商品》。
我這里講支老師臨時改課,並不是要宣揚他「膽大妄為」,也不表明他對大型公開課「不負責任」,而是在講他的自信和膽識。這種自信和膽識,是建立在雙重基礎之上的:一是憑著他堅實的教學功力;一是憑著他對事物的深刻把握。校服,每一個學生都是再熟悉不過的東西,天天要穿,天天有感受;義烏的學生對義烏的小商品,肯定最了解、最有感情。有了這樣的基礎,再加上支老師敏捷但又不失縝密的設計和課堂上的教學機智,成功是可想而知的。
支老師的成功之道還很多,這里不可能一一細述。但僅就我們了解的和談到的一些情況,已足以說明支老之所以成為支老師的基本原因了。因此可以說:「怪才」其實不怪。
⑺ 小學語文知名特級教師有哪些
支玉恆、竇桂梅、於永正、張在軍(方圓)、吳立崗、薛法根
支玉恆: 全國名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幾十年,他勇於教改實踐,追求完美,追求出新,揮灑自如,幽默風趣,形成了其獨特的教學風格。他的教學在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創造能力、合作精神、學習習慣的形成諸方面,充分體現了《課程標准》的精神。
曾應邀到全國近 200 個城市講學講課,受到普遍歡迎。
靳家彥: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曾被國家授予 「 人民教師獎章 」 。是小學語文導讀法的創始人之一。原南開小學校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41 年,多次應邀赴全國各省市講學,課堂教學獲天津市一等獎、全國一等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政府教育合作項目一等獎。
於永正: 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共黨員,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 1995 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張 偉: 現任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教體局副局長,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園丁,青島市拔尖人才。 1989 年,獲得全國首屆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第一名。 張偉 老師獨創的「球形」閱讀教學理論在全國小語界有廣泛影響。
薛法根: 現任教於吳江舜湖實驗學校。 1998 年被評為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 1999 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名教師」; 2000 年被評為蘇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2001 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2002 年,獲全國「十傑教師」提名獎。在《人民教育》、《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發表教學論文 60 多篇,成為江蘇省「新生代教師」的代表人物。
吉春亞 :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 6 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另還撰寫出版了教學專著等書籍 18 本,又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參考》、《中國小學語文論壇》等報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80 多篇, 80 余次在全國各地舉行示範課和專題講座。
李雪琴: 四川省特級教師,全國「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先進個人,其事跡被收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現任四川省綿陽市警鍾街小學副校長。自 1978 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她主持和參與了「融合教育個案研究」、「快樂學習」等多個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40 多篇。主編了校本教材《課改筆記》《大課程學習》,參與編寫了地方教材《綜合實踐課程》、《走進新課程》等。
孫雙金: 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曾任江蘇省丹陽師范附屬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教育學會理事,江蘇省青聯委員,鎮江市教育學會副會長,本科學歷,研究生結業。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和鎮江市首屆名校長稱號,是省 「333 骨幹工程 」 中耀眼奪目的明星。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 1989 年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首屆中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獲一等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近百篇文章,上海百花出版社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一書。
王崧舟: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小語會副會長,浙江特級教師協會常務理事。先後出版了五部學術專著,他的語文課曾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有 100 多篇,經常應邀到全國各地做教學觀摩課並受到一致好評。
⑻ 支玉恆老師教語文的圖書目錄
序 怪才支玉恆
第一輯 語文思想:洗凈語文課堂的浮華
1 我就是這樣一路走來
2 個人教學修養是優秀教師的關鍵課題
3 學生從內心感到有收獲才是根本——在石岩公學的講座
4 教學情感·教學激勵·隱性教學
5 洗凈語文課堂上的浮華
6 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第二輯 語文對話:用精神開啟的語文視界
7 用精神開啟的語文視界——近距離對話支玉恆
8 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的實踐與思考——答《新作文》記者問
9 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一次答問
第三輯 課堂教學:構築新型課堂生活
10 道法自然——《中彩那天》課堂實錄
11 教壇,吹來清新的風——支玉恆課堂教學藝術透視
12 得失寸心知——支玉恆閱讀教學方法拾粹
13 溶溶秋月 醉人樂韻——《走月亮》教學賞析
14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西門豹》一課教學賞析
15 讓學生保持想像的天賦——《兒子3歲》教學實錄與點評
16 讀書凈化心靈——《竹籃打水》課堂實錄與點評
17 一次別開生面的教學研討活動——支玉恆、徐學政同教《匆匆》
第四輯 文本綱讀:增強情感體驗
18 《樹的故事》文本解讀與教學思考
19 《品味陽光》文本解讀與教學思考
20 《擁你人懷》文本解讀與教學思考
21 《最珍貴的東西》文本解讀與教學思考
22 《母愛如斯》文本解讀與教學思考
23 《草原上的花》文本解讀與教學思考
24 《海燕》文本解讀與教學思考
第五輯 習作批改:生花妙筆,情思為貴
25 真實而有趣的兩節課——《自討苦吃》點評
26 無意與無奈——《啞巴吃黃連》點評
27 不幸的騎士——《騎鵝》點評
28 愛的沖突——《與豬打架》點評
29 設身處地得來的覺悟——《當「媽媽」》點評
30 好青春的她——《影子》點評
31 關懷盡在嘮叨中——《嘮叨媽媽》點評
32 時代的召喚——《奶奶跳舞》點評
33 聯想的妙用——《我家的「生物鏈」》點評
34 萬事開頭並不難——《賣花》點評
跋·享受教學
⑼ 小學語文有哪些名師
: 上海特級教師賈志敏 江蘇特級教師於永正、江蘇省特級教師孫雙金 天津市特級教師靳家彥 上海特級教徐善俊 特級教師支玉恆 北京特級教師,竇桂梅
斯霞,女,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諸暨縣斯宅鄉,取名碧霄;8歲時,進族裡辦的"斯民小學"讀書,改為斯霞。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師范學校讀書,畢業後到紹興第五中學附屬小學任教,1929年轉浙江省嘉興縣集賢小學工作。次年經人介紹到肖山湘湖師范學校工作。婚後轉到南京東區實驗小學教書,不久又轉入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小學部工作。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學實驗小學(1952年學校改名南京師范學院附屬小學)工作。1956年被評為南京市先進工作者,小學一級教師,同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並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教群英會。1963年,《江蘇教育》、《人民日報》先後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報道,著重宣傳介紹斯霞和學生的關系。1973年,江蘇省教育廳調她到省教材編寫組,編寫小學語文教材。1977年底,她回到南師附小,擔任一年級班主任,次年,被評為小學特級教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勞動英雄,全國"三八"紅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80年辭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職務,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離開了心愛的講台。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經驗選編》、《我的教學生涯》。
霍懋征,女,漢族。中共黨員。1921年9月出生。1943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曾任北京第二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至今從教60年。是我國50年代就蜚聲全國教育戰線,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國首批特級教師,榮獲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獎。多次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她光榮地被評為中國現代百名教育家之一。霍懋征老師一家三代八人選擇了教師這一光榮職業,1991年這個教師之家當選「全國優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師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師,她在半個多世紀的教育教學生涯中為我們的基礎教育進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實踐,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經驗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
袁瑢(1923-)江蘇南通人。女。交通大學肄業。建國後,歷任上海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校長,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婦聯執委會常委。特級教師。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1983年兩次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60年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於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系。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歷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楊浦中學語文教師、上海第二師范學校校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語言學會理事,上海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等職。著有《於漪文集》、《於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園地拾穗集》、《學海探珠》、《教你學作文》、《語文教學談藝錄》等,音像教學輔導材料有《於漪語文教學課堂結構精析》、《妙筆生輝》等數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畢業於江蘇省南通女子師范,畢業後在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任教。1978年被評為江蘇首批特級教師,現任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長。李吉林老師長期堅持教學改革,創立了情境教育理論體系及操作體系,得到教育部領導及專家的高度評價。出版《訓練語言與發展智力》《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李吉林情境教學詳案精選》等6本專著,發表近二百多篇論文,計300多萬字。這些科研成果先後榮獲國家教委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新聞出版暑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等。她主講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電視講座21集,由中國教育電視台通過衛星向華語地區播放,1999年獲全國電化教材師范最高獎。她應邀外出講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歡迎與尊重,是基礎教育界卓有影響的小學教育專家。
支玉恆,1939年生於河北省張家口市,1959年於河北體育學校畢業後在小學上體育課,後由於種種原因,1977年,近40歲時改教語文課。當時他連漢語拼音都認不全,於是虛心地向低年級老教師求教。踢球多年的腳很靈活,而用手寫字卻很費勁,於是苦練三年,無論寫教案、改作業、批作文、寫總結等,均用小楷毛筆書寫。語文教學起步較晚,然而他以勤補缺,刻苦鑽研,終於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張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為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
賈志敏,上海市人,漢族人,1939年出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民進市委普教委員會副主任,民進浦東區委委員。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已有46個春秋。由於他創造性的勞動,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獎。1994年,獲上海市特級教師稱號。1999年「五一」前夕,獲「浦東新區開發建設特殊獎」。2000年獲「浦東名師」稱號。現任上海金蘋果學校小學部校長,浦東新區首屆政協委員。賈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幾經磨難。文革期間,賈志敏教師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殘,但是他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矢志不渝。42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他的課堂形成「以學生為主,以訓練為主,以激勵為主」的風格。在作文教學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實」的特色。提任校長以後,他大膽試驗,積極探索,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取得了經驗獲得了成效。1992年,上海電視台錄制的電視系列片《賈老師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錄制的作文教學系列片《錦上添花》相繼在許多省市播出,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果。1999年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錄制了《賈老師教小學生作文》的光碟並面世,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前年暑假,賈老師應邀赴新加坡為當地華文老師傳授語文教學經驗,並獲得極好的反映。
於永正,男,中共黨員。1962年從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1985年,於永正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他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於永正同志勇於革新,敢為人先,以語文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為小學素質教育工作帶來了一縷清新的風。他把如何啟迪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天賦作為主要研究課題,形成了「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情趣、重習慣」的教學特色。在小學作文教學上,他實踐了「言語交際表達訓練」,在全國有較大的影響。中國教育電視台、山西教育電視製作中心、吉林教育電視台將有關教學實況拍成電視片向全國發行,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於永正老師多次應邀赴外省、市講學,他的課和報告受到專家、老師們的贊譽。1992年12月14日—16日,國家教育部在南京專門召開了「於永正語文教學研討會」,推廣於老師的「五重」教學法。於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記》、《於永正課堂教學與經驗》等專著,並在全國、省級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多篇。
靳家彥,男,1944年12月生,畢業於天津教育學院中文系。從教38年,現任天津南開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榮獲天津市模範教師、天津市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被國家授予「人民教師」獎章,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學專家。創立「小學語文導讀法」,應邀赴30個省、市及大專院校講學,做示範教學,受到廣泛贊揚。出版《小學語文導讀法》等專著17部,發表《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教小學語文》等論文200餘篇,多篇獲全國及省市獎。《中國教育報》開辟專欄介紹「靳家彥教育教學藝術」。參加多種教材編寫,培養徒弟20餘名,均取得優異成績。
張化萬,男,江蘇揚州人.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現任杭州市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浙江省特級教師協會副會長,全國小學作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現代小學語文>編委會主編,杭州市小語會副理事長.曾榮獲全國曾憲梓先進教師二等獎、浙江省優秀教研員、浙江省十佳校長、區勞動模範、杭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994年,倡議並參與組織實施了"杭州市上城區跨世紀園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國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的觀摩會上執教示範課;先後帶出了浙江省最年輕的特級教師曹曉紅、王鶯,培養了全國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省教壇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內外有相當知名度的優秀教師. 曾在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上示範課,作學術講座;有60餘篇論文發表或獲獎;主編或撰寫<寫好作文的金鑰匙><豬八戒學作文><小學作文教學心理學><小學教育研究入門><小學教師教育科研基礎><小學語文典型課示例>等;出版專著<現代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出版<張化萬閱讀教學><張化萬作文教學><中國名師張化萬>等課堂教學錄像資料;主編<浙江省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11、12冊)<現代小學語文><小學語文國情教育補充教材>等教材12本.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王崧舟校長醉心於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追求。他主張以發展學生的語感素養為核心,從生命成長的高度觀照和深化語文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他的語文課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語感教學法》入選教育部《中國名師》音像專著工程。他認為「語文素養」就是「人」的素養,「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語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他認為母語應該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靈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他主張語文教學應在繼承傳統的「雙基」教學的前提下,著力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積累」和「語文基本習慣」的培養;他認為一堂好的閱讀課應該「關愛生命、著眼發展、依學定教、發揚民主、以讀為本、以情感人、強化語感、鼓勵創見、引導質疑、敏於點撥」,並獨創「自讀感悟——開放引導」教學模式。
竇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從教於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副校長),現任清華附小副校長。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研究生課程班畢業。國家九五重點課題語文教材編寫組的編委及編寫人員。國家「十五」課題「現代教學藝術研究」課題組專家組成員。海淀中心學區課程改革領導組副組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全國反饋教學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教育學會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師研究會副理事長。從1994年開始搞「語文教學民族化與現代化研究」。具體目標是「繼承工具性,打牢語文基礎;注重人文性,弘揚主體精神;體現民族性,遵循漢語學習規律。」
孫建鋒,男,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骨幹教師培訓對象。曾獲江蘇乍小學語文說課比賽一等獎,江蘇省「教海探航徵文」比賽一等獎;近年來,他應邀到山東,河南,浙江,江西,內蒙古等地上課,課堂教學扎實,靈活,富有創意,深受一線教師的喜愛。在《小學語文教師》《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河北教育》等刊物發表文章60餘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吉春亞,全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中文本科學歷。1964年生於美麗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聰慧靈氣,再加上她博採眾長、開拓進取,使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吉老師有很強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6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並由國家出版社出版。北京小學,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學。吉春亞老師就是這所學校的唯一特級教師。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吳江市盛澤實驗小學校長、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從教以來,潛心研究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致力於小學語文組塊教學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綜合、走向運用」的教學新理念。曾先後在《人民教育》等報刊雜志發表教學論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學》一書。1995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榮獲江蘇省「紅杉樹」園丁獎金獎,1999年被評為江蘇省名教師,2001年榮獲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2002年獲第五屆全國「十傑教師」提名。
孫雙金,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江蘇省小學語文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和中華名師叢書《美麗課堂》等專著。
盛新鳳,女,1970年生。著名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中學高級教師,任教於浙江省湖州市湖師附小,大學本科畢業,中共黨員,湖州市第四屆政協委員。她潛心研究,碩果累累,先後獨立進行了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的研究。30多項研究成果和論文公開發表,80多次在省內外公開示範教學,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城市。事跡曾多次被《語文教學通訊》、《小學教學設計》、《浙江教工》、《湖州日報》、湖州電視台「奉獻」、「關注」欄目等報刊雜志、新聞媒體作專題報導。出版個人教學專著《構建詩意的語文課堂》。
虞大明,男, 1972年4月出生,中學高級教師,省教壇新秀。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副校長。1995年5月獲浙江省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同年10月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榮獲一等獎;1999年獲浙江省首屆學科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2004年榮獲浙江省首屆中小學教師才藝大賽金獎;2004年被評為上城區首屆特級教師。工作10餘年來,一直以開拓、創新、勤奮的態度實踐著「用心成長,享受課堂」的理想與追求。應邀拍攝「名師講壇」、「中國名師」專輯,出版發行。應邀赴全國各地講學百餘次,獲廣泛好評。2003年出版個人第一本著作《走過10年——我的語文教學求索之路》,參與主編《新班級教育的實踐探索》。10餘年來共有30餘篇論文發表或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