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標志
① 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是能否自覺的
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愛國守法總結為兩層含義:一層是政治修養:愛祖國、愛人民、愛中國共產黨;另一層是遵紀守法,是否違反了法律規定,如侵犯學生的受教育權、人身權、財產權等。
通常第一層含義不會考到,但是第二層含義可能會考到,很多考生看到主觀題中或多選題中給出的案例某教師打罵學生,體罰學生,能夠想到該教師沒能做到為人師表,關愛學生等,其實除此之外該教師還沒有做到愛國守法,因為其可能侵犯了學生的人身權等等。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愛崗敬業總結為兩層含義:基本內容認真做好教學的每項工作,認真負責;高層次是甘為人梯、樂於奉獻。
關於愛崗敬業考察的概率和第一條愛國守法一樣並不大,因為無論什麼職業都應該遵循這兩條規范。一旦考察,多為材料中某教師讓學生互改作業,很多考生理解成新型教學方式,其實不然,誠然在評價方式上,學生可以互評,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確提出,作為教師應自己批改作業且及時批改作業。除此之外,對學生不管不問都是沒有做到愛崗敬業的表現。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關愛學生主要針對的是全體學生而不是一部分學生,對學生的關愛也主要是兩個方面既關心學生的生活細節、情感積極的培養學生;另一方面是在出現問題是也不諷刺、挖苦體罰學生。
關於這點,凡是主觀題出現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題目必定有所體現,為必答點。如出現客觀題,通常記住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即可。
4.「教書育人」——教師天職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教書育人要求教師在工作中要處理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學工作,傳授知識、技能,培養學生能力,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二是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培養。
這里注意的點在於教書育人中的育人,育人從哪些反面可以體現呢?如材料中出現了某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不善於交際,教師為其創造機會讓其多參加社交活動,這里便體現出了育人,育人包括了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對學生除學習以外的其他方面進行輔導幫助,如交際能力,實踐能力等,總之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的時候或題干中對學生進行了詳細描述,說明了該教師後面的教育進行了因材施教,都應想到教書育人這一點。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為人師表主要指:
對待同事——團結協作;
對待家長——平等尊重;
對待自己——為人師表;
對待物質——廉潔從教。
作為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尤其面對外界物慾誘惑一定要堅守原則,不能利用職權之便為自己謀取利益。這方面也是考試當中經常會考到的側重點,具體表現為教師收受家長紅包,要求學生購買指定參考書等等社會不良現象作為反例。
通常考生看到題干中出現教師廉潔從教會想到為人師表,其實為人師表遠不止這個范疇,這也正是前文中說明了職業道德規范並沒有變少的原因,08版本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將97版本的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統稱為了為人師表,所以一定要注意當材料中出現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和家長主動溝通時,和授課老師進行教育合力時,都體現了為人師表這一點。再來說說廉潔從教,有些題目會打破常規,會出現某教師對班級學生認真負責,家長非常喜歡,在中秋節寄給了老師月餅,該老師也非常欣慰自己的努力得到家長的認可,類似於這樣的材料很多考生認為人之長情,並不能說明該教師沒有做到廉潔從教,其實不然,這時考官設的陷進,即使前文中體現了該教師其他合理優秀的行為,但材料一旦出現送東西甚至只是開車載教師一程的現象,都違背了廉潔從教。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終身學習主要指教師具有反思意識、不斷充實完善自身,完善自身的教育理論與方法。
通常材料中出現教師向其他老師請教,或者有教師看書學習,上網搜資料等都體現了該教師終身學習的職業道德規范。題目中並不一定告訴你該教師每天看書,可能是因為教學過程中遇到棘手的事情並解決了,沒有提到看書,但是寫了解決過程,考生應該想到該教師踐行了終身學習的理念。
相信考生理解教師職業道德的涵義以及記住了以上的易錯點,在遇到這部分知識點時一定能夠不會丟分。
② 教師標志是什麼
教師證
③ 衡量教師是否成熟,最重要的標志
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關注生存階段,一個是關注情鏡階段,最後一個是關注學生階段,回其中最成熟的階段就是答關注學生階段,可以注意到學生的性格,學習發展等情況,因材施教。
但是前兩個階段只關注於自己的本身,比如說學生喜不喜歡我,這個課程怎麼樣等等。
所以最成熟階段是關注學生階段。
④ 學校如何對學生、教師等進行標識
標識和可追溯性
(1)學生的標識,通過其學號實現,經學校錄取的學生均取得唯一學號;
(2)學校建立學籍管理制度,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操行考核、健康狀況及獎懲予以記錄,並實行統一管理;
(3)學期使用的工作計劃、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試卷、課表、活動表等教學活動文件統一歸檔編號予以標識。
(4)統計教師工作量,歸集教師年度總結,以實現對教師授課資歷效果的標識和可追溯性。
與此有關的程序文件有:《在校生管理程序》《學生德育管理程序》《培訓工作管理程序》《學生畢業與就業管理程序》《教職工管理程序》等。
⑤ 一名好教師的標志是什麼
作家楊大俠指出好教師標准~要從思想上讓教師充分認識到只有實現版自我成長,才能權找到自我價值,才是一名優秀教師。以如飢似渴的態度,讓自己的能力水平自覺地激發出來。打破原有的思維慣性,不要讓自己停留在「舒適區」。
⑥ 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水平的標志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水平的標志是教師公正。所謂教師公正即教師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師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公平合理地對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
教師公正作為對教師職業的一項重要道德要求,在教育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於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公正合理地對待學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精神環境,使每個學生認識個人的學習潛力,依靠個人的努力,爭取得到好的評價與成績。
2.有利於學生形成公正無私的道德品質
教師對待學生公正、平等、正直無私,能給學生道德心靈以極其有益的影響,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的公正、平等,激勵他們追求真善美,產生積極向上、樂觀的情緒,培養出優秀的品質。
3.有利於教師威信的形成
教師的威信在教師教書育人的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威信來自於教師令人佩服的言行。其中,能否做到公正,是樹立教師威信的一個重要方面。
4.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教師公正合理地處理同領導、同事和學生的關系,公正合理地評價領導、同事和學生,就會形成團結向上、勤奮進取的團體氣氛,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
⑦ 為什麼說教師職業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的標志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愛國守法,織,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愛國守法是教師,處理與國家社會關系時所應遵循的原則,要求教師與國家社會的關系是教師,必須首先要面對關系,也是在職業。行為上必須首先要協調的關系,在教室與國家社會的關繫上教師需要處理,自己作為一個公民和社會職業者,與社會關系的。
⑧ 教師職業道德的顯著標志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水平的標志是教師公正。所謂教師公正即教師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師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公平合理地對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
⑨ 教師職業區別於其他職業的顯著標志是什麼
教師職業區別於其他職業的顯著標志:教書育人;
教師職業道德區別於其他職業道德的顯著標志:為人師表。
一、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簡單來講,教師要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能夠用國家的法律法規來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絕對不出現違法亂紀的行為。例如,教師對遲到的學生進行罰款,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教師就違背了愛國守法。
二、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即教師對待事業要做到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能夠認真的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能夠對待工作保持高度的奉獻精神,都可以體現愛崗敬業這一條道德規范。
三、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這條道德規范中要注意,保護學生安全是屬於關愛學生中後增加的一條,說明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除此以外,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熱愛學生,同時也要嚴格要求學生,能夠把嚴和愛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作為教師,不能對學生產生罰站、罰抄等行為,不能用語言詆毀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四、教書育人——教師天職/根本任務
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教書育人所表達的含義可以理解為在教學活動中既要給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又要給學生滲透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以促使學生得到全面培養。在做案例分析題時,如果教師能發掘學生的閃光點,用長處來彌補不足,根據學生自身的獨特性做到有針對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都可以體現教書育人。
五、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
為人師表可以體現在四個方面:對待自己,做到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身,給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和表率作用;對待同時,做到團結協作,與同事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以汲取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待家長,做到尊重家長,絕對不用高傲的態度頤指氣使,而是與家長平等溝通,共同解決學生的問題;對待金錢,不牟取私利,能夠做到一生清貧,堅守三尺講台。
六、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那麼,作為教師就要堅持活到老學到老,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積累,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例如,教師通過不斷查閱資料、不斷翻閱期刊雜志,拓寬知識面,體現了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