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敬業心得體會
淺談如何提高教師的愛崗敬業精神
——敬業主題心得體會
教師只有具備了愛崗敬業精神,才能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為祖國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愛崗敬業既是教師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獲得個人滿足,完成人格升華、實現個人利益的有效社會途徑。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把「愛崗敬業」作為加強師德修養的一個重要主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時代需要,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自從教以來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作到以下幾點
一、愛崗敬業、 關注教育、創新教材
作為教師,我一直做到愛崗敬業,首先就應該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樹立堅定的教育事業心。只有真正做到甘願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這種平凡工作,對教育事業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才能產生巨大的拼搏奮斗的動力。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教師的生活是清苦、清貧的。但我在知識結構的完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實感,在精神寄託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校關注事業的發展,這是每個教師都應具備的。在實際工作中,珍視為人師表這份榮耀,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賴和領導的認可。
身為一線教育的教師,我當然更加關注教育。總書記的報告中指出了教育的重要任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從中,我們看到了黨中央對教育的關注和重視,看到了教育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方向。既然選擇了當教師,就要勤勤懇懇地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爭創佳績。為此,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為了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教育的發展、人民素質的提高而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但是這種「敬業」,很容易讓教師過早步入身心交瘁的「境界」,因此為了消除職業倦怠
勤奮鑽研、科學施教、 創新教材,讓教材鮮活起來。我們的多數教師都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材講什麼我就教什麼,教材知識怎樣呈現我就如是呈現。這種教死書,學生厭倦自己頭疼。如果教師在研究教材的基礎上能靈活運用教材,教材在你手上就不是一本普通的教材,而是一本鮮活的知識傳統媒介。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大膽的取捨,對教材知識的教授順序進行大膽的調整,這不僅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給你的教學帶來許多新異的刺激,使你產生研究教學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
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寶貴的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堅實基礎。師愛是一種充滿科學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愛。教師越是滿懷深情地去愛學生,就越能贏得學生對自己的愛,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確立起來並得到健康的發展。這種愛的交流是學生成長的催化劑,它可以有力的把學生吸引到教育過程中來,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動力,推動學生朝著培養目標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為教師在培植和處理師生關系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做到的就是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學生的個性、愛好和隱私。只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才能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學生。任何簡單、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給學生帶來消極的影響。因此不允許教師粗暴批評、壓制、體罰、訓斥、辱罵、諷刺學生。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就要用熱情的話語鼓勵他;當學生受窘時,不妨說句解圍的話;當學生自卑時,別忘記用他的「閃光點」燃起他的自信心;當學生痛苦時,應盡量設身處地地說些安慰話;當學生犯錯誤時,換個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錯學生時需要聽哪些話。對學生要有友善的態度,與學生交談常要換位思考,使學生從心底里體會到,老師的所作是為了學生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只有堅持這樣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樹起良好的師德形象。
三、認真工作、不敷衍塞責、確立認真負責的態度
每一個教育者都應當認真對待學校的全部工作,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個哪怕是「細枝末節」的活動,不搪塞推脫,不敷衍塞責,不馬虎了事,團結集體,精誠合作,共同做好教育工作。確立認真負責的態度。所以,我一直堅持以下幾點:首先,講究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實際上是對事業、對學生的一種道德責任感,這種道德責任感越強,越能體現教師敬業的崇高境界。其次,認真教學生做人,教師必須以身正人,還要研究學生思想品行形成的規律,注意從基礎道德和基本的文明習慣做起,循序漸近,逐步提高。第三,認真傳授知識。要教好功課,教師對每個教學環節都要精心設計,傾注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因為教學的高質量是由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的高質量組合而成,來不得絲毫的虛假和搪塞。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教師工作認真負責的程度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正視了這一點,我就能夠在教學中始終堅持講究職業道德、嚴以律已、以身作則、潛心鑽研教材、努力做到為人師表。
四、育人為樂、誨人不倦、追求崇高的敬業精神境界
在教育實踐中,我把「樂教」當作一種嚮往和追求,達到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我在教學實踐中時常也感受到:一見到學生,一到課堂上,就來神了;一想到學校,想到學生,不能離開他去休息。這就是崇高的敬業精神。只要我們不斷的去追求,不計較個人名利,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才華和愛奉獻給學生,奉獻給教育事業,就一定能達到「孔顏之樂」之境地。另外,我還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一方面是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培養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勤奮好學;另一方面執著追求教育目的的全面實現,以高度的奉獻精神對待自己的利益得失和工作苦累,以不知疲備的精神狀態直面繁重的教育任務。同時「誨人不倦」還表現在我正確理解和對待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錯誤、缺點,在培養和誨諭學生時表現出充分的耐心和堅強的毅力。
自從從事教育工作以來,積極投身於教育改革大潮中,堅持愛崗敬業,堅持「教書與育人並重」的原則,全心全意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積極推行「愛心教育」,以愛育人,關愛每一個學生,並力求使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⑵ 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心得體會
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立志從走上三尺講台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交給教育事業,積極進取,立足本職,努力工作。
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今天的時代已經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育學、心理學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對學生的成長規律也有了新的認識。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在工作中不斷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應教育新形勢和需要。
二、熱愛學生
要當一名好教師,一方面我們要熱愛教育這一職業,另一方面我們要熱愛學生,這一條最重要。好的教師必須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和愛的藝術。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教師的「愛」是真誠的。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系,教師必須真情付出,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做到一視同仁。教師的「愛」是公正的。公正是學生信賴教師的基礎,學生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教師的「愛」是嚴格的。嚴師出高徒。愛學生就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嚴中有度,真正地做到寬嚴相濟。教師的「愛」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教師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力。
三、扎實的專業功底和淵博的學識是一名優秀教師的關鍵。「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但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我要說僅僅有一桶誰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時刻充實自己。教師如果不具備廣博的學識見聞,學生問你問題你竟不曾聽說過,反而要向學生「取經」
,這可大大折損了教師的威望和形象。具備了足夠的知識,加上扎實的專業技能,這才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並能在教學中主次分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做到深入淺出,收放自如,游刃有如,保證教學質量。對於一個教師的最高評價莫過於學生在課堂上求知若渴,贊賞和佩服的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