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教師
網上找到的,她的老師有徐匡華、龔一、鄭珉中、梅曰強、王迪、吳釗。
章華英,女,漢族,浙江杭州人。音樂學博士,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後。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早年在浙江琴家徐匡華先生的啟蒙下開始學習古琴,之後師從廣陵派琴家梅曰強先生(已故)學習《山居吟》《秋江夜泊》等曲。1989年始,師從著名古琴家龔一先生學琴。1997年-1999年,在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繼續師從龔一學習古琴演奏。在師從龔一先生前後長達十餘年的學習中,先後掌握了《憶故人》《漁樵問答》《長門怨》《梅花三弄》《欸乃》《大胡笳》《醉漁唱晚》《漁歌》《神人暢》《古風操》《碧澗流泉》《流水》《龍翔操》《瀟湘水雲》《廣陵散》《搗衣》等三十餘首傳統琴曲及《山水情》《春風》等多首古琴新曲。期間並從笛簫演奏家戴樹紅先生學習洞簫近兩年。
1999年9月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學習,2002年7月獲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學專業碩士學位,導師為吳釗研究員,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音樂史、古琴音樂。2003年9月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音樂學系,繼續攻讀古琴音樂和中國古代音樂史專業的博士學位,導師為王子初研究員、古琴家龔一先生。在北京攻讀碩、博士學位期間,師從管平湖嫡傳弟子、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鄭珉中先生學習古琴鑒定及管派古琴藝術,並得到管平湖嫡傳弟子、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王迪先生(已故)多年的悉心指導。
B. 如何找好的古琴老師
在學藝的道路上,有一個優秀的老師或適合的老師,對於一個想在藝術上有所收獲的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老師的水平決定了你在這條道路上能走多遠、多高(藝術天才除外)。古琴學習也概莫能外,而且更為關鍵。原因是相對於其他藝術門類來說,古琴學習的方法遠沒有普及,也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相關資料太少;不像鋼琴、提琴那樣有大量的參考資料。
然而在當下,由於古琴老師的奇缺,同時社會上又有那麼的愛好者、求學者,供求的嚴重不平衡,使得許多沒什麼音樂教學水平與素養的人紛紛擠入古琴教學這一行列中,造成現在古琴教學的偽劣泛濫、珠目相混,使許多古琴愛好者苦練多年卻難入其門,有的人花了許多的時間與金錢,琴藝卻始終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最後選擇了放棄,殊為可惜。最終受傷害的是古琴藝術的發展。
所以尋師應是古琴初學者首先需解決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古琴老師才是合格的呢,初學者該如何判斷呢。筆者結合自己的一點學琴體驗,來給大家談談,當然這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唐代大文豪韓愈在其《師說》中即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根據這句話我們可以得出老師的三大作用,一是傳道,體現在古琴上,就是傳授古琴背後的文化脈絡與理念旨歸。二是授業,也就是教授具體的技藝,在古琴上就是教授古琴的演奏方法。三是解惑,解決學生的一切疑惑與學習障礙,啟發學生對所學技藝的思考。
要達到以上三個方面的作用,作為一個古琴老師來說,應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一是一定的理論水平與文化修養,包括琴學理論與音樂理論,最好還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功底。
二是一定的技術分析與綜合水平。能將所教授的曲目、技術、指法作縱向與橫向的分析與提煉、歸納與整理,然後傳授給學生。
三是有一定的音樂演奏示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雖然有的學生是一講就會,但更多的學生需要老師親自示範,才能慢慢學會,所以完全沒有示範能力的老師是很難教好古琴的。
四是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老師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不同的學生也會提出種種的疑問,這都需要老師能及時的回答與解決。
五是需要老師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教學是一門藝術,一門溝通的藝術,或曰言說的藝術,而語言則成了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如果一個老師各方面都很好,但卻無法將一些方法清晰完整的表達出來,讓學生明白,那這樣的老師很難成為合格的老師。最後一點就會老師需要有耐心,且能懂一點心理學,這樣才能更好的達成教學的完滿。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教學與演奏本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作為一個合格的古琴老師,並非僅僅是琴彈的好就行了,他需要有各方面的綜合素養與廣闊的人文視野,才能勝任。本人在曾經的求學中,對恩師最大的印象就是:他擅長用各種各樣的比喻來啟發你,讓你明白,這些比喻牽涉到文學、歷史、美術、戲曲、宗教、美學、琴學、律學等等。
C. 初學古琴一定要好老師嗎
我以前是學古箏的,雖然跟你學的不同,但多少有點相通之處。我覺得找一個一般的老師沒有什麼問題,只要他不是隨便教教混飯吃的就行,主要是能把你的基本功都教會了,而且你也說了,在你的城市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古琴老師。至於換老師,我覺得可以的,我後來學二胡就換過老師,後來教我的那個老師很有名氣的,本來我是可以繼續深造,可惜由於學業忙就沒能堅持得下去,所以現在二胡水平還是很爛。總之,能否深造還是要看自己,有沒有天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不要像我這樣哦,其實學不好都是自己的問題,不是老師的問題。不是有句話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嘛。
祝你好運,加油哦
D. 如何成為一個古琴老師
完全可以啊。
雖然從古至今很多琴師是自幼習琴,但也有不少有名琴師是成年後才學琴並成為老師的。古琴的學習年齡跨度自古就比較大,技巧上的難度不像箏、琵琶、小提琴、鋼琴那樣高。
認真學習,找對老師,至八級水平就可以開始學教學了,因為只會演奏不代表會教學,教學也要找老師進行學習。
E. 古琴教師從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都包括那些難不難
您好!古琴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分為理論和演奏水平測試和教學水平測試三部分。具體的可以在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查詢考試大綱,有具體內容,難度相對比較大,建議非專業的不要輕易嘗試。
F. 北京最好的古琴老師
這樣問容易引起爭議,「最好的古琴老師」不如換成「最適合自己的古琴老師」,北京有幾位古琴老師都很優秀,但每個老師教學方法各有特點。
北京學古琴可以找楊青老師,他既有針對性比較強的一對一小課,也有多人班,已在北京連續開班十年,他是09年CCTV民族器樂大賽古琴組決賽評委。
古琴最難教的是孩子和老人,成人相對容易教,而楊青老師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孩子也有套與成人不同的辦法。他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部《少兒學古琴》教材的編著者,楊青老師是中國音協民族器樂學會副會長,文化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中國琴會)秘書長,北京樂器學會副會長。
作為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古琴學生——
2002年文化部主辦、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承辦的「中國青少藝術大賽——第一屆全國民族樂器獨奏比賽古琴比賽」中,有兩人獲少年業余組銅獎(本組金獎空缺),一人獲優秀演奏獎。
在由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中國文聯、新聞出版總署、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中央外宣辦、中央文獻研究室、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九部委聯合指導、主辦的2004年首屆全國古琴大賽中,一人獲少年非職業組金獎(肖碩),一人獲兒童組金獎(蔡曉萌),一人獲兒童組銀獎,三人獲兒童組銅獎,四人獲兒童組優秀演奏獎。數人獲得青年非職業組演奏獎。
2006年8月,在首屆中國古琴「幽蘭·陽春」藝術節會琴演出活動中,由業內權威人士組成藝術委員會對在演出中成績突出的琴人進行獎勵,分少年組和青年組兩個組別,由評委現場公開打分。楊青先生的五名學生分獲少年組金獎(幽蘭獎,隋子珺)、銀獎(漪蘭獎)、銅獎(佩蘭獎)和青年組銀獎、銅獎。2007年8月,在杭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古琴「幽蘭·陽春」藝術節會琴(限男子參加)演出活動中,由業內權威人士組成藝術委員會對在會琴活動中成績突出的琴人進行獎勵,分少年組和青年組兩個組別,由評委會現場公開打分。楊青先生的學生共三人參加,一人獲少年組金獎(陽春杯:楊欣雨)、二人同獲第二名。2008年8月24號-26號,在北京舉辦了由共青團中央、國家廣電總局、文化部、教育部聯合主辦的「星星火炬--中國青少年藝術英才推選活動」全國總決賽,楊青先生的學生肖碩和毛惠生獲民族樂器彈撥類特別金獎(最高獎)。
北京有古琴考級: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是目前北京地區唯一經文化部正式認定具備古琴考級資質的專業機構,文化部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中心監制證書。由中國古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青老師親自主考。這也是最早在全國開展、歷時最久的古琴考級,2000年8月試行,從2001年夏季至今年每半年一次,從未間斷。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是目前北京地區唯一有古琴考級教材(曲目與標准於2000年第一次考級時制定,現已完成修訂增補並出版了新的古琴考級曲集),又同時具有文化部聘任的專業古琴考官的考級機構。(北京地區經國家認證的四個考級機構中,目前只有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同時兼備古琴考級教材與認證考官,因而具備正式古琴考級資質)
G. 學古琴2年多,想換老師可以嗎
首先需要理清更換古琴老師的原因。第一想換流派。想跟隨不同流派的老師,教學風格和內容肯定都不一樣,畢竟這一流派還沒有學扎實,嘗試其它流派無非是前功盡棄,從頭開始。學古琴2年多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個人建議這並不是一個換老師的好時機。第二費用高。當初決定學古琴,肯定是需要考慮到學習成本等諸多因素的,隨著物質條件的變化不可避免會面臨漲學費的,若學費漲幅較大,個人建議你可以嘗試提高自己識譜以及練新曲的能力,逐漸降低上課的頻率來降低學琴成本,也不失為倆者兼得的一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