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職業精神
教書育人,行為世范,潛心治學,淡泊名利,這是教師應有的職業精神。
樹立敬業精神的關鍵是依靠教師內在的品行修養。教師是道德的引路人,是品行的示範者,其敬業精神和品質,包括強烈的敬業意識和忠誠自己本職工作的事業心,敬重本職工作的責任感和成就本職工作的使命感,追求言傳身教、行為世范、鑄造靈魂的崇高境界。
樹立敬業精神要求教師必須有誠心。忠誠於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是教師敬業精神的首要標准,是一個教師必備的、最基本的心態。具有敬業精神的教師,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狀態下都會主動、自主、自覺地意識到自己「職業」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都會憑借隱藏在內心的意識活動盡職盡責,一絲不苟地對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
樹立敬業精神要求教師必須有恆心。對於一個教師而言,要敬重教育事業,就要潛心研究業務,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既要有「十年磨一劍」的雄心,也要有孟二冬「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底蘊。
樹立敬業精神要求教師必須有精心。培養人才是復雜的勞動,不僅需要教師專心致志、精益求精,更需要教師適應當今科學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態,更新教學觀念、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乃至教學藝術,不滿足於陳規俗套,不滿足於現狀,不滿足於照抄照搬和「拿來主義」,以創新的意識、創新的內容、創新的方法,從多維的角度和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樹立敬業精神要求教師必須有愛心。《大學》開篇即言,「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中蘊涵著豐富的師生關系的哲理。教育以育人為本,師生心靈相通,彼此就像有了一座無形的橋梁,思想的交流、知識的傳遞就暢通無阻,師生關系就會越來越密切。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孟二冬教授在三尺講台上不知疲倦地講授,直到倒在講台旁,甚至在三次大手術之間,他還念念不忘給學生講完那些曾經因病中斷的課?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在病榻上還牽掛遠方的學子?毋庸置疑,是為師的責任,是為師的信念,是為師的愛心。
② 職業精神是什麼
職業精神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自身職業特徵的精神。它由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責任、職業技能、職業紀律、職業良心、職業信譽、職業作風等基本要素組成。
職業精神具有以下特徵:在內容方面,它總是鮮明地表達職業根本利益,以及職業責任、職業行為上的精神要求。就是說,職業精神不是一般地反映社會精神的要求,而是著重反映一定職業的特殊利益和要求;它不是在普遍的社會實踐中產生的,而是在特定的職業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它鮮明地表現為某一職業特有的精神傳統和從業者特定的心理和素質。
職業精神的實踐內涵體現在敬業、勤業、創業、立業四個方面。
舉例說明:
諾爾曼·白求恩。他從一個遙遠的國度來到正處於水深火熱的中國,不僅帶來了大量的醫葯和工具,還帶來了精湛的醫術以及高度的敬業精神。為了拯救傷員,他連續30多個小時工作在手術台前。為了醫者的承諾,他用自己的生命換回無數生命。從白求恩到華益慰,半個多世紀的時空跨度是巨大的,他們的精神魅力、人格魅力是不變的,是不朽的,更是時尚的!生命雖然不能重生,但高貴的靈魂可以復活、崇高精神可以永恆! 大山裡最後的赤腳醫生李春燕用一副瘦弱的肩膀擔負起十里八鄉的健康;妙手人心的鍾南山用年邁之驅作槍擊退突然其來的SARS軍團;老軍醫華益慰用一柄手術刀劃出了他從醫56載無私奉獻的工作軌跡,也劃出了一代良醫高尚的情操。在他們身上躍然呈現四個大字:敬業精神!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③ 論教師職業精神的內容摘要
教師職業精神指與教師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教師自身職業特徵的一些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的心理狀態。從面上來看,教師的職業精神在其職業生活中最突出地表現為一種職業作風,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職業精神更多地體現在教師的職業態度和綜合能力上。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要教書育人,自覺做到「行為世范」,潛心治學,淡泊名利,這是教師應有的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團隊協作作為教師職業精神的一個側面,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科學性,它最重視優勢互補,不僅強調合力,而更多的則希望團隊成員的每一分力都能得到更好地發揮。
④ 師范生最重要的職業精神是什麼
職業道德師范生職業道德教育:
一、師范生職業道德教育重要性的研究:
1、師范生是指我國各級各類的普通師范院校(包括普通的高等和中等師范院校)的在校學生和各 級各類的成人師范院校(亦稱各級各類教師進修院校)的就讀學員。
2、研究師范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師范生是未來的教師或在成人師范院校進行提高的現職教師,其素質狀況如何直接關繫到我國 教育的質量。在師范生的素質中,思想道德素質具有導向作用,決定其在未來教育、教學活動中的 方向、態度和行為表現。因此,加強師范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為人師表的養成教育,培養其為教育 事業奉獻終生的職業理想、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師德品質是培養造就德才兼備的合格教師 的極為重要方面。
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1、內涵:指一定的社會或階級依據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有組織有計劃地對人們施加系統影 響的道德實踐活動。
2、面臨的問題:當前我國普遍存在著一種排斥道德善惡標准、主張走中間道路,奉行黑白色(即 善惡)混合的道德價值觀,即道德灰色崇拜現象,這一現象已影響到社會文化進步和經濟發展建設。 重視道德灰色崇拜現實的存在,建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倫理道德價值觀,改善社會道德教育,成 為當前我國道德建設和道德教育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
3、途徑、方法。中國的毛禮銳在《論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中對道德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 進而探討了道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4、通常認為道德教育的途徑有:
①設置專門的道德教育科目或宗教課;
②其他各科教學;
③社會實踐;
④課外校外活動和宗教活動。
5、方法:
①構建良好的 德育環境;
②加強德育情感陶冶;
③關注學生自我教育;
④強化德育實踐活動;
6、發展趨勢:
我國現代道德教育的發展趨勢是傳統向現代道德轉換,傳統道德與西方道德合理因素的融合, 強調多元化、寬容性,在方式上突出理論「灌輸」與道德實踐相結合,更加體現民族精神。
⑤ 什麼是職業教育的教師職業精神
愛心與責任:支撐教師前行的職業精神 職業精神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自身職業特徵的精神.以愛心與責任為基石的教育信仰是支撐教師前行的職業精神. 「愛心」是教師職業精神的「天然」基石.就教育的功能——對人的發展功能而言,教育最強大的力量是在促進人的變化,促進每個人向著生命自覺的方向變化.因此,這種「促進」表現為師生「心靈與心靈的呼喚、情感與情感的共鳴、個性與個性的影響」.正因為如此,教育的「育人」本質就意味著,教師職業的對象不是「物化」的產品製造,而是「人化」的精神提升.教育家夏丐尊曾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⑥ 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職業精神
職業精神,教書育人的奉獻精神,這個基本的職業精神!
⑦ 教師職業的精神風貌
一、師德的重要性 德是做人的靈魂和根本。二、貫徹以德育人的內思想首先要尊重學容生,用愛的力量來教育學生。三、在業務上要注意不斷提高自己。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其必備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師德。從古至今,國內國外,人們都把師德作為衡量教師素質的第一桿標尺。可以說,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不僅直接關繫到億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還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風貌產生深遠影響,所以說師德建設的重要性無論提到怎樣的高度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