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嚴格要求,嚴中有度。
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並不等於對學生放任自流,對他們自身存在的錯誤視而不見。尚處於成長之中的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難免犯錯誤,班主任對學生的感情灌注和對學生提出嚴格、合理的要求相統一。嚴格要求學生正是熱愛學生的具體表現,真正熱愛學生的教師總是能把愛與嚴結合起來,做到從愛出發,從嚴出發,去教育學生。嚴格要求學生也是一門學問。隨心所欲、嚴格無邊不僅不會對學生的成長、進步起到有利的作用,弄不好還會使學生逆反心理膨脹,產生對教師的抵觸情緒,激化師生間的矛盾,使教育效果適得其反。嚴格要求也要講求科學性。有這樣幾點體會:一是嚴而有理。嚴格要求是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符合教育規律的,是由教育過程的需要及教學教育任務決定的。 二是嚴而有度。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了全面正確的了解,才能對學生提出符合他們的實際,能為他們的思想水平、認識程度所接受的要求。三是嚴而有方。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切切實實地執行。單純地命令、禁止不一定有顯著的效果,採取疏導的方式,寓教育教學要求於學生的各項活動中,效果就比較理想。四是嚴而有恆。一種要求一經提出就要使它相對穩定,不能時嚴時松。教師應該對要求的落實作經常性的檢查,而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
努力達成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會使我體會到教育的魅力並不在於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表現在師生間互相啟迪、激勵、喚醒、感染和凈化等效應上,為學生的一生奠基
『貳』 如何做一名真正優秀的教師
一、教師要樹立明確的職業理想 理想,簡單說就是自己成為一名什麼樣的教師?達到什麼樣的水準?教師對自己的發展首先要有一定的標准和尺度。沒有目標,無以至千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同的教師從事著不同學科的教學工作,或教語文,或教數學,或教美術,或教科學......。同時任教一門或多門學科,結合實際,選其一二,劃定標准,確定目標。如學科知識達到什麼水準,普通話達到什麼水平,課堂教學達到什麼要求,班主任工作達到什麼程度等等,認真研究,不斷實踐,實現理想。當教師就是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 二、愛護學生,熱愛教育事業 愛,能產生力量。因為愛,自己樂意去做,自己願做的事不覺得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愛當作教育成功的法寶。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會把教育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來經營,才會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才會用心來和學生交朋友,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沒有足夠的愛心,就沒有辦法與學生進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沒有辦法真正去了解學生,進而幫助學生。 1、提高修養,師德表率。師德是教師執教的靈魂,正所謂正人必先正已,立已方能育人。古人雲: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雖存則其教已廢。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優秀教師要率先加強學習,模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提高自身修養,依法執教,為人師表。
『叄』 談如何成為一名好教師
有人說,做一名教師並不難,難就難在做一名好教師。但是,我認為做一名好教師也不難,難在你在開始的時候總把眼晴向上看,而忘卻了腳下最普通的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整個教育學研究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如何做教師。當然,不同的取向與目的有不同結果。比如說,如何做一名有效率的教師?如何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教師?如何做一名讓學生尊敬的教師?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話來說,就是做一名有德性的教師。因為,德性的本義就在於同其他的教師相比,你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是好的,或者說是善的。但是,在這里,我不想就什麼是好教師的標准進行解說,因為每個人對於好都有不同的理解。如果用一種標准來規范或強迫所有的教師都來實踐這樣一種標准,註定將不可能取得期待的結果。 如何做一名教師?我想最基本的是做一名真教師。真教師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心裡有學生,無論是多還是少,總想著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與成長。即使學生調皮、搗鬼得讓你發了瘋,最終都能因為他是學生而對他有所原諒。有些教師,身在學校心在外,更多的是為了外部的某種目的,而把學生作為一種手段。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這種類型的教師不是一名真教師。 如何做一名教師?我想還要做一名活的老師,而不是死的教師。臧克家先生有一句詩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里的活,不僅是生命的存活,更是指一種精神或道德的追求。進一步來說,就是教師要對學生敏感,對於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要敏感。在現實中我們有一些教師,對於學校教育中的一些事物變得熟視無睹、麻木不仁。一顆敏感的教育之心在喪失,這意味著其作為教師這種職業的個體的生命正在死去。常懷一顆敏感的心,就是在學校教育生活中去主動感受學生的鮮活與生動,從學生的調皮搗蛋中感受他們生命的旺盛與生機。 做一名真教師,要求我們心有學生;做一名活教師,則要求我們心系學生。最後,我認為還要做一名美的教師。當然這里不僅僅是教師要儀表美、心靈美,更在於要求教師要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天生萬物,物物不同。人貴為萬物之靈,從其最原始的存在形態來講就是美的。就如同著名的藝術家羅丹所說,世間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於教師而言,相信每位學生都是千里馬,而你每天都要把自己看作一名發現美的伯樂。 做一名教師並不難。難就難在做一名好教師。但是,我認為做一名好教師也不難,重在我們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不要忘卻腳下最普通的路。 終身學習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基礎。豐富的文化知識及拓寬的知識面,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前提。所以,做為老師,必須不斷的豐富自己,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理念。 教育學家曾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在這個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知識、技術更新日新月異。無紙化辦公已進入學校,超越了教育、教學的傳統視野,使課堂教學沖破時空限制,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加了教學的多樣性,能創造出使知識、學問來源多樣化的文化教育環境,為學生個性、素質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通過錄像、實物投影、多媒體等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親身體驗。既激發興趣,又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教師要學會終身學習。 愛崗敬業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基石。 教育是一種事業,教師是一種職業,教學是一種工作,做為教師,必須愛崗敬業。有人說教育事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有人說:教育是聖潔的殿堂。這些贊美充分說明了教育事業的偉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說明教師這個職業無私奉獻的所在。愛崗敬業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每位教師在學生面前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通過他們的眼睛在心靈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著無聲無息的作用,就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直接影響教育的效果,影響學生的素養。因此我們就要從自身做起,要做有思想,有道德,有志趣的人,做愛崗敬業的人。 班主任工作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助推器。班主任除直接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教育,使學生獲得應有的知識外,還起著一般教師所不能起到的朋友作用。學校是學生健康成長的第二家庭,班主任承擔著教育的重任。彼此的誠信成為兩個環境中工作開展的內在准則。誠信的存在使師生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形成了和諧的關系。也為他們獲得了更多生存和成長的知識與能力,為他們健康成長鋪下了堅實的道路。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學生,不同時代、不同年齡的學生均有較大的理想和認知差異。關心、愛心是每個班主任必須具備品德。平時的班主任工作要跟班勤,要細心觀察,掌握全班每一位學生的情況,親密師生關系,打造誠信平台,積累班級管理案例,做到用心做教育,只有關心學生、了解學生、愛護學生,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等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個人專業發展是做一名好老師的條件必備。學習、科研型人才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人才。教師是培養
『肆』 如何做一名好老師
數學是全世界都可以交流的語言,做一名好的數學教師必須達到三個標准:第一,要專業的讀懂教材;第二,要用心的讀懂學生;第三,要智慧的讀懂課堂。這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在教學新視野第四屆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觀摩活動中提出的做一名好老師的三個標准,在今天參加研修後,我做為在一線工作近20年的我不禁再次反思;這三個標准我都做到了嗎?我是一名好老師嗎? 首先,做一名好老師要專業的讀懂教材。 在平常的工作中,因為每天的繁忙工作,對教材總是匆匆一瞟,在教學內容一知半解的狀態下,倉忙上陣。課堂上孩子們充滿想像力的問題總讓我措手不及。課後不禁自責,這樣的課堂知識點未講透,難點未突破,重點沒找到,真是誤人子弟。一節課該完成的任務沒有完成 ,只好佔用其它課時間彌補,結果是事倍功半。人生沒有演員,課堂不是演練場。做為一名教師要上好一節課,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還要用心地鑽研教材,並結合全冊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備課才能真正地做到讀懂教材。也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地上好一堂課,面對課堂上出現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也不再束手無策,課堂不再是演練場。 其次,做一名好老師還要用心的讀懂學生。 教師教學前不只要研究教材,在教學前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同樣重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研究學情。這一點其實每位老師都知道,在寫總結或論文時就經常會寫到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者。但在實踐中老師們還是希望孩子們的想法能走進自己的教案中,順順當當地上完一堂課,避免遇到學生提出稀奇古怪的問題引起尷尬。其實如果課前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備課時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定能有效地實施課堂教學。過去,我們只有通過批改作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但是並不了解學生心裡是怎麼想的,只知道針對錯誤多的題型沒完沒了的講解,結果是學會的孩子沒有了興趣,沒學會的孩子依然一頭霧水。學生喜歡某位老師就會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學生喜歡的老師才能稱得上是一位好老師,因此做一名好老師必須用心的讀懂學生。 第三,做一名好老師還要能智慧地讀懂課堂。 這一點我認為是對老師個人素質高品質的升華。人類的智慧總是產生於不斷地學習與總結中,老師的智慧同樣離不開學習與總結,教學藝術的產生同樣離不開學習與總結。孩子們的天真無琊,富有創意的奇思妙想使課堂充滿活力,也使老師充滿挑戰。本次研修課中,學習了多位老師的教學經驗,集創造、藝術、實用與一體,讓平淡的課堂沖滿情趣,甚至於孩子們不捨得下課,這便是老師的教學魅力所在。這也是作為一名老師終生的奮斗目標。因此我認為要想智慧的讀懂課堂,就必須專業的讀懂教材,用心的讀懂學生,堅持學習,自我反思,不斷改進,不斷調整,總結提高。 做一名好老師的三個標准,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的不足,今後我一定要以這三個標准來衡量自己,以名師為榜樣,以教學為實踐,努力做一名有思想,高標準的好數學老師。
『伍』 淺談如何做一名好教師
要熱愛教育事業。
要把教師的職業看作是神聖的事業,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人們常說,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隊伍是決定學校教育的關鍵。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於教師」。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師德。
古人雲:「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范」。其實我覺得應該將「身正為人范」放在「學高為人師」的前面。一位哲人說過:「知識不足,可以用道德彌補,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識卻無法補償」。人類最大的「殘疾」是心靈的缺損。還有一句話,也是人們常說的,要做事,先做人。因此,作為一個教師,要教書,必須先做人。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
唐代大文豪韓愈為教師的職業定位是「傳道,授業,解惑」,斯言一出,千年不易。傳道,就是做思想工作,教師首先是思想者。授業,也不易。馬卡連柯說:「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可見,擁有厚實的專業功底對教師站穩講台是何等重要!「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一個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修養不夠,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更談不上教學中游刃有餘、高屋建瓴。必須具備四大專業能力
了解學生的能力;處理教材的能力;課堂教學能力;協調師生關系等人際關系的能力。必須敢於實踐和善於反思
從目前來看,新課程改革存在著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行為滯後於理念。對於新課程的理念,中小學教師大多已經耳熟能詳,「以學生發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已經成為教師認知並認可的話語,但是與這種理念相匹配的行為尚未成型,行為與理念脫節的現象仍然較為嚴重。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敢於實踐,努力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行為。必須富有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代的國際競爭,說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一個沒有創新人才的民族,就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現代社會已步入信息技術時代,一個普通人可以藉助計算機技術非常便捷地獲得豐富的信息。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操作者,在教育創新中承擔著重要使命。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自己就必須具有創新精神,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一個故步自封的教師,勢必不受學生歡迎,勢必被時代淘汰。要做一名好老師,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主發展的意識
著名教育改革人士魏書生曾說:「有作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著新我,每天都從一個新的角度認識世界,認識自我,設計自我。他的心靈像電閃雷鳴,不斷放射出新的光芒和聲音」。教師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首先需要確定奮斗目標,並按照自己的目標制定發展計劃。要做一名好老師,當志存高遠,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包括精神的卓越,也包括追求崇高境界的卓越,追求工作的崇高目標。教師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運用「眼界」引領學生前進。教師的視野若不開闊,志向若不高遠,就難免會影響教學的質量。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貧,把教師當作一種事業,甘於奉獻,為學生嘔心瀝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