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如何小學班主任工作
『壹』 談談怎樣做好新時期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骨幹力量,是溝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在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加強農村小學班級管理,而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好壞班主任工作是關鍵。那麼,農村小學班主任該如何開展工作,才能使教育教學工作與時俱進、正規化、系統化呢?下面,我就怎樣做好一名農村小學的班主任談一談我自己的看法:
一、全面了解學生,有的放矢管理
現在農村的小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還有部分學生是單親家庭。很多家長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爺爺奶奶帶,有的長期嬌慣,導致他們受不得半點委屈,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關心別人、尊重別人的良好品質;有的放任自流,養成了一些壞習氣,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覺性,學習馬虎、紀律鬆散、性格孤僻等。加上農村家庭居住零散,很多學生離學校較遠,這也給班主任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只有從實際出發,通過多重渠道、多種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管理起來才能有的放矢。
二、用心關愛學生, 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
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愛是教育的根本。孩子天生是要被關愛,被呵護的。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應努力當好一個有愛心的班主任,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平時要善於接近學生,體貼和關心學生,多和他們聊天,做游戲,了解、尊重他們內心的想法,解決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話最可傾訴的人。這樣,班主任和學生的思想就溝通了。學生把班主任當朋友,構建了和諧師生關系 ,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不僅要用心關愛學生,而且要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前蘇聯的一位教育學家曾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愛,愛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師真正的愛。」做老師的就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權利。平等地對待學生就要承認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潛力。因為作為幾歲的小學生,正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我們誰也無法預測他的將來,所以當學生犯錯誤批評他的時候,不宜過早地給學生下結論,用過激的語言訓斥學生。當然 「你不可救葯了!」「你是天生的笨蛋!」 「你這個笨豬!」等等這些嚴重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的話是更不應該說的。特別是農村的孩子,也許在家,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得到父母的公平對待,特別是一些特殊的家庭(比如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單親家庭等)的子女,如果在班上能得到班主任老師的平等對待和關愛,那麼他在學習上一定會更加倍的努力,在班級管理中更能充當老師的助手。
三、組建一支高效率、充滿活力的班幹部隊伍。
一個班級能否團結友愛、奮發向上,全靠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幹部集體的帶領。班幹部是團結同學共同進步、貫徹執行學校和班主任工作意圖的橋梁和榜樣。因此,班幹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我在組建班委會時,廣泛聽取學生意見,運用民主投票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心目中的班干,這樣選出的班幹部有一定的威信,同學們信任,有號召力,班幹部做起來也積極,我還經常對班幹部進行教育和培養,鼓勵他們大膽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要求他們先管好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並明確分工,分層管理,班長管班干,學習委員管組長,組長管組員,做到「人人管別人,個個被人管,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四、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要形成優秀的班集體,並不是靠幾個幹部和幾個尖子生就可以的,還必須把全班學生調動起來。只有全班學生都養成良好行為規范,才有良好的班風。因此,我在班裡建立獎勵制度,從學生的每天作業情況,紀律情況到學生的家庭表現都作了管理,且獎勵制度寬松,基本上全班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獎勵,從而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人人都不甘落後,全班沒有一個學生欠交作業,且大部分書寫工整,認真完成;課堂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氣氛十分活躍;課間,學生能做有益的游戲,不追逐打鬧,形成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的好風氣。
為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的一份子,我平時非常注意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樹立「人人都是集體的主人」、「人人要為集體負責」的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夠自覺地關心集體,熱愛集體,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同集體榮譽聯系起來,使學生自覺地把自己融進集體之中。我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集體的管理,如要舉行一些活動,班上要實行一項新的管理制度等,我都會在班上向學生宣布,並徵求他們的意見,不管是誰提的建議,只要是好的就採納,從而提高學生的集體觀念,讓學生明白到只要自己努力一分,出一點力,就是為班集體爭一分光。另外,我還讓學生每兩個人為一組,輪流當值日生管理全班同學一天里的學習和紀律,並每周評選出優秀值日生和最守紀律的同學給予獎勵。這項管理制度的實行,連平時紀律最差的學生也嚴格要求自己了,因為他也有機會當一次「小班長」管理同學。
平時還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學雷鋒做好事、爭當「愛護環境小標兵」、講故事比賽、古詩背誦會、組織體育競賽等等,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班集體的存在、歡樂和溫暖。這樣,當學生將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聯系在一起時,集體榮譽就像一條無形的精神紐帶把全體學生連結起來,在「為集體爭光」的心理驅動下,班集體的凝聚力也就更加鞏固、穩定和持久,這就為培養良好班風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礎
『貳』 如何做好農村小學教師的班主任工作
段家中心小學 何寶娟 從我站在講台的第一天起到現在,我一直耕耘在農村小學教育的田園里。在我10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擔任了10年的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是一項艱巨而繁重的工作,特別是做一位農村小學的班主任。 要管理好一個農村小學的班級,班主任工作是關鍵。農村教育在義務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要搞好農村小學教育必須注重班級管理,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班級與科任教師、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要管理好農村小學的班級,必須得農村小學班級的現狀,根據實際採取相關措施,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才能與時俱進,走上正規化、系統化的道路。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認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得失。在這里我談談自己任班主任以來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一、農村小學班級學生的現狀。 現在農村小學的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能完成學習上的任務,但是少部分學生能力差,不願寫作業,學習意識淡薄,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覺性,學習馬虎、紀律鬆散,這些學生的這些表現主要原因為農村條件差,很多家長外出打工,留守兒多,孩子一般由不識字的爺爺奶奶帶,學習上缺乏監督人,由於嬌慣,養成了一些壞習氣,隨著學生人數的減少,使得一些教學點撤消與合並,學生集中到相對路遠的完小。而現在的農村小學生嬌慣脆弱,受不得一點委屈,如果不搞好管理,將會對他的健康成長不利。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從各方面,用多種方法盡早了解學生情況。從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把特殊兒童引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因此,我認為作為班主任,僅僅抓好學習成績做嚴師、抓好生活做慈母是不夠的。 二、親近學生,研究學生,展現自我,樹立威望。 我認為班主任是學生的老師,但在人格上是和學生平等的,所以在教育學生時要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充分信任每一個孩子,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能敞開心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農村小學孩子習慣的養成一般都是在學校班集體的大家庭中。「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就應當了解班風、學風、學生的個性特徵,了解個人的生活環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學生等等。給孩子同等的愛,這是班主任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話最可訴的人,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這樣,班主任和學生的思想溝通了,那麼教育學生改掉壞習慣、壞行為也就容易多了,教育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上,我按照《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指導教育。 三、結合實情創建有特色的班級。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選擇地吸收他人的成功和經驗,從班級實際出發,努力創建特色的班級管理體系,雖然嘗盡了「酸、甜、苦、辣。」但我深深地體會到選擇教師這一職業,也就意味著選擇吃苦耐勞,選擇了無私奉獻,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不斷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虛心求教,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因此,我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各項學習,認真鑽研教材,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這其中也不乏有班主任管理方面的知識。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成立各種興趣活動小組,定期開展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都能在集體中體現自身的價值。 四、建立班級競爭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班上應掀起激烈競爭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集體活動的表現、班級榮譽的爭取等多方面激發從整體到個人的競爭意識。在班內實行「一幫一,一盯一」的互助組。人人都有一個競爭對手,每個學生自找一個水平相當的對手,比學習、比清潔、比體育、比紀律等,通過競爭,班級中形成了一種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充分地發揮了學生主體的作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善於表揚巧妙批評樹立榜樣。 小學生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強他們學習的勇氣和力量。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於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勤學守紀、有的厭學做壞事,作為老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對於「問題學生」要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對他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如:我班有一位學生,母親離家出走,家境貧寒,由她年邁的奶奶照顧,她行為習慣差,經常偷東西、打架,是師生都認為的那種已無可救葯的學生了,在班內的影響特別大。後來,我與她奶奶和她多次談心,從正面、側面去了解她,在這期間,只要她取得的點滴進步,我都採取不同程度的鼓勵方式,使她產生了親切感、信任感,願意與我作心靈的交流,這樣使她從思想上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在班級多給她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她消除自卑的心理,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於是,我在班內就讓這位學生做改正缺點的典型。 六、認真做好家訪和開好家長會。 家訪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徑。由於農村家庭文化層次的特殊性,在家訪時就應該給家長灌輸一些現代教育觀念,讓家長知道從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樣教育孩子,並隨時與老師配合、了解學生在家裡的生活、學習情況,其次,還應適時召開家長會,用這種方式老師及時與家長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取得家長的信任和理解,收到良好的效應,交流溝通多了,就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 時勢在變,教育在變,學生在變,作為班主任一定要不斷學習有用的新的東西,永遠走在時代的前面,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比較復雜而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真誠的捧著一顆「愛心」,是完全能夠做好這項工作的。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繼續耕耘在我的那片樂土上,努力做好一位合格的農村小學班主任。
『叄』 淺論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楊集中心小學(224423) 李篩梅 由於農村小學師資力量的相對缺乏,班主任常常要身兼教學與管理二職。作為一名教師,他必須上好每一堂課,搞好自己的學科教學,將系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作為一名班級管理者,則要同校領導和其他任課教師密切配合,搞好本班級的教學管理,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這兩方面的工作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統一在實現班級的教育目標、提高農村小學的教育質量這一任務之中。 在部分農村小學,個別班主任除擔負本班級的管理和某一科目的教學任務外,還要兼任其他班級的任課教師。這在工作任務上,給班主任增加了很大的壓力,但也為班主任提供了了解其他班級情況、促進本班班級管理的機會,班主任可以利用在其他班級的課堂教學,了解兄弟班級的班風、班紀情況。對於他人的先進經驗要善於吸取,不足之處也應該引以為鑒。下面,我就淺論一下在同一班級中班主任的學科教學、教學管理以及這如何協調好這兩者的關系。 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任務的雙重性,決定了他的學科教學不同與其他單一型的任課教師。從教學任務上看,班主任的教學不僅在於系統知識的傳授,還要求有一定的「管理目標」。從教學效果上看,班主任通過教學,還可獲得一定的教育力量。實踐證明:班主任學科教學的教育質量,是樹立班主任威信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農村小學班主任只有順利地、高質量地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才能樹立在學校領導和教師、特別是本班學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從而為有效地組織、調動其他教育力量,實施班級管理提供動力。 作為農村小學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實施學科教學,保證教學質量呢?首先,他必須重視自身素質的完備。這里所說的素質,主要是指班主任作為一名教師所應具備的知識掌握水平和思想水平。特別是在思想認識上,由於農村生產落後、信息閉塞,保守思想的勢力比較大,班主任在教學上必須沖破來自各方面(甚至包括有些不明智的校領導和任課教師)的舊思想、舊傳統的束縛,樹立科學的教學思想,確立正確的學生觀、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在教學目標上,應將傳授系統的知識和培養學生的智能並重,以構建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發展學生適合農村需要和未來生活的各種技能為目的。在教學原則上,應堅持因材施教和學科教學的教育性,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科學地組織教學過程。要以充沛的熱情去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不可因學習成績或家庭條件的好壞而有所偏頗。在教學方法上,農村小學班主任更應大膽創新、勇於改革,要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和學校的教學條件,研究、採納適合農村小學的教學方法。 其次,良好的教學質量的獲得,還在於有效地組織好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教學活動,從教師教的方面看,主要包括教師的備課、上課、布置課外作業、課外輔導以及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檢查和評定等五個環節。其中備課是最重要的一環,它是課堂教學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地基礎。備課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備教材,精通傳授的知識,並根據農村小學教學任務的需要掌握側重點。二是備學生,了解受教對象,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生活情況。這也是進行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三是備教法,根據教學目的需要和學校的教學條件,選擇合理的教學形式。另外,在布置課外作業和課外輔導上,農村小學班主任還應考慮到農村的實際,進行合理安排。既不可將過多的作業任務布置在農忙時節,也不可過分強調這一客觀因素而搞「兩極分化」(即農閑時節布置大量作業,而農忙時不布置作業)。對於個別家庭負擔繁重的學生,則可適當減輕家庭作業的數量,加強校內的課外輔導。 班級的教育力量是多方面的,從學校的角度而言,在農村小學主要包括校領導和本班的各科任課教師。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主導力量,只有有效地協調好與這兩方面的關系,才能形成強大的教學合力,創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實現教學管理的目的。 班主任與校領導(主要指校長與教導主任)之間是上下級的關系,存在著領導與被領導的角色聯系。一方面,班主任必須接受校領導的管理,理解並接受他們的旨意,將學校的工作任務、教育目標加以具體落實,這是職權范圍內的聯系。另一方面,從人際關系的角度出發,班主任還應正確地、自下而上地處理好自身與領導之間的關系,以贏得校領導對本班工作、特別是教學工作在各方面的支持。同時,通過班主任的協調,還可以維護校領導在本班學生中的領導權威,有利於學校教學方針的貫徹和教學任務的完成。 班主任與其他任課教師雖然在職業上是同事,但對於學生而言,又都是教育者,共同擔負著一個班的教學與管理任務,只不過班主任是主導力量而已。這里所說的班主任對於其他任課教師的協調,主要是指教學上的協調。即班主任要協助本班其他任課教師搞好課堂教學管理。由於其他任課教師工作性質上的單一性,他們在遇到課堂紀律紊亂、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時,常常不是去反思自身,而是強調客觀,將責任歸咎於班主任管理不嚴、班風不正等問題上。這也是造成班主任與其他任課教師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因此,班主任首先必須搞好自己的課堂教學,形成良好而穩定的課堂紀律和課堂常規,並以此去影響其他教師的教學。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班主任要高度維護每一位教師在學生心目的威信和地位,確立班級學生與所有任課教師間融洽的師生關系。切不可以個人的好惡影響學生對個別教師的不正確看法。特別是在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時,班主任應從教師的角度出發,耐心地做好學生工作,積極主動地予以協調和化解。 另外,班主任對於本班任課教師之間關系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地說,其他任課教師在同班教師群體中基本處於無壓力狀態。這是由於各科教師所擔負的學科教學內容不同,他們除在教學方法等軟性指標上能相互評價外,很難從學科的角度作出全面的、合理的相互評價。因此,在同班教師群體中,任何教師都沒有真正的對手。除了班主任外,任課教師不會因受到本群體其他成員的「專業評價」而感受到真正的「生存壓力」。正因為如此,在農村小學,由於部分教師認識上的落後,同班教師群體很容易成為一盤散沙,班主任必須促成各任課教師間達成統一的認識,形成教師間的「群屬感」——即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感受到自己處在同一個班級的教學與管理群體之中,為共同的班級教學與管理目標而服務。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善於利用班級為手段來調節任課教師間的關系。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常常會成為教師的心理調節場所。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得到他在同事中難以得到的尊敬與服從,從班級中尋找他在同事中難以尋求的心理滿足。因此,有經驗的農村小學班主任,不僅可以通過自己的人格力量協調其他教師間的關系,還善於以班級為紐帶,促進統一的班級教師群體的形成。 正如前面所言,班主任的學科教學與教學管理,並非相互抵觸、相互矛盾的。只要能正確處理這二者的關系,便可取得相得益彰之功效——教學為管理提供動力,管理為教學創造環境。但由於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量的相對繁重,在教學與管理上,難免會有時間上的沖突,如何正確處理這二者的關系仍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農村小學班主任要做到教學與管理的統一,必須注意三方面的要求: 3.1 要堅持教學的教育性原則。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由教育本身的性質決定的,也是教學上的一條客觀規律。而有計劃地對本班學生進行經常地思想品德教育,則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搞好教學管理的前提工作。如果班主任能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注意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思想意義及其它教育因素,便可在課堂教學的同時,聯系本班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行適當地教育,寓管理於教學之中。 3.2 要制定合理的計劃,科學地安排教學與管理活動,實行計劃教學與計劃管理。農村小學班主任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不僅要分析教學與管理的基本情況與條件、提出要解決的問題、確立各自的目標與要求,還必須列出具體的措施,使教學與管理工作在時間安排、人員組織以及具體內容的進度上既相互獨立又相互結合。 3.3 要抓好課堂教學。班主任的課堂教學是聯系教學與管理的紐帶。它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陣地,也是班主任了解學生情況的途徑。農村中小學班主任抓好了課堂教學就可做到以教促管、教學與管理相結合。 要抓好課堂教學,首先必須認真編寫教案,在編寫教案中,班主任要合理安排每節課講授的重要內容。注意直接講授與課堂作業和課堂提問的時間搭配。同時注意選擇正確的教學方式,備齊應有的教具。當然,這一切工作必須在全面了解教材和學生的基礎上完成。 其次,要在教學的同時注意對學生課堂常規的訓練。班主任要以自己的課堂教學為示範,訓練學生上課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回答問題先舉手等必要的課堂常規。培養學生上課積極思考,善於獨立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這不僅有利於班主任自己的學科教學,也為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另外,班主任還要善於處理偶發事件。當學生在上課時發現有悖於課堂教學的行為時,除情節較嚴重外,班主任一般不應佔用課堂時間進行處理,可將了解到的情況記住後,在課後或班會時間集中解決。在必要時,班主任還應深入其他教師的課堂,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為教學管理提供依據。 農村小學班主任的學校工作是多方面的,相對於城市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班主任應樹立教書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思想,深入學生群體,深入學校各方面。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學校工作的主要目標,搞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為優化農村小學的教學環境、實現農村小學的教育任務而作出貢獻!
『肆』 淺談如何開展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
一、全面了解學生,尋求合適的教育方式。
近幾年分農村孩子隨父母外出就讀,加上學校撤並,農村小學生數量急劇減少,班額小,大多是留守兒童,還有部分學生來自單親家庭,或者父母殘疾,或者家庭貧困。總之,留下來的孩子中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這些孩子能否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分析學生現狀,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家庭情況、生活習慣、品行基礎等,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做到「對症下葯」,盡量避免「一刀切」怕勺籠統教育和管理。班主任工作要從細處入手,讓自己的教育深入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二、運用愛的智慧,使學生樂於與老師交流。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愛是教育的根本。小學班主任怎樣運用愛的智慧呢?葉聖陶先生說:「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投其所好」,能和孩子們友好、和諧地相處,才可能做孩子們的大朋友。孩子天生是要被關愛、呵護的。多和他們聊天、做游戲,了解、尊重他們內心的想法,解決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是最可傾訴心裡話的人。這樣,班主任和學生的思想就溝通了,班級工作開展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班主任都會和學生一起制定班級公約,用公約約束大家的行為,對於大家共同制定的班級公約,一定要嚴格執行,這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製力,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三、光有愛心是不夠的,更要有技巧,這是當班主任的核心,重要在於組織班級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伍』 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的班主任工作
一、全面了解學生,尋求合適的教育方式。
近幾年分農村孩子隨父母外出就讀,加上學校撤並,農村小學生數量急劇減少,班額小,大多是留守兒童,還有部分學生來自單親家庭,或者父母殘疾,或者家庭貧困。總之,留下來的孩子中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這些孩子能否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分析學生現狀,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家庭情況、生活習慣、品行基礎等,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做到「對症下葯」,盡量避免「一刀切」怕勺籠統教育和管理。班主任工作要從細處入手,讓自己的教育深入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比如有些孩子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家中爺爺奶奶又年老體弱,孩子放學後要幫家裡做很多家務,所以他們的衣服也許會臟一些,作業也許會亂一些,到校也許會遲一些。如果班主任不了解實情,一味地批評,則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陰影,而如果能正面鼓勵和肯定,教育效果就可能事半功倍。也有些農村孩子,平時不遵守紀律,學習不認證,可他們在集體勞動中或活動中往往表現特別出色,班主任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教育他們,才不會事與願違。
二、運用愛的智慧,使學生樂於與老師交流。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愛是教育的根本。小學班主任怎樣運用愛的智慧呢?葉聖陶先生說:「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投其所好」,能和孩子們友好、和諧地相處,才可能做孩子們的大朋友。孩子天生是要被關愛、呵護的。多和他們聊天、做游戲,了解、尊重他們內心的想法,解決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是最可傾訴心裡話的人。這樣,班主任和學生的思想就溝通了,班級工作開展起來就會得心應手。愛是一門藝術,尤其對孩子的愛,不可一味地放縱,一切由著孩子的性子,這便成了溺愛,班主任對學生的愛要做到扶放結合,既要關心和呵護,又要放手讓學生自己體驗和鍛煉。班級工作中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不可或缺的,班級紀律、學校紀律必須嚴格遵守,要讓學生在班集體中學會團結、互助、合作,懂得關心別人。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班主任都會和學生一起制定班級公約,用公約約束大家的行為,對於大家共同制定的班級公約,一定要嚴格執行,這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製力,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三、光有愛心是不夠的,更要有技巧,這是當班主任的核心,重要在於組織班級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眾人抬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一個班級能否團結友愛、奮發向上,全靠班集體的凝聚力。要培養集體意識,開展主題活動是比較有效的措施,但農村小學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及教育資源的短缺,學校開展的主題活動比較少,很難真正發揮出活動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就要在班級工作中創造性地組織班級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召開主題班會、主題競課間活動、故事會、表演情景劇等都能使學生在活動中發展,培養懂得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等優秀品質,增強集體觀念和凝聚力。
另外,各式各樣有意義的活動也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增強集體凝聚力。我在自己的班集體中一直堅持開展「對標競賽」活動,從作業、紀律、衛生等方面制定「奪星」制度,每周按奪得紅星的數量對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獎勵,基本上全班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獎勵,但這獎勵又有差別,從而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人人都不甘落後,全班沒有一個學生欠交作業,且大部分書寫工整,認真完成;課堂上學生能自覺遵守紀律,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氣氛十分活躍;課間,學生能做有益的游戲,不追逐打鬧,人人注意保持衛生,教室干凈整潔,班級逐漸形成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的好風氣。
四、注重家校聯系,形成教育合力
1、家庭是學生人生的第一學校,家庭影響這學生的人格發展,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也要從學生的家庭進行適當的調查,因此我們可以多做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鑒於農村學生居住零散、家長觀念落後、知識基礎薄弱等情況,要想管理好班級,做好家訪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家訪工作一方面是全面了解學生的方法,另一方面是指導家長科學合理地開展家庭教育的捷徑。現在很多學生的家長長年在外打工,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又要做較多農活,對孩子疏於管理和教育,認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孩子的教育問題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很多家長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並不是很了解,有時容易對學校和老師產生一定的誤解等。基於以上原因,適時家訪,一是加深老師和學生、家長的感情,拉近學校和家庭的距離。很多學生家長都是很歡迎老師到自己家裡來的,並且覺得這是老師對自己孩子的信任和關心,通過雙方溝通,能夠將學生的在校情況直接告知家長;學生在家的表現,老師也能更清楚,這就有利於學校和家庭更好地教育學生健康成長。二是通過對生家庭教育的了解,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適當地指導家長科學合理地開展家庭教育。如果能多做家訪,班主任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也讓老師在處理問題時少了很多麻煩。
2、適時開展電話家訪。
農村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到學校不方便,家長又大多數外出工作,這時就需要班主任適時和家長都溝通,多像家長反映孩子最近的情況,這樣有利於家長和老師的溝通,也可以增進家長和學生的親密度。這樣能有效增進家校聯系,進而形成教育合力,從而更好地教育學生健康成長。
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是只要用心去做,肯定能夠取得豐碩的成果。因此,班主任必須加強學習,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陸』 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班級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的辦學質量。因此,認真做好班級工作,加強班級工作的管理,是社會發展形勢的需要,也是辦學的迫切要求。班主任時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要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有以下幾點:
一、全面了解學生,有的放矢管理
現在農村多為留守兒童,還有部分學生來自單親家庭和特困家庭,這會導致學生出現許多問題,有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自我管理、關心他人、尊重別人的品質;有的學生放任自流,缺乏自覺性。這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加上農村家庭居住零散,很多學生離學校較遠,這也給班主任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只有從實際出發,通過多重渠道、多種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管理起來才能有的放矢。
二、用心關愛學生,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
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愛是教育的根本。孩子天生是要被關愛,被呵護的。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應努力當好一個有愛心的班主任,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平時要善於接近學生,體貼和關心學生,多和他們聊天,做游戲,了解、尊重他們內心的想法,解決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話最可傾訴的人。這樣,班主任和學生的思想就溝通了。學生把班主任當朋友,構建了和諧師生關系 ,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不僅要用心關愛學生,而且要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前蘇聯的一位教育學家曾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愛,愛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師真正的愛。」做老師的就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權利。平等地對待學生就要承認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潛力。因為作為幾歲的小學生,正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我們誰也無法預測他的將來,所以當學生犯錯誤批評他的時候,不宜過早地給學生下結論,用過激的語言訓斥學生。當然 「你不可救葯了!」「你是天生的笨蛋!」 「你這個笨豬!」等等這些嚴重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的話是更不應該說的。特別是農村的孩子,也許在家,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得到父母的公平對待,特別是一些特殊的家庭(比如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單親家庭等)的子女,如果在班上能得到班主任老師的平等對待和關愛,那麼他在學習上一定會更加倍的努力,在班級管理中更能充當老師的助手。
三、組建一支高效率、充滿活力的班幹部隊伍。
一個班級能否團結友愛、奮發向上,全靠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幹部集體的帶領。班幹部是團結同學共同進步、貫徹執行學校和班主任工作意圖的橋梁和榜樣。因此,班幹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我在組建班委會時,廣泛聽取學生意見,運用民主投票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心目中的班干,這樣選出的班幹部有一定的威信,同學們信任,有號召力,班幹部做起來也積極,我還經常對班幹部進行教育和培養,鼓勵他們大膽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要求他們先管好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並明確分工,分層管理,班長管班干,學習委員管組長,組長管組員,做到「人人管別人,個個被人管,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四、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要形成優秀的班集體,並不是靠幾個幹部和幾個尖子生就可以的,還必須把全班學生調動起來。只有全班學生都養成良好行為規范,才有良好的班風。因此,我在班裡建立獎勵制度,從學生的每天作業情況,紀律情況到學生的家庭表現都作了管理,且獎勵制度寬松,基本上全班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獎勵,從而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人人都不甘落後,全班沒有一個學生欠交作業,且大部分書寫工整,認真完成;課堂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氣氛十分活躍;課間,學生能做有益的游戲,不追逐打鬧,形成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的好風氣。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的一份子,我平時非常注意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樹立「人人都是集體的主人」、「人人要為集體負責」的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夠自覺地關心集體,熱愛集體,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同集體榮譽聯系起來,使學生自覺地把自己融進集體之中。
參考:http://wenku..com/link?url=rHnsMru2J4IXSkguiL1_MnnSxBqy3nwDFonky
『柒』 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張雲
1全面了解學生,有的放矢地管理
詳細和真實地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是做好班主任管的理工作的前提。現在農村的小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還有部分學生是單親家庭。很多家長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爺爺奶奶帶,有的長期嬌慣,導致他們受不得半點委屈,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關心別人、尊重別人的良好品質;有的放任自流,養成了一些壞習氣,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覺性,學習馬虎、紀律鬆散、性格孤僻等。加上農村家庭居住零散,很多學生離學校較遠,這也給班主任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只有從實際出發,通過多重渠道、多種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管理起來才能有的放矢。
如: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父母的職業,家庭成員情況,特別是學生的性格特徵,是內向、外向,調皮、踏實,還是活潑、呆板,甚至學生的愛好、特長等等。對學生家庭情況的了解,可通過家訪的方式獲得,對學生自身性格、愛好的了解,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觀察來獲得。關繫到學生隱私的東西,特別是對學生自尊心有影響的情況,教師切不可任意的告訴別人。如學生身體的殘疾,父母的離異,以及一些作為學生難於啟齒的東西,要為學生保密。教師做到這一點,不僅僅是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能取得學生的信任,為今後的班主任工作帶來許多方便。
2用心關愛學生,平等民主對待學生
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愛是教育的根本。孩子天生是要被關愛,被呵護的。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班主任應努力當好一個有愛心的班主任,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平時要善於接近學生,體貼和關心學生,多和他們聊天,做游戲,了解、尊重他們內心的想法,解決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話最可傾訴的人。這樣,班主任和學生的思想就溝通了。學生把班主任當朋友,構建了和諧師生關系 ,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不僅要用心關愛學生,而且要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權利。平等地對待學生就要承認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潛力。因為作為幾歲的小學生,正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我們誰也無法預測他的將來,所以當學生犯錯誤批評他的時候,不宜過早地給學生下結論,用過激的語言訓斥學生。當然"你不可救了!""你是天生的笨蛋!"等等這些嚴重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的話是更不應該說的。特別是農村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得到父母的公平對待,特別是一些特殊的家庭(比如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單親家庭等)的子女,如果在班上能得到班主任老師的平等對待和關愛,那麼他在學習上一定會更加倍的努力,在班級管理中更能充當老師的助手。
3開展集體活動,增強班集體凝聚力
農村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資源的短缺,開展的集體活動相對較少,學生集體觀念淡薄。這就要求教師挖掘農村德育資源創造性地創設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發展,形成懂得尊愛他人,團結互助等優秀品質,增強集體觀念和凝聚力。可通過板報評比,板報製作,為課外興趣小組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既能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又能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平時還可以成立課外興趣小組,開闊學生視野。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學雷鋒做好事、爭當"愛護環境小標兵"、講故事比賽、古詩背誦會、組織體育競賽等等,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班集體的存在、歡樂和溫暖。這樣,集體榮譽就像一條無形的精神紐帶把全體學生連結起來,在"為集體爭光"的心理驅動下,班集體的凝聚力也就更加鞏固、穩定和持久,這就為培養良好班風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礎。
4加強家校聯系,形成教育合力
現在農村很多學生的家長長年在外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顧。或者農村農活較多,學生的父母在家較忙,無暇照顧小孩的生活和學習。就會出現:爺爺奶奶教育方式較落後,家長極少與老師交流,家長對學校的具體情況不了解,在一些時候容易對學校和老師產生一定的誤解等。基於以上的原因,為了做好班主作工作,班主任應該經常去家訪。通過家訪,一是通過對學生家庭教育的了解,可以更容易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特別是那些性格迥異,古怪,或者倔強的孩子,時常做出讓老師特別頭疼的事來。如果多做家訪,我想作為班主任老師一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這樣也讓我們老師在處理問題時少了很多的麻煩。二是加深老師和學生、家長的感情,拉近學校和家庭的距離,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對學生的教育就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實很多學生的家長都是很歡迎老師到自己的家裡來的,並會覺得這是老師對自己學生的信任和關心,並且通過雙方的溝通,能夠使學生在校的情況很直接的讓家長知道;學生在家的表現,老師也能更清楚,這就有利於學校家庭更好的教育學生健康的成長。
總之,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是比較復雜而繁重的。但是我覺得只要充滿愛心,關心和愛護他們,是完全能夠幹得非常出色的。
『捌』 怎樣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
一、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做好學情分析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來自不同家庭,家庭的教育千差萬別,有的家庭重視孩子的教育,有些家庭由於條件所限,不能很好的對孩子進行教育。而要掌握這些情況,就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
例如:在我所從教的學校,很多學生的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半載也難得回家一次,大部分孩子成了「留守兒童」,父母和孩孩子的溝通很少,更談不上家庭教育。每周回家兩天爺爺奶奶無原則的溺愛,孩子說一不二,受不得一丁點兒委屈。導致一部分學生成了班裡的「問題學生」。
對於林林種種的學生,如果對每位學生沒有足夠的了解,沒有清楚詳細的學情分析,就會使得班級管理無的放矢,影響班主任工作的效果。我擔任班主任以來從各個方面,用多種方法去了解掌握學生的狀況,了解班內的發生的一切動態、及學生的個性特徵,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掌握哪些是勤奮好學積極上進的,哪些是思想消極特別需要關注的學生等等。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的個性、心理素質各不相同,要有效的對每一個學生實施教育就必須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從實際情況出發,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措施,班級管理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始終踐行「言傳勝於身教」
有句話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班主任是學生的老師,首先是人格上的表率。
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老師,好的人格表率,除去認真負責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給孩子同等的愛,在教育學生時要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充分信任每一個孩子,用愛心去關注每一位學生,這是班主任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要經常與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他在學校最信任的人,樹立起班主任的威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更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更能聽取老師的意見去改掉自身的壞習慣、壞行為,更願意向老師敞開心扉,把老師作為自己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這樣,班主任的工作才更有效果。
三、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敢於創建有特色的班級
在班主任工作中,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努力創建特色的班級管理體系。
在班內我組建「一幫一,一盯一」的互助小組。要求人人都要有一個競爭對手,一個超越的目標。每個學生自找一個水平相當的對手,比學習、比清潔、比體育、比紀律等,每個月改變一次。在班上掀起了激烈競爭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積極性。通過競爭,班級中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互相監督,互相幫助的學習氛圍,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班級每天都處於蓬勃向上的狀態。
四、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不忘賞識教育
「好學生是表揚出來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每個人都願意得到別人的賞識與肯定,小學生也一樣。當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時,他們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和勇氣,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我班有一位學生,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外出打工,家境一般,由她年邁的奶奶爺爺照顧,他行為習慣非常的差,經常偷東西、說謊話,是很多師生都認為的那種已經無可救葯的學生。為挽回這名學生,在後來的教學活動中,只要這名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我都真誠地對他進行表揚,這樣他對我產生了親切感、信任感,有什麼話都願意對我說。同時在班內盡可能給他自我表現的機會,使他消除自卑的心理,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走路挺起了胸,抬起了頭,課間活動也能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後來,他成了我班由「問題學生」到「好學生」轉變的典型。
五、做好班主任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
班級管理緊靠班主任一人之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家長的配合。及時和家長溝通,取得家長配合與支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徑。由於農村家庭文化層次的特殊性,在與家長溝通時應該給家長推薦一些現代教育觀念,讓家長知道從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樣教育孩子。其次,還應適時召開家長會,和家長面對面交流,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共同討論和交流,達成共識。我還利用現代化通訊工具,建立了班級微信群,家長們可以在群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每位老師還可以將學生們的動態發到群里,讓家長雖見不到孩子,卻對孩子每天的生活了如指掌。交流溝通多了,就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
做好鄉村班主任工作不僅是瑣碎繁重的,更是需要用新的科學的理念去支撐的。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必須不斷學習有用的新的東西,時刻走在時代的前面,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讓自己的工作與時俱進。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粗淺看法。
總之,只要我們捧著一顆真誠的「愛心」,用飽滿的熱情去做這項工作,就能夠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