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班主任
首先要為人師表,受人尊敬。其次是明辨是非,樹立威信。第三要愛崗敬業,不謀取私利版。第四要不做孩子王,頤指權氣使。第五要光明正大,心地善良。第六要注重儀表,修身養性。我看就差不多了,再說啥那就是誠心跟您過不去了。
② 怎樣的班主任是一個好的班主任
關注小事: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構成的……所有的成功者,他們與我們都做著同樣簡單的小事,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簡單的事。要想比別人更優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其實,人生就是由許許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構成的。班主任的職業性質決定了他們必須從一件件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那種視善小而不為、眼高手低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班主任。要善於從小事做起,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將來才能做成大事。
2
時間觀念:優秀班主任,無一不充分利用時間。他們今日事今日畢,誰也不知道明天或後天將有什麼事情無情地佔用時間。好好利用你現有的時間,利用實實在在的今天。時間管理最重要的守則就是珍惜今天,當日的事情當日做完。把今天當作生活中的最後一天,那麼今天的事情就會全力以赴地做完,不會拖延到明天。每一天都要這樣告訴自己,同時也要這認真地去做。要快速做完,快速地選擇,哪些事情不做,就要明確地表示我不做,哪些事情一定要做,就明確地表示我要全力以赴地做。優秀班主任懂得時間寶貴,不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具體瑣碎的事務中,而是將時間用在重大事項的思考和決策上,干什麼事情都有一種緊迫感,他們時時刻刻都要考慮自己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出色。精力往往在成功之中更新,在拖延之中衰竭。做每項工作,都要給自己一個時間截止,何時起,何時畢,能用半小時完成絕不拖到一小時。
3
善待他人:當一個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時候,他所處的人際關系才會和諧友好、充滿溫情。對於他人,假如你遇事往好處想,多感念別人的恩德,即使別人冒犯了你,也不介意,這樣,別人自然會為你的誠意所感動,進而回報你以真誠。假如你遇事往壞處想,以一種敵視的眼光看待別人,即使別人無意冒犯了你,你也耿耿於懷,甚至伺機進行報復。善待周圍的每一個人,並不是喪失原則,而是表達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反映出一種成熟的處事方式,意味著一種深刻的人道關懷。
4
以身作則:現在的學生難管,然而有些學生的問題恰恰出在班主任自己身上。有的班主任不允許學生上網聊天、打游戲,自己卻躲在辦公室里偷偷上網聊天、打撲克、玩游戲;有的班主任不允許學生佩帶手機,自己卻當著學生的面發簡訊,沒事偷著樂;有的班主任不允許學生喝酒,自己卻紅頭漲臉醉醺醺地站在講台上,連書都忘帶了;教育學生講究衛生,不隨便吃零食,不亂扔垃圾,保持教室的干凈整潔,而自己的辦公室卻從來不打掃,瓜子殼、水果皮扔得滿地都是,臟了派學生來清理;教育學生對人有禮貌,主動打招呼,可是面對學生的問候卻是一臉的麻木,一臉的嚴肅;教育學生要講團結,相互尊重,可是班主任之間為了些小事而爭得面紅耳赤。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班主任無小節,處處皆楷模。班主任的率先垂範,比任何說教都來的實效。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這樣無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有效教育。
5
學習他人:人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與人交往,若是老盯著別人的缺點,我們肯定會變得孤獨。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活得並不快樂,原因不在於自己有缺點,而是因為別人有缺點,人往往看不見離眼睛最近的地方,比如睫毛,比如自己的缺點。不是因為眼神的問題,是心靈的問題。人如果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就會產生一種優越的心理,自我感覺良好,如此才是危險的。因為我們總是用自己的優點去比別人的缺點,越比越盲目。別人的優點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缺點,而別人的缺點和我們沒有一點關系,知道對方的缺點也不能讓我們變得更優秀。
心態良好:班主任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班主任的心態良好不僅是維持自己精神生活質量的必要保證,更是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假如班主任帶著焦慮上課,帶著情緒處理事情,很容易誘發體罰、心罰等惡劣行為,更容易使學生產生害怕、壓抑、憂慮、厭學的情緒。對於班主任而言,生活與享受生活、上課與享受上課、教育與享受教育完全不一樣的。保持樂觀、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是成為優秀班主任的基點。班主任以良好的心態從事教育,才能保持教育的純潔性,才能保證受教育者少受外界環境的污染。班主任良好的心態可以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勇氣,點燃學生創造的火花,培養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愛,增強學生對生命、對人生的關注,進而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班主任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讓教育回歸自然,讓教育者回歸本真,讓學生回歸童真,給教育一片璀璨的天空。
樹立威信:威信是班主任通過自身形象在教育教學中日益形成的使學生感到敬佩和信服的一種感化。可理解為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威信與威嚴不同,威嚴往往是靠冷漠、訓斥、懲罰樹立起來的。威信是靠言行傳達的,是一種潛移默化卻深入人心的喜歡、敬愛或崇拜。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同一種要求由有威信的班主任提出,學生就容易接受;相反,由威信不高的班主任提出,學生就不易接受。如何確立威信?無德則無威、無才則無威、無愛則無威、無信則無威、無嚴則無威、無為則無威。
公平公正:學生百差千別,個性有不同,能力有差異,智力有高低,品行有上下,家庭有貧富。班主任對每位學生的態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惡感情,偏袒、庇護一部分學生,鄙視、冷淡另一部分學生,要一視同仁公平公正,批評和表揚要恰到好處,無親疏好惡之分。班主任的公正、無私、善良、正直,能使學生在與班主任的交往中體驗到公正的合理性,有利於影響和激勵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培養優秀品質;有利於得到學生的信賴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動局面;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反之,班主任的偏私與不公,必然使學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壓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傷學生學習與要求上進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對學校的信任,甚至對社會的信任,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和優秀品質的培養。
寬容學生: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有時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為強烈」(蘇霍姆林斯基)。寬容是一縷陽光,她照亮了一片童心;寬容是一絲春雨,她滋潤了學生的心田;寬容是一粒愛的種子,她會在學生的心中萌發;寬容是一個接力棒,她傳遞人性,傳遞力量。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寬容是仁愛的光芒,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寬容是理解的橋梁,真誠是它的基石;寬容是芬芳的花朵,友誼是它的果實。寬容是一種美,猶如暴風驟雨後天邊的彩虹;寬容是一種力量,支撐人們熬過數九寒冬,盼來陽春三月;寬容也是一種魅力,一顆寬容的心襯托出一種迷人的人格。人世間時時處處需要寬容,學會了寬容,你的視野才會變得更為廣闊,更加美麗,你的生活才會充滿陽光。
服務學生:教育是一種服務,教育需要服務意識,班主任更需要有服務的意識。作為班主任,教育學生就是服務好學生,班主任首先要有顆服務學生的心,這就要求班主任不能高高在上,應該能學會平等地和學生交流對話;班主任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叫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愉快地學習;班主任要及時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時化解學生壓抑在心頭的郁悶,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會或個別談話,激發學生的上進心;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勞逸結合,保證學生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有旺盛的精力;班主任要適當組織一些健康的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學得開心而輕松;班主任要給學生學法指導,對學生要注意表揚,少批評,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滿足感。
注意觀察:觀察是班主任的基本能力,觀察力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班主任搞好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質,班主任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首先要了解學生。要了解學生,就不能事事依靠別人的介紹,或能過學生本人的回答解釋,主要還是靠班主任自己的觀察。觀察是一種直接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最有效的辦法。班主任的觀察力是因材施教的依據,班主任只有通過各種活動細心觀察、深入細致地了解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紛繁復雜的情況,分析研究他們心理和個性特點形成的原因,才能逐漸掌握每個學生的特有興趣、專長、性格與脾氣,然後採取不同的指導方式,使學生從不同的起點上都得到發展,有所進步和提高。一個人的思想、內心活動總是會在行為活動中有所表現的,尤其是青少年情緒比較外露,往往還不善於掩飾自己,班主任從學生表現出來的各種神態和表情中就能捕捉到學生思想感情的變化,及時地發現他們身上隱藏的極其微小的發光點,找到還處在萌芽狀態的錯誤苗頭,從而使好事得到及時扶植,發揚光大,使壞事消滅在萌芽之中。同時,班主任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還能及時覺察社會上各方面的思潮對學生的影響,及時發現和了解在某一時期、某一階段預防何種隱患,從而把握住教育學生的主動權。
學會傾聽:上天賦予我們每個人一條舌頭和兩只耳朵,為的是讓我們多聽少說。對學生的發展而言,班主任真誠的言說與虛心的傾聽,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傾聽,不僅意味著對學生的關注、關心與關愛,而且表示出對學生的尊重、理解與接受。一個善於傾聽學生的班主任,必定是能夠使學生產生親近感的班主任。從此意義上說,班主任對學生的教學和指導,首先便是傾聽學生的體悟,傾聽學生的理解、觀點、思路或構想,或者傾聽學生心靈的困惑、學習上的感悟。
精神飽滿:班主任的精神面貌對學生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良好的精神面貌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是師生之間心靈交流的精神粘合劑。教育需要激情,激情是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班主任的精神面貌。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的班主任不一定是優秀班主任,但優秀班主任一定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優秀班主任總是精神飽滿的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他們不像有些班主任那樣把自己的職業僅僅看成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是當成終生為之奮斗的事業,這種激情不是頭腦發熱的一時沖動,而是蘊藏於心的堅定信念。良好的精神面貌關鍵在於班主任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如高度的敬業精神、責任感和事業心,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情緒特徵,開朗的個性和樂觀的精神,豁達的胸懷和真誠的態度,廣泛的興趣和堅定的信心。班主任應當力求教育智慧的優化,教育人格的豐滿,努力完善自身的精神面貌,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去,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養,充實自我,完善自我。
靜以修心:班主任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的超越自己。靜下心來,受益的是你的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靜下心來,看似是一種狀態,實質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一種矢志不渝專心於教育的精神品質。在當前的形勢下,誰能做到這一基本要求,達到這樣一種境界,誰就是好班主任。班主任如果抱著一種功名利祿之心從事我們的教育工作,從個人來講必定一無所獲,也根本不可能收獲到什麼幸福與快樂,從培養學生來講,有百害而無一益,進而危及的是學生的一生。因此,每個班主任都應該從自身做起,讓教育工作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融入到我們的血液中。
家校溝通: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思想,品行,家長對孩子行為的認知比較具體深刻;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態度、學習質量和健康狀況等在很大程度上與家庭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對學生教育起主導作用的學校教育又必須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這之間的紐帶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一方面會直接影響到師生關系,另一方面也會通過家庭教育這一渠道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因此,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十分重要。對孩子共同的愛是溝通的基礎。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共同的愛使家長和班主任的距離拉得更近,使家校的交流更加自然融洽。
③ 什麼樣的班主任才算是好的班主任
有仁愛之心,對學生要求嚴格,對學生負責,知識淵博,能激發出學生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的好的習慣的班主任應該是最好的班主任。
④ 班主任應該什麼樣子的
我這里轉載了一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何做好新時期班主任工作?
結合實際闡述如何做好新時期班主任工作?
1
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帶好一個班級,這是許多老師在不斷探索和實踐的問題。有人認為:只要埋頭苦幹,下一番苦功,花一番力氣就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其實不然,在埋頭苦乾的基礎上,還需要多動腦筋,深入了解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究工作藝術,才能帶好新時期的學生。班主任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教育學認為:「應對學生進行和諧的教育,從各方面去發現深藏在每個學生內心的財富,這財富正是學生奮發向上的強大內在動力」。所以,作為班主任應善於捕捉各種有利的時機,了解學生、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在工作中,我發現:學生是最講究感情的,特別是90年代的學生,他們接受信息多而快,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甚至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的班主任形象。因為,世界上任何一種思想意識在被人們接受的過程中,都是以從感情上接受為起點的。可以想像,一個學生對自己的班主任印象不好,關系緊張,甚至怨恨,他是不會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所以,班主任要想「曉之以理」,必須先「動之以情」,要抓准時機,建立密切的師生關系。例如:我剛接新班時,學生對我比較疏遠,中午學生們正興至勃勃的談論球賽,可是看我一進去,立即停止了話題,而對這種局面,我馬上又把球賽的話題挑出來,由於學生對球賽的受好,自覺不自覺地又討論起了球賽的場面,師生談論的很投機,感情也很融洽。共同的興趣在師生的情感上建起了橋梁。當有的學生遇到困難,受到挫折,精神不振,感情脆弱時,他急南非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感情上的撫愛,物質上的幫助,這就在他的心裡出現了一個易於溝通感情的時機。如果班主任主動去關心體貼他,那麼他對班主任的感情會很快密切起來,他會認為班主任是他最值得信賴的人,在這個時候正面教育他,他會愉快接受。例如:我帶的95級學生,農村的同學比較多而且住宿,其中一個學生與外界的人聯系比較多,有一次因哥們義氣去打群架,事後,他很害怕,連學都沒心思上,想一走了之。我發現後,問明了情況,先穩住了他的情緒,然後帶他去找了那些小哥們,把事情妥善的處理好了。事後我並沒有給他嚴厲的處分而是借著這件事情耐心的批評教育他,他很容易接受,並且對班主任特別親近。從此學習勁頭也很足,並成為老師的得力的助手。經過這些年的實踐,我深深的認識到,只要教師能以情感人,以理教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使教育更見成效。 二、 班主任工作要講究藝術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能否掌握這門藝術,直接影響班主任工作效果。作為班主任,不論是了解學生的心態結構,還是批評、表揚學生,都存在著有個藝術問題。做為好的班主任,必須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中講究方法和藝術。 1. 認識、了解學生的藝術。對一個班主任來說,在接到一個新班時,首先就應該認識、了解學生。 2. 對學生表揚的藝術。表揚對成年人來說不算什麼,而對十六、七歲的學生來說卻象石子投入心潮中,盪起層層漣漪。每當學生有進步,取得可喜成績時,班主任應給予及時表揚。但必須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表揚准確,不能搞「大鍋飯」形成大家好的局面。二是表揚要及時。三是表揚不要過多、過高。多會形成一般化,高會使人感到高不可攀。所以,對典型的學生進行表揚,即起到模範作用,又會受到良好效果。 3. 對學生批評的藝術。學生是教育者塑造雕刻的實體,塑造雕刻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還只是未成材的小樹。批評是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之一,如果班主任對待學生的缺點只是一味的訓斥指責,生硬的用學校管理規定來處罰他們,而不講究批評藝術,會適得其反。而且還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當然,對班級個別品德比較差的學生我們應當給予一定的處罰。但對一般同學的缺點,班主任要滿懷愛心,滿懷理解的去點出學生的不足。班主任的誠摯是啟迪學生心靈的鑰匙,只有誠摯,才能驅散學生對班主任的敬而遠之和畏懼感,使之由衷地認識教師是在幫助他,教育他,關心他。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產生自我教育,自我批評的意識,再有班主任進行批評教育時,切忌不分輕重緩急,不分場合、地點,不分時間,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有時委婉的批評,無聲教育會產生奇異的效果。學生犯了錯誤,心理狀態各不相同。對犯了錯誤後馬上後悔的同學,班主任應給予關心和體貼,從正面引導,不需批評,只要講清道理。對犯錯誤後還感到自己「委屈」。對犯錯誤而消極的同學,班主任應著重解決他們不是不能好,而是必須好的問題。教育他們分清是非,增強自尊心、自信心,向好的方向轉化。 總之,教育學生,特別是對後進生,教師首先要弄明白從哪裡下手進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知」「情」「意」「行」,從哪開端對學生進行教育。當前對後進生的教育,主要應從「情」上開始收效可佳。當前,我國正在實行市場經濟,學生思想也在不斷變化,問題的關鍵在於正確引導。所以,新時期對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本身就要不斷地學習和提高,否則,就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2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建設者、組織者、領導者,是班級的中心和靈魂。新時期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傾注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一、必須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當前師生之間的交往障礙和隔閡十分明顯和突出。據上海市關於師生關系的調查報告顯示:有60%的教師自認為是熱愛學生的,但只有5.61%的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愛。從《中國教育報》的調查結果看,當前中小學師生關系表現出明顯的傾向性問題:師生感情產生隔膜,呈現出師生間知識傳遞的渠道在拓寬,而感情溝通的渠道在縮小的趨勢。這種現狀的存在,必然從根本上阻礙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開展。師生關系是學校關系的基礎與核心。從一定意義上講,師生關系決定了學校的教學和教育質量的高低。因此,班主任教師更新觀念、與時俱進以及努力構建適應時代的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已刻不容緩。切實做到了解和相信每一個學生,尊重和關愛每一個學生,視學生為「發展的人」,「有個性的人」,「有獨立意義的人」,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始終堅持身教重於言教的教育原則。「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任何一個教師,不管他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小學生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不斷形成階段,有很強的可塑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時時處處作學生的表率,凡事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班主任教師應始終堅持「身教重於言教」的原則,不斷加強自身業務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不斷規范自身言行,不斷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優秀的品質、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和教育學生,讓學生在言傳身教中接受教育,得以發展。 三、恰當運用嚴愛相濟的教育方法。嚴格要求學生是愛學生的表現,教師愛學生主要是從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著眼,所以愛學生就要嚴格要求學生,要求學生向良好的方向發展前進。熱愛學生、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我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實在說,在我們的辯證法里,這兩者是一個東西。對我們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俗話說,愛之深,求之切。「愛」表明了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嚴」表明了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嚴出於愛,愛寓於嚴,嚴愛相濟才能教育好學生。如果教師對學生只愛不嚴,那就成了放任、縱容學生和遷就、庇護學生,最終是害了學生;如果只嚴不愛,那麼這種嚴達不到教育的目的。當然,嚴格要求學生要嚴而有度,合情合理,不吹毛求疵,不強橫無理,不抑制學生個性的發展。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教師都是用自己出色的感召力,把握好「愛」與「嚴」的分寸,把二者真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自己愛的感情中和嚴格的要求下,愉快、健康的成長。 四、充分調動家長教育的潛能。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從出生第一天起,直到長大成人,最能影響他們的人是他們的家長。家長的行為、價值觀以及對生活的態度會在孩子的精神上和素質的發展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巨而復雜的任務。」這表明教師和家長在人才培養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者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目前中小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學生家長都接受過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他們有很大的教育潛能,也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因此,要教育好學生,班主任教師必須取得家庭的緊密配合,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挖掘家長教育的潛能,經常與家長互通信息,更好地了解學生,實施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案,與家長形成教育共識。
⑤ 理想中的班主任是什麼樣的
對工作負責,寬厚待人,富有幽默感,他能使我們在一種較為輕松地環境下學習,而且能時常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帶領我們走入課堂,邁進學習的樂園。
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型班主任最受學生愛戴。
⑥ 什麼樣的班主任才是優秀的班主任
如朋友一般會和你開玩笑,需要時成為嚴厲的班班大人,不需要時,可以戲把言開。我的六年級班主任就很好,陪我們打籃球,有一次來了很多老師,還有幾個副校長。
⑦ 我應該做什麼樣的班主任
首先你要會玩王者榮耀。與他們有共同的語言。
還有就是一顆心,最起碼正能量,要比常人壓力重些
其次就是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小學老師改做什麼,重點科目老師改做什麼體育老師該做什麼。建議你無論是感興趣不感興趣的科目你都要有所了解。早了解少吃虧。每個地方都有規則與底線。
⑧ 什麼樣的班主任才是優秀的班主任
班上的學生都很配合,學生一提到班主任就有說不完的批評,說老師對他們太嚴,但是班主任安排下來的事他們不能不去做而且還不得不將事情做好做到位。
⑨ 怎麼樣做一個好的班主任
一個好的班主任應該是這樣的:
首先,他應該是一個有愛心的人。
他善解人意,是學生的好老師,好長輩,好朋友。他不會體罰和漠視學生,真心喜愛學生。
在學習上他能耐心細致的給予指導,在生活上他能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在學生受到挫折時去安慰他們,在學生煩惱時去開導他們,在學生迷茫時去幫助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他時刻能讓學生感受到誠摯的關愛。
其次,他應該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他會自覺的備好每一節課,精心上好每一堂課,細心批改好每一份作業,耐心輔導好每一位學生。
他會時刻提醒自己:
今天我為學生做了什麼?
一位有責任心的班主任,在面對課堂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時,不退縮、不迴避,會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並勇於迎接各種問題的挑戰;
一位有責任心的班主任會時常鞭策自己:
只有不稱不稱職的教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在教學上努力,鑽研,不斷進步,能用自己深厚的學養澆灌出智慧的花朵。
最後,他還應該是一個有同理心的人。他能夠站在學生角度看待問題。
在他眼中,所有的學生都是平等的,沒有好差之分。他會尊重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並懂得寬容學生,給學生以改正錯誤的機會,時刻把學生當做與自己平等的人,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能夠在平等、自由、寬松的教學環境下快樂健康,茁壯的成長。
⑩ 班主任到底是什麼樣的大神
班主任是一個教育型抄的管理者。 班主任襲首先是管理者。「管理」包括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職能,作為班主任要擬訂班級工作計劃,組織班級一切活動,要指揮和控制學生,要協調各科任課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或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班主任不是一般的管理者,而是「教育型的管理者」,說班主任是「教育型的管理者」是為了區別與工廠、軍隊、公司、機關的管理者,同樣作為管理者,班主任面對的不是成年人,而是少年兒童,是一個受教育者,因此管理方式、方法有著質的區別。班主任作為「教育型的管理者」,教育為重,管理為輕,因為管理的目的不是為了使學生就範,而是使他們受到教育。這一點正是我們絕大多數班主任所忽視的。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重在管理,認為管理就是緊抓不放,就是讓學生怕老師,或者是哄學生聽話,特別是對問題學生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