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工資
公辦教師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昨日舉行,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首次提請審議。修訂草案對亂收費、體罰學生、劃分重點學校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受國務院委託,教育部部長周濟就修訂草案作了說明。現行義務教育法自1986年施行以來,對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義務教育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反映比較強烈。因此有必要對現行義務教育法進行修訂。
雜費將逐步免除
針對社會較為關心的收費問題,本次修訂加入了一系列明確規定。修訂草案規定,對在公辦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得收取學費,並逐步免收雜費;在課程標准范圍內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不得收費;向學生發放教科書以外的其他書籍、資料,不得收費;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從事營利性活動,不得自行或者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聯合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
而在經費保障方面,縣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編制本部門預算須向農村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政府關於教育經費的預決算以及學校收支情況也應當向社會公布。
不得劃分「重點」「非重點」
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劃分「重點」,導致了擇校等一系列問題,修訂草案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不得以任何名義將學校分為重點和非重點。
同時,學校也不得以任何名義編排設置重點班,不得因個人特徵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不得違反規定開除學生。
教師收入不低於公務員
為保證教學質量和逐步提高教師待遇,修訂草案規定,公辦學校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當地公務員相應人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同時,城市公辦學校教師晉升高級職務,應當具有在農村等經濟欠發達地區任教一定年限的經歷;新聘任的教師應當到農村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校任教一定年限。而縣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公辦學校骨幹教師巡迴授課、緊缺專業教師流動教學。草案也規定,學校不得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判處徒刑的人,或者有精神病史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德育應放在首位
為了保障素質教育順利進行,草案規定,學校和教師應當按照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標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不得違反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標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不得違反課程設置方案增加或者刪減課程。學校也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形成德育教育體系,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公務員的年薪我想你應該知道.
民辦的教師
當眾人嚷嚷著要給「吃不飽穿不暖」的公務員發13個月的工資時, 甘肅的一位民辦教師每月才40元 ;當2006年公務員錄取比例以38∶1創歷史新高的時候, 還有1人13年如一日撐起1所學校 ; 當北大以10萬的天價學費招收彩票碩士時 ,有位民辦教師的奢望就是每月300元
我想你有了底了吧/
祝你幸福
Ⅱ 已經確認民辦教師福利待遇還能不能解決
這個很難確定,需要看社會反響程度,還要看國家領導的態度。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通知》,國家對民辦教師工資待遇和新的政策有以下內容:
1、統籌解決民辦教師問題實行地方責任制,各有關總產部門積極配合。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按照國家總體規劃,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抓緊制訂本地區統籌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具體實施計劃。
2、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工作要在加強管理,提高素質,改善待遇的同時,全面貫徹實施「關、轉、招、辭、退」的方針,分區規劃,分步實施,逐年減少民辦教師數量,力爭到本世紀末基本解決民辦教師問題。提倡和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解決民辦教師問題。
3、堅決關住新增民辦教師的口子,任何地區、單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新增民辦教師。國家承認的民辦教師僅限於持有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發放的「民辦教師任用證」,並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的民辦教師。省級人民政府原規定國家承認的民辦教師的截止時間不得改變。
4、要有計劃地將合格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國家專項指標於每年年初下達,當年有效。各地在逐年落實國家專項指標的同時,根據需要與可能,在不突破國家下達給本地區當年度「農轉非」計劃和增人計劃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安排一部分配套指標用於該項工作。要堅決考核、考試相結合。
考核要以思想品德、工作能力、教學水平和對農村教育事業的貢獻為主;考試要以相關學科為主,要根據當地和民辦教師的實際情況,對長期從事民辦教師工作,在邊遠地區、貧困地區任教多年,擔任學校教學領導工作,
以及教學成績突出等的民辦教師制定一定的免試政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編制分年度計劃,並於每10月底前將下一年度計劃報送人事部、國家計委和國家教委。
5、進一步擴大師范學校定向招收民辦教師的數量,全國中等師范學校每年定向招收民辦教師的數量要達到中師招生總數的20%以上,有條件的地區要爭取達到30%以上。全國平均每年定向招收民辦教師3--4萬人,4年合計約14萬人。
6、要堅決辭退不合格民辦教師。辭退不合格的民辦教師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對辭退人員,地方政府要根據教齡等情況給予一次性的生活補貼。
7、各地要按照國家教委、國家計委、人事部、財政部聯合下發的教人41號文件精神,建立民辦教師保險福利基金,改進民辦教師離崗退養辦法,使年老病殘民辦教師的生活得到保障。有條件的地區,對離崗退養的民辦教師可參照公辦教師退休的有關規定執行。
8、要採取有效措施落實《教師法》中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同工同酬的規定。進一步貫徹教人41號文件精神,在調整公辦教師工資時,相應增加民辦教師工資。在一定時期內,可實行以縣為單位的民辦教師國家補助費總額包干制,減少民辦教師不減補助費,節余部分專項用於提高在職民辦教師工資待遇。農村教育費附加應首先保證支付民辦教師統籌工資。
9、為確保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後安心本職工作,各地要加強管理,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使他們穩定在急需的教學工作崗位上,為農村教育事業繼續做出貢獻。
10、在政府的統一領導和統籌協調下,教育、人事、計劃、財政、公安等部門要分工協作,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做好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實施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把統籌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納入本部門的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共同研究,認真安排,堅決杜絕這項工作中的不正之風,確保國務院確定的「本世紀末基本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目標的實現。
Ⅲ 沒有轉正的民辦教師每月的工資是多少
題主這樣的問題問得莫名其妙,怎麼去回答呢?只能以我當地實地情況從兩個方面說說:
其一,
原民辦教師。
按理說原民辦教師也是沒有轉正的,也應該是你問題的范疇之內的。原民辦教師這一龐大的群體是已經被「政策清退」的不在崗中小學教師的主堅力量。他們在崗時是縣聘而不在編的人員,每月工資是41元(含醫葯費1元)。就這個是從任教一年後(一年前31元/月)至被清退離崗一二十年一直沒有變的工資標准。
原民辦教師。
其二,
代課教師。
現在仍在崗任教還沒有轉正的不是民辦教師,而叫代課教師。他們的產生和存在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學校師資力量缺乏有一定的關聯。不能不說代課教師仍在發揮著他們的余熱,翹首以盼有轉正的機會。可是事業單位的編制卡得很死,他們至今仍是「臨時」任教人員。我們這里是2003年清退原民辦教師後,代課教師工資漲到了81元,310元,到2010年又漲到了1380元,也就是說至今還是這個標准,這也是當地人均最低工資的標准。
代課教師。
不管是沒有轉正的原民辦教師,還是代課教師,工資待遇很低,這也是造成他們家庭生活困難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離崗已經十多年的原民辦教師,現在可是農村老人了。又不得不面臨養老的問題,僅憑每年教齡的8元、10元、20元的養老補助,是根本無法保障他們的生活開支。工作時入不敷出,他們迫切需要把教齡補助增加到至少200元,為他們的晚年生活得到幫助。
Ⅳ 原來的民辦教師工資是否增加
目前補貼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考試轉正
從1997年至2000年,根據轉正指標,各地組織在崗民辦教師參加轉正考試,考試合格轉為正式教師。
二、免試一次性轉正
在邊遠、貧困山區的長期任教的;擔任學校教學領導崗位的;取得市、省級教學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的;給予免試一次性轉正。部分地區放寬條件,多次轉正考試未通過的,只要有高中以上學歷,後來都統一轉正了。
三、一次性補繳社保
對於未轉正的離崗老民師,2002年起,從社保政策上做出安排,容許離崗老民師一次性補繳15年社保,到退休年齡,就能拿錢。現在沒有一次性補繳15社保政策。
四、 老民師教齡補助
為一次性解決未轉正的且未參保社保的老民師訴求和生活苦難,各省制定老民師發放教齡補助方案,各省補助標准不同,比如安徽省一個工齡20元,達到60周歲,由人社局按月發放教齡補助。
Ⅳ 民辦教師的工資是什麼情況
現在教育醫療行業都是很好的行業,當然是不錯的了。這是我們很多學生都要進的地方,非常不錯的待遇。希望建議能幫到你。
Ⅵ 五年的民辦教師有哪些待遇
到了60歲可以到你所在的鄉鎮教育部門辦理民辦教師期間的補貼。如果民辦教師以後轉為公辦了,也應該把工齡接續上。
Ⅶ 國家對民辦教師工資待遇和新的政策有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通知》,國家對民辦教師工資待遇和新的政策有以下內容:
Ⅷ 教育部對原民辦教師工資最新政策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下達的《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和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勞動人事部《關於實施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若干問題的規定》有關條文,現對教師教齡津貼的實施作如下規定:
一、教師教齡津貼執行范圍
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進修學校、技工學校、普通中學、職業中學,農業中學、工讀學校、盲聾啞學校、小學、弱智兒童學校和幼兒園的公辦教師,均可實行教齡津貼。
從事教師工作滿二十年,因工作需要,經領導批准,調離教師工作崗位,仍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以及從事教師工作不滿二十年,調任學校行政工作並繼續兼課的人員,也可以實行教齡津貼。
二、教齡津貼標准
教齡滿五年不滿十年的,每月三元;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每月五元;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每月七元;滿二十年以上的,每月十元。
三、教齡即教師直接從事學校教育工作的年限
教齡計算辦法:
上述學校的教師或中小學專職少先隊輔導員等直接從事德、智、體、美教育的工作年限,計算為教齡。
2.由各級各類學校調入上述學校的教師,原專職從事教師工作的年限可與調入後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教齡。
3.民辦教師或長期頂編代課教師轉為上述學校公辦教師後的教齡計算,應按其工齡計算的有關規定辦理。
4.曾在冤假錯案間斷教育工作,現已平反糾正,繼續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其間斷的時間,可心計算為教齡。
5.在歷次政治運動中,曾在職帶薪下放的教師,其間斷教育工作時間,可計算為教齡。
6.教師連續病休超過六個月的時期不計算教齡。
四、領取教齡津貼的教師調離上述學校後,教齡津貼即行取消。
五、民辦教師是否實行教齡津貼制度,由和地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局)可根據上述規定,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實施細則,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行,並抄報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備案。
Ⅸ 民辦教師工資
「有的民辦學校老師才拿著2000多元的工資,收入還不如鍾點工,怎麼能教好孩子啊?」廣州市人大集中視察民辦教育,在輪番被追問民校教師待遇之後,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屈哨兵表態說,政府已經意識到義務教育是政府應該做的事,現在正在想辦法提高民校教師待遇,將來會給他們發津貼。不過市人大教科文衛工委主任黃炯烈並未放過這個問題,他認為不是幾百元津貼能解決的問題,應該努力實現民校、公校「同工同酬」。 「義務教育是政府該乾的」 根據市教育局提供的2013年數字,廣州有68萬多人在民辦學校就讀,其中兩成中學生在民校,三成多小學生在民校,七成多幼兒園孩子在民校。「義務教育階段那麼多民辦學校,到了職工、技校階段反而少了,這是倒置了,是不是政府引導有問題?」 為了解釋為什麼這么多義務教育階段的任務還在民辦教育,教育局長屈哨兵說,廣州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比較特殊,在民辦學校中的學生有將近一半是非本地戶籍學生,民辦教育承擔了很多外來工子弟教育的任務。 對於這個理由,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黃周海並不認同。她說,國家已經把義務教育的任務給了「流入地」,也就是給了廣州,是財政應該負擔的。既然政府沒錢把這些義務教育民校買回來,應該給民校更多扶助。「民辦學校教師連鍾點工都不如,有的只拿著2000多元錢工資,怎麼可能教好孩子呢?」她說。一些代表表示,不要覺得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教育就是為外來工子弟辦的。 「義務教育是政府該乾的,我們也認識到這個問題」,屈哨兵回應說,政府已經在做這個事情,要進行差別化扶持政策。但黃炯烈不認為每月多發放幾百元教師津貼能解決問題。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楊保林認為,民校扶持力度有待加大,廣州2008-2014年五年的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也就是3.4億元,而且這些資金都不是去幫助民校老師的。「深圳、東莞的扶持力度都不比廣州差,深圳的力度比廣州大很多」。他認為,雖然有財政優勢,但廣州也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方式緩解問題。「這樣你就不會覺得是施捨給人家了,而是你應該做的事情。」 「每到學期末就特別焦慮」 工資低、待遇差,讓民辦教師隊伍「軍心動搖」。「每到學期末我們就特別焦慮,就怕老師拿著辭職報告來找我們。」華師附中新世界學校校長程志文在座談會上無奈地說。由於民辦學校福利待遇不佳,每到期末就有很多老師「跳槽」,如何穩定老師隊伍,成為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從入口的角度來說,優秀大學畢業生不肯來民辦學校,這已經是一個大損失,現在不來也就算了,很多自己學校培養出來的優秀老師都往公辦學校跳槽。」讓程志文擔憂的是,現在在校老師很多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准備著公辦學校招聘,逮著了機會就跳槽。他們學校的團委書記就跳槽去了公辦學校,讓他覺得很惋惜。「我們作為民辦學校,不像體制內的學校對老師有約束,他們想走就走,走了之後我們還要找臨時老師替代,這讓我們很被動。」 軍心不穩,怎麼打仗?對此,程志文認為,解決民辦教師隊伍穩定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他們的身份認同。他建議把優秀民辦老師的檔案從人才市場放進教育局,適當提高他們的待遇,既能夠有利於身份認同,又能給教育局提供人才儲備。 民校教師工資不到公辦一半 教育局稱,目前民校教師待遇確實只有公辦學校老師的1/3到1/2。 「你們幾個學校老師的工資有多少啊?」座談會自由交流環節一開始,市人大常委、市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衛工委主任黃炯烈就向在場的民校校長詢問。 「我們這邊老師年薪6萬元,是把所有都包括進去了,如果扣了五險一金就每月只有三千多元,這么微薄的收入使他們都進入『貧困群體』了,現在連養家糊口、孝敬父母都是難題。」集賢小學的劉利校長說。而元下田小學的林雄斌校長表示,他們學校的老師收入也是差不多這么低。不過,他透露剛進來的教師的收入就更低,「剛進來的老師每月只有2800到3000塊。」 白雲區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前一段時間對教師的待遇進行了摸查統計,發現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民辦學校老師的平均工資在3500元以下,而這類學校佔到總民辦學校的70%左右。相比民辦學校老師的「寒磣」收入,公辦教師工資單就亮眼許多了。「據我了解,公辦學校老師的平均工資絕對超過7000塊。」白雲區教育局長黃紹桂說。按照這個數據算,民辦教師的平均工資還不到公辦教師的一半。 聲音 每年投入民辦教育的財政資金不多,所以我們沒有對這塊進行審計,因此不便發表意見。 ——— 昨日上午的各部門座談會上,審計局到現場開會的調研員如是說 民辦教師隊伍中,大多是從大專院校直接進入民辦學校的,他們在職稱評定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難。政府和相關部門能否出台協調性文件,切實幫助解決這個突出問題,讓他們更加安心為廣州教育再作貢獻。 ——— 賢豐實驗小學校長顏其明 民辦老師付出辛勤的勞動,其收入的待遇、退休後的養老等一直未能夠與公辦教師持平,長此以往,叫一群一直在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的民辦教師們何以安心、何以安家? ——— 集賢小學校長劉利 景泰街今年7月有個民辦學校場地租約到期後不給租了,1000多個學生的分流安置成為一個大問題,我們整個暑假就像坐在火山口一樣。 ——— 白雲區教育局長黃紹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