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教師的要求
首先是要有資格證書啊
Ⅱ 要當一名幼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當幼師需具備這些條件
除符合一般的高中段招生要求外,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特點,還需符合以下條件:儀表端正大方,手指完好無損;行走步態無明顯跛行,脊柱無明顯側彎,無駝背;面部無畸形,無3×3平方厘米以上的疤、麻、血管瘤或白癜風、黑色素痣等;身高1.45米以上(17周歲以上考生1.50米以上)。
有一定的普通話基礎;語言流暢自然、口齒清楚。有一定繼續學習音樂、美術和舞蹈的基礎;肝炎病原攜帶者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檢驗陽性者不能報考。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考試的文化考試考生,一律參加當地教育局統一組織的學業(升學)考試。
對孩子,老師們會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因為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教師的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樣。只有做一名合格、優秀的幼兒教師,才能教出優秀的孩子。當幼師還需要具備的條件:
1、愛心:作為幼師要充滿愛心。愛是教育者實施教育的思想感情的核心,是教師與幼兒連結感情的紐帶,建立友誼的橋梁。一個人如果沒有愛心,對幼兒就會漠不關心,對孩子的態度就有可能粗暴、兇狠、甚至體罰幼兒。這不僅會使教師失去孩子的信賴,更重要的是還會傷害幼兒的心靈。
孩子把幼兒園當成自己的家,把老師當媽媽,這是多麼深的情和愛呀!如果我們在今後的幼教工作中也能用一顆愛心去呵護每個孩子,去關心他們,這樣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2、耐心:幼兒教師引導幼兒時要有耐心。孩子的理解思維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很多事情都要反反復復,不厭其煩的去教育、引導他們,才能接受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見到老師要問好,不要隨地丟垃圾,上課有事要舉手說話等等,單單一遍他們是不會記住和接受的。只有天天講、天天說,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細心:幼兒教師的觀察一定要細心。每個幼兒都有他獨特的個性與性格,教師要根據不同性格的孩子實施不同的引導方式。對於性格內向的小朋友要不斷的鼓勵他們,這樣他們才能放開自己。對於活潑調皮的孩子需要老師隨時提醒,他們才能管好自己,做自己該做的事。
4、精心:幼兒教師不但要有過硬的科學文化知識,較強的業務素質,專業技能技巧更為重要,教師在給幼兒傳授知識的時候要有趣味性,讓孩子在邊玩邊學的情況下,輕輕鬆鬆的理解與接受,因為每個幼兒都有希望得到新知識的權利。這也是家長送幼兒來園的最直接、最實際的目的。而作為幼師來說,得時時刻刻將這些牢記心頭,盡量讓每一名幼兒在課上有所收益。
5、恆心:幼兒在幼兒園獲得知識,可以提高他的智商,受到良好的品行訓練,可以培養他的情商。科學合理的常規教育,是幼兒獲得情商的重要途徑,再加之持之以恆的常規培養和訓練,更有利於幼兒全面發展。實踐證明:一個好習慣助你一生發展。從幼兒入園的第一天起,就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能力對幼兒進行常規訓練。
內容有自理能力、良好行為,交往與合作等。從如何吃飯、入廁,到自己正確地穿脫衣服鞋子;從坐享其成的'小皇帝'到主動關注他人;從互相幫助到共同分享。需要教師反復地激發、引導、鼓勵,不厭其煩地督促、訓練,把瑣碎的工作做好,把每一個細節做精。
6、自信心、自尊心:一個對自己工作沒有信心,消極懈怠的人是無法做好工作的,幼兒教師自身充滿自信、自尊的人格,才是一個思想健康、積極向上的好老師。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是沒有是非觀念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否則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影響幼兒以後的學習生活。
7、誠心:家長將孩子交給老師是他們對老師的信任,作為教師應將這份信任化作一份責任。盡心盡力把每位幼兒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如果有的家長對老師的不信任和對幼兒園工作的不了解,有時會對老師產生誤會。老師要有'忍辱負重'的心態,以大局為重,向家長做好解釋,用熱情地態度,扎實地工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化家長,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2)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擴展閱讀:
1、溝通能力:要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表示關注、接受和鼓勵幼兒的談話。
如教師關注地用目光注視幼兒,用點頭、撫摸孩子表示鼓勵和對孩子談話的興趣,使幼兒感到「老師很喜歡聽我說」。教師在傾聽孩子說話時要有耐心,細心揣摩和理解幼兒語言中所蘊涵的意義。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使幼兒了解教師的想法。
如在講故事的時候,一個孩子老是打擾別人,影響其他小朋友聽故事。教師可以說:「當聽我講故事時打擾別人,別的小朋友就很難聽到故事,你自己也聽不到,這讓我覺得很失望。」
2、組織活動能力:教師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兒教師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在設計教育活動時,能夠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准備大量的教學具,讓他們動腦動手動口。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以啟發誘導的方式和發散式的提問形式,激發幼兒學知識的願望,要變讓我學為我要學,真正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正確的師生關系。
3、自學能力: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地吸取新知識,學習新技能,開闊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質,以跟上時代的變化。如果幼兒教師不以身作則,那麼給幼兒帶來的影響將是後患無窮的。
Ⅲ 21世紀對於幼兒園教師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對於老師的基本要求是必須有師德,而且有相關的資質證明
Ⅳ 幼兒教師的能力要求
教師的言行舉止是幼兒模仿的榜樣,對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需要具備哪些素質與能力:
1、要有執著的事業心。
幼兒園的日常工作是瑣碎和平凡的,同時情況又是復雜多變的,有時孩子的行為會出現問題,有時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師特殊的照顧,在這樣艱巨的工作下,許多教師不免會出現煩躁情緒,而這種情緒會傳遞給敏感的孩子,使他們感到焦慮不安。所以教師應該對幼兒教育工作的特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充分的准備,堅定信念,保持一顆執著的事業心。
2、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個性特徵。一個對自己工作沒有信心,消極懈怠的人是無法做好工作的。幼兒教師自身充滿自信、自尊的人格,處理問題時也表現出自信都將感染幼兒,給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模仿榜樣。
3、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個性品質
幼兒雖然年齡幼小,但是也喜歡美好的形象。孩子們會說:「陳老師真好看,和媽媽一樣」。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教師什麼都懂,其形象在他們眼中無比高大,老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是敬仰和崇拜的對象,老師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師要格外嚴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們喜歡舉止大方,親切活潑,穿著得體的教師,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和舉止。
4、要有愛心和童心
教師不僅要愛漂亮的孩子,也愛長相一般甚至醜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僅愛聰明的孩子,也愛發展速度緩慢甚至遲鈍的孩子;不僅愛聽話的孩子,也愛調皮的甚至有許多問題行為的孩子;不僅愛家庭背景富裕、社會地位高的孩子,也愛平民甚至家境貧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師通往每個孩子的心靈世界的橋梁。一位好的幼兒教師往往是幼兒的「忘年交」,是幼兒群體中的一分子,他們保持了一顆純真的童心,積極參與孩子們的各種活動,和他們一起游戲、講故事、說悄悄話。在這種平等的關系中,教師就能夠和幼兒之間產生情感上的交流,就會在幼兒內心引起「共鳴」,同時教師會在生活中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更加愛孩子,由此,教師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Ⅳ 教育活動對幼兒和教師的要求分別是什麼
一)觀念要更新 要樹立新型的兒童觀 將兒童看成一個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貢獻者,教師要學會發現兒童,解放兒童,即讓每一個兒童的潛能在一個有利的環境中得到自我發展,表現出更好、更和諧的個性。 具體講,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提倡八大新型兒童觀(價值觀、權利觀、親子觀、健康觀、發展觀、學習觀、養育觀、性別觀) (二)主導作用要發揮好 1 .探索知識的探索者。學會幫助兒童解惑與做夢 2 .幼兒潛能的發掘者,學會捕捉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催發兒童心靈深處智慧的種子萌芽。 3 .幼兒學習的榜樣 a .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b .對家長形成較強的影響力
Ⅵ 對幼兒園老師有什麼要求建議
對幼兒園老師的建議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准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製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並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3.多與孩子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14.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簽。
15.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16.要學會真誠地贊美孩子,而不是像對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17.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1.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這很重要。
Ⅶ 幼兒教師應具備的條件
一、現代化的教育觀 教育觀念是人們對於教育活動認識的結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現實的變化,又深刻地影響著教育現實的存在。南京師范大學魯潔教授指出,教育的現代化首先要抓好觀念的現代化,也就是使傳統的教育觀念向現代教育觀念轉變,有了現代教育觀念的教師,才會有現代的教育。這種教育的「軟體」建設應當是幼兒教育現代化的關鍵,也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保證。什麼是現代化的幼兒教育觀念?所謂現代化的幼兒教育觀念就是現代人們對幼兒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它涉及幼兒教育的價值觀、目的觀、課程觀、教學觀、評價觀等觀念。幼兒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具有教育性和福利性,幼兒教育不僅是以促進幼兒在健康、認知、社會性、情感、個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為目的,而且要突出時代特徵。二十一世紀幼短育應讓幼兒「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關心 」。特別應幫助兒童關心社會、國家的經濟和生態利益,關心全球的生活條件,關心他人、關心家庭、朋友和同伴,關心其他物種(包括動物和植物),關心真理、知識、學習及關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未來的幼兒教育課程逐步趨向整體、綜合化,它將更加註重教育內容的相互聯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綜合使用,更加追求整體利益。現代的教育評價將更加全面、系統,評價的重心將放在幼兒發展方面。幼兒教師只有用現代化的教育觀念指導教育實踐活動,才能實現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目標。 二、科學的兒童觀 現代化的教育觀念是以現代化的兒童觀念為其出發點的。因此,二十一世紀的幼兒教師必須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未來的兒童?未來的兒童應是什麼樣的兒童?在歷次召開的關於「未來世界教育的國際研討會」中,各國代表提出的一致看法是:21世紀人才應具備適應性、創造性、社會性、堅韌性及全球觀念的素質。基於這些對兒童新的要求,科學的兒童觀主要應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1)兒童是一個社會的人,他們具有一切基本的人權。在聯合國於1990年9月召開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世界兒童問題首腦會議上遞交給各國政府的《執行90年代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及《執行90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行動計劃》(其中含《兒童權利公約》)兩個文件中,明確地提出了各國政府應當充分保障兒童生存權、保護權、發展權(含受教育的權利)。教師應維護他們作為人的基本權利,而且要創造條件使兒童的權利得到最好的保護。 (2)兒童是正在發展的人。兒童有充分的發展潛能,而且存在發展的個別差異,教師應遵循其身心發展規律,承認個體差異,充分發掘其潛能。 (3)兒童是獨立的人,應有主動活動、自由活動和充分活動的機會和權利。 (4)兒童是完整的人,除了健全的身體外,還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必須高度重視其在身體、認識、品德、情感、個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教師只有科學地認識兒童,才能正確對待兒童,才能使兒童真正得到健康成長。 三、發展的眼光和強烈的未來意識 幼兒教育的對象是未來世界的主人,幼兒教師必須用發展的眼光來培養人才,要用未來社會的標准來培養今天的孩子,應該具有強烈的未來意識,因此前瞻性的戰略目光對二十一世紀的幼兒教師來說尤為重要。未來意識主要包括環境意識、競爭意識、國際意識、全球意識等。 (1)環境意識。環境教育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熱點,也將是我國教育的一個新課題。1994年埃及開羅的國際人口與發展大會、1994年日內瓦的國際教育大會,以及1995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社會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都對環境教育在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改善人類與自然關系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幼兒教師要樹立環境意識、充分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並在教育實踐中加以實施,培養出具有環境意識的二十一世紀的兒童。 (2)競爭意識。八十年代以後,世界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世界各國由冷戰時期的軍備競爭轉入經濟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所謂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上是高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讓學生從小學會敢於競爭、適應競爭,是現代社會對教育的一個要求。二十一世紀的幼兒教師必須樹立競爭意識,在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學會公平競爭。 (3)國際意識。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是不可抗拒的潮流。許多國家在本國的民族經濟向日益開放的、相互依存的世界經濟一體化方向轉化的同時,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國際,要有助於培養「跨越國境的人」、「面向世界的人」、 「善於與他人合作、共事的國際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要讓兒童樹立「地球村」、「我是世界公民」的觀念,從而培養兒童形成跨國界、跨文化的超越選擇能力。因此,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養「世界人」。由此可見,幼兒教師的國際意識不可缺少。 (4)全球意識。全球意識的興起是未來人類社會意識發展的一種新趨勢。全球意識超越了民族意識、國家意識,是一種對全世界、全人類的關心。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報告指出:「我們當前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又要求在當前和未來生活的責任感和信任感方面有一種新的倫理觀」。可見,全球意識在未來教育中必定佔有一席之地,樹立幼兒教師的全球意識不容忽視。 四、較高的教育技能。 在現實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幼兒教師能歌善舞卻缺乏應有的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技能,在幼兒師資培訓過程中往往也是忽視了有關教育技能的培養。而教育技能對於一個幼兒教師來說更為重要。新世紀的幼兒教師應充分重視教育技能問題,並通過各種途徑加以提高。教育技能主要包括了解幼兒、創設環境、組織教育活動、與幼兒和家長的交往等技能。 五、健全的人格 蘇霍姆林斯基談到教育學生時說:「我們工作的對象是正在形成中的個性的最細膩的精神生活領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識。這些領域也只能用同樣的東西去施加影響。」另一位教育家烏申斯基也強調過:「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人格的作用。」可見,教師的人格作用不容忽視,尤其是幼兒階段的孩子,他們正處在個性形成時期,可塑性最大、模仿性最強而且教師在他們心目中具有相當高的威信,幼兒教師的人格對幼兒的作用尤為重要、尤其明顯。二十一世紀的幼兒不僅要有強壯的身體,而且要擁有健康的心理。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具有健全的人格特徵。 (1)教師要性格開朗,進取心強,人際關系協調整; (2)教師必須能有效地適應變化著的社會生活環境; (3)教師對幼兒身心健康、潛能發揮能產生積極有效影響。如果幼兒教師不具備這些特徵,那麼幼兒的心理健康勢必受到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影響二十一世紀所需人才的培養。 除此之外,二十一世紀的幼兒教師還應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是把教育科研知識運用於教育科研各步驟中的實際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選題能力、查閱文獻能力、取樣能力、運用科研方法能力、整理分析資料能力和撰寫報告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師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科研能力的提高不僅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而且還可以提高幼兒教育活動的質量,使幼兒得到更大的益處,從而培養出更多二十一世紀的合格人才。
Ⅷ 家長對幼兒老師的要求都有什麼
我覺得你說的完全是幼兒教師基本禮儀-----儀容儀表禮儀里的。如果你是為開幼兒園做准備呢,你可以參考幼兒教師基本禮儀 儀容儀表禮儀。 教學是幼兒園教研組應該抓的問題。 素質和愛心等則是幼兒教師道德規范里有的內容。 如果只是想了解家長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對幼兒的無微不至的照顧,生活方面也有 ,教學也有。 教師對家長的態度尤為重要。 其他著裝 妝容什麼的是幼兒園應該抓起的東西。
Ⅸ 幼兒園對幼兒教師的五項技能的要求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五項技能考核標准
一、指導思想
為促進幼兒教育事業培養工作的全面開展,提高我院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整體素質,選拔和造就一批優秀幼教人才,全面提升我院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現決定在我院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中開展「五項技能」考核活動,即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幼兒教師必備的五項基本技能進行考核,以追求刻苦訓練,精益求精,人人達到技能過關、過硬的目標。
二、考核目標
為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五項技能」考核成績,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與畢業證掛鉤。
三、考核對象
海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08學前教育專業學生
四、考核內容與標准
(一)會唱一首歌
任選以下其中之一:
1、自選一首成人歌曲,伴奏方式自定(鋼伴或伴奏帶)。
2、自選一首兒童歌曲,自彈自唱。
要求:
1、歌唱的發音規范、字正腔圓,演唱出歌曲的所要求的情感。
2、音準准確,不走調。節奏節拍正確無誤,不拖拍、不搶拍。演唱曲目要完整。
3、能熟練彈唱幼兒歌曲。音準、節奏基本無誤,演唱連貫,能較好地表現歌曲內容。
4、面對觀眾,表情自然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