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庫侖定律教學視頻

庫侖定律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2-04 16:57:46

⑴ 提高記憶力的方法急急急

記憶可以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種。
生活中有些記憶不需要人們長期保存在頭腦中,有些東西要求我們記憶一個特定的時間,在此之後忘卻也無妨。而有些東西則需要長時間地保持在我們的腦袋裡,邊學邊忘,丟三落四,會給學習、生活、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甚至鬧出笑話。
平時我們說增強記憶力,就是指增強這種長時記憶的能力。
我們再來看看記憶的反面:遺忘。遺忘是怎樣產生的?
有兩個原因:一叫消退,就是你記了某些知識,但不經常去回憶,那麼它在腦子里的印象就會逐漸減弱,以致最終消退掉,就象紙上一團墨,不經常塗,時間一長就會泛淡、變白一樣;
二叫干擾,就是腦子里記的東西太多了,常相互重疊、相互混淆,要想回憶清楚某一個問題,一下子很難找到,往往經過反反復復的苦想才能想起來,或者想到一點兒。
總之記憶力既是天生的,又不全是天生的,人們主觀努力不同,記憶力也有好壞之分。

增強記憶力首先要處理好「記」與「忘」的關系
增強記憶能力,還要掌握大腦的活動規律,有五大規律:
一是始動調節,要讓學生克服人體的「惰性」,掌握學習的內容由簡到難;
二是優勢法則,培養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
三是動力定型,教育學生多學多練,「熟能生巧」就是這個道理;
四是鑲嵌式活動,學習內容,性質或形式要交替進行;
五是保護性抑制,學習一小時左右,應當休息片刻。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必須重視大腦活動的五大規律。

除了以上五大用腦規律之外,在一天中學生的記憶力也有差別,在一天中人的記憶力最強的時間是晚餐前一小時左右,所以要動員學生充分利用這一時間段,來背誦課文、公式、單詞,以增強記憶效果。

更詳細的知識:http://jingyan..com/article/d713063500f12c13fdf475e9.html

如何在中學物理實驗中運用多媒體

如何在中學物理實驗中運用多媒體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實驗、現場模擬操作,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目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把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引入到全新的境界,有效地推動和改善了實驗教學。但如果運用不當,反而會影響實驗教學效果,妨礙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多媒體在輔助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談談自已這方面的認識。
1.多媒體輔助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模式
1.1.輔助課堂演示實驗教學
演示實驗是教師做、學生看的示範性實驗,它能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研發認識,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演示實驗中有的實驗現象不明顯、可見度不大,只有講台附近的幾個學生看得清,實際操作難以把握好。如果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則可取得較好效果。例如,在《牛頓第二定律》的教學中,演示實驗很難成功,於是很多教師乾脆不做實驗,用「黑板加粉筆」的形式完成教學,這對學生的筆試也許影響不大,但學生觀察、歸納能力並沒有得到培養。如果利用多媒體的放大、暫停等功能就能很好地解決該演示實驗的難點。
1.2.輔助學生分組實驗
1.2.1.實驗操作的可視化指導
通過預置的規范操作,取代或輔助教師的口頭敘述,更直觀地講解實驗步驟。
1.2.2.強化實驗重點
通過畫面的布局、色彩、動畫、音響效果、播放速度等的變化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更形象、更快捷地理解實驗,突出和強化實驗重點。
2.多媒體輔助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優勢
2.1.對物理實驗的重現和模擬
在普通物理實驗中難以呈現的內容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充分展現出來。像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爆炸等過程,通過動畫使
學生產生感性的認識後再理解相關的概念和原理就容易多了。有些重要作用的概念和規律在傳統教學中只能利用一些圖片或口頭描述讓學生進行想像的,如楞次定律中磁通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讓學生去想像磁通量的增加、減少及感應電流的磁場反抗這種變化實行起來比較困難,這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但如果用多媒體做逼真的模擬,就可以幫助學生擺脫這些認識障礙。這方面應用的例子還有原子彈爆炸、晶體結構、連通器原理、磁懸浮列車、激光、衛星運動軌道、通訊等。
2.2.表現手法的多樣性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模擬模擬各類情境,根據物理學的學科特點,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綜合運用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化不可見為可見,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直觀,化復雜多變為簡潔明了,可以最大限制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充分表現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學習。例如,發電機與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四沖程內燃機的工作過程等都可以用多媒體技術製作很漂亮的課件,運用視頻或動畫手段展示其過程,則可以引導學生突破思維障礙,幫助學生理解,使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充滿了學習熱情。
3.多媒體輔助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3.1.未體現多媒體的優勢
多媒體技術是運用計算機對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聲音等多種信息進行綜合處理與控制,實現人機交互操作的一種信息技術。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把它當作單一媒體使用。例如,放一段錄像,或放一段音樂,或打出一些文字內容。既浪費資源且達不到最佳效果。
3.2.過分依賴多媒體
3.2.1.用多媒體模擬演示代替真實實驗
在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是最基本的教學手段同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盡管用多媒體模擬可以帶給人更加強烈的視聽刺激,更為細膩的物理過程,更加直觀的結果分析。但它不具有實物帶給人的真實空間感、實驗可信度、以及實驗過程中師生的情感交流。如果簡單地把演示實驗搬到屏幕上就違背了認知規律,只有使兩者恰當地結合,將其作為物理過程的再現、結果的分析、規律的總結等,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3.2.2.用多媒體模擬實驗取代學生分組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創新能力。目前,有一些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實驗,導致放棄運用實驗的直觀教學方法的現象,不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嚴重阻礙了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陷入了「多媒體萬能」的誤區。
3.3.多媒體相對滯後
運用多媒體輔助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必須要有相應的課件。目前,現成的課件多由計算機專業人員製成,而他們並非一線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足,在應用中,勢必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4.多媒體輔助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對策研究
通過大量的實踐和思考,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的作用是:「能做實驗」的補充、「難做實驗」的模擬,復雜物理現象的展示、抽物理概念的剖析、微觀世界的放大、宏觀世界的縮小。
4.1.比較清晰的宏觀物理實驗
在教學中一定要做好實驗,不能用「模
擬實驗」來代替。但可以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在科學模擬的基礎上來分析瞬間實驗現象,把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呈現出來,使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物理規律。如《電磁感應現象》中導體切割磁感線、磁通量的變化等都是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學生很難理解、感受不深,若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再用模擬實驗來分析導體怎樣切割磁感線,磁通量是怎樣變化的,學生得到直觀、形象的認識,無需教師多費口舌,很容易就理解其中的原理,認清了概念的本質。
4.2.對中學不具備條件、不可能做出的實驗或不可能在課堂再現的實驗
應盡量利用視頻資源來呈現,給學生一個真實感,沒有視頻的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科學模擬。例如《彈力與形變的關系》中引入一段蹦極的視頻比用計算機模擬更能讓學生接受。再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就可以用一段湖面上兩船相互作用的視頻,而不一定要用模擬來幫助學生分析和理解。
4.3.對課堂實驗現象不夠清晰,或不能完全定量進行的實驗
可以用多媒體來模擬補充,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規律。例如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中庫侖定律在教學中很難完全利用實驗總結出規律,若在實驗的基礎上再利用課件來模擬,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規律比填鴨式的硬把結論教給學生要好得多。
4.4.實驗過程進行比較快的實驗
有許多物理現象從發生到結束都是很快的。在教學中要想獲得良好的實驗效果,就必須把這樣的「快節奏」實驗變為「慢鏡頭」實驗,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進行觀察,從而掌握現象的本質。平拋運動實驗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用多媒體模擬實驗,可以通過改變物理的初速度來控制其運動的快慢,並隨時用「暫停」鍵定格某一瞬間讓學生仔細觀察,還可以使學生清楚地看到物體運動的軌跡和它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運動的情況。
4.5.用軟體處理實驗數據
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便利,借用計算機來處理實驗數據,既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利用Excel軟體來處理數據,把S和t的數據填入相應的單元格中,由軟體來得到S-t圖像和S-t2圖像。學生根據圖像很直觀的得到S、t之間的關系是一條曲線,而S、t2之間的關系是一條直線,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即使它再生動、直觀、逼真,也畢竟是虛擬的,無法真正表達出物理實驗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因此在演示實驗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實驗本身的重要性,明確多媒體輔助教學只是演示實驗的一種輔助手段,不能代替物理實驗本身,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要做到適時、適量,才能體現其優越性。所以,凡是能夠由教師動手演示的實驗,以及能夠通過改善儀器、改善方法就可以增強實驗效果的實驗,就一定要嘗試改善,而不能單純地依靠多媒體技術。

⑶ 物理高中怎麼才能學好

高中物理學三種東西——概念,實驗定律,模型

1,概念。這是非常細碎的東西,但是簡單容易理解。比如,我們學到靜電場,書上告訴你電場強度定義式 ,這個公式不需要問為什麼,因為我們這樣定義電場強度。再比如電流,我們定義電流為單位時間通過截面的電荷量,那麼公式 也不需要問為什麼。如果你某個概念沒有掌握,直接翻書就行。

2,定律。定律也叫實驗定律。他們都是科學家通過做實驗得出的規律,他們不能通過其他物理或者數學規律經過數學推導得來。高中物理中所有的實驗定律,其背後的實驗都必須掌握。

自由落體定律——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實驗一

牛頓第一定律——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實驗二 伽利略這兩個斜面實驗里包含了三個思想實驗,是高考重要考點

Yuanqi Li:伽利略在高中物理中的三次思想實驗

牛頓第二定律——這個實驗書上有,實驗探究了力,質量,加速度的關系

牛頓第三定律——實驗很簡單

胡克定律——彈簧彈力和伸長量的實驗研究

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的思考與卡文迪許扭秤(牛頓的思考過程非常精彩,必修二課本里有)

機械能守恆定律——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實驗二(和牛頓第一定律一樣)

庫侖定律——庫倫扭秤實驗

Yuanqi Li:兩個扭秤——卡文迪許扭秤與庫倫扭秤

歐姆定律,焦耳定律——實驗初中的時候就講過

電阻定律——初中做了定性實驗,高中引入電阻率概念後有了定量規律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電生磁磁生電實驗都是重要物理學史考點

楞次定律——也是實驗

斯涅爾定律(就是初中光學就學過的,光折射反射定律)——初中做過實驗

其實在獲得這些實驗定律以後,還會從這些定律中經過數學推導獲得一些定理。這些定理是可以推導得到的,建議最好掌握定理推導。如果某條定理沒有出現在書上,那麼不建議記憶該定理。

舉個書上定理推導的精彩例子——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書上只用了矢量相加減的數學規律,還有圓的相關數學規律,就推出了精彩的定理。

以上兩點——概念和定律,只需要看書就可以完全掌握。而且,這之後,所有的高中物理題目,使用的公式僅限於以上的公式——定義式,和書上的定律,定理。基礎不好的同學,一定要先確保把1,2兩點學會,再學第三點。

如果有同學對物理學史感興趣,可以看我b站發的物理學史系列講解視頻,可以當成輕松的科普和高考相結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5280905/

3,模型

模型的學習一般就是來源於老師的課堂筆記或者一些題目訓練。物理模型的意義一句話總結,叫:「補全你的方程組」

學物理的時候,在學會了概念和實驗定律,推導完相關定理以後,老師們一般就開始講各種各樣的模型。做題的時候,我們也在訓練各種各樣的模型。

比如,學萬有引力一章,學完萬有引力定律和卡文迪許扭秤實驗後,就開始學各種模型(或者叫題型)諸如變軌問題,雙星模型,星體密度計算等等。

如果你學完以後,背了一堆結論,或者是瘋狂刷題,做一道算一道,那這些物理模型對你就沒有意義。

舉個例子,雙星問題。

兩星相距 ,列兩個牛頓第二定律方程(萬有引力等於向心力)。 ,

發現方程里有四個未知數——兩星的半徑 ,兩星的周期 ,但是只有兩個方程。

這時候,學過這個模型的同學就知道, , (維持雙星系統穩定,必須有這兩個關系)。從而補全了方程組。

到此,缺少的那個方程補上了。

因為整個高中階段,涉及的概念,定律,實驗並不多。學習物理模型占據了主要的時間。通過這個例子,同學們感受一下,學模型究竟是學什麼。

再舉個例子,星體密度問題。

學過這個模型的同學,學會的不應該是某個星體密度公式,而應該是如何列方程解出星體密度——列出牛頓第二定律——星體表面某個物體,萬有引力等於重力。然後,重力等於質量乘以該星體重力加速度,萬有引力表達式中的距離等於星體半徑,星體質量可以用密度和球體積公式表達。

(也許有同學注意到了,我在前面一直強調「方程」兩個字。列方程,是學習高中物理必須養成的習慣,也是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一個重要轉變。初中學物理的時候,是一個計算式解出一個量,逐步解出答案。但是這種方法在很多問題上會遇到困難。比如小學就學過的雞兔同籠,要是列式計算,必須用巧妙辦法才可以做,但是列方程解方程就很簡單。另外,把方程規范地列出來,也便於改卷的時候給過程分)

當你學會了概念,掌握了基本定律,積累了模型,就可以做高考題了。下面我舉例說明,怎樣從基礎到達高考題。以力學中小木塊問題為例:

小木塊的運動,我們總是可以分成幾個過程,以及幾個狀態——初始狀態,中間狀態,結束狀態。

整個運動過程分解為:初始狀態--過程1--中間狀態1--過程2--中間狀態2-過程3--結束狀態。如果一道題足夠復雜,它可以有很多個中間狀態,也就會在狀態間夾雜很多過程。但是畢竟高考題復雜程度有限,一般的高考題都是只有一個中間狀態。也就是典型的:初始狀態--過程1--中間狀態--過程2--結束狀態。我們稱之為——三狀態,兩過程。

完成一道力學題,就需要搞清楚,在三個狀態時,木塊的速度,位置。在兩個過程中,木塊的受力,以及根據受力計算出加速度。

我們有木塊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根據過程1的受力,計算出過程1的加速度,從而用運動學方法列出關於中間狀態的速度,位置的方程。再根據過程2的受力,計算出過程2的加速度,從而用運動學方法列出關於結束狀態的速度,位置的方程。進而解出答案。

以上是做題流程的講解。

下面,我們從最基礎的知識點開始,解決力學木塊問題。(一切從書上最基本的知識點出發,是我處理高考問題的一貫宗旨)

目錄:
運動學
動力學木塊問題
曲線運動
萬有引力
功和機械能
動量
靜電場
恆定電流
磁場
電磁感應
首先,你需要掌握運動學相關知識。

掌握加速度定義式 以後,變形可以得到: ,然後使用圖像法可以推出位移公式 ,進而推出所有運動學規律: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時間中點瞬時速度公式,等等,這些推導書上都有,請務必掌握。

其次,你需要掌握靜力學相關知識,知道彈力,摩擦力的性質(也就是掌握它們的概念),會做受力分析,懂得整體法和隔離法。請先做一下下圖中的受力分析,分析出所有的力,討論所有情況,尤其是所有摩擦面對每個物體的摩擦力。若你不會做,或者對任何一個例子的分析沒有把握,請盡快向老師,同學請教。

註:④中的兩個木塊質量,以及他們接觸面的摩擦系數,取值都和③一樣

註:⑥為自鎖現象,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計算大題第一題考了該點,當F和水平面夾角與摩擦系數滿足一定關系的時候,無論用多大的力,都無法推動木塊

註:11,12為圓形軌道,11軌道光滑,12軌道有恆定阻力f
拋體運動的運動分解,矢量分解,功和機械能,靜電場電場強度定義,也是需要的儲備知識。

若以上幾點儲備知識,任何一條不會或者不熟,請盡快查閱課本,或者問一下同學。

儲備知識學會以後,請盡量忘掉平時看的那些二級結論,從最基本的物理規律,求解下面這些題目中,小木塊的運動。你會發現,其實只要搞清楚上面這些小木塊疊放時候,各種情況的受力分析,那麼求解下面這幾個看似很像「綜合題」的例題的時候,只要正確分析受力,然後套上運動學公式即可得出答案,無論它怎麼變換形式,都逃不出你的掌心。

前三題,木塊或者組合木塊受拉力F,在光滑地面拉動距離為l,進入有摩擦的地面後,撤掉拉力。第四題,兩個木塊均有初始速度v0,先在光滑地面運動,再進入有阻力地面。前四題,木塊均為小木塊(尺寸忽略不計)第五題,上面一個小木塊,下面是長木板,給出長木板長度,長木板撞到牆後停下,而小木塊與牆的碰撞(如果發生碰撞的話)看做完全彈性碰撞

第6/7題,小木塊靜止釋放,第七題小木塊帶電,第七題中的電場,僅僅出現在拋體運動那一部分的空間

1

2

3

4

5

長木板撞到牆後停下,而小木塊與牆的碰撞(如果發生碰撞的話)看做完全彈性碰撞
6

7

勻強電場僅存在於拋體運動發生的那一部分空間
希望這條回答,可以讓同學們明白高中物理該學什麼,把精力用在要點上,好鋼用在刀刃上。

下面放出前面六個小模型的答案,以及其中一種討論情況的詳解。同學們體會一下第三個例子的討論。本例均默認最大靜摩擦力等於滑動摩擦力。學有餘力的同學也可以嘗試一下討論最大靜摩擦力大於滑動摩擦力的情況。(其實應付高考就按照等於就夠了)圖中沒畫重力和彈力,只畫了摩擦力。

①②僅畫出了摩擦力,①②各物體靜止
下面討論模型③,需要分情況討論:

下面詳解一下模型③的第二種情況,不會推導的同學可以模仿一下,如果上面的簡略推導已經看懂,或者自己能夠進行詳細推導,就可以跳過下面這一小段詳解。

詳解模型③情況ii:

注意:m M相對運動,無法用整體法求加速度

隔離法:M初始靜止,要開始向右運動,必須有向右的加速度,它與地面摩擦力向左,那麼,M受到來自m摩擦力向右,且為滑動摩擦

注意,圖中的答案解析部分,受力示意圖只畫出來了摩擦力,還有外力F,沒有畫重力和彈力,摩擦力的大小已經直接在圖中標出。

然後,我們進一步思考模型③,它真的只有三種情況嗎?不,其實還有第四種情況,下面寫出了第四種情況的討論。

但對於③中的iv情況 : m M相對靜止,一起向右運動。這要求m M間摩擦力為靜摩擦力

模型③終於討論完了,下面我們討論模型④,情況簡單了一些,恭喜你已經翻越了最難的一個山峰。

註:④中的兩個木塊質量,以及他們接觸面的摩擦系數,取值都和③一樣

條件為:

條件為:

即為:

條件為:

模型⑤的分析和模型3,4一樣,分情況討論並討論條件。模型⑤確實復雜了一些,你可以不把它完整寫下來,只要能說清楚該如何分析受力,你就算合格了。

下面是模型⑥的答案,自鎖現象,非常常見的一個模型,這種分析方法很重要,當力F非常大時,如何分析。

ii:靜止:

討論滑動條件:

剩下的幾個模型,以及後面的「綜合題」例子,建議大家自己思考一下,可以仿照模型③,模型④的討論。

⑷ 請問哪裡有高中的視頻教學資源視頻,我是理科生,最好要數學和物理,化學生物也好,太謝謝大家了.

數學高中一年級(上)

一:一、集合的有關概念
一:二、子集、補集、交集、並集
一:三、含絕對值不等式的性質
一: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五、命題
一:六、四種命題
一:七、充要條件
一:八集合元素的個數
二:一、映射能力
二:二、函數的基礎知識
二:三、指數
二:四、指數函數
二:五、對數
二:六、對數函數

二:七、函數的應用
三:一、數列的基礎知識
三:二、等差數列
三:三、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三:四、等比數列
三:五、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前n項和公式
三:六、等差、等比數列的應用

數學高中一年級(下)

四:一、角的概念和推廣
四:二、弧度制
四: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數
四:四、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
四:五、誘導公式
四:六、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
四:七、倍角公式和半形公式
四:八、正弦、餘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四:九、函數 Y=Asin(ωx+φ)的圖象
四:十、正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四:十一、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
四:十二、三角函數的應用

五:一、向量的有關概念
五:二、向量的加減法
五:三、實數與向量的積
五:四、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五:五、線段的定比分點
五:六、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五:七、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示
五:八、平移
五:九、正弦定理
五:十、餘弦定理
五:十一、解三角形的應用

英語高中一年級(上)

Unit1 Good friends Part1
Unit1 Part2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part1
Unit2 Part2
Unit3 Going places Part1
Unit3 Part2
Unit3 Part3
Unit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Part1
Unit4 Part2
Unit5 The silver screen Part1
Unit5 Part2
Unit6 Good manners Part1

Unit6 Part2
Unit7 Cultural relics Part1
Unit7 Part2
Unit8 Sports part1
Unit8 part2
Unit9 Technolorgy
Unit9 Part2
Unit10 The world around us Part1
Unit10 Part2
Unit11 The sound of the world Part1
Unit11 Part2
Unit12 Art and literature Part1
Unit12 Part2

英語高中一年級(下)

Unit13 Healthy eating Part1
Unit13 Part2
Unit14 Festivals Part1
Unit14 Part2
Unit15 The necklace Part1
Unit15 Part2
Unit16 Scientists at work Part1
Unit16 Part2
Unit17 Great women Part1
Unit17 Part2
Unit18 New Zealand Part1
Unit18 Part2

Unit19 Modern agriculture Part1
Unit19 Part2
Unit20 Humour Part1
Unit20 Part2
Unit21 Body language Part1
Unit21 Part2
Unit22 A world of fun Part1
Unit22 Part2

物理高中一年級(上)

第一章 力 知識小結
一、力的基本概念
二、力學中常見的三種力
三、力的合成與分解
方法指導
第二章 直線運動 知識小結
一、看圖像的方法
二、解直線運動習題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牛頓第一定律 知識小結
方法指導

第四章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2、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3、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
方法指導
第五章
一、曲線運動
二:1、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二:2、平拋運動
三:1、運動學

物理高中一年級(下)

三:2、動力學
第六章
一、萬有引力定律
二:1、天體質量的計算
二:2、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計算
二:3、人造地球衛星的運動
第七章
一、動量定理
例題
二、動量守恆定律
第八章

一、功和功率
二、機械能
三、功和能的關系
四、機械能守恆定律
第九章
一、簡諧運動的動力學特點
二、簡諧運動的運動學特點
三、簡諧運動中能量轉化特點
四、受迫振動

化學高中一年級(上)

第一章
第一節 氧化還原反應
一、化學反應類型
二、氧化還原反應
三、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第二節
一、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二、離子反應
練習題
第三節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二、燃料的充分燃燒
第二章
第一節 鈉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第三節 鹼金屬元素
練習題
第三章

第一節
一、物質的量和摩爾
二、摩爾質量
練習題
第二節
一、固態、液態物質的體積
二、氣體摩爾體積
三、練習題
第三節
一、物質的量濃度
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三、關於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第四章
第一節 氯氣
第二節 鹵族元素
第三節 物質的量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化學高中一年級(下)

例題
第五章
第一節
一、原子的構成
二、原子核電電子運動的特徵
三、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第二節
一、原子序數
二、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
三、原子半徑的周期性變化
四、元素主要化合價的變化
第三節
一、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二、元素性質的變化規律
三、核素 同位素
第四節 化學鍵
第五節 非極性分子和極性分子

第六章
第一節
一、氧族元素的原子結構
二、氧族的元素的性質
三、臭氧
四、過氧化氫
第二節 二氧化硫
第三節 硫酸
第四節 環境的保護
第七章
第一節 碳族元素
第二節 硅酸鹽工業簡介
第三節 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小學一年級 小學二年級 小學三年級 小學四年級 小學五年級 小學六年級
初中一年級 初中二年級 初中三年級 高中一年級 高中二年級 高中三年級
數學高中二年級(上)

第六章
一、不等式的性質
二、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
三、不等式的證明
四、不等式的解法舉例
五、含有絕對值的不等式
六、不等式的應用
七、N個正數的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
第七章
一、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二、直線的方程
三、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四、簡單的線性規劃
五、曲線和方程
六、圓的標准方程
七、圓的一般方程
八、圓的參數方程
第八章
一、橢圓及其標准方程
二、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
三、雙曲線及其標准方程
四、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
五、拋物線及其標准方程
六、拋物線的單間幾何性質

數學高中二年級(下)

第九章
第一講
一、平面的基本性質
二、空間直線
三、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
四、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
四、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續)
第二講
一、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
二、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
第三講
一、稜柱

二、棱錐
三、多面體和正多面體
四、球
第十章
第一講
一、排列與組合
二、排列
第二講
一、二項式定理
二、隨機事件的概率
三、互斥事件有一個發生的概率
四、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

英語高中二年級(上)

Unit1 Making a difference

Unit2 News media

Unit3 Art and architecture

Unit4 A garden of poems

Unit5 The british lisles

Unit6 Life in the future

Unit7 Living with diseaes

Unit8 First aid

Unit9 Saving the earth

Unit10 Frightening nature

英語高中二年級(下)

Unit11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Unit12 Fact and fantasy

Unit13 The water planet

Unit14 Freedom fighters

Unit15 Destinations

Unit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it17 Disabilities

Unit18 Inventions

Unit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

Unit20 Archaeology

物理高中二年級(上)

第十章
一、波的形成和傳播
二、波的描述
三、波的性質及現象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一章
一、分子運動理論
二、內能
三、能量守恆定律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二章 固體和液體
第十三章
一、氣體的狀態的參量
二、氣體的實驗定律

三、克拉伯龍方程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四章
一、庫侖定律
二、電場強度
三、電勢
四、電場中的導體
五、電容
六、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五章
一、歐姆定律
二、電路的識別和計算
三、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物理高中二年級(下)

四、實驗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六章
一、磁場及其描述
二、安培力
三、洛倫茲力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七章
一、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二、感應電動勢的大小
三、感應電流的方向
四、自感及其應用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八章

一、正弦交變電流
二、變壓器
三、三相交變電流
解題方法指導
第十九章
一、電磁振盪
二、電磁場和電磁波
三、無線電波的發射和接收
解題方法指導

化學高中二年級(上)

第一章
第一節 氨和磷
第二節 氨 銨鹽
第三節 硝酸
第四節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第五節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第二章
第一節 化學反應速率
第二節 化學平衡
第三節 影響平衡移動的條件
第四節 合成氨條件的選擇

第三章
第一節 電離平衡
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值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第四節 酸鹼中和滴定
第四章
第一節 鎂和鋁
第二節 鐵和鐵的化合物
第三節 金屬的冶煉
第四節 原電池的原理及其應用
第五章

化學高中二年級(下)

第一節 甲烷
第二節 烷烴
第三節 乙烯 烯烴
第四節 烯烴
第五節 苯
第六節 石油和煤
第六章
第一節 溴乙烷
第二節 乙醇 醇類
第三節 有機分子式和結構式的確定
第四節 苯酚
第五節 乙醛 醛類

第六節 乙酸 酸類
第七章
第一節 葡萄糖、庶糖
第二節 澱粉、纖維素
第三節 油脂
第四節 蛋白質
第八章
第一節 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簡介
第二節 合成材料
第三節 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

小學一年級 小學二年級 小學三年級 小學四年級 小學五年級 小學六年級
初中一年級 初中二年級 初中三年級 高中一年級 高中二年級 高中三年級

數學高中三年級(上)

第一講
一、離散型隨機變數的分布列
二、兩個常見的分布列
三、離散型隨機變數的期望與方差
第二講
一、抽樣方法
二、總體分布的估計
三、正態分布
四、線性回歸
第三講
一、數學歸納法

二、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一)——整除性的證明
三、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二)——等式的證明
四、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三)——不等式的證明
五、數學歸納法的應用(四)——幾何問題的證明
六、數學歸納法的應用(五)——發現、證明數學命題
第四講
一、數列的極限

數學高中三年級(下)

二、函數的極限
三、極限的四則運算
四、無窮等比數列(|q|<1)的和
五、函數的連續性
第五講
一、導數的概念
二、導函數的概念
三、幾種常見函數的導數
第六講
一、函數的積、差、和、商的導數
二、復合函數的導數

三、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的導數
四、近似計算
第七講
一、函數的單調性
二、函數的極值
三、函數的最值
第八講
一、復數和概念
二、復數的運算
三、復數的應用

英語高中三年級(上)

Unit 1 That must be a record!
Part 1
Part 2
Unit 2 Crossing limits
Part 1
Part 2
Unit 3 The land down under
Part 1
Part 2
Unit 4 Green world
Part 1
Part 2
Unit 5 Getting the message
Part 1
Part 2
Unit 6 Going West
Part 1
Part 2
Unit 7 A Christmas Carol
Part 1
Part 2
Unit 8 Learning a foreing language
Part 1
Part 2

英語高中三年級(下)

Unit 9 Health care
Part 1
Part 2
Unit 10 American literature
Part 1
Part 2
Unit 11 Key to success
Part 1
Part 2
Unit 12 Ecation
Part 1
Part 2

Unit 13 The mystery of the Moonstone
Part 1
Part 2
Unit 14 Zoology
Part 1
Part 2
Unit 15 Popular youth culture
Part 1
Part 2
Unit 16 Finding jobs
Part 1
Part 2

物理高中三年級(上)

第二十章
1、光的直線傳播
2、光的反射
3、光的折射
4、全反射
5、光的色散
解題示例
第二十一章
1、光的干涉
2、光的衍射
光的波動性(3、4、5)

解題示例
第二十二章 量子論初步(1、2、3、4、5)
解題示例
第二十三章 原子核
解題示例
第二十四章 相對論簡介(1、2、3)
4、慣性力
5、廣義相對論
物理復習建議
高三物理復習策略:
1、基礎復習抓規范

物理高中三年級(下)

2、重點復習抓主幹
3、專題復習抓方法
4、練習講評抓缺漏
5、自我反思抓落實
6、實驗復習抓操作
力學專題:
1、受力分析
2、運動和力
3、功能和動量
4、振動和波
電磁學專題:
1、電場和磁場
2、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3、電磁感應
熱學、光學、近代物理專題:
1、熱學
2、光學
3、近代物理

化學高中三年級(上)

第一單元
第一節 離子晶體 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
第二節 金屬晶體
小結
第二單元
第一節 膠體
第二節 膠體的性質及應用
小結

第三單元
第一節 重要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第二節 離子反應的本質
第三節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第四節 燃燒熱和中和熱
小結
第四單元

化學高中三年級(下)

第一節 一、電解原理
第一節 二、銅的電解精煉
第一節 三、電鍍銅
第二節 氯鹼工業
小結
第五單元
第一節 接觸法制硫酸
第二節 關於硫酸工業綜合經濟

小結
第六單元
第一節 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二節 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三節 物質檢驗實驗方案設計
第四節 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要求

小學一年級 小學二年級 小學三年級 小學四年級 小學五年級 小學六年級
初中一年級 初中二年級 初中三年級 高中一年級 高中二年級 高中三年級

http://hi..com/%C4%CF%C9%B3%C8%BA%B5%BA3hk%5F/blog/item/9d1f1129337b0bfe99250aeb.html

⑸ 一輪物理怎麼復習最好

跟誰學2019珍哥物理一輪暑假班(曾珍超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提取碼: gkaa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⑹ 好像是北京大學的教授,講的是大學物理靜電場第一節課—真空中的庫倫定律 教學視頻

http://tieba..com/%CF%E0%B6%D4%C2%DB/shipin/play/4318d40be33a8b0b78a288bf

熱點內容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