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京劇教育

京劇教育

發布時間: 2022-02-08 20:26:27

❶ 學習京劇有什麼好處

教育部發布消息在義務教育階段增加京劇教學內容也有半年時間了,少兒學習京劇具體有什麼好處,我們采訪了北京京昆藝術教育學會會長汪錦生老師
在教育部宣布這一消息之前,北京本真培訓學校已開設京劇課已經好多年了。汪老師作為該校的京劇顧問,曾對120名上過京劇課的學生進行無記名調查,對京劇沒興趣的學生只有1人至2人,大多數學生表示,他們很喜歡類似課程,有30人至40人因這門課而喜歡上了京劇。
汪老師認為,京劇對中小學學生有比較大的吸引力,如果把學京劇作為學生體驗的一個過程,讓他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唱、說、表演來感悟京劇的藝術魅力。
北京海淀區西頤小學開設了5年的京劇課程,從1年級到6年級,京劇課每周都會上一次。師資上除了學校老師外,北京京劇團的專業演員每周也會來為學生們講課。學校還抽出了京劇表演的尖子生成立了海淀少年京昆藝術團。同學們在全國少兒戲曲大賽中曾獲得了7枚小梅花獎。對於此次教育部將京劇納入到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程中,老師們都表示歡迎。
「教育部這樣做顯然是有一定的基礎的,這也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系教授劉衛東認為,京劇的受眾群中,年輕人占的比例較小。現在讓它進入課程范圍內,有積極的作用。
劉衛東說,振興京劇,除了京劇的形式要隨著時代審美趣味的變化而不斷創新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培養青少年觀眾,要讓新一代了解京劇、對京劇感興趣。
國家京劇院院長吳江也認為,京劇的唱腔是中國的美聲唱法,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種科學的發聲方法,從小就學一點是很有好處的。此次選定的15首唱段是在廣泛徵求中小學教師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遴選出來的,代表了京劇藝術的主要特點。
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趙景勃說,京劇作為國粹有著輝煌的歷史,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太了解。從小學生抓起,培養對京劇的興趣,普及京劇的知識,對京劇文化的弘揚與傳承有積極的作用。現在很多國家都把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納入基礎教育中,這種試點應該倡導和支持。
許多藝術專家還建議增加京劇知識,比如臉譜、樂器、鑼鼓經、行當等;京劇流派名段賞析,不見得每個人都會唱,但是應該讓我們的後代知道,什麼是四大名旦、四大須生,什麼是南麒北馬等。希望京劇進入中小學課堂能夠試點成功。
來源:北京少兒京昆藝術教育學會(
http://bje.blogbus.com

❷ 將京劇納入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程之中好嗎

應該說沒什麼不好,但是怎麼納入是個問題。選擇的曲目、教材的編寫、師資的水平都對教學質量有影響。當今的社會環境,不僅僅是京劇走入困境,整個傳統文化都被忽視。比如經典古文所佔的比例、傳統音樂所佔的比例。。。簡單地講,現在孩子都學鋼琴小提琴,很少有人擺弄笙管笛簫;繪畫都是素描雕塑,很少水墨丹青;英文說寫流暢,寫個便條卻前言不搭後語。整個國學水平的下降,不是光弄幾段京劇入課本所能解決的。

❸ 學習京劇專業自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要想把京劇當成專業,要求挺多的。這個行業淘汰率很高。
京劇演員大多都有童子功,從小就練。首先要有嗓子,模樣也要好,但是有些人模樣好,但扮相不一定好。就是說長得漂亮,但是畫上京劇的妝未必好看。開始大家學的都一樣,比如喊嗓子,毯子功,把子功。。。大一點以後就開始分行當,長於唱的可以是老生、花臉、青衣等,嗓子不一定很好,身手好的可以武生、醜行,嗓子身上都好的文武老生,大嗓好的工老旦等等。
京劇藝術家教育家肖長華先生擅長慧眼識人,很會看一個坯子適合向什麼行當發展,他本人也是先培養學生,然後傍著出了名的學生演戲。
大概說說,親具體的情況還是得讓行家來看。

❹ 中國第一所現代京劇教育機構是哪

我第一所現代京劇教育機構是哪?這個我不是很清楚,你去網路搜索一下吧!

❺ 京劇走進課堂的意義

京劇進課堂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讓孩子欣賞到京劇的美,更是一種培養、一種認知,是轉變單一的美育為全方位素質教育的一個實驗。
藝術是人類另一種獨特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它能幫助人類發現並獲得一個美的世界,從而升華人類的精神,這是組成人類的每一個人,都應具備且應擁有的能力。所以我們的教育應該給受教育者提供一個廣闊的審美平台,去發展他們審美思維的能力,而不是強迫他們去完成某種藝術技巧的機械、單調訓練,敗壞他們的興致,驅趕他們就此遠離藝術。
一個民族,學藝術的人越多,這個民族就越有活力;一個國家,自願從事藝術事業的人越多,這個國家就越富於創造精神。據說在俄羅斯,每個家庭都有普希金的詩集。在歐美,歌劇十分普及。詩集與歌劇,都是他們的「國藝」。同樣,京劇在中國的地位相當於西方的歌劇,它既是大雅的,也是大俗的。京劇進校園,應當會引發一連串關於藝術素質教育的積極反應。

❻ 京劇對中國的意義

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內涵,蘊藏著濃厚的文化思想.舉辦"國粹---海峽西岸大學行"活動旨在弘揚民族文化,讓廣大學子更好\更深刻的了解國粹藝術的精髓.然而,當今校園流行音樂 盛行,歌星\超女大 受歡迎,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發展,傳統文化能不能在青年學子心中站穩腳跟,他們是否有心去感受和體會國粹的魅力?
京劇的發展已有2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傳統文化與歷史的積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它的博大精深值得廣大有知識,有抱負,有熱情的青年學子去發掘與體驗.京劇與大學在某些方面具有 互補性.大學作為莘莘學子求學探索與攀登的殿堂,需要具有更高內涵和素養的文化來豐富和完善;京劇藝術作為一種高雅文化和藝術,需要更多的高技術人才和精英去詮釋與傳承它.因此,讓一群有知識素養的大學生在高雅的殿堂研究高雅的藝術具有深沉的意義.
就文化而言,京劇本身具有相當的教授作用.京劇在多年的傳承與發展當中也在相應的完善,從古至今,蘊涵了我國古代一些具有育人功能的道德觀念與價值觀.禮,儀,仁,信,無不給於廣大學生深刻的思想教育與人文教育.京劇演出的背景多采自古代,或 王朝霸業,或經典情感,或生活佚事,無論是腐敗橫行,魚肉鄉里的情節,還是宏圖難展,遭受怨恨的故事,都能讓我們身入其中.融入戲中,帶著疑惑和探究的心情剖析時代與歷史的..,這樣,京劇在知識上讓我門重溫了過去,也讓 我門在道德與修養上得到了一次提升.京劇的創作及發展,傳承富有一個時代特有的思想,無論來自自然,社會,還是人際交往中必備的方法技巧,還有做人的原則和所應具備的美德都深蘊其中.它富有的文化精粹,哲理,原則都需要我門去汲取與升華.尤為重要的是,京劇作為一種純文化,對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和諧校園有很大影響.總之,國粹對大學 生樹立人生觀,加強人文教育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有...影響.
愛因斯坦曾說過:「物理給我知識,藝術給我想像力,知識是有限的,而藝術所開拓的想像力是無限",國粹作為一種藝術,具有很高的 賞價值.京劇美,無論在服飾,在唱 ,還是在舞姿,身段.服飾--色彩斑斕,唱..--魅力十足,舞姿----婀娜多姿.臉譜形象誇張,生,旦,凈,末,盡在臉中.演員在台上舉手投足,或雍容大度,或氣宇軒昂,或慈祥可親,動作矯健,節奏,輕快....都能給學生門感官上的刺激與享受.京劇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審美情趣的精髓.京劇能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演員的精湛演技和道具都是美的體現,它有益於引導學生去發現鎂,鑒賞美,從而提高他們的感受美,和理解美的能力,培養他們高雅藝術的審美情趣.京劇能培養學生的才能.廣大學子 賞藝術的同時,也會對藝術工作者產生由衷的贊嘆和佩服,由此產生學習和創造的激情.

京劇博大精深,普及京劇文化能進一步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培養大學生藝術情節,提高大學生修養及增強道德觀念."國粹----海峽西岸行"作用任重道運.

❼ 京劇知識

京劇是徽,漢兩個劇種在北京融合以後形成的產物。但在形成過程中,漢調實占重要位置。嚴格地說,漢調的聲腔,板式,劇目,字韻等,是後來形成京劇的主要"內涵";徽班則是融會徽漢二調演員同台演出的"載體"。因此專家有謂:班曰徽班,調曰漢調。沒有徽班,漢調演員無所依附,京劇很難形成。但是沒有漢調演員,只有徽班,缺乏後來形成京劇的主要內涵,照樣無法形成京劇。三慶徽班在1790年進京,只是載體出現的標志,距離新劇種京劇的產生,為時尚遠。所以我們不能含糊地說京劇已經形成200年。
漢調演員最早進京的是米應先(又名米喜子),以演關羽戲蓍稱,大約在1800年左右,曾春台徽班20年,但作為漢調演員,畢竟單槍匹馬,影響並不廣泛。大批漢調演員陸續進京,約在1820-1832年之間,蓍名者有王洪貴,李六,龍德雲,譚志道等,最著名的是老生餘三勝。這些漢調演員與徽班中的演員同台演出,徽調演員演的多為二黃,高潑子,吹腔,四平調等,間或亦演西皮調,崑腔和弋腔;而漢調演員演的則是西皮調和二黃調。京劇聲腔的主要組成部分,無疑是西皮和二黃,從後來的京劇劇目和聲腔看,更多的是源於漢劇,例如現在的傳統戲《擊鼓罵曹》,《烏盆記》,《賣馬》,《碰碑》,《瓊林宴》等,都是源於漢劇。也有部分劇目源於徽劇,與盧勝奎等編演了許多京劇本(如《三國志》等),那已經是京劇基本形成以後的事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一,徽班進京,只是出現了產生京劇的載體;二,漢調演員進京後搭入徽班,與徽班演員同台演唱,互相影響,融合,再加上京音化,逐漸變為一個皮黃系統的新劇種,但漢劇的劇目,聲腔,實為形成京劇的主要內涵,所以漢調演員入京,實為產生京劇的重要步驟,沒有這一步,只有徽班,談不到產生京劇;三,大批漢調演員進京是在1820年以後,又經過將近20年的融合,醞釀,京劇才逐步形成。第一代京劇演員的成熟和被承認,大約是在1840年左右。這就是我們認為京劇形成約為150年的歷史根據。
另外還有一個佐證,就是第一部京劇劇本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刊行問世的署名觀劇道人所著的《極樂世界》,其凡例中有這樣的話:"二黃之尚楚音,猶崑曲之尚吳音,習俗然也。今將以悅京師之耳,故概用京音。間有讀仄為平者,元人北曲已有其例,幸勿嗤為謬妄。"可是:一,京劇主要尚楚音《即漢調》,不是尚徽音。二,由漢調演化為京劇的關鍵因素之一是京音化《當然只是部分字音的京化》。三,在1840年《極樂世界》出現以前,並無京劇劇本。因此界定京劇形成的時間為距今150年左右,是比較符合歷史的客觀實際的。

❽ 對於京劇文化的傳承有哪些好的建議

京劇文化的傳承任重道遠,需要當代年輕人不斷學習、取其精華,創新改進。京劇以北京為中心的、中國影響最為廣泛的戲曲。京劇又被稱為京戲,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經過四大徽班三慶、四喜、春台、和春還有漢調不斷合作、改進、吸收其他戲劇的方法演變而成。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當代人要不斷傳承中國的京劇文化。

還有就是要加強對京劇文化的保護。對於文化來說,沒有保護,何來傳承呢?因此要對各地的京劇進行有效地保護,而不是形式主義。比如說完善京劇所需的場景、服裝等,還要對京劇的文化工作者加以鼓勵和資助。京劇文化是中華民族嘔心瀝血積累的戲劇結晶,其中體現了中國戲劇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我們必須好好保護。

❾ 學習京劇有什麼意義

意義:

1、利於提高文化、心理、思想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2、利於弘揚京劇藝術,推動京劇的傳播。

3、鍛煉形體、培養自身氣質。

4、樹立自信、增強表現力。

京劇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二簧、西皮為主要聲腔。京劇伴奏分文場和武場兩大類,文場以胡琴為主奏樂器,武場以鼓板為主。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來分類。

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占行)、凈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

(9)京劇教育擴展閱讀:

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京劇旦角名伶評選。讀者投票選舉結果:梅蘭芳以演《太真外傳》,尚小雲以演《摩登伽女》,程硯秋以演《紅拂傳》,荀慧生以演《丹青引》,榮獲「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脫穎而出,是京劇走向鼎盛的重要標志。他們創造出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形成了梅蘭芳的端莊典雅,

尚小雲的俏麗剛健,程硯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嬌昵柔媚「四大流派」,開創了京劇舞台上以旦為主的格局。

❿ 在哪裡可以學京劇

在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可以學京劇。

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是中央戲劇學院把原來隸屬於表演系的京劇專業分離出來升級為系,獨立招生。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是中央戲劇學院把原來隸屬於表演系的京劇專業分離出來升級為系,獨立招生。新成立的京劇系2013年招收京劇表演方向學生20名。

學制規定:

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實行5年學制,一、二、三年級學生在昌平校區學習,四、五年級學生在東城校區學習。為大力扶持京劇藝術教育,弘揚『國粹』藝術,中央戲劇學院對京劇系學生實行免學費政策,教育經費由教育部全額「免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

熱點內容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