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會計學會
1. 徐明稚的介紹
徐明稚,1951年9月出生。會計學學科研究員。東華大學校長,兼任中國教育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審計學會副會長、上海預算會計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主要研究成果有「建立全國事業單位新型會計體系及其政策研究」,發表「關於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幾點思考」、「加強高校內審工作的幾點體會」、「最大限度地利用社會各個方面的教育資源」等20多篇論文,承擔和參加編寫了《高等學校財務與會計》、《高等學校會計》等多部教材。
2. 劉長青的教授
劉長青,男,1963年2月出生,湖南漣源人,中共黨員,教授,研究生學歷,廈門大學會計學博士。現任湘潭大學總會計師,會計學碩士學位點負責人,湖南省預算與會計理論研究基地負責人、首席專家。兼任中國教育會計學會地方綜合大學分會秘書長,湖南省預算與會計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教育會計學會副會長;曾任湖南省會計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科技部創新基金評審專家。1984年畢業於湖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計劃統計系國民經濟計劃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會計系會計學專業,獲管理學(會計學)博士學位。曾於2005年在日本立命館大學進修大學經營管理。1999年7月-2003年11月任計劃財務處副處長,2003年12月-2009年3月任計劃財務處處長,2009年4月任湘潭大學總會計師(其間2009年4月-2013年7月仍兼任計劃財務處處長)。長期致力於財務與會計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承擔並完成全國預算與會計研究會、財政部、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等10餘項課題。獨著、主編著作4部,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研發高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15項,為財政部、湖南省財政廳、湖南省教育廳提交近10項政策性研究報告。科研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鑒定1項,省級獎勵5項,市級獎勵4項。2007年獲湖南省「傑出會計工作者」榮譽稱號。
3. 丁輝的學術成就
丁輝教授長期從事能源與電力工程材料的教學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材料學、特種結構材料損傷與無損檢測技術、核電站材料輻照損傷與延壽技術、工程材料的適用性、可靠性與經濟性等。主持和參加完成了國家級和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先後主講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課程6門,培養研究生40多名,出版教材2部。現任學術兼職有中國教育會計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能源核電建設研發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電力工業核電標准化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溫材料與強度專委會委員等。
4. 劉建民的社會兼職
中國教育會計學會理事,湖南省會計學會理事,湖南省教育與基建會計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會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
5. 中國會計學會主要職能包括
(1)組織協調全國會計科研力量,開展會計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促進科研成果的推廣和運用;
(2)總結我國會計工作和會計教育經驗,研究和推動會計專業的教育改革;
(3)編輯出版會計刊物、專著、資料;
(4)發揮學會的智力優勢,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智力服務工作,包括組織開展中高級會計人員培養、會計培訓和會計咨詢與服務等;
(5)開展會計領域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6)發揮學會聯系政府與會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接受政府和其他單位委託,組織開展有關工作;
(7)其他符合學會宗旨的業務活動。
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的師資力量
截止2008年10月,學院專任教師共72名,其中具有教授職稱的教師共23人,具有副教授職稱的教師共3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4人,博士率為61%海外背景率89%,碩士率100%。大部分教師擁有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加拿大注冊會計師(CGA)等國際專業團體的會員資格,為國內其他院校所罕見。我院的教授和專家始終站在科研和教學的最前沿,使用學院配備的最先進的技術設備,隨時准備把最先進的成果奉獻給學員。
學院師資
施建軍教授,安徽無為人,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原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正廳級),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中國教育會計學會副會長 ,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統計學會會長,兼任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縱橫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獨立董事職務,1978年至1982在安徽財貿學院計劃統計系統計專業獲學士學位,1984年12月獲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計劃統計系統計專業碩士學位, 2001年獲得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出版《科技進步監測研究》、《企業統計》等專著、教材13部,在《統計研究》、《會計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曾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霍英東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統計科技進步獎,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獎等。任教及研究方向 經濟理論、統計學理論和方法、軟科學理論和方法、企業管理理論 ,目前承當的科研項目 高校財務管理和財務風險控制研究、管理和企業成長理論、管理創新等。
張新民博士,院長,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副廳級), 1962年12月生,管理學博士,會計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企業財務狀況質量分析理論的創立者。中國大陸高等院校教授中唯一一位資深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FCCA),入選教育部2005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6年度北京市教學名師獎。
湯谷良博士,1962年生於湖南,經濟學博士,現任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1987年北京商學院會計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92年間月破格取得到教授職稱,1995年12月又破格取得教授職稱。1993年受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1993年7月開始在職攻讀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財務專家黃菊波教授,1996年8月獲得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工商大學會計學院院長。同時兼任全國高等財經院校商業財會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學術委員、《會計研究》特約編審。1994年受聘於中央電大,任企業財務學課程的主講教師,是《企業財務學》教材的主編之一。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企業財務管理專業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材主編。1990年被授予商業部系統優秀教師稱號。1993年被北京商學院樹為科研標兵。1996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湯教授在財務咨詢、策劃方面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他是中國新興集團等上市公司的財務顧問,先後為山東魯北化工、沈陽好利來公司、北京好鄰居連鎖店、安徽科苑集團、中國建築一局等大型集團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全面預算管理、財務診斷。
張建平博士,副院長,1966年3月生,1995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9年破格晉升為教授。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兼任海爾商學院副院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會計學會理事,中國企業家聯合會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等。擔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和武漢大學的EMBA「高級財務管理」專席教授。曾多年擔任英國ACCA、加拿大CGA和美國CMA項目的高級培訓師。
范黎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分黨委書記,經濟學博士,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研究員,中國WTO研究院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客座教授、入選教育部2007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林漢川,1949年生,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特級教授、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曾兼任湖北省行為科學學會會長、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理事等職。已指導博士生二十餘人人和碩士生(含MBA、EMBA)一百餘人。
傅慧芬,市場營銷學教授,碩士,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主任,中國市場學會理事、中國高校市場學會會員、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會員、中國MBA發展研究會會員、中國廣告主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
王秀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會計學系主任,會計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注冊會計師。
余恕蓮,會計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注冊會計師。
賈懷勤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有者。主要研究領域是經濟管理定量分析。在非統計專業的統計教學方面有突出貢獻:改革開放之初曾參與創設我國的「應用統計」課程和《統計分析概論》的編寫(1984)。現任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副會長。
外聘教授
Richard Powers教授
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副院長,MBA項目主任,董事管理項目主任,教授。皇後大學學士、MBA、法學碩士、多倫多大學博士。 Powers教授畢業後擔任過律師,在1992年加入多倫多大學之前還在本田汽車加拿大公司擔任高級職務。他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公司治理結構、商業法律、體育營銷等方面。他在學校教授EMBA課程,同時也在上海交大擔任訪問教授, 教授公司治理結構課程。
Anil K.gupta教授
美國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教授,Dingman創業中心調研主任,國際商業教育與研究中心調研主任,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曾經在多家全球500強企業擔任咨詢顧問,在戰略、全球化以及創業領域造詣頗深。
Walid Hejazi教授
Walid Hejazi教授畢業於西安大略大學,並在多倫多大學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Hejazi教授是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國際競爭力教授,為MBA,EMBA及高級管理項目教授課程,同時還擔任國際項目主任,與加拿大及其他國家政府研究國際貿易,外國直接投資和國際競爭力等方面課題。
Jialin Xie謝家琳教授
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人力資源系主任,加拿大康克迪亞大學MBA、管理學博士,在多倫多大學教授組織行為學、國際組織行為學、比較企業管理學、商業調查方法、管理技巧、跨文化交流和中國管理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工作壓力,工作設計和跨文化管理,特別是中國企業的管理和組織行為學。Jia Lin Xie擁有豐碩的研究成果,在管理學術雜志、應用心理學雜志、管理雜志、組織行為學雜志和職業與組織心理學雜志上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Jia Lin Xie主要教授組織行為學和跨文化管理,同時擔任中國上海行為科學協會的顧問。目前還擔任中國國際管理協會副主席。
魏傑教授
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企業戰略與政策系系主任,擔任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等5家學會的副會長1991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兼任數十家企業及十幾個省市的經濟顧問,15家大學的兼職教授,曾被評為國家級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主要研究領域:企業制度安排、企業戰略選擇、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外部選擇、宏觀經濟政策分析、宏觀經濟流量分析、市場經濟研究。
孟憲忠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戰略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家教育部首批跨世紀經濟學人才。兼任吉林、遼寧、河南、山東等省、市、區政府經濟顧問;兼任正泰集團、海王葯業、益佰股份等大型企業經濟與發展戰略顧問;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大連理工、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客座教授。 近幾年主要從事企業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出版了《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中國企業缺少什麼》、《中國企業咨詢報告》、《絕處逢生》等二十餘部著作,主持國家教委重大科研項目<中國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研究>、<中國企業面臨的迫切問題調研報告>等多項。 在開展學術研究同時,積極參與企業經濟咨詢,先後主持近百家大型企業集團的發展戰略規劃、市場開發、管理提升、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文化建設等項目
沈四寶教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前任院長、博士生和博士後導師,並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2006年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同時還兼任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學會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員、中央高級幹部講師團成員和中央法制講座主講人,聯合國解決國際投資爭端中心(ICSID)調解員。 沈四寶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並獲得法學碩士學位,曾獲1981年-1982年的富布賴特(Fulbright)獎學金,於1981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深造,兼備深厚的中西方法學理論基礎,尤其在國際商法領域有著精深造詣,曾應邀參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有關法律、《外貿法》、《公司法》和《仲裁法》等法律的起草和修訂工作。 沈四寶教授現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CIETAC)資深仲裁員,同時兼任國內外多家仲裁機構的仲裁員,如北京、上海、深圳仲裁委員會,穀物及飼料貿易協會(GAFTA)、巴黎仲裁院仲裁員和韓國商事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以及解決國際投資爭端中心(ICSID)調解員,在仲裁領域兼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7. 謝軍占的社會兼職
陝西會計學會副會長
陝西高校後勤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
中國教育會計學會理事
陝西教育會計學會常務理事
陝西交通會計學會常務理事
8. 鄭萼的獲獎情況
1987年被評為北京師范大學優秀班級主任。
1991年、1996年被評為北京師范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
2000年被評為北京師范大學優秀黨員。
2002年、2003年、2004年連續三次機關正處級幹部考核被評為優秀。
論文「關於防範高校貸款風險的思考」獲中國教育會計學會優秀論文獎。
9. 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及中國會計學會之間有什麼關系
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及中國會計學會之間關系是,中國沒有總會計師證。總會計師相當於行政職務,不是職稱,沒有證明。中國總會計師協會不屬於財政部,是經過財政部和民政部批准成立的組織。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是從屬於財政部的,為財政部直屬事業單位。
中國總會計師協會成立於1990年,現已在石油、電力、鐵道、航天行業、紡織、民營、電信、航空工業、民用航空、核工業、兵器、航運物流、電子、地質勘查、輕工、水利水電、煤炭、冶金十八個行業設有分會,涵蓋了國民經濟的主要行業;已有22個地方省市總會計師協會成為單位會員。
10. 中國教育審計學會的課題屬於什麼級別的課題
屬於地廳級。全省各級各類職業院校、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和各級教育行專政管理部門、科研屬院所的教師、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科研工作者,行業企業、社會各界的技術人員以及熱心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的相關人員,均可申報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