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摩登舞造型教學

摩登舞造型教學

發布時間: 2022-04-19 00:39:08

A. 國標中的摩登又分哪幾種

國際標准舞(International Standard)

國際標准交誼舞,又稱「體育舞蹈」,原名稱做「社交舞」,英文為「Ballroom Dancing」,為歐洲貴族在宮廷舉行的交誼舞會,法國革命後,Ballroom Dancing流傳民間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將該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並形成一股跳舞熱潮,至今不衰。

經歷一百多年的發展,「社交舞」從「社交」發展為「競技」,將單一的舞種發展為摩登舞、拉丁舞兩大系列的十個舞種,並在1904年成立了"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這個組織將當時歐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統一標准,制定了有關舞蹈理論、技巧、音樂、服裝等競技的標准,公布為「國際標准交誼舞舞廳舞」(簡稱「國標舞」),為世界各國所遵循,英國的黑池甚至成了「國標舞」的聖地。目前,世界各國將國際標准舞易名為「體育舞蹈」,欲將舞蹈運動納入體育運動項目。擁有74個會員國的「國際舞蹈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於1997年9月4日正式成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員,2000年成為悉尼奧運會表演項目,2008年將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國標舞中的拉丁舞包括:桑巴,倫巴,鬥牛,恰恰,牛仔。這五個舞種無論在社交場合還是在體育舞蹈比賽中都廣為流傳。一般是兩個人一起跳,一個男士和一個女士。持握姿勢各有不同,有時親密相擁,有時舞伴相互單手相握。這些舞中的姿勢都已經標准化和分類成各種不同的級別以便於教學,有國際上統一的用語,技術,節奏,拍子。但是也不盡然,這些舞都有各種不同的起源。

羅馬語系(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起源於古老的拉丁語,遍及大多數美洲地區,從而形成了一種文化。有三種舞來自這個地方,一個來自西班牙或法國,另一個來自美國,促成了現在這套國際標准舞---拉丁舞。提及拉丁舞這個術語,這里是拉丁和美洲的縮寫,而不是指地理上的拉美地區。來自拉美地區的這三種舞是由本土,歐洲和黑人舞蹈熔合而成的。在初期,歐洲的征服者們從西非的各地進口黑人到美洲的大部分地區,主要原因是他們很難勸服本土的人為他們而工作。這些黑人如此之多,以至於到了1553年時,數量已超過了墨西哥的歐洲人,總督命令西班牙的查爾斯禁止黑人的進一步流入。舞蹈在所有的三種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歐洲人,黑人和本土人在1569年,墨西哥的總督下令埋葬阿乏台克人的日歷,因為黑人主要的娛樂已經變成舞蹈,並在那裡流行起來。接著,總督頒布法令,跳舞只能在星期天和節日的下午2:00到6:00鍾。

到了17世紀至18世紀,三種文化的逐漸融合導致了一種新的文化產生克立奧耳語 。由於歐洲舞蹈傳入拉丁美洲,他們逐漸接受了這種文化。在古巴,隨著切分音節奏的流行,對面舞變成了哈巴聶拉舞(一種類似於探戈的舞蹈)。後來,隨著與酒吧音樂節奏的融合,切分音變得越來越強變成了 「son」的縮寫。1795年這種節奏就已在巴西使用,其中有一首歌(情歌)在19世紀之際之時在歐洲變得很流行。復雜的切分音節奏,現在已經成為所有拉丁舞的特徵。

----1924年,英國倫敦,由英國發起歐美舞蹈階人士,在廣泛研究傳統宮廷舞,交誼舞及拉美國家的各式士風舞的基礎上,對此進行了規范和美化加工,於1925年正式頒布了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四種舞的步伐,總稱摩登舞。並將此種舞蹈首先在西歐推廣並進行了比賽,繼而又推廣到世界各國,受到了許多國家的歡迎和喜愛。
----1950年,英國「黑池」,由英國ICBD(世界舞蹈組織)主辦了首屆世界性的大賽「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1950」(「黑池舞蹈節」),並把規范後的舞蹈命名為國際標准交誼舞,以後每年的五月底,在英國的「黑池」舉辦一屆世界性的大賽。隨著此種舞蹈在世界的不斷推廣,自身也得到了發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維也納華爾茲。
----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國家的民間舞經過了規范加工後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賽,拉丁舞也有五種舞:倫巴、恰恰恰、桑巴、牛仔、鬥牛。摩登舞和拉丁舞風格迥異。
----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於歐洲大陸,它的音樂時而激情昂揚,時而纏綿性感,動作細膩嚴謹,穿著十分講究,體現歐洲國家男士的紳士風度和女士們的嫵媚。男士需身著燕尾服,白領結;女士則以飄逸,艷麗長裙表現出她們的華貴、美麗、高雅、閨秀之美態。
----拉丁舞除鬥牛舞外,都源於美洲各國,它的音樂熱情洋溢,奔放特具節奏感。以淋漓盡致的腳法律動的引導,自由流暢,展現女性優美線條,動人入情,氣氛迷人,生動活潑,熱情奔放,充分表達了青春歡樂的氣息,男士展現驃悍鋼強,氣勢軒昂,威武雄壯的個性美。

國標舞分拉丁與摩登兩種,拉丁有桑巴\恰恰\倫巴\鬥牛\牛仔,摩登有維也納華爾茲\華爾茲\狐步\快步\探戈,共10種

B. 摩登舞的特點要求有哪些

摩登舞動作中"帖身",這個難題是摩登舞的一個最顯著特點,就是在摩登舞在整個舞蹈過程中,舞伴之間的"帖身"位置,舞伴之間是通過這種"貼身"去傳遞舞蹈信息,運用這種身體語言,引導舞伴完成舞蹈動作的。在整個舞蹈過程中保持 "帖身",難度是相當大的,是要求舞者做到身體其它一連串部位的規范要求的配合,即:從頭到腳、手架、出步、舞伴之間姿勢和體位等等,各部位都必須做足功夫,以及處理好自己的重心和舞伴之間在舞蹈演繹過程中的共同重心,才能做到"貼身"。而只有保持這種"貼身",才能傳遞舞蹈信息給舞伴,引導舞伴完成舞蹈動作,從而以優美的整體造型,展示摩登舞的舞蹈美給人們。同時,通過這種身體語言傳遞,幫助舞伴在舞蹈過程中能更好的伸延,舞姿能得以充分的舒展,享受摩登舞帶來的快樂。可以說,舞者如能自如地做好"貼身"他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摩登舞的技巧了。 舞者在學習摩登舞時如果忽視這一點,做不到這種"貼身",舞者往往會出現一連串的問題:比如舞伴之間經常出現對抗力,舞伴之間動作不協調導致你拉我扯、沖沖撞撞的情況,從而失去摩登舞的特點。更無法表現出摩登舞的美感,結果舞者也會感覺越跳越辛苦。而實際上,有很多摩登舞者都知道這種"貼身"的重要性,特別是初學者和部分業余愛好者,(沒有固定舞伴的更容易犯這個錯誤)由於沒有相對較規范的訓練,或沒有資質較好的老師指導,在學習的過程中,雖然也注意了"貼身",但仍然跳得很不自然,出現離身走位(姿勢體位的走樣)的情況,這與其未能掌握摩登舞的其它基本要求有關。正如前面所述的,要做好"貼身",舞者身體其它各部位都必須做足功夫,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做不好這部分要求,就必然影響那一部分的發揮,導致整體的不協調。所以舞者在學習摩登舞時就必須注意它的綜合基礎,排除急於求成的思想。要齊頭並進地訓練基礎動作,不要只注重這部分而忽視另一部分要求,注意綜合基礎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掌握"貼身"這一特點。

C. 摩登舞有幾種

標准舞(Standard) 又稱"摩登舞"。體育舞蹈項群之一。內容包括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狐步和快步舞。特點是由貼身握抱的姿勢開始,沿著舞程線逆時針方向繞場行進。步法規范嚴謹,上體和胯部保持相對穩定挺拔,完成各種前進、後退、橫向、旋轉、造型等舞步動作。具有端莊典雅的紳士風度。曲調大多抒情優美,旋律感強。服飾雍容華貴,一般男著燕尾服,女著過膝蓬鬆長裙。

D. 摩登舞的荷葉步怎麼

摩登舞頭部動作教學 頭部動作 Head Movements 在我的理念里,女士的頭部動作必需扮演以下兩個角色: (1)產生更好的線條,不管是單方或是雙方的。 (2)維持平衡。 .

E. 急求!!!摩登舞 華爾茲 右旋轉教學的轉度

華爾茲的右旋轉和減弱右旋轉的前三步一樣都是3/8周。後三步右旋轉1-2是1/2周,2-3是3/8周;減弱右旋轉的1-2是1/2周,2-3是1/8 周。

F. 國標舞是什麼

尊敬的丟了那些花兒:
國標舞的歷史
國際標准交誼舞,又稱「體育舞蹈」,原名稱做「社交舞」,英文為「Ballroom Dancing」,為歐洲貴族在宮廷舉行的交誼舞會,法國革命後,Ballroom Dancing流傳民間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將該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並形成一股跳舞熱潮,至今不衰。

經歷一百多年的發展,「社交舞」從「社交」發展為「競技」,將單一的舞種發展為摩登舞、拉丁舞兩大系列的十個舞種,並在1904年成立了"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這個組織將當時歐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統一標准,制定了有關舞蹈理論、技巧、音樂、服裝等競技的標准,公布為「國際標准交誼舞舞廳舞」(簡稱「國標舞」),為世界各國所遵循,英國的黑池甚至成了「國標舞」的聖地。目前,世界各國將國際標准舞易名為「體育舞蹈」,欲將舞蹈運動納入體育運動項目。擁有74個會員國的「國際舞蹈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於1997年9月4日正式成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員,2000年成為悉尼奧運會表演項目,2008年將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國標舞中的拉丁舞包括:桑巴,倫巴,鬥牛,恰恰,牛仔。這五個舞種無論在社交場合還是在體育舞蹈比賽中都廣為流傳。一般是兩個人一起跳,一個男士和一個女士。持握姿勢各有不同,有時親密相擁,有時舞伴相互單手相握。這些舞中的姿勢都已經標准化和分類成各種不同的級別以便於教學,有國際上統一的用語,技術,節奏,拍子。但是也不盡然,這些舞都有各種不同的起源。

羅馬語系(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起源於古老的拉丁語,遍及大多數美洲地區,從而形成了一種文化。有三種舞來自這個地方,一個來自西班牙或法國,另一個來自美國,促成了現在這套國際標准舞---拉丁舞。提及拉丁舞這個術語,這里是拉丁和美洲的縮寫,而不是指地理上的拉美地區。來自拉美地區的這三種舞是由本土,歐洲和黑人舞蹈熔合而成的。在初期,歐洲的征服者們從西非的各地進口黑人到美洲的大部分地區,主要原因是他們很難勸服本土的人為他們而工作。這些黑人如此之多,以至於到了1553年時,數量已超過了墨西哥的歐洲人,總督命令西班牙的查爾斯禁止黑人的進一步流入。舞蹈在所有的三種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歐洲人,黑人和本土人在1569年,墨西哥的總督下令埋葬阿乏台克人的日歷,因為黑人主要的娛樂已經變成舞蹈,並在那裡流行起來。接著,總督頒布法令,跳舞只能在星期天和節日的下午2:00到6:00鍾。

到了17世紀至18世紀,三種文化的逐漸融合導致了一種新的文化產生克立奧耳語 。由於歐洲舞蹈傳入拉丁美洲,他們逐漸接受了這種文化。在古巴,隨著切分音節奏的流行,對面舞變成了哈巴聶拉舞(一種類似於探戈的舞蹈)。後來,隨著與酒吧音樂節奏的融合,切分音變得越來越強變成了 「son」的縮寫。1795年這種節奏就已在巴西使用,其中有一首歌(情歌)在19世紀之際之時在歐洲變得很流行。復雜的切分音節奏,現在已經成為所有拉丁舞的特徵。

----1924年,英國倫敦,由英國發起歐美舞蹈階人士,在廣泛研究傳統宮廷舞,交誼舞及拉美國家的各式士風舞的基礎上,對此進行了規范和美化加工,於1925年正式頒布了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四種舞的步伐,總稱摩登舞。並將此種舞蹈首先在西歐推廣並進行了比賽,繼而又推廣到世界各國,受到了許多國家的歡迎和喜愛。
----1950年,英國「黑池」,由英國ICBD(世界舞蹈組織)主辦了首屆世界性的大賽「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1950」(「黑池舞蹈節」),並把規范後的舞蹈命名為國際標准交誼舞,以後每年的五月底,在英國的「黑池」舉辦一屆世界性的大賽。隨著此種舞蹈在世界的不斷推廣,自身也得到了發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維也納華爾茲。
----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國家的民間舞經過了規范加工後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賽,拉丁舞也有五種舞:倫巴、恰恰恰、桑巴、牛仔、鬥牛。摩登舞和拉丁舞風格迥異。
----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於歐洲大陸,它的音樂時而激情昂揚,時而纏綿性感,動作細膩嚴謹,穿著十分講究,體現歐洲國家男士的紳士風度和女士們的嫵媚。男士需身著燕尾服,白領結;女士則以飄逸,艷麗長裙表現出她們的華貴、美麗、高雅、閨秀之美態。
----拉丁舞除鬥牛舞外,都源於美洲各國,它的音樂熱情洋溢,奔放特具節奏感。以淋漓盡致的腳法律動的引導,自由流暢,展現女性優美線條,動人入情,氣氛迷人,生動活潑,熱情奔放,充分表達了青春歡樂的氣息,男士展現驃悍鋼強,氣勢軒昂,威武雄壯的個性美。

國標舞在國內的發展情況

國際標准交誼舞作為一項高貴優雅的運動,不但可以調適現代人忙碌的生活,舒展身心, 並且有良好的社交功能。由於她實質上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和經濟水平,世界各國各地區竟相提倡,風行日盛,我國自一九八六年正式引進後,隨著這幾年的大力推廣,發展迅速。
1986年,文化部宣布成立了中國國際標准舞學會,並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國際標准舞會演,由此每一年舉辦一屆,(廣東選手已連續獲8屆職業最高級別摩登舞冠軍)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一代人的辛勤耕耘,如今,國標舞事業成為我國各級政府關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大項,從1998年開始,國標舞將被列入中國文化部「荷花獎」的評獎單項,國標舞事業從此又將開辟一個嶄新的篇章.

在政府的關心和指導下,全國各省市(包括一些中小城市)都成立了國際標准舞協會,跳國標舞,學國標舞的人越來越多。北京電視台播放的國際標准交誼舞教學節目收視率很高,有關人員保守地估計,北京就有80萬至100萬人喜歡跳交誼舞,而且跳舞的人越來越年輕化。近年來,廣州、北京、上海、鄭州、南京、哈爾濱、武漢、重慶、寧波、深圳、南昌等地國標舞事業發展迅猛.

G. 摩登舞要怎樣教

你是教多大抄的人?如果教小孩子襲的話,就多點實際的,別說什麼歷史啊前景什麼的,因為與其說你是給孩子們上課不如說是給家長表演,付出的錢要和所得成正比,這就是家長的想法,記住基本功15分鍾,休息2-5分鍾,做的時候要說要領,要出手矯正他們的動作(這是關鍵)在動作上不要批評任何人,搗蛋的孩子除外,你要有自己的計劃,基本3個月一個循環,也就是說在三個月中你要計劃好每天的計劃,要教什麼還有動作的要領,這是剛開始的時候,習慣以後就不用了,基本功結束要教新東西了,暫且不談,你說的是第一堂課,那我就說說吧。一、自我介紹,記住不要太多話,時間寶貴,認識他們可以在教學時熟悉,二、教導摩登是高雅的藝術,希望大家好好學,然後大致說下以後會學到哪些華麗的動作,適當示範幾個POSS(好看的那種),當他們羨慕時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記住這些只能花一刻鍾的時間,然後步入正題,「基本功是最重要的,你們以後會比我跳得更好」,那麼開始職業性的教學吧,「今天我們就走進摩登的第一步。。。。」第一節課就是教基本功,好了,就這些了,我也就這點見解,希望對你有用,加油哦!

H. 如何跳好摩登舞

國標舞中的拉丁舞包括:桑巴,倫巴,鬥牛,恰恰,牛仔。這五個舞種無論在社交場合還是在體育舞蹈比賽中都廣為流傳。一般是兩個人一起跳,一個男士和一個女士。持握姿勢各有不同,有時親密相擁,有時舞伴相互單手相握。這些舞中的姿勢都已經標准化和分類成各種不同的級別以便於教學,有國際上統一的用語,技術,節奏,拍子。但是也不盡然,這些舞都有各種不同的起源。

羅馬語系(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起源於古老的拉丁語,遍及大多數美洲地區,從而形成了一種文化。有三種舞來自這個地方,一個來自西班牙或法國,另一個來自美國,促成了現在這套國際標准舞---拉丁舞。提及拉丁舞這個術語,這里是拉丁和美洲的縮寫,而不是指地理上的拉美地區。來自拉美地區的這三種舞是由本土,歐洲和黑人舞蹈熔合而成的。在初期,歐洲的征服者們從西非的各地進口黑人到美洲的大部分地區,主要原因是他們很難勸服本土的人為他們而工作。這些黑人如此之多,以至於到了1553年時,數量已超過了墨西哥的歐洲人,總督命令西班牙的查爾斯禁止黑人的進一步流入。舞蹈在所有的三種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歐洲人,黑人和本土人在1569年,墨西哥的總督下令埋葬阿乏台克人的日歷,因為黑人主要的娛樂已經變成舞蹈,並在那裡流行起來。接著,總督頒布法令,跳舞只能在星期天和節日的下午2:00到6:00鍾。

I. 摩登舞的形體移動要點

摩登舞是移動性很強的舞蹈,整個形體在慣性中移動。形體移動慣性流量的大小,是習舞者綜合技術的集中反映,值得認真探索體驗。不僅做到形體移動垂直穩定,更重要的是輕快流暢。
一、上身重心移動的引導:行話說的要感悟用身體來跳舞,其實就是用上身重心的移動來引導頭頸眼視、左足右足、左肩右肩的移動,即以上身為中心,帶動上下左右。換句話說,頭頸眼視、手勢舞架、支撐足和移動足,都是跟隨上身重心的移動而移動的,不能先動足後動身體。
其要點是:1、前進步,上身重心首先前移超過支撐足的足尖;
2、後退步,上身重心首先後移超過支撐足的足跟;
3、從降的低位到升的高位要先用上身重心去移動擺盪;
4、凡有轉度的步伐都要先轉動身體;
5、花步造型同樣要先由身體的傾斜下腰去帶動頭部和肩部的傾斜,以便展現出形體在不平衡中求平衡的舒展美。
總之,上身重心移動的引導,是慣性流量產生的先決條件,大前提。
二、上身自然重量的運用:摩登舞中的華爾茲最顯著的特點是形體起伏不定,擺盪傾斜,深波浪式的流動。因此,做好降升動作格外重要。摩登舞中除探戈外都是有降升的。充分運用上身的自然重量是做好降升動作形成慣性流量的重要因素。
其要點是:
1、下降時,上身自然重量隨重心前移或後移快速弧線移動下墜,但不能松胯松腰;
2、上升時,上身自然重量隨上身重心的擺盪而迅速斜向移動上揚,致使肩部自然傾斜但不能聳肩;
3、從平位到低位,從高位到低位,上身自然重量快速下墜產生的慣性要大;
4、在既有擺盪又有轉度的步伐中,上身自然重量迅速上揚所產生的慣性要控制其大小,以適應轉度的大小;
5、無論上身自然重量的下墜或上揚,都要控制好胯以上整個形體和舞姿的垂直穩定和定型定位,不能變形。
三、膝關節和踝關節的柔韌:在有降升的步伐中,上身自然重量的下墜或上揚,離不開膝關節和踝關節的柔韌、曲伸、彈性所產生的慣性,兩者是相互依存的。膝踝的柔是鬆弛,韌是有力。膝踝的彎曲為降,伸直為升。膝踝的曲伸必然產生彈性,其慣性致使形體移動流量增大。
它的要點是:
1、有降的前進步,由於上身重心前移引導,重量快速下墜,踝關節放鬆向前彎曲,特別是支撐足的膝蓋下降大大超過足尖,其慣性促使形體滑翔式的快速前移;
2、有降的後退步,由於上身重心後移引導,重量快速下墜,膝關節自然向後彎曲,特別是支撐足的大腿根部下降大大超過足跟,其慣性致使形體滑坡式的快速後移;
3、有升的前進步或後退步,由於膝踝先曲後伸的彈性,其慣性促使上身重心、重量由低位向高位迅速移動上揚,形成擺盪之勢,從而順勢完成自然傾斜和規定的轉度;
4、膝踝放鬆彎曲而降一定要降透,膝踝有力伸直而升一定要升夠,降透升夠才能形成深波浪式的流動感。
四、支撐足蹬地板的推力:形體移動的慣性流量,最關鍵的是支撐足蹬地板的推力。為什麼說支撐足與移動足的關系要以支撐足為主,其原因就在於支撐足的推力是形體移動慣性流量的動力所在,它推動形體和移動足的移動。移動足只是隨上身重心的移動而移動,隨支撐足的推力而開胯延伸,而不能用移動足的移動去消減支撐足的推力。沒有支撐足的推動力,哪來的慣性流量?形體重心移動的引導、上身重量的下墜上揚、膝踝的柔韌曲伸,都是為支撐足蹬地板推力作鋪墊的,而支撐足的推力反過來又是為整個形體移動的慣性流量服務的。因此,支撐足要做到隨形體重心移動引導快而降升快、推力快、收足快,實現發力無痕跡,去勢無斷口,形體自然流動。
支撐足推力的要點是:
1、前進步,無論是從平位到低位、從低位到高位、從高位到高位、從高位到低位,也無論是閉式位、外側位、開式位,只要是前進步,支撐足必須:①、足跟離地,②、足掌支撐身體重量,③、足掌用力蹬地板向前滾動產生推力,④、腿部斜直。從而推動形體重心快速前移。
2、後退步,支撐足則是:①、足尖離地,②、足跟承受身體重量,③、足跟用力蹬地板向後滾動產生推力,④、腿部斜直。從而推動形體重心快速後移。
3、凡是連續後退步的觸足點要求足掌觸地的步伐,哪前一個後退步完成後的支撐足就不能起尖用足跟蹬地板推力,而要快速落跟起跟用足掌蹬地板推力。
4、凡軸轉,不論轉度多少,都是用支撐足的足掌壓地板轉動。
5、凡跟轉,不論轉度多少,都是用支撐足的足跟壓地板轉動。
總之,習舞者要非常重視支撐足的「三個快」和推力的「四個細節」。
五、移動足觸足點的滾動:摩登舞要求每一步都要堅實,堅實的含義是既穩定又要推力。每移動一步,都要借前一步的慣性而移動,同時又為下一步做好准備。這就要求移動足移動到位時的瞬間足部與地面的觸足點必須滾動,否則交換重心時支撐足既不穩定又無法推力。因為支撐足與移動足是相互交換的。前一步右足是支撐足,左足是移動足,而下一步必然要交換重心,左足完成移動到位後成為支撐足,右足完成推力收足後就成為移動足了。因此,支撐足的推力是與移動足移動到位交換重心那一瞬間觸足點的滾動是緊密相連的。有降的步伐,移動足開胯延伸,前進通常是足跟觸地,滾動到掌尖,後退通常是尖掌觸地,滾動到足跟。有升的步伐,往往是足的全掌觸地,滾動到足的前掌。左足和右足重心的交換,支撐足和移動足的交換,其足部觸足點跟掌尖或尖掌跟的滾動配合,是習舞者掌握地板技術的重要環節。因為它是產生慣性流量相當重要的因素。
其要點是:
1、有降的低位前進,移動足到位,跟掌分明,先跟後掌,壓掌起跟,其慣性可使形體迅速到達垂直位,也就是通常說的足到身到垂直,可使後一支足隨形體前移而借慣性自然收足到垂直位,可使移動足交換重心成為支撐足向前滾動到掌尖蹬地板推力;
2、有降的低位後退,移動足到位,掌跟分明,先尖掌後足跟,壓跟起尖,其慣性可使形體和前一支足迅速到達垂直位,同時向後滾動到足跟蹬地板推力;
3、有擺盪的身體上升的前進或後退,移動足到位,全掌與前掌分明,先全掌後前掌,其慣性可使形體和後一支足迅速到達垂直位,促使肩部自然傾斜和完成規定的轉度;
4、從高位到高位,移動足到位,由前掌壓地板承受身體重量,其慣性可使形體保持高度迅速到達垂直位,重心十分穩定。
六、肩部引導轉動的順暢:摩登舞形體移動的慣性流量突出地表現為始終在轉動中前進或後退,可以說旋轉是摩登舞的生命。肩部引導轉動,能促使身體線條具有流動感和美感,也能使旋轉更為順暢而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和平衡。我們說的肩部引導,包括肩部、大臂和肘部。上身的整體轉動,包括胯、腰、肩、頭,而肩部引導轉動則是上身整體轉動的表現形式。
它的要點是:
1、在有反身動作的步伐中,進右足左肩向前引導,略右轉;進左足右肩向前引導,略左轉;退右足左肩向後引導,略左轉;退左足右肩向後引導,略右轉。
2、在有反身動作位置的步伐中,無論是外側位或開式位,第一步是進右足的步伐左肩向前引導,後退的一方右肩向後引導。第一步是進左足的步伐右肩向前引導,後退的一方左肩向後引導。連續進退的步伐,如沒有轉度,要保持反身動作位置。
3、在有規定轉度的步伐中,只要是左旋轉,無論進退左足或右足,一律左肩向後引導;只要是右旋轉,也不論進退那支足,一律右肩向後引導。
4、在轉速較快的連續左、右撇轉中,無論進退左足或右足,右足軸轉右肩引導,左足軸轉左肩引導。
5、在轉度較大的雙左、雙右旋轉或一步轉度為3/4的步型中,左旋轉先右肩引導後左肩引導,右旋轉先左肩引導後右肩引導。
總之,一對優秀的選手,是非常注重肩部的引導的。
七、收足的慣性促動肩引:要做好有旋轉的動作,除了肩部引導轉動,還要具備軸轉或跟轉重心的垂直和旋轉的速度,這是旋轉的三要素。重心的垂直和旋轉的速度,離不開移動足收足出足一條線所產生的慣性。收足快則重心垂直,出足到位及時則有一定的旋轉速度。收足出足產生的慣性對肩部的轉動有直接的促動作用。
其要點是:
1、以華爾茲右轉前三步為例,當完成第一步右足前進後,第二步收左足到達支撐足的垂直位時,其慣性便促動右肩向後轉動,緊接著出左足到達准確的足位時,其慣性便促動左肩向前向右轉動。
2、以華爾茲右轉後三步為例,當完成第一步左足後退後,第二步收右足到達支撐足的垂直位時,其慣性便促動右肩向後向右轉動,緊接著退右足到達指向的方位時,其慣性便促動右肩繼續向後向右轉動,而第三步收左足並右足時,其慣性便促動左肩向前向右轉動。
3、由此類推,凡有旋轉的步伐,必須先收足再轉動。例如男士的左、右撇轉,如果不先收足,沒有收足產生的慣性促動肩部的引導,既轉不動又轉不穩,因為移動足掉在身前,重心就不垂直,不平衡,也沒有相應的旋轉速度,怎麼能轉動180度呢?因此,我們一定不要忽視移動足收足出足一條線的慣性作用。
八、腰部力感上提和轉換:支撐足的推力是形體移動慣性流量的關鍵,為什麼說腰力與足力要以腰力為主呢?因為沒有腰力的上提,重心就不穩,形體會變形;沒有腰力的轉換,上身重心就不能進行移動引導,支撐足也不能進行滾動推力。腰力的運用總是在足力的運用之前,腰力是足力之源。從某種意義上講,舞蹈是腰胯的藝術,摩登舞也不例外。因此,腰力的上提和轉換,是形體移動慣性流量的核心。很多習舞者越練越失去信心,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只注重足步,不注重腰部力感的上提和轉換。
腰部力感的要點是:
1、形體線條的美感,形體重心的垂直,自始至終全靠腰部上提的力感;
2、上身重心前移的引導,依賴於支撐足後腰前頂的力感,上身重心後移的引導,依賴於支撐足前腰的上提和移動足後腰的力感;
3、上身重心重量快速下降,腰部的力感保持上提,一點都不能松;
4、當支撐足蹬地板推力時,腰力同時在推動;
5、當上身重心擺盪和重量上揚時,腰力起著推動和穩定重心的作用;
6、當重心交換時,腰部的力感隨重心交換而轉換;
7、在有轉度的步伐中,腰力總是上提保證軸轉或跟轉形體的垂直和旋轉的速度;
8、在花步造型中,腰力的上提和轉換顯得更為重要,使形體線條更加美化。總之,感悟運用腰力上提和轉換是很難的,一旦領悟,便一通百通,舞藝大為提高,越跳越有勁,越跳越自信。

熱點內容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
2017美術生高考綜合分 發布:2025-05-12 00:20:15 瀏覽:883
清風校園手抄報資料 發布:2025-05-11 21:08:53 瀏覽:612
安溪是哪個市 發布:2025-05-11 19:17:34 瀏覽:708
京芳教育 發布:2025-05-11 14:06:12 瀏覽:943
雲南白葯膏多少錢 發布:2025-05-11 12:53:15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