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家庭教育講座

家庭教育講座

發布時間: 2020-11-19 09:46:05

㈠ 聽完家庭教育講座後的心得體會怎麼

可以通過圍繞抄感點,引述材料、分析材料,提煉感點、聯系實際,縱橫拓展、總結全文,升華感點來寫。

1、體會

心得體會重在「體會」,說明講座的主講人和主題,然後講述其中感觸較深的內容,要體現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

2、提煉感點

亮明基本觀點,既可就事論事對內容做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表達家長要以身作則的決心。

3、聯系實際,縱橫拓展

可以聯系現實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也可以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計劃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

4、總結全文,升華感點

「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表態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

注意:

1、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關於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2、開頭要簡述所參加的工作(或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

㈡ 關於家庭教育知識講座

家庭教育講座的目的
一般講座的內容是以家庭教育為基本原則,讓家長了解正確的教育方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通俗易懂的事例讓家長更易於理解,而且專家會和家長進行互動,起到良好的效果。講座主要是以思想道德修養,文化素質,行為習慣,心理健康指導為主要內容,幫助家長提升自身素質,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讓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時候能夠不產生叛逆心理。
家庭教育專題講座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自古就受到了關注,而且這也是被作為一門學科進行研究,近幾年,時代在不斷的發展,家長對教育的問題也越來越關注,他們都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實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而且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讓孩子進入社會後接受集體教育,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展,為以後的學習打好良好基礎。而家長這種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需要在講座中進行培養,通過講座,家長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進行及時改正,為孩子帶來更好的教育。
針對親子教育講座,至慧學堂為家長推出了定期講座,特聘請國內著名親子關系專家和教育專家,通過科學嚴謹的心理學理論,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進行研究,給家長提供更專業,更科學的育兒知識及技巧,解決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幫助家長構建更和諧的家庭以及親子關系。
家庭教育其實是一門藝術,而家長想要掌握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就需要去聽家庭教育講座,從講座中吸取知識,改變自身的毛病,引導自己使用更貼近生命規律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教育。

㈢ 家庭教育講座

「富二代」、「星二代」的家庭教育失敗,有共性原因,也有突專出的個性原因。屬

從共性原因看,當今的家庭教育都很淡漠,且有將家庭關系變異為分數關系、成績關系的趨勢,父母普遍關注孩子的成績,卻不關注孩子的身心成長。而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不管是富裕人家,還是一般家庭,基本的價值觀念是一致的,即普遍崇尚「權勢」與「財富」,把父母的權勢、家庭的財富,無形中轉變為孩子的社會地位。這種「權勢觀」和「財富觀」,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個性原因看,「富一代」和「官一代」顯然不希望「富不過三代」、「強不過三代」,他們希望孩子成才,但他們的家庭教育卻問題多多。

其一,父母由於事業、交際,與孩子一起生活的時間少,因此有「補償」心理,通過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來表達對孩子的關注,也由此反復刺激孩子的物質慾望。

其二,父母在孩子面前並不約束自己的言行,且為了表明自己的「能幹」,總愛表露用錢和權可以搞定一切,把生意場和官場上的規則帶進家庭。

其三,父母身邊的人對孩子百般呵護,要啥有啥,即便父母告訴他不要張揚,但孩子卻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為所欲為的「王國」。

㈣ 聽亮家庭教育講座後的建議和意見

個令人陶醉的字眼復,創造出了人類五彩制斑斕的生活.愛的世界到處充滿了陽光和色彩,我們很
難想像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愛,那將會是多麼的可怕.
愛會給生活創造出無限廣闊的天空.沐浴在愛的陽光里,我們就可以把冷漠變成親切,把仇恨變成寬容
.
在生活中,我們確實需要一顆愛心,需要一種由愛而滋生的寬容、大度、淡泊的情懷,這樣,就會把
世界看得美好.當愛之花在我們靈魂深處綻放的時候,一切塵世間的煩惱、紛爭、誤解都將灰飛煙滅,化
作一種春風化雨般的

㈤ 聽家庭教育講座一般會有什麼收獲

從家長及家庭教育做起,父母在以身作則的同時還要積極培育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授課過程中,學員們全神貫注,講師用一個個生動的例子和精彩的演講讓家長感同身受,受益匪淺。講座結束後,家長們紛紛點贊這樣高水平的講座,認為以前僅想把孩子教育成才,以為只要學校好,學習好就行,現在看來,孩子成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學習學習是重要的一面,家庭教育和影響對孩子來說更加重要。

教育孩子首先應從家長及家庭教育做起,父母在以身作則的同時還要積極培育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的可塑性強,兒童階段更是教育的黃金期,把握好這個重要的時期,對於一個孩子乃至一個家庭都是至關重要的。

(5)家庭教育講座擴展閱讀:

家庭教育的相關要求規定:

1、各地教育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行政區域內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家長參與、學校組織、社會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2、中小學幼兒園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機制,統籌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家長開放日、家長接待日等各種家校溝通渠道。

3、逐步建成以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長、幼兒園園長、中小學德育主任、年級長、班主任、德育課老師為主體,專家學者和優秀家長共同參與,專兼職相結合的家庭教育骨幹力量。將家庭教育工作納入教育行政幹部和中小學校長培訓內容,將學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計入工作量。

㈥ 家庭教育講座對家長有著什麼作用

一般講座的內容是以家庭教育為基本原則,讓家長了解正確的教育方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通俗易懂的事例讓家長更易於理解,而且專家會和家長進行互動,起到良好的效果。

講座主要是以思想道德修養,文化素質,行為習慣,心理健康指導為主要內容,幫助家長提升自身素質,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讓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時候能夠不產生叛逆心理。

家庭教育其實是一門藝術,而家長想要掌握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就需要去聽家庭教育講座,從講座中吸取知識,改變自身的毛病,引導自己使用更貼近生命規律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教育。


(6)家庭教育講座擴展閱讀:

過去的認識里,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代觀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標應是:在孩子進入社會接受集體教育之前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打好基礎。

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曾說過:「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確實,家庭教育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並稱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經是中國文化的優勢資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結果。在轉型期的當代中國,成年人的價值觀發生巨變,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

其中過去以道德為核心的價值觀遭到破壞,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趨向,造成的嚴重問題亟待引起重視。導致家長教育缺失或者失位。使得我國家庭教育存在種種問題,因此新的恰合適宜的家庭教育應該應運而生。

㈦ 你最想聽那些方面的家庭教育講座

那個責商家庭教育就是個騙子公司,具有傳銷性質,大家別被騙了

㈧ 聽完家庭教育講座後的感想怎麼寫

要點:首先說明講座的主講人和主題,然後講述其中感觸較深的內容,並通過相關內容引發自己的思考,最後通過此次講座對自己以後對孩子教育有什麼影響。

正文:

這個周四的下午在學校聽了家庭教育講座,是本市的中英文學校的校長彭文明校長主講的。本次講座是的主題是《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首先彭校長通過幾個小故事講了習慣的重要性,其中講了一個宇航員加加林的故事,十幾個宇航員一起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時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就是這樣一個動作讓設計師非常感動,加加林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

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了成功就是從好習慣開始。還講了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的一段名言:「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反射行為,行為的習慣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裡有習慣,哪裡就有神經系統在工作。」

烏申斯基認為,經過教育,經過培養,人是可以形成新的習慣,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的。彭校長還講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要學會」四會「首先就是要培養好習慣。

接著彭校長講了習慣培養的重點一、做人的習慣,二、做事的習慣,三、學習的習慣,四、交往的習慣,並根據這四大點列舉了36種具體的習慣。強調了我們家長們在生活中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好習慣和哪些不良的習慣。

然後講了怎樣培養良好習慣,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量21天,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時間越長習慣越牢。

這也讓我想起了孩子的親子閱讀,上小學前一直和孩子堅持親子閱讀,後來上了小學,孩子的識字量大了,基本就自主閱讀,可是發現孩子自己選書時就常常只選漫畫書,後來就恢復和孩子的親子閱讀,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慢慢讀書的范圍就起來越廣。

最後彭校長還講了培養良好習慣的五個步驟及怎樣糾正不良習慣。講糾正不良習慣時彭校長通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感謝學校讓我們有機會聽到這么好的教育講座, 通過這個講座讓我更加了解了要教育好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也學習到很多培養好習慣的方法。記得巴金先生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讓我們一起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吧!

熱點內容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