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性教育
Ⅰ 青春期性教育600字
星期五下午的時候,黃老師的講座在五年級同學們熱烈的鼓掌聲中拉開了帷幕。根據鄧老師的介紹,我知道這位黃老師將會是我們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
講座開始了,看到標題「五年級青春期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我們班的男生一看到「青春期」這三個字,會覺得很不好意思;我們班的女生一看到「青春期」這三個字,就開始想入非非。主題是「成長的秘密」,大家看到「秘密」一詞,肯定會很好奇,很想知道成長的秘密吧?那就隨著我的介紹來進入黃老師的講座吧!
一開題,黃老師就給我們提出了三個有趣的問題: 1、上體育課做運動時,會發現總有那麼幾個同學坐在旁邊,為什麼?2、小明最近的聲音漸漸開始低沉,開始長了一點點鬍子,這是怎麼一回事?3、小康看到同桌小麗的椅子上有紅色的血跡,小麗到底怎麼了?同學們可都積極了,都把問題一一解答出來:1、因為那幾個同學來月經了,來月經了不適宜做劇烈運動。2、因為小明開始發育了,發育的時候會長鬍子,聲音也會慢慢低沉。3、小麗來月經了。女孩子們聽了同學們的一一解答,臉漸漸都紅得像個紅蘋果了。
接下來,黃老師通過幻燈片的形式簡簡單單的講述了一下男女生青春期發育的時間:男生是11歲多;女生是10歲左右。然後又講了,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的第二特徵:男性表現為長胡須、喉結突出、骨骼粗大、聲音低沉等;而女性表現為乳房增大、骨盆寬大、皮下脂肪豐富、嗓音尖細等。黃老師還給我們放了一段「月經」的視頻,大家看完後,大會議室就傳來一陣嘔吐的聲音。
最後,黃老師也隨著同學們「排山倒海」的掌聲中,離開了大會議室,結束了這次講座。這次講座,使我懂得了要愛護自己的身體。
每個嬰兒都是父母相愛的結晶,因為性,他們來到這個世上。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心理學分為五大階段,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可見,性是伴隨人一生的課題。性教育應貫穿我們的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我比較贊同視頻中某位教育教授的說法,性教育要從兒童時期開始灌輸。不同的時期都應該對性有所了解並漸漸深入理解。
嬰兒雖然還小,但是也需要性教育。嬰兒的性教育主要是通過母親對孩子的撫養喂養。其中身體接觸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母親和兒童的身體接觸可增強孩子神經系統的敏感性,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缺乏這一環節則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和敏感性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損害。此外,美國動物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若讓離開母親的兩只幼猴由不同的母親喂養,一個是「棉布毛巾媽媽」(外包毛巾被的人工雌猴,胸前有奶瓶),另一個是「金屬刺媽媽」(渾身長滿金屬刺的有奶瓶的人工做的假雌性猴子)。吃金屬猴媽媽的奶長大的幼猴,成年以後不會進行性活動,而且行為退縮,不和群。所以嬰兒期的教育特點是滿足嬰兒食慾的同時,還要滿足嬰兒皮膚觸覺的發育需求
幼兒期的性教育影響孩子日後對性同一性的理解。這個時期應開始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並初步進入性別角色。男孩子要穿男生的衣服,要鼓勵他們堅強勇敢,女孩子要穿女生的衣服,要教會她溫柔甜美愛潔等等,把男孩子當女生養把女孩子當男生養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或許正是孩子日後發生同性戀的原因之一,或許會成為孩子未來的家庭不和的誘因。同時要讓男孩禮讓女孩子,讓女孩子知道不能隨便讓別人觸碰身體等等。
兒童期性教育從六歲起到十歲以前。此時的孩子性意識進一步增強,出現了不願意和異性同桌、同行,為自己的性別而驕傲、自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要先給予肯定,如果發現孩子厭惡自己的性別角色,則應該及時糾正,以防發生日後的性別角色倒錯現象。還要教給孩子性衛生的基本知識,學會保持性器官的衛生。讓孩子有男女之分的意識,還有如何保護自己,特別應教育男孩子要尊重愛護女性,教育女生要有防範意識,了解什麼是性侵犯,教給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規則,要孩子自尊、自愛。
少年期性教育(10~20)是尤其重要的,這時期大多數孩子先後進入青春發育階段,他們已經開始對異性感興趣,有了朦朧的性意識,而且特別容易性沖動,此時的性教育內容主要為: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女生的經期衛生知識,男女交往的原則及注意事項,女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有什麼道德原則,明確法律與道德對兩性關系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罪錯的發生,同時對自己既要認識又要接受。教育男生要提高自己對性的控制能力。
青年期(20~35)性教育的特點是孩子已經成年,有了獨立的愛好、個性,逐步走向成熟,開始戀愛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如何承擔家庭的責任與義務,夫妻生活知識,子女教育知識,家庭經濟知識,為建立家庭做好准備。
視頻討論了好幾個問題,對幼兒兒童是否應進行性教育?我覺得有必要,起碼要讓他們了解有性那麼一回事,至於性的具體內容可以涉及一些,輕描淡寫,或是用孩子的口吻來闡述,等他們再長大一些,當他們提出疑問,作為家長應大方一點把性知識告訴兒童,讓他們有性的意識,懂得性是怎麼一回事,很多時候兒童性侵犯就是在兒童不了解不知道的情況下發生的,所以讓孩子接觸性知識是讓他們有意識要保護自己。
視頻里有專家講了些比較保守的說法,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還沒發展成熟,不適宜接受性知識。其實我覺得這都是老一輩思想比較傳統一點,對於這些比較忌諱的話題避而不談或是含蓄地一筆帶過,他們不太贊成早期性教育也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影子起影響,另一方面是長輩自身對性的認識是扭曲的,他們自身早期沒有接受良好的性教育,對性的認識認識錯誤,導致他們還是以錯誤的觀念對待兒童性教育問題。我覺得性教育應該從嬰兒期開始,性教育在時間上的早晚並不是一個問題,而在於性教育的內容和尺度是否符合該階段發展要求。
Ⅱ 如何對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性教育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學習並適應不同發展時期的生理和心理轉變。現實生活中,當孩子問及有關「性」的問題時,很多家長並不是不願意談,而是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談。所以,在家庭性教育方面,作為伴隨子女成長的核心人物,家長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確立相應的學習目標、給予適當和持續的輔導十分必要。
那麼,在傳遞性知識、定位兩性角色和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家長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完成自我成長呢?本期我們特邀幾位有經驗的家長和相關領域的專家來分享他們的觀點。
Ⅲ 青春期性教育非常重要青春期性教育要怎樣做
孩子出現「早戀」和「社交恐懼症」都和家長對孩子教育有關系。如果家長對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採取充分信任心理,這促進了孩子人際關系的充分發展。反之,孩子在人際關系中進行得不順利、受到挫折,這就會造成他們產生自卑、冷漠的心理。有的家長對孩子管得過嚴,妨礙了孩子的正常交往,到孩子25歲,該結婚、戀愛時,他反而不知道自己如何戀愛了。孩子在小時候遇到嚴厲的班主任對他對異性萌生好感時粗暴地制止,或者在家裡有一個權力慾望非常強的母親對孩子和異性交往的事情橫加指責,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吸引力,對和異性交往產生恐懼心理。
青春期性教育要注意調節情緒
毫無疑問,青春期時的情緒變得難以捉摸。人生的第一個轉折期悄悄來臨。青少年不再是小孩子,舊的人生體系開始瓦解,不得不全部放棄,而新的體系尚未完全建立。
這時情感成了你生活中的一個奇怪吸引。你會毫不猶豫地為這種新產生的感情雀躍不已,激動不已。但是你們會發現,這種情感會在某種情況下把你們的情緒推向極致。你已經可以完全不管不顧,以「愛」的名義肆意對待雙方,誰也不願意控制自己。
其實,這是非常有害的。原因:由於身體的發育,特別是性的發育成熟,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體內積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興奮過度,造成情緒上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他們的神經系統還遠未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調節情緒,所以才會這樣。
解決的辦法是:慢慢長大會變好,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也有幾種辦法:獨處,與自己的情緒對話,接納自己的情緒,及時改變自己的一些想法。向自己的女朋友或好朋友傾訴而不是一味地發泄自己的不滿。
總之,在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的時候,教育者本身要有一個正確的性觀念,這樣才能向孩子傳遞正確的、科學的性知識,比如說,如何使用derux等等。讓孩子對性有一個清晰准確的認識,更好的尊重自己。千萬不要一味的強調不允許和異性頻繁接觸,並限制他們的交往自由,這樣只會讓他們越發叛逆。
Ⅳ 對青春期的性教育有哪些策略
(1)閱讀有益的文藝作品,豐富精神生活。一部好的名人傳記或者長篇小說,對於人生觀正在形成的孩子來說,如同一劑復合維生素,是生活的網路全書,它對於孩子感情上的陶冶不是一般家長說教所能比擬的,它能激發孩子的美感和道德感,告訴孩子怎樣做人、怎樣對待愛情,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和冬妮娜的初戀是多麼真誠,但後來由於他們的政治理想不同而分道揚鑣。英雄人物的戀愛觀,不但有利於防止孩子早戀,而且也能教會孩子如何對待戀愛。
家長要給孩子買一些合適的圖書,訂幾份報紙和雜志,和孩子一起閱讀,共同討論,使孩子明白事理。尤其是同孩子一起,看名人傳記與長篇小說,讓孩子步入作品展示的社會環境,追隨主人公在坎坷人生中的顛簸,一起品嘗歡樂和痛苦,以純真的心感受美與丑、善與惡、真與偽,使孩子會在書中找到自己終生崇拜的偶像名人。
孩子精神生活豐富了,往往能使性意識得到轉移,感情得到新的寄託和升華。並且有不少失戀的人,都是用更高的精神生活,使性興奮點得到轉移。歌德年少失戀,滿懷深沉的悲痛,發奮寫出了《少年維特之煩惱》。如果家長能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充實孩子的精神生活,就可以排遣性的能量,緩解性的沖動,避免對性的追求和體驗。健康的精神生活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感情。反之,不健康的精神生活則會誘發性的沖動。家長要堅決禁止孩子看黃色小說,看淫穢錄像片,聽下流故事。
(2)進行遠大理想教育,使孩子的感情得到升華。人有理想,就有了精神支柱,就有了更強的理智,它能抑制不合時宜的早戀。高尚的道德可以抵制低級趣味,崇高的理想可以使人的感情得到升華。這是防止早戀的最根本的途徑。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孩子就會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友誼、戀愛、婚姻問題,就會做到自尊、自重、自愛,就能正確處理男女同學的關系,就不會失去理智,做出越軌的行為。家長從小就要重視孩子的思想教育,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樹立正確的倫理觀。這樣做不但能防止孩子早戀,而且對孩子今後正確對待戀愛、婚姻問題都是有好處的。
進行教育要一點一點滲透,要把正確的觀念結合日常生活滲透給孩子。例如,看電視劇,一位姑娘輕率地委身於人,一家人嘆息一番,議論一番;再如看報紙,在《金色盾牌》、《警戒線》等欄目中發表的一些案例,那些受騙的少女、誤入歧途的少男,都可以作為一家人談論的話題,在議論中表明大人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這顯然比單純的叮囑孩子、訓斥孩子效果會更好。
(3)把孩子的精力引導到學習上。溫暖、和睦的家庭氣氛能使孩子的感情得到補償。從家裡得到愛,就不太容易出去尋找那些困頓的愛。青春期的孩子對父母既有親近的一面,又有一種事實上的閉鎖性,父母應當理解,不要隨意訓斥孩子,不要逼著孩子做他們不願做的事,要多給予關心和溫暖。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傾聽他們的意見。兩代人的親情是家庭向心力的強大動力,家庭有了向心力,孩子從家庭中得到了感情上的需求,就能減少早戀的機會。反之,兩代人感情隔閡,孩子在家中的感情錯位,就容易早戀。家庭中需要和諧、民主,又要嚴肅、認真。家長的生活作風要嚴肅,家長在言談話語中不得有低級趣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印象。
每個進入青春期以後的孩子都會有性意識,但程度不同。那些有理想、有追求、把精力都用在學習上的孩子性意識往往比較淡化。他們長大後回憶起這段時間,性的沖動很少。而那些思想空虛,不求上進,學習不努力的孩子,就往這方面想得多,性意識就濃,考慮烏七八糟的事較多。所以,抓緊孩子的學習,把孩子的精力放在學習上,是抵制性的吸引、淡化性意識的好方法。孩子迷上了學習,把心思都用到學習上了,就可以減輕青春期的心理動盪。
青春期孩子的愛慕對象比較暖昧,常常是某一類型的理想化人物或是生活中的近似人物。家長往回拉一拉,就可以拉回到友誼上來;如果推一推,就可能推向早戀。假如孩子愛慕一個異性,家長發現後罵他流氓、不要臉,孩子有內心痛苦易找人傾訴,結果反倒與異性接觸更多,有可能使愛慕發展成早戀。聰明的辦法是不說孩子早戀,而是通過比喻、暗示讓孩子從愛慕中清醒過來。
(4)運用書面方式交流對於兩性問題的看法。青春期教育有些問題比較難以開口,這種情況下可以用書面談話的方法。書面談話有特殊效果,還可以防止面談時的魯莽。
沖突和尷尬,能更好地掌握教育的分寸。書面語言給孩子留下反復體會的餘地。同時,書面談話常常成為面談的補充。書面談話時合理運用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教育孩子珍惜青春,不要早戀。有位家長給孩子寫到:「世界上的事,常常有得必有失。中學生時代應當獲得知識本領,如果你輕易放棄,那你終生再也追不回來了。所以,夏天的事,不要春天做,春天應做好春天的事……」有位家長寫道:「孩子,天涯何處無芳草,何須急在少年時,你再大一點就會知道,真正的愛和責任永遠是分不開的。」書面語言還可以談論月經、手淫等難以啟齒的問題。
Ⅳ 如何做好青春期性教育工作
青春期是孩子的一個轉折點,生理和心理都會有一個劇烈的變化,另外隨著孩子上到初中,學業任務的加重,孩子出現心理上的不適也是正常現象。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的話,建議家長平時可以多看一些有關青春期孩子的書籍,條件許可的話,去參加一些專業的青春期培訓講座對於我們認識青春期也有不少的幫助。
Ⅵ 如何給孩子做好青春期的性教育
首先,在談的時候,要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不要讓孩子覺得很緊張,或者是很神秘,就跟聊今天中午吃什麼一樣。
這一點看似很簡單,但其實很難做到。因為我們這一輩人基本上沒有接受過明確的性教育,所以對待性,我們總感覺很難啟齒。
孩子是很敏感的,一旦他們感受到我們的不好意思,他們自己也會變得不好意思,那麼交流就很難繼續下去了。
第四,不要欺騙孩子,也不要迴避孩子的問題。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對於性多多少少已經都有了了解,他們從網路上、書上、學校里,都接受到了一些信息。
如果此時再告訴孩子錯誤的信息,那麼很容易對他們產生誤導。
Ⅶ 如何進行青春期性教育
挑點青春期科普書一起看,不要迴避,要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