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學五環節

教學五環節

發布時間: 2020-11-19 09:50:42

教學過程包括哪些環節

教學過程包括以下環節:

1、引起求知慾:教學應從誘發和激起求知慾開始,從作好學習的心理准備開始;產生了知與不知矛盾,出現了求知的內在動力。

2、感知教材:如果學生有了必要的感性知識,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則理解書本知識就比較容易。

3、理解教材:是教學的中心環節。

4、鞏固知識:只在理解的基礎上牢記所學基礎知識,才能順利吸收新知識,自如運用已有知識。發展學生的記憶力。

5、運用知識:重視運用知識,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

6、檢查知識、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及時對所學知識作自我檢查的能力和習慣是非常必要的。

7、運用時要注意的問題: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注意階段之間的內在聯系不要割裂;每個階段的功能都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教學過程的功能,是指參照教學目標而在教學過程中能收到的實際效果。

1.育人功能 :即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求知、學會發展。

2.發展功能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和終極目標乃是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首先,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進而理解和掌握知識。

其次,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是學生形成基本技能的過程。

再次,教學過程也是教給學生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並內化為個人的經驗、智慧和能力。

最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智慧和能力,而且發展情感、態度和意志品質。

(1)教學五環節擴展閱讀:

教學過程中幾種必然的聯系:

(1)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的必然聯系:學生認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間接經驗;學習間接經驗必須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為基礎;防止忽視系統知識傳授或直接經驗積累的傾向。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的必然聯系:智力的發展依賴於知識的掌握,知識的掌握又依賴於智力的發展;引導學生自覺地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才能有效地發展他們的智力;防止單純抓知識教學或只重能力發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識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聯系:學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積極的態度才能使他們的思想得到提高;學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動他們積極地學習知識。

(4)智力活動與非智力活動的必然聯系:非智力活動依賴於智力活動並積極作用於智力活動;按教學需要調節學生的非智力活動才能有效地進行智力活動、完成教學任務。

(5)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的必然聯系: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學生簡捷有效地學習知識、發展身心的必要條件;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教師有效地教學的一個主要因素;防止忽視學生積極性和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偏向。

❷ 教學五個環節是指什麼

一、認真備課
備課是教師的職業勞動,它的基本任務是在把握課標、吃透教材、了解學情的情況下,依據教學規律進行課堂教學的創造性設計,因此,它是上好課的前提和關鍵。認真備課是要做到深鑽教材,研究教法,制定教學計劃,教案課時准備充分,不打無准備之仗。
研究教材,可以借鑒大量的參考資料,但切忌照抄照搬,自己不動腦。這樣的備課既浪費時間、又收效不大。
縱觀名課,我們可以發現,他們駕御課堂是做到了心中有「課」,並不是要照著備課本去上。體現了個性課堂,特點課堂。
如果我們都做到認真研究教材,深入體會教材編寫意圖,自然就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駕輕就熟。
二、認真上課
1、按課表上課。教師不得擅自停課,私自調課、代課。
2、做好課前准備。上課前10分鍾准備好教材、備課本、教具、學具、儀器、圖片等。教師進入教室,不應中途出入。
3、使用普通話教學。舉止文明,穿著大方,儀表端正,教態親切、熱情。課堂上禁止使用手機,專職體育教師必須著運動服、穿運動鞋上課,嚴禁放羊式教學。
4、依案施教,並適時利用課堂生成性教學資源改進課堂教學。
5、課堂上處理好主體與主導、全體與個體之間的辨證關系,提倡學習方式的變革,激發興趣,啟迪思維,重在學生觀察、思維、表達、操作以及自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6、教師的講授保證做到准確無誤,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益,課堂作業當堂完成。
7、板書工整,書寫、演示規范,可視性好。
8、上課不遲到,下課不拖堂。注意教學衛生,保護學生健康,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坐姿、握筆方法和其它不良的學習習慣。
9、充分發揮教學設施、設備和媒體的作用,從內容出發,擇其所需,講求實效。
10、師生平等,互相尊重,教學民主,不允許譏諷、漫罵、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上、下課師生行規定禮節。
三、認真批改作業。作業設計力求體現科學性、趣味性、有針對性,減少無效勞動。背誦、默寫等課後練習。
1、嚴格控制課外作業總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
2、提倡作業形式多樣化。教師應布置學生適量的、切實可行的課外非書面作業,如觀察、調查、製作、朗讀、閱讀、預習等,教師應作相應的指導與評價。
3、對學生的作業要求格式統一,書寫規范,卷面整潔。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未做的要補做,做錯的要更正,但不允許以做作業來懲罰學生。要訓練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自我檢查,自我訂正、修改作業的習慣,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之間互批自改,但不允許用學生批改作業來代替老師批改作業。
4、教師批改作業要認真及時,按要求布置的作業要全批全改。
5、對作業批改要用規范的批改符號。
6、教師批改作業時應作適當的做批改記錄,特別是對具有獨創性或有代表性錯誤的應予詳細記錄,以作為講評和輔導的依據。
四、認真輔導
1、從認知基礎、情感態度、學習習慣等多方面對後進生進行綜合分析,制定有針對性、有重點的輔導及轉化措施。
2、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到分學習能力層次的學生輔導,做到輔導課上人人有收獲,每次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3、輔導要耐心細致,對學生充滿愛心和信心,輔導時要講究語言策略,要講究技巧,盡量做到啟發輔導,對於作業輔導,爭取做到面批。
五、認真檢測評價學生
1、按教學計劃開設的課程都要進行考查或考試,統一採用我校規定評定學生學業成績。教師應在全冊新課結束前根據全期教學內容制定復習計劃,組織學生全面復習。
2、各科檢測成績結束後。教師要進行全面質量分析,成文備案,學校或教師不得按學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張榜公布。
3、在考查考試中要嚴肅紀律,禁止弄虛作假。

❸ 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課堂教學「五個環節」

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的「五環節課堂教學法」,即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解新課、小結、布置作業。

他的教學模式是: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作業。

解析: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蘇聯教育家凱洛夫在繼承發展赫爾巴特教學理論的基礎上,並以列寧的《認識論》和烏申斯基的教學理論為指導,寫了他的《教育學》,在這部著作的教學論中提出了新的教學模式。即「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課」、「鞏固練習」及「布置家庭作業」五個環節的「五環教學」模式。

(3)教學五環節擴展閱讀:

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的相關評價:

凱洛夫基本上是在蘇維埃社會成長起來的教育家,對待教育方面的許多問題,力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論證、並大量吸收了人類教育史上的豐富遺產,實事求是地總結了二、三十年代原蘇聯教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

在此基礎上出版的《教育學》,是人類教育史上第一次試圖用馬列主義觀點,闡述社會主義教育學理論的專著。該書出版後,被指定為原蘇聯高等師范院校的教科書,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對中國、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教育事業,也產生了非凡影響。

❹ 為什麼說上課是教學五環節的核心

上課成為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上課成為教學五環節的核心是因為:
(1)上課是實現教學任務的基本途徑,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作用的直接表現,對教師來說,是他的思想、教學能力的反映,對學生來說,是掌握系統知識、技能,發展能力和個性的反映,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2)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預習是上課的准備,課外作業,課外輔導,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都是在上課的基礎上進行的。

❺ 論述如何做好教學工作的5個環節

教學工作的五大環節指的是教學過程中的「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它是提高課堂教學必要途徑。實踐證明:只有教學中緊緊圍繞這五個方面展開,才會獲取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提高教學設計的針對性
課前備課,要從備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等方面加強研究。備課前有許多前期工作要做,除了認真學習和研究課程標准所提出的教學目標,閱讀教材,領會編寫意圖外,還必須多看一些有關的教學參考資料,學習他人的寶貴經驗,因為教學是一項極具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工作,有些教學內容,在設計時總是覺得難點很難突破,可以尋找一些參考資料,吸取別人的寶貴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
二、 注重教學過程的實效性
新教材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開的,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數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情境創設應圍繞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與目標,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徵進行設計.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生動有趣地呈現素材,激發學中預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的過程,有是課堂教學是否達到實效的關鍵。教學過程應做到:通過激發興趣,激發學生產生參與學習動機,及時點撥,指導學生參與的方法;創造空間,保證學生人人參與機會。
「動手實踐、自主探求與合作交流」 是數學新課程標准倡導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實現有效學習。(1)不排斥接受學習,因為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吸取更多的信息,達到更好的效果。(2)重視有意義探究學習,它有利於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發現。(3)倡導有意義小組合作學習,它有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利於張揚學生的個性。
三、重視課後反饋訂正的有效性
作業的訂正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教師對自己教學的一種檢驗和反思,抓好作業訂正是一道不可缺少教學環節,是調整教師的教學行為的一種過程,更是一種責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就應做到:(!)課前收集、課堂留意、課後整理,來採集所需的反饋訂正的信息(2)及時、主動、耐心講解學生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和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3)嚴格要求學生做到找錯、知錯、改錯,做到按要求獨立完成,提倡學生做學後小記——錯與改。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訂正目的,增強作業訂正的有效性。作業方法也是多種的,「口答式」、「提問式」、「簡易式」、「過程式」、「鞏固式」……在校正實施過程中,教師是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去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重視學生作業訂正,養成良好習慣。
四、突出對學生分層的指導性
學生的分層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是很難完美實現的。因而很多時候只能通過對課外作業中的問題進行個別或是集體的輔導與矯正,通過課外的培優、補差、提中的教學策略,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外輔導同樣要關注全體學生,為每一位學生服務,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輔導,為不同的學生選定不同的內容、運用不同的方法。輔導的內涵也不僅僅是輔導作業,還有學習方法的輔導,參與競賽的輔導,在輔導過程中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強調評價結果的激勵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對整個教學起著導向和制約的作用。教師應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和長處,能從各個不同的學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揚和鼓勵的地方,適時地進行評價。鼓勵和表揚是教育的法寶,它們對於學生有著無窮的誘惑力,但激勵性評價要有針對性,要巧妙,即用教學語言應鼓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激勵評價鼓勵學生參與,用言喚情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用筆為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❻ 教學從學生學習五環節入手與從教學五環節入手的異同點

1.教學五環節
(1)備課
備課是指在上課之前所做的各項准備工作,它是上好課的前提,是上好課的基礎。備課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編寫教案)。備課至少要做到通讀全期教材,熟讀單元教材,精讀課時教材
2、授課
授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
3、批改
批改作業是指對學生各種形式的作業進行檢查,它是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是教師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
4、輔導
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是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是教師在掌握了反饋信息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
5、測評
測評是指檢查和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教學過程進行調節控制,取得反饋信息,促進教與學的重要手段。
2、學生學習「五環」常規管理。
(1)預習
預習是指上課前的自學,它是上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
(2)聽課
聽課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智能、培養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徑。
(3)復習
復習是學生自己或在教師指導下,加深和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檢查學習效果,防止知識遺忘,提高記憶能力和自學能力的重要過程,為下一次新課的學習打好知識基礎。
(4)作業
作業是學生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檢查當天的學習效果,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環節。
(5)考試
考試是學生平時學習的總結,是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有效手段,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里主要指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

❼ 課堂教學有哪幾個基本環節

課堂教學有5個基本環節,分別為觀、思、讀、講、練。

1、觀:

對教師而言,是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錄像、掛圖、實物、模型、實驗等手段,展示豐富、直觀、生動的觀察材料,並針對材料提出有目的性、切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或問題組,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發生興趣、產生問題、引起學習動機。

對學生而言,觀是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之一。偉大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觀察、觀察、再觀察」,正是他獨特的洞察力,才發現了許多生物學領域的奧秘,創立了新學說。

學生應在教師設問的引導下,運用包括視覺方法、聽覺方法等多種感官,對各種觀察材料進行感知,獲得對生物概念的初步認識,這也要求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

2、思:

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包括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在內的多方面能力,而思維能力又是各種能力的核心。培養思維能力,關鍵是要教給學生科學思維的方法,如比較法和歸類法、分析法和綜合法、抽象法和概括法、系統法和具體法、歸納法和演繹法等等。

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地滲透多種思維方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科學地思維,從而掌握多種思維方法並自覺運用這些思維方法。另外,「思」這一環節也可以說是貫穿整個模式的核心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學生的思維作為前提,這也是學習過程中S-O-R理論中最關鍵的O過程的核心內容。

3、讀:

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認為:教科書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的確,教材是前人知識和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學生對生物教材的閱讀,不是識字和鑒賞,而是對其文字所蘊涵的生物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在教學中,不應拋棄教材,而應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善於閱讀,學會閱讀;同時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材料或者激發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自己去選擇閱讀材料,真正學會學習。

4、講:

教師要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知識體系,熟悉學科內的邏輯結構和知識間的前後銜接及學科間的有機聯系,教學中貫徹系統有序原則,做到少講、精講,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

另外,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允許他們暢所欲言,民主地思考、分析、質疑。通過討論和發言,促使學生潛在的各種能力的開發。

5、練:

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特點,精心選擇、設計形成性或研究課題,通過示範、討論、作業、報告等形式,解決生物問題,進而鞏固所學知識,促使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同時要特別注意收集反饋信息,及時發現教與學存在的缺陷,共同採取矯正性補救措施,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學生應通過討論、練習、作業等形式,努力運用生物概念和規律,解決實際問題,並不斷總結解釋生活中生物現象的方法和手段。

學生鞏固所學習的知識,校正所學知識中的錯誤概念和結論,或運用所學知識中的概念和規律解決自然現象和生活實際問題,並將獲得的抽象性知識應用於實踐,達到真正掌握概念或原理的目的,做到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形成,實現其各方面的發展。

(7)教學五環節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的主要類型:

1、認知性問題。回答時,學生只需對事實或其他事項作回憶性的重述。

2、推理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對所接受或所回憶的資料進行分析及整合。

3、創造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將要素、概念、已有知識等新組合或採用新奇、獨特的觀點做出異乎尋常的反應,此類問題沒有單一性質的標准答案。

4、評價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先設定標准或價值觀念,據此對事物進行評價判斷或選擇。

5、常規管理性問題。 在新課堂中,教學所關注的重點轉向了學生素質的提高,因此,對課堂中的提問無論是功能要求,還是提問類型都需要更新與拓展,提問要為問題情境創設、為學生能提出新的問題服務,不斷增加創造性問題、方法性問題、探究性問題等,使提問成為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

❽ 什麼是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即教學活動中鏈鎖式結構的諸組成部分。各組成部分之間前後銜接。

如綜合課中的組織教學、檢查復習、學習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稱為五個教學環節。

當前基礎課程改革中學習理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其「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成為廣受關注的學習理論。有效教學不僅需要從教學角度探討有效,更重要的需要從學習的角度探討有效。

有效教學嘗試學習是在教師引導、合作、參與下構建學習共同體,學生運用嘗試學習建構起來的,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條件,學習效果顯著而且學習效率較高,包括學習內容、學習策略、學習過程、學習活動、學習資源的有效。為有效推進課程改革,構建「有效教學,嘗試學習」五環節教學模式。

拓展資料

有效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嘗試學習是指先試後導,先練後講,使學生在愉快、民主、和諧的環境中樂於嘗試,在嘗試中成功,在成功中創新,在創新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形成「愉快——嘗試——愉快」的良性循環。

有效教學嘗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導、合作、參與下構建學習共同體,學生運用嘗試學習建構起來的,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條件,學習效果顯著而且學習效率較高,包括學習內容、學習策略、學習過程、學習活動、學習資源的有效。

讓學生學會合作、嘗試,全面體現課程目標,注重單位時間學習效益,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有效教學嘗試學習不僅是一個教學活動,更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高質量的嘗試學習、合作學習過程。有效教學需要在嘗試學習中體現,嘗試學習是有效教學的一種策略,其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先試後導,全面發展」。

❾ 通常所說教學"五認真"的五個基本環節是什麼

為了加強教學管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特提出"教學五認真"規范,要求每一位教師切實做到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布置與批改作業、認真開展課外輔導活動和認真考核,自覺認真地抓好整個教學工作的五個基本環節。一、認真備課認真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和先決條件。認真備課,著重應做好四項工作,訂出三種計劃。四項工作是:1、鑽研教綱(1)熟悉本學科教學大綱,掌握本學科教學的總體要求。高中任課教師要認真鑽研學科考試說明,熟悉本學科中考、高考的知識和能力考查要求。(2)明確本學科學期、年段的教學目標、教材體系、基本內容。2、鑽研教材(1)掌握所教年級全部內容、知識結構、重點章節及難點、關鍵。(2)了解並熟悉相鄰年段的教材內容、知識結構。(3)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精心鑽研教材,認真閱讀教材,理清教學思路。3、了解學生(1)了解學生本學科的雙基落實情況。(2)了解學生的智能情況、興趣愛好、性格特徵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情況。(3)了解學生前一堂課學習效果,吸取學生對改進教學的意見。4、考慮教法(1)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和教育點。按照"少、精、活"的原則,安排好每堂課內容的容量、深度和廣度。(2)精心安排教學步驟,優化教學方法,注重學法指導,發揮學習主體作用,積極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謀求課堂最佳效果。(3)在明確"五點、兩法"的基礎上,吸取有關教學參考資料的精華,使備課更精到、細致。三種計劃是:1、學期教學計劃(1)原則上要求開學前完成,最遲在開學後兩周內完成。(2)教學計劃內容包括教材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教學目的要求、疑點難點、教學進度表(包括教科書的章節或課題,各課題的教學時數和時間,應備教具教參及實驗所用儀器等)、實施計劃的措施等。2、課時授課計劃(即教案)(1)必須在上課前設計好教案。(2)教案內容包括本課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分析,教學步驟和方法,提問、板書及作業設計,教具實驗器材電教設備的准備等。(3)教案詳細要求:本冊教材教學未達兩年的教師,要求80%以上寫詳案,較高要求是90%以上寫詳案。本冊教材第三年任教,寫教案的基本要求是60%以上寫詳案,較高要求是80%以上寫詳案。3、教研課題計劃(1)每個教師都應根據自己的特長、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確定一個研究課題,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2)教研課題計劃的內容:課題名稱、具體目標、實施步驟、方法措施等。 (3)經過一學期或一階段的研究,應及時進行階段總結,並根據實際對課題修改補充,使計劃不斷完善。課題研究要有階段性、連續性。學校教育處應把每位教師的研究課題計劃、總結、研究成果列入教師的業務檔案。二、認真上課上課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利用45分鍾,認認真真上好課。

❿ 教學五大常規是什麼

備:備課

講:講課,課堂教學
改:作業的布置和批改

輔:輔導,主要是課外輔導
考:考試

熱點內容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