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草原教學設計

草原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19 10:36:49

① 蘇教版15課《草原》教學提綱

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初入草原和走了許久後景色有什麼不同?畫出有關語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讀句子,說說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什麼?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

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4、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四、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

2、指導朗讀第三段。

五、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

2、請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像畫面。

六、學習第五段

1、齊讀最後一段,談談你的感想。

2、反復朗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說說你的理解。

七、總結

總結全文: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八、布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課文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訪問記。文章記敘了作者到內蒙古草原訪問時所看到的優美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漢族同胞的動人情景,反映了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情厚誼。在初讀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線索。然後藉助錄音、錄像、圖片,結合對課文重點詞句的品味,逐段領略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教學的重點放在:1、讓學說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2、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具體體會課文中靜態、動態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句子。

② 草原的教案

http://www.js3000.cn/article/search.asp?act=Topic&classid=&keyword=%B2%DD%D4%AD&btn=+%CB%D1%CB%F7+
有很多呀!哪個是你想要的
本次搜索共找到約 50 條相關記錄,教案搜索結果如下

1、 《草原上的鷹》教學設計之一
一、教學目標 1、知道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朋友,人們從鷹的活動中能得到不少信息。 2、能認真聽錄音,按提供的要點記住錄音的主要內容,能選用提供的詞語說說錄音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過程 ...
類別: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9

2、 《草原上的鷹》教學設計之三
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能藉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草原上的鷹和人們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它能夠幫助人們了解天氣的變化,能夠幫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難。 ...
類別: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9

3、 《草原上的鷹》教學設計之四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會讀「旋、逝、塵、拳、雹、劈、卷、遼、闊、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風翻卷、沙塵滾滾、劈頭蓋臉」等詞語。 2、理解2、3兩段,知道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做些什麼事。 ...
類別: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9

4、 《草原上的鷹》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讀通課文,會讀「旋、逝、塵、拳、雹、劈、卷、遼、闊、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風翻卷、沙塵滾滾、劈頭蓋臉」等詞語。2、理解2、3兩段,知道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做些什麼事。3、體會草原上...
類別: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9

5、 《草原》教學設計
《草原》教學設計(網友來稿)吳華芳一、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出現的生字生詞,並能正確讀寫運用。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
類別: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9

6、 草原的早晨
草原的早晨[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的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
類別:一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7

7、 5.草原上的鷹
草原上的鷹一、教學目標1、知道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朋友,人們從鷹的活動中能得到不少信息。2、能認真聽錄音,按提供的要點記住錄音的主要內容,能選用提供的詞語說說錄音的主要內容。二、教學過程(一)、揭示課...
類別:二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5

8、 《草原上的鷹》教學設計之二
一.教學要求: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草原上的鷹能預報天氣的變化,能幫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難,從而知道鷹和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 3.學寫生字:...
類別:二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25

9、 《樹林和草原》學習方案設計
《樹林和草原》學習方案設計《樹林和草原》學習方案設計福鼎十七中七年級語文備課組【學習方案設計綜述】本方案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充分挖掘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潛力,力求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還...
類別:七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0、 錫林格勒大草原
錫林格勒大草原授課教師肖潔班級三(2)科目語文授課類型講讀課題9錫林郭勒大草原知識要點1認讀本課生字。2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的神奇而美麗。3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1、 錫林郭勒大草原
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內容16錫林郭勒大草原第2課時教學目標1、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的神奇而美麗的景象。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3、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2、 《草原》教案設計(二)
《草原》教案設計(二)【教學目的要求】 一、通過對文章中語言文字的講讀分析,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使學生了解蒙漢民族團結的深厚情意,培養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在理解課文...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3、 [圖文] 《草原》教案設計(一)
《草原》教案設計(一)【教學目的】認識草原特點,提高認識和審美能力,滲透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教學要求】 1.學會字詞,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草原特點。 2.提高認識能力和審美能力,滲透民族團...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4、 [圖文] 《草原》教案設計(三)
《草原》教案設計(三)【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那麼……那……」「既……又……」造句...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5、 草原
草原草原http://zgx.5188.org張廣祥主頁中華語文網溧陽市後六小學錢冬華一、教學要求: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概括小標題。二、...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6、 五單元教案 《草原》、《珍珠鳥》《零點降生的女孩》、《母愛》
五單元教案《草原》、《珍珠鳥》《零點降生的女孩》、《母愛》第五單元備課教學內容:本單元安排了2篇精讀課文《草原》、《珍珠鳥》;2篇略讀課文《零點降生的女孩》、《母愛》及練習五。體現課標思想:1、注重指...
類別:六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7、 12 草原
12草原12草原第一課時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通過語...
類別:五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8、 12《草原》|人教版
12《草原》|人教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漢蒙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著重理解書後讀讀寫寫中的詞語。練慣用關聯詞...
類別:五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19、 《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王麗萍 教養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體會描寫草原風景美、人情美的語句。 2、理解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
類別:五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20、 12《草原》
12《草原》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漢蒙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著重理解書後讀讀寫寫中的詞語。練慣用關聯詞語造句。...
類別:五年級語文教案 作者:本站整理 日期:2007-11-10

③ 《草原》教學設計

草原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4個字,能正確讀寫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版襟飄帶舞等詞語。

2、有權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一、二自然段。

2.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和諧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養美感,學習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品讀優美語句,體會表達方法。

三、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聽歌曲引入: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說說歌曲中描繪的是哪裡的景色。聽著歌曲,在你頭腦中呈現了怎樣的景象?出示課題。

2.聯系生活實際及見聞說說草原的美麗景象。

3、今天我們將在老舍先生優美文字的引導

④ 草原教案

《草原》語文教案(第九冊)

一、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2課時)

二、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理解重點句。

2、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4、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麗,她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必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重點句子。

四、教學方法:讀書自悟、悟中體情。

五、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掛圖、錄音機、投影、幻燈。

七、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課文前兩段,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目標完成過程。

1、揭題:

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美,牛羊成群。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3、引讀課文,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

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4、理清脈胳,討論分段:

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可分成幾段?段意是什麼?

5、復習檢查。請同學們根據課後習題1的提示,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課文寫了初到草原看到了草原的美麗景色;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人民從幾十里外來迎接客人。)

6、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問難。

7、教師點撥,突破重、難點。

(1)學習第一段。

聽師范讀 邊聽邊在腦海申勾勒畫面。

自由讀、思考。

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哪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特點?
(這一段寫作者初次見到的草原景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小組討論,老師點撥:

一碧千里:一望無際全是碧綠的草原。

茫茫:檬隴的樣子。盡管一望無際,但遠處仍是那樣清清楚楚,沒有模糊的感覺。

"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點,那麼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呢?看圖,默讀這一段,畫出有關語句,小組交流細細體會。

教師適時點撥:

a、在這一段申作者運用非常貼切的打比方的句子來寫具體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作者用 "無邊的綠毯綉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演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作者用 "『用綠色喧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比喻草原上小丘線條的柔美。

b、作者用詞准確,語句生動、形象、優美。比較句子,讀一讀,、說說哪一句寫得好,好在哪裡?

再讀第一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述的。

(2)學習第二段。

A、自由讀第二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這一段主要寫了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從 "灑脫"一詞體會到草原的"一碧千里"。"河"字後面加了感嘆號,說明河在草原上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牲口,才會有人家……)

B、初人草原和接近公社時景色有什麼不同?畫出有關語句,集申交流 (初人草原,看出草原遼闊、寂靜。從 "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都……"和"初入草原,聽不見……也看不見……"接近公社時:看到了小河、牛羊、馬群聽見了鞭響。

C、出示投影片:看圖,讀句子,說說從哪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什麼? 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從 "遠處"一詞看出,草原人民從很遠的地方來迎接客人,體會到牧區人民情深誼長。"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看出主人們穿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揮動馬鞭,馬跑得飛快,體會到主人迎客心切;小丘的頂部成半圓形,因為馬隊是從小丘上過來的,所以遠看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熱鬧的場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靜。)

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8、布置作業: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三、四、五段。

2、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二)目標完成過程。 ;

1、復習檢查。(指名背誦第一段)

2、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

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用"--"線標出、交流。

(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兩個 "再"。"總是熱乎乎地握著"中的"總是",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中的"很多……都是……"體會到主客雙方的感情熱烈、深厚。)

(2)指導朗讀這一段。

(注意:重音讀畫線的詞語,表達主客雙方激動的心情。)

3、學習第四段:

a、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如b、進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好茶,擺上了好豆腐,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他們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風味食品來款待我們。這充分表現了蒙漢兩族人民親如一家。b、主客互相敬酒,齊聲歌唱,體現了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c、找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像畫面。、學習第五段:齊讀最後一段,談談你的感想。

(三)總結、擴展。

1、總結全文,歸納中心。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2、圍繞重點;學習表述。

(1)找出描寫草原美景的部分和敘述蒙古族同胞熱情待窯的部分讀一讀。
思考:作者是怎樣寫草原上的景美,人更親的?

(2)小結:這篇課文既有草原靜態美景的描寫又有熱情迎客的動人場面,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3)片斷練習:《校園一角》。

(要求:運用《草原》的寫法,突出描寫校園一角的特點。)

▲ 教學小結:

同學們,草原真的是美極了。請同學們想像一下,本文描寫的是老舍先生幾十年前去訪問內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麼樣的呢?你能想一想,說一說嗎?

⑤ 誰有《草原》的教案《草原》怎麼分段段意是什麼主要內容是什麼

《草原》語文教案(第九冊)

一、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2課時)

二、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理解重點句。

2、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4、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麗,她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必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重點句子。

四、教學方法:讀書自悟、悟中體情。

五、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掛圖、錄音機、投影、幻燈。

七、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課文前兩段,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目標完成過程。

1、揭題:

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美,牛羊成群。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3、引讀課文,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

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4、理清脈胳,討論分段:

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可分成幾段?段意是什麼?

5、復習檢查。請同學們根據課後習題1的提示,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課文寫了初到草原看到了草原的美麗景色;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人民從幾十里外來迎接客人。)

6、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問難。

7、教師點撥,突破重、難點。

(1)學習第一段。

聽師范讀 邊聽邊在腦海申勾勒畫面。

自由讀、思考。

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哪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特點?
(這一段寫作者初次見到的草原景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小組討論,老師點撥:

一碧千里:一望無際全是碧綠的草原。

茫茫:檬隴的樣子。盡管一望無際,但遠處仍是那樣清清楚楚,沒有模糊的感覺。

"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點,那麼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呢?看圖,默讀這一段,畫出有關語句,小組交流細細體會。

教師適時點撥:

a、在這一段申作者運用非常貼切的打比方的句子來寫具體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作者用 "無邊的綠毯綉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演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作者用 "『用綠色喧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比喻草原上小丘線條的柔美。

b、作者用詞准確,語句生動、形象、優美。比較句子,讀一讀,、說說哪一句寫得好,好在哪裡?

再讀第一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述的。

(2)學習第二段。

A、自由讀第二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這一段主要寫了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從 "灑脫"一詞體會到草原的"一碧千里"。"河"字後面加了感嘆號,說明河在草原上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牲口,才會有人家……)

B、初人草原和接近公社時景色有什麼不同?畫出有關語句,集申交流 (初人草原,看出草原遼闊、寂靜。從 "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都……"和"初入草原,聽不見……也看不見……"接近公社時:看到了小河、牛羊、馬群聽見了鞭響。

C、出示投影片:看圖,讀句子,說說從哪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什麼? 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從 "遠處"一詞看出,草原人民從很遠的地方來迎接客人,體會到牧區人民情深誼長。"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看出主人們穿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揮動馬鞭,馬跑得飛快,體會到主人迎客心切;小丘的頂部成半圓形,因為馬隊是從小丘上過來的,所以遠看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熱鬧的場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靜。)

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8、布置作業: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三、四、五段。

2、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二)目標完成過程。 ;

1、復習檢查。(指名背誦第一段)

2、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

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用"--"線標出、交流。

(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兩個 "再"。"總是熱乎乎地握著"中的"總是",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中的"很多……都是……"體會到主客雙方的感情熱烈、深厚。)

(2)指導朗讀這一段。

(注意:重音讀畫線的詞語,表達主客雙方激動的心情。)

3、學習第四段:

a、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如b、進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好茶,擺上了好豆腐,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他們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風味食品來款待我們。這充分表現了蒙漢兩族人民親如一家。b、主客互相敬酒,齊聲歌唱,體現了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c、找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像畫面。、學習第五段:齊讀最後一段,談談你的感想。

(三)總結、擴展。

1、總結全文,歸納中心。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2、圍繞重點;學習表述。

(1)找出描寫草原美景的部分和敘述蒙古族同胞熱情待窯的部分讀一讀。
思考:作者是怎樣寫草原上的景美,人更親的?

(2)小結:這篇課文既有草原靜態美景的描寫又有熱情迎客的動人場面,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3)片斷練習:《校園一角》。

(要求:運用《草原》的寫法,突出描寫校園一角的特點。)

▲ 教學小結:

同學們,草原真的是美極了。請同學們想像一下,本文描寫的是老舍先生幾十年前去訪問內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麼樣的呢?你能想一想,說一說嗎?

⑥ 幼兒園中班畫畫綠綠的草原的教案

輕松減肥三原則

談到減肥,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節食和運動了。要不就是每天飢腸轆轆,餓得頭暈眼花;要不就是每天一身臭汗,累得半死。您知道既不用節食也不用運動的減肥方法嗎?

一、合理安排三餐

早餐只吃高纖麥片、低脂鮮乳,不僅可以幫助排便,同時也非常營養健康,至於肉類、海鮮則留待中餐,晚餐可以吃點清淡的,蔬菜要佔大部分。

二、飯後站立半個小時

其實女人發胖的最大原因是疏忽,由於工作學習忙,根本沒有時間來合理調配生活,安排自己的飲食起居。其實您可以吃飽飯後至少站立半小時,這既可以免去脂肪淤積在小肚子上的煩惱,還省去事後彌補。

三、睡前5小時禁食

減肥的一大忌就是在睡覺前吃東西。睡眠的時候身體不需要運動,吃下的東西全部會被身體吸收變成脂肪囤積起來。假如餓得受不了,也只能吃少量的水煮青菜或水果。

只要能長期遵守這三項原則,身材自然便會保持苗條漂亮,同時又能享受美食,非常簡單方便。

三、體育鍛煉

穿上合適你的減肥服,進行體育運動,增加能量消耗。

對減肥最有效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尤其是消耗能量較多的運動,例如慢跑、爬山、快步走、球類運動、游泳等,每次運動最好一次持續做完,中間不要停止,且每次運動消耗熱量須達300千卡,通常這種運動量會造成心跳加快,或流汗的程度。

運動會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率,但其效果最多隻有兩天,因此運動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恆,如果不能每天做最少兩天也要做一次。

對於一個極度胖的人,即使是走路可能都是很大負擔,因此選擇運動種類時,要量力而為,還是要以身體能負荷為主,逐漸加大運動量,以免心臟肺臟負荷不了,或是肌肉關節受傷。

⑦ 幼兒語言美麗的甘南草原教案中班

活動目標:
(應體現三維認知、能力、情感)1.討論故事,嘗試創編不同的故事結局。
2.合作完成集體繪畫。
3.知道要關心和保護大自然。
重點:創編故事難點:合作完成繪畫。
活動准備:大圖畫紙、彩筆、紙筒、大卡紙、綠色紙。
活動過程一:導入部分想幼兒提問大自然中有什麼?
二、基本部分(一)講述個事《院子對面的樹》想幼兒提問:
1.熊想在院子里添些什麼?
2.熊打算用什麼來坐椅子?
3.小鳥和松鼠為什麼要阻止熊砍樹?
4.如果你是住在樹上的小動物,你有什麼感受?你又會怎樣做?
5.熊最後砍樹了嗎?
6.如果你是熊,最後會怎麼做?為什麼?
(二)與幼兒討論應該怎樣去愛護大自然,如不過量砍伐樹木。
(三)想幼兒提問:"什麼動物住在森林裡?"請幼兒把答案畫下來,然後剪下輪廓,貼在"美麗的森林"上。
(四)請幼兒扮演一種動物,說說如果沒有了美麗的森林,他會怎麼。例如沒有食物,沒有家,沒有朋友。
三、結束部分播放輕快的音樂,幼兒扮演小動物自由地舞蹈,慶祝他們擁有一個美麗的森林。
活動反思對於這節最初的亮相課,存在很多的不足,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所以,課後我立即進行了課後反思,感觸很多收獲很多。不足:我沒有作出很好地回應,在於邊看圖片邊講故事的環節,我生動地講述故事,並伴有動作讓幼兒加以理解,這應該也是好的地方;到後來,我比較注重讓幼兒學說小動物們之間的對話,老師重復的遍數太對,讓幼兒感覺煩躁,而忽略了我當初的設想與目標,是在學說對話的過程中感受這種誇獎給夥伴帶來的快樂情感體驗。

熱點內容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