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 2020-11-19 11:15:31

『壹』 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表

上海科技出版社小學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計劃

『貳』 《綜合實踐題目內容及目標要求》和《個人畢業綜合實踐工作計劃》怎麼

創作思路:工作計劃是一個單位或團體在一定時期內的工作打算。寫工作計劃要求簡明扼要、具體明確,用詞造句必須准確,不能含糊。

工作計劃的內容。情況分析(制定計劃的根據)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狀,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麼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什麼來制定這個計劃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做什麼)根據需要與可能,規定出一定時期內所應完成的任務和應達到的工作指標。

工作的方法、步驟和措施(怎樣做)在明確了工作任務以後,還需要根據主客觀條件,確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驟,採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證工作任務的完成。



正文:

對競聘崗位的認識和工作設想對競聘崗位的認識和工作設想對於崗位的認識:我覺得科協秘書處部長這個職務在科協整個框架中有著特殊的地位。首先,對於上級,要完成上級交辦的相關工作,對於下級,要及時和到位地進行相關的信息通知。

然後,對於科協內部,要做好科協日常事務,做好相關會議記錄,定期做好科協內部的工作總結。負責好科協文檔的整理和歸納工作。對於與科協中的其他部門,更是要與其他部門保持密切的聯系,負責好各個部門舉辦的學術講座和學術活動中的學生接待工作。

我對於科協秘書處的認識是整個科協協調運作和各項工作順利展開的後勤和保障。而對於科協秘書處的職務和工作特點,我認為這個崗位需要的是具備一定協調和統籌規劃的能力和有責任和仔細認真態度的人。首先,良好的協調能力在這個崗位上是尤為重要的。

『叄』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四部分內容。

1、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勞動技術教育主要對學生進行勞動觀念和一般勞動技術能力的教育,進行現代職業意識、職業技能的培養和就業選擇的指導。

3、社區服務主要通過學生在本社區以集體或個人形式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進行社會責任意識、助人為樂精神的教育,為社區的建設和發展服務。

4、社會實踐主要通過軍訓和工農業生產勞動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生產勞動教育,培養組織紀律性、集體觀念和吃苦耐勞精神。學校可以結合實際,為學生走出學校,深入社會創造條件。

(3)綜合實踐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綜合實踐活動的性質

1、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面向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其內容與學生個人的生活或現實社會緊密相聯系,往往表現為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問題,要解決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學生不可能到書本上去找現成的答案,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發現,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

2、生成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很少從預定的課程目標入手,它常常圍繞某個開放性的主題或問題來展開。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這便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生成性」的集中體現。

『肆』 個人畢業綜合實踐工作計劃如何寫好

一、根據總結定計劃

總結出上一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並在新的一年進行改進,這改進的內容作為計劃的一部分。

二、個人計劃服從整體

個人計劃要服從部門整體計劃。如部門的計劃中在七月份有一項培訓的計劃,個的的計劃中一定列出在7月份進行參與培訓的部分。

三、個人計劃要細化

工作沒計劃想做好工作是不可能的。在年計劃中要包括到月,最好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月計劃要精確到周,一個月四個星期要做什麼,本月結束及時做下月的計劃;周計劃要精確到天,對於每天的計劃記錄到記事本上或桌面的便箋上。阿甘文案,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寫不了。

四、計劃要落實

每個計劃要落到實處,否則任何計劃都是空談。不可能完成的計劃不要寫到書面,對於已經制定的計劃不能及時完成,要總結原因。

五、計劃打提前量

制定的計劃要提前應對,如6月份有一項質量大檢查計劃,要提前做好流程計劃,准備的材料等。

六、完成的計劃要及時總結

計劃完成的情況,在完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總結,以便在今後的工作過程中及時改進。

(4)綜合實踐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勞動技術教育主要對學生進行勞動觀念和一般勞動技術能力的教育,進行現代職業意識、職業技能的培養和就業選擇的指導。

社區服務主要通過學生在本社區以集體或個人形式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進行社會責任意識、助人為樂精神的教育,為社區的建設和發展服務。

社會實踐主要通過軍訓和工農業生產勞動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生產勞動教育,培養組織紀律性、集體觀念和吃苦耐勞精神。學校可以結合實際,為學生走出學校,深入社會創造條件。」

『伍』 關於花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方案

1.調查身邊的花的種類和特點。將以一份關於花的環境地圖表現。負責人:
2.調查身邊各種人對花的了解、喜好
負責人:
3.研究xx花的培育方法或鮮花保鮮術
4.采訪生物老師

『陸』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怎麼寫

一、社會調查(收集民間資料)二、訪問博物館三、參觀著名民風景觀四、專家講座(民風民俗)五、總結交流(活動經驗、活動收獲、活動反思等)

『柒』 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怎麼與學科整合

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各學科整合的策略
1、挖掘學科教材內容,對教材重組和延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許多學生要麼提不出問題,要麼提出課題太大而無法實施。實際上學科教材本身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問題庫」,在學科中隱藏著大量與自然、社會、生活有關,值得研究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對學科知識進行分析、梳理,從整個上把握教材體系,然後根據學生現有知識水平,找到課程生長點,對教材進行重組,引導學生主動提出探究的問題,重新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體系,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研究課題和理論依據。如,在高一年經濟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股票、債券、存款、儲蓄保險」這些知識進行比較分析,重組和延伸,模擬制定一份家庭理財投資計劃方案。這樣,學生通過對幾種投資行為的利弊進行比較並根據模擬家庭的實際情況,上網查閱了大量資料,制訂出一份家庭理財投資計劃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學科知識,「圍繞」「家庭理財投資」這個研究課題,深入探究,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恰如其分應用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去。
2、以學科教學為載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在各學科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和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一定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和體驗,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這樣,小小的課堂也可以成為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陶冶品德的大世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比如在高二年學習「人生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貢獻」這個課題內容學習時,結合班級的主題班會開展了「人生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貢獻或索取」的辯論賽,讓全班同學參與其中,在辯論賽准備過程中,學生搜集大量信息,拓寬了知識面;在辯論過程中,學生以積極主動姿態發現對方存在的問題並加以指出,培養學生質疑與批判精神,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在辯論評價反思中,學生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辯論內容、選手的表現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從而培養自己對他人和社會責任和團隊精神,健全了自己的人格,促進人文素質的提高,而這正是綜合實踐活動所倡導的精神實質。
3、利用綜合實踐活動激活學科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各學科的教學任務是向學生傳授學科中的間接經驗,遠離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缺乏時代感,因此,長期以來,各學科教學,不同程度存在「死氣沉沉,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基於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開放型的教學活動,它打破知識界限,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有利於吸取最新知識。因此,在學科教學中,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在理論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搭起橋梁,讓學生應用所學學科知識,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來感受所學知識的價值和魅力,促使學生以積極心態投入到學習中,為各學科教學注入一般活水,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如在學習「價值規律內容和作用」這部分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對枯燥的理論有更深刻理解,我設計了以「在市場經濟中的價值規律」為主題的社會調查活動,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提出子課題的內容,完成一篇社會調查報告。這樣,在調查過程中,學生將枯燥價值規律理論知識和活生生的市場現象有機結合起來,嘗試用所學的理論去分析經濟生活中的現象,這樣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所學知識的價值和魅力。
4、將綜合實踐活動課先進教學理念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是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通過親自體驗來解決問題的自覺學習;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確定課題的探究學習;是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的合作學習。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設不僅意味著一門新的課程形式的誕生,更主要是一種體現時代精神的新的課程理念的生長,其著眼點就在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論,樹立綜合的教學理念,將綜合性理論自覺轉化為教學實踐,並融入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使各學科教學變為以問題為中心的研究性教學,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從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從而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

『捌』 綜合實踐活動的一般步驟

綜合實踐活動就其具體內容而言有其各種各樣的格式,但就一般情況而言,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活動設計、小組活動情況記錄、個人搜集資料表、小組活動成果報告單、學生評價表、活動總結報告,共六部分組成。下面就這七個方面簡要闡述一下:
一、活動設計:是供實施活動時參照備忘的總方案。它包括:
1、主題的確立:即根據學校或社會中發現的某一問題,考慮通過這一活動,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主題產生的原因。如《本地畜禽主要傳染病調查》。
2、活動目標:活動要達到的教育目的。可包括能力目標、方法目標、情感目標。如《畜禽主要傳染病調查的目標》。
3、調查方法:有問卷、訪問、查資料、上網、動手操作等。
4、實施過程:
(1)分組方式:小組成員高中低互補,確定每組具體負責某項內容,選好組長。
(2)階段目標:走向社會,深入群眾,獲得事實材料,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3)資料查詢:獲得有借鑒的資料及專家的建議。
(4)交流匯總:統計數據得出好或壞的結論,探討新方法,提出合理建議,寫出報告。
(5)評議總結:對學生的實踐活動及小組實踐報告成果給予評價,總結本次活動的成果、經驗、教訓及下次活動的努力方向,並提出希望。
5、預期成果:(1)研究報告(2)標本(3)教學具(4)著述、作品(5)圖片等。
二、小組活動記錄(重點說明活動內容):基本上按計劃過程去寫,其中學生發言內容要點要記錄下來,特別是基本數據、典型事例,讓結論從事實得出。
三、個人搜集資料(略)
四、小組成果報告:應寫清查閱了多少種資料,走訪了多少人,遇到了哪些情況,得出結論,提出建議,或有何收獲體會。
五、學生評價表:在老師指導下進行。
六、總結報告
1、背景簡介:與主題的確立基本相同,但要比設計上的要稍詳些。
2、實施情況:對階段實施過程進行簡要的總結說明,一是學生活動情況,二是社會各界支持與否,三是其他。如《果品資源調查》。
3、結果分析
根據調查的數據、事例等材料進行分析,說明實際情況,闡明自己的觀點。如《果品資源調查》。
4、感悟與反思(包括建議、心得體會等)
(1)學生哪些能力得到提高;(2)調查中遇到哪些不順,對學生有什麼影響;(3)通過實踐學生在知識的獲得上、學習方法的改善上等都有哪些可取的地方;(4)有何好的經驗、體會、建議;(5)存在不足等。
以上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般過程,在實際工作中定會有特殊情況出現,望大家以本次培訓內容為參考,創造性的完成任務


熱點內容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