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串珠教學

串珠教學

發布時間: 2025-05-01 18:26:50

『壹』 幼兒園小班穿珠子藝術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穿珠子藝術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穿珠子藝術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二、活動准備

1、兒歌《穿珠子》

2、穿好的珠子若干串

3、一端打結成繩頭的繩子

4、帶孔的彩色塑料珠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朗讀兒歌《穿珠子》,調動幼兒情緒的同時,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將幼兒分組,並出示穿好的珠子,請幼兒認真觀察和觸摸。

3、教師啟發幼兒根據小組觀察的結果,說一說穿珠子所需要的材料。

你知道穿珠子需要哪些材料嗎?

4、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穿珠子的方法。

猜一猜,利用這些材料,我們可以怎樣穿珠子呢?

5、教師講解穿珠子的方法,幼兒逐步跟隨,進行操作。

(1)右手拿起繩子的一端,左手拿珠子,將繩子對准孔眼穿過去。

(2)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珠子,右手拉住繩尖將繩子拉出來。

(3)從左到右,將珠子一粒一粒從繩子上穿過去。

6、幼兒開始動手穿珠子,教師巡迴指導。

7、教師幫助穿完珠子的幼兒在繩子的另一端打結,並請幼兒互相欣賞和評價各自的作品。

8、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珠子排列的整齊度、美觀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活動延伸

教師鼓勵幼兒將穿好的珠子送給自己喜歡的夥伴或者家人。

五、資料庫

穿珠子

穿珠子,穿珠子,

拿起小繩子,拿顆小珠子。

大家一起來,穿穿小珠子。

紅珠子、黃珠子、綠珠子、藍珠子,

串成一串長珠子。

六、活動總結

孩子們不僅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還體驗了動手操作的樂趣!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活動開始之前,駕駛需要教育幼兒不要將塑料珠子放進自己的鼻子,嘴巴,耳朵裡面,講清楚這些做法的危險性,在活動中也要時刻提醒幼兒,制止這樣的行為。

幼兒園小班穿珠子藝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按事先確定的標記選擇相應的實物並歸類。

2、能選擇參加不同的數學活動,聽懂老師的要求,按規則進行操作。

3、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准備:

准備裝有各色珠子的小籃子、玻璃繩、托盤若干

活動過程:

1、以情節引出某一活動內容並介紹規則

如穿珠活動。教師可以兔媽媽家的大門需要珠簾為由,吸引幼兒參加穿珠的活動。向幼兒說明規則:穿珠時,要按繩頭上的標記來選珠子穿。也可以用廚師帽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請幼兒按竹簽上的標記選珠子,為娃娃做幾串愛吃的冰糖球。

2、介紹其他平行或相關活動內容及規則

如"穿回鹵干"和"穿蔬果串"活動。告訴幼兒,規則與"穿珠珠"一樣,按竹簽上的標記來選材料穿。玩"喂娃娃"活動時,要按娃娃選好的食物標記(事先貼好的)選材料喂。

3、活動過程的指導

幼兒自選活動後,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為需要幫助的幼兒提供援助或提出活動建議,如:協調活動材料,解釋活動規則,建議參加其他平行活動等。如幼兒操作有誤,可以質疑的方式引起幼兒對出錯問題的注意,讓幼兒自己意識到出錯所在後自己糾正。

4、活動結束的交流

⑴展示幼兒的作業:穿好的珠簾或冰糖球、回鹵干、蔬果串、吃飽肚子的娃娃等,分別請幼兒描述自己在穿物品或喂娃娃時,選出來的是些什麼材料。(即用語言表述歸類材料的共同屬性)

⑵引導幼兒集體檢查各歸類材料的結果對錯情況,討論有爭議的結果,如:"是將所有形狀的蘋果穿在一起對還是只把一種形狀的蘋果穿在一起對?"

體育活動:

1、早操:學習新操。

2、體育游戲:拉著小動物走

目的:練習向指定方向走,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

指導要點:

做游戲時應注意,只有聽到"預備—走"或"小朋友,回去吧"的指令,幼兒才能開始向前走或往回走。

自選活動:大型器械等。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幼兒園小班穿珠子藝術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為縫紉做准備。

2、練習幼兒小肌肉的靈敏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適用年齡:

3歲左右

教學內容:

1、取托盤材料於桌面

2、把布鋪平,取一根繩子放在布上擺成一條直線。(繩頭在左邊)

3、取珠子從左到右整齊排列在布上面。(取時要找孔眼,把孔眼放平,不能向上)。

4、左手拿起繩子一端,右手拿珠子,繩子對准孔眼穿過去。左手食指、拇指捏住珠子,右手拉住繩尖將繩子拉出來。

5、完畢後,再用右手拿珠子,從左到右,一粒一粒從繩子上穿過去。

6、穿完以後,把穿滿珠子的繩子擺成一直線,右手把珠子一粒一粒從繩子里抽出來,放回小筐里。同時左手輕輕扶住繩子的一端,使其不移動。

7、把繩子卷好,布卷好,放回原處。

教學案例:

1、變化繩子的粗細和珠子的大小、孔眼的大小。

2、穿形狀板。

3、穿針、穿項鏈、穿手鏈。

幼兒園小班穿珠子藝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穿珠子、感受串珠子的樂趣。

2、能夠獨立完成串珠子,穿成一個手鏈。

3、感受串珠子的樂趣。

4、嘗試將色形不同的珠子進行串、並連,並引導幼兒運用一定規律呈現珠串的變化。

5、引發幼兒創意出不同的串珠方法,並用作品裝飾自己,鼓勵幼兒展示成果。

活動准備:

各色珠子,細鉛絲,各班串珠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珠子。

2、讓幼兒觀察怎樣串珠子。

3、與幼兒討論串珠子的技巧。

游戲玩法:

在細電線絲的一頭打結,另一頭從珠子孔穿過,整條電線絲穿完後,把頭尾打個結而成一串珠子。

按珠子的顏色、大小或形狀有規律地串珠子。(串珠要求;小班形式ABCABC;中班形式;AABBCC;大班形式;ABBACCA)

活動規則:

1)活動時將5到7張桌子並列,桌子四周坐12到14個小朋友同時進行串珠子活動.(家長站在孩子身邊指導孩子完成).

2)每一個家庭只能拿18粒珠子,顏色可自由選擇搭配.

3)完成串手鏈後,將作為孩子的新年禮物,家長必須為孩子帶上方可過來蓋章.

活動注意事項:

1、討論串珠子存在的危險,提醒幼兒不能將珠子往嘴裡,耳朵里和鼻孔里放。同時提醒幼兒如果珠子掉在地上必須馬上撿起,以免滑到別人。

2、請家長和孩子在活動過程中保持安靜,以免影響活動的正常開展.

活動反思:

在本次《串珠子》的游戲活動課,他們一個個拿著色彩鮮艷、形狀各異的珠子高興極了。串珠游戲,是在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的靈活性。

這樣集體教學活動的內容很重要,首先「串珠」能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引起幼兒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願望。另外「串珠」還具有開放性,有多種組合的可能性,能激發幼兒接近材料,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變、組合它們。「串珠」還能使幼兒用多種不同的`路子進行研究探索,有不同的發現,給予幼兒空間自由發揮,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選擇材料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條件。

串珠子可以培養寶寶做事的專注能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心靈手巧,串珠子就是一項很好的練習。父母可以准備一些大的珠子或鈕扣,給寶寶一根細線或絲繩,教他把珠子或鈕扣一個個串起來,做成項鏈,以訓練寶寶手指的肌肉運動,增強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同時教寶寶在練習時要集中注意力。

幼兒園小班穿珠子藝術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本活動選自建構式小班教材。玩,是幼兒的天性,在本美術活動中,重在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感知色彩,體驗珠子滾畫的快樂,培養幼兒對色彩產生興趣的同時認識三原色。

活動目標:

1、認識三原色,嘗試用珠子進行滾畫並觀察珠子滾畫的軌跡

2、能愉快地參與玩色活動。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活動准備:

1、紅黃藍顏色每組各一盤,珠子。

2、鞋盒蓋子人手一個,濕抹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

1、教師出示珠子。

今天我請珠子來畫畫,猜猜珠子可以怎麼畫畫呢?可以在哪裡畫畫?

2、幼兒討論,激發幼兒作畫的願望。

二、認識材料,並演示講解操作方法

1、教師介紹材料

認識三種顏色的顏料(紅、黃、藍)、鞋盒蓋子、彈珠

2、示範珠子蘸色作畫的方法。

(1)將珠子放到顏料盤里滾動,它就會傳說彩色衣服

(2)把珠子放到盒子里,兩手拿著盒子輕輕晃動,珠子就開始畫畫啦。

(3)沒有顏色了,還可以到其他顏料盤里滾一下,繼續畫畫。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各種嘗試,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潔。

2、可以引導幼兒觀察色彩重疊發生的變化。

四、集體欣賞作品

1、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說說珠珠畫了一幅什麼樣的圖畫。

2、教師帶領幼兒整理材料。

活動反思:

對於小班的發展水平來講,本次教學中運用勺子將彈珠舀起來,這種需要小肌肉群活動的動手能力不太理想,需要老師的幫助,然而將雙手托起,紙盒子東搖搖西晃晃,訓練大肌肉及胳膊活動能力,得到較為適宜的訓練。

本次活動主要得到愉悅情感的體驗,玩的開心是有的,但是要得到美麗的塗畫作品還需改進。

改進:

1、彈珠大小

2、顏料的濃厚深淺

3、彈珠作畫的線圖,扭一扭、跳一跳、沖一沖。

幼兒園小班穿珠子藝術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材料,探索瓶中取珠的不同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種物體有不同的使用辦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用標記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並能大膽講述。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活動准備:

幼兒實驗材料:木珠和鐵珠放在脈動瓶中;小棒、筷子、鐵絲、吸管、磁力棒、雙面膠(小組一份);操作框、幼兒記錄單(兩種顏色)、記錄單的架子和記號筆。

教師材料:創設情景、幼兒實驗材料一套、透明膠、記錄單、磁性板;視頻展示儀、數碼相機、電腦。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二、教師出示材料,創設問題情景。

創設問題情景一:師操作把珠子放進瓶子里),用什麼辦法把珠子取出來?

創設問題情景二:如果把這只瓶子固定(師用透明膠固定瓶子),在瓶子不能動的情況下,用什麼方法可以把瓶中的珠子取出來?

三、幼兒進行猜想和記錄,並交流不同的想法。

1、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想出辦法,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出示材料,認識材料。

3、出示記錄單,了解猜想記錄的要求和方法。

4、幼兒記錄自己的猜想。

5、幼兒交流自己的猜想。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選了什麼材料?你准備怎麼做?

師:你為什麼用這個辦法?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師:有沒有哪個小朋友,選了不一樣的材料?為什麼?

四、幼兒進行實驗和記錄,驗證猜想,教師巡迴指導。

(一)第一次實驗

1、教師提出實驗前要求:

2、幼兒第一次實驗驗證,並記錄。

3、第一次實驗後交流。

師:用你們猜想的材料取出珠子了嗎?

請沒有取出鐵珠的幼兒舉手。(教師請沒有取出鐵珠的幼兒說說用的材料和原因)(請取出鐵珠的幼兒交流方法)請沒有取出木珠的幼兒舉手。(教師請沒有取出木珠的幼兒說說用的材料和原因)(請取出木珠的幼兒交流方法)

(二)再次實驗:

1、出示實驗記錄單二,了解記錄要求。

2、幼兒再次實驗和記錄。(教師巡迴指導,並用數碼相機拍下幼兒實驗情況)

3、幼兒交流自己的實驗情況。(在視頻前)五、延伸活動:師:今天,我們是從不能動的瓶子里取出了木珠和鐵珠,如果瓶子里掉進去的是玻璃珠呢?能用什麼方法呢?我們回去後再試一試。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貳』 蒙台梭利金色串珠教案

蒙台梭利幼兒數學教育案例---加法接龍游戲
適應年齡5.5歲以上

准備材料
1. 絨布1塊。

2. 彩色串珠棒1~9各5根放在木箱中。

3. 黑白串珠棒1~9各1根放在木盒中。

4. 10的金色串珠棒50根放在木箱中。

5. 厚紙做成的「橋」。

直接目的
1. 會用彩色串珠棒進行連加運算。
2. 會進行逢10交換。

間接目的
1. 理解連加的概念。
2. 加強秩序訓練。

活動提示
1. 在桌上鋪塊絨布後把教具拿來放好。
2. 串珠棒的放置:

(1)從彩色串珠棒箱中取適量的彩色串珠棒,任意排成一條長龍,將木箱蓋好後放在絨布右上方。
(2)把黑白串珠棒按1~9的順序在絨布左上方排成一個金字塔形,將盒蓋蓋好,放在右上方。
(3)將金色串珠棒箱放在1~9的黑白串珠棒旁。
3. 彩色串珠棒的連加運算:
(1)放置好各種串珠棒後,開始數彩色串珠長龍。從左向右用橋一粒一粒地數,數時速度不要太快。
(2)每數到「10」時就以橋隔開,橋左側的彩色串珠組合用一根金色串珠棒代替;若某根彩色串珠棒被橋隔為左右兩段,則將橋右側剩下的彩色串珠換成等數目的黑白串珠棒。
(3)把換下的彩色串珠棒放在絨布右下方。
(4)從黑白串珠棒開始重新點數。
(5)每數到「10」就重復上述交換串珠的步驟,將交換後的黑白串珠棒放回原位。
(6)按同樣的方法完成點數與交換串珠棒的工作,最後得到的是由金色串珠棒和黑白串珠棒組合的新「長龍」(若是個位數為「0」,就只有金色串珠棒)。
(7)請幼兒點數金色串珠和黑白串珠的總量,告訴幼兒:「這就是答案。」

4. 驗算:

(1)將放在絨布右下方的彩色串珠棒設法組合成10,和金色串珠棒10相對應(為了便於湊出10,可打開彩色串珠棒箱,用絨布上的彩色串珠棒換取箱中等量的串珠棒)。

(2)再取剩餘的彩色串珠棒與長龍上的黑白串珠棒相對應。

(3)若組成「長龍」的彩色串珠棒的數量和新「長龍」上金色串珠棒(加黑白串珠)的數量一致,則答案正確,不一致則答案有誤。

(4)告訴幼兒這就是「驗算」。

錯誤訂正驗算。
延伸變化
紙上練習:請幼兒用書寫的形式記錄長龍鏈接過程。
專家提示
1. 幼兒進行此活動的前提是:具備十進位的經驗;認識彩色和黑白串珠棒。
2. 換下的黑白串珠棒應及時歸位,便於驗算。

中班家長開放日蒙氏數學教案 ——認識相鄰數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5以內相鄰數的意義,感知其多1和少1的關系。
2. 能夠表達出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准備:
彩色串珠、數字拼板、數字胸飾1——5、小房子的卡片每人5個
活動過程:
1.走線,教師彈琴,讓幼兒跟著音樂走線。
2.線上游戲:《好朋友抱抱抱》
第一輪教師請出6個小朋友,邊拍手邊念兒歌:一二三,兩人抱抱。(找到旁邊的好朋友抱在一起)重復兩次。第二輪教師可請9或12人一起來玩,邊拍手邊念兒歌:一二三,三人抱抱。(找到旁邊的三個人抱在一起)重復進行兩次。
3. 回座位。
(1) 教師按順序出示小花形狀的數字胸飾1——5,讓幼兒認識。
(2) 游戲:《小花開門》。
游戲過程:教師先請3個小朋友上來玩一次游戲,給幼兒按順序帶上數字胸飾1——3這三個,站成一排。教師說1號小花開門,帶有數字胸飾1的那個小朋友做開門的動作,向前走出一步。教師再提問幼兒:「你們看看1號小花旁邊的小花是幾號啊?」幼兒回答:「是2號,他們兩個是離得最近的」。教師告訴幼兒1和2是兩個相鄰數。再以同樣的方式請出3號小花,3號小花開門向前走出一步。引導幼兒說出2和3是相鄰數。(即離得最近的兩個數就是相鄰數,引導幼兒說出2的相鄰數有兩個,1和3)。
(3) 教師出示彩色串珠讓幼兒觀察,然後回答相應的問題:「2比1多幾?(2比1多1)2比3少幾?(2比3少1)2有幾個好朋友?(2有兩個好朋友)是幾和幾?(1和3)。
(4) 教師總結:像這樣,1以上的每一個數都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比它少1,一個是比它多1。(即這兩個數就是離它最近的兩個數,也就是它的相鄰數。)
(5)教師講述故事,讓幼兒給貓奶奶家的房子貼上門牌號。教師先給幼兒發放數字拼板和小房子的卡片,讓幼兒先從小袋子裡面取出小房子的卡片和數字拼板,再把袋子放在小椅子的後面,按順序把數字卡片擺好在小房子上面,給每座房子貼上一個門牌號。操作完成之後,讓幼兒觀察,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分別說出1、2、3、4、5的相鄰數是幾和幾?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5.游戲《找朋友》。
教師可把全班幼兒分為5個一組上來玩游戲,並帶數字胸飾,讓幼兒記住自己的數字是幾。游戲開始,教師可以任意說出一個數字,如教師說「4」,則請帶有數字胸飾4的那個小朋友拉著比4多1和少1的兩個幼兒一起站出來,(也就是4的兩個相鄰數請出列)看看誰最快最准,並給予表揚或獎勵,並分別報出自己的兩個相鄰數(5或者3),並說出5比4多1,3比4少1。最後大家一起說出4的相鄰數是3和5。(游戲可反復進行)。
效果分析及反思:
本次活動開展得還算很成功的,大部分幼兒在課堂常規方面表現得都是挺好的,能夠初步理解相鄰數的意義,並能感知其多1和少1的關系,能夠快速回答出5以內的相鄰數。但經過家長們的反饋,有部分幼兒課堂常規不是很理想,沒有完全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掌握得不夠理想,這也是本次活動中本人所忽略的細節部分,所以在下次活動中我一定會特別注意這些細節,讓活動目標更明確。在以後的每次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會顧及到所有的孩子,讓家長們滿意。

蒙台梭利教學法的主要特點

以兒童為中心,就是推翻過去以大人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樹立起以兒童生命為活動中心的教育目標。蒙台梭利提倡以兒童為中心,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現在改革提倡以兒童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經驗為中心的新的三中心。

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對填鴨式的教學,主張由日常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豐富的教育,讓幼兒自發的主動學習,實行自我教育。
把握兒童敏感期。蒙台梭利教學法特別強調孩子敏感期,讓兒童順著敏感期掌握最佳的學習時期。既可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教師扮演協助,啟導的角色。教師的工作是觀察兒童內心的需要,為他們設計環境,示範教具,做學習的准備工作。還要根據兒童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要適時的啟發和引導,這種協助、啟發的角色,能使師生關系和藹,使兒童自然愉快的學習。
注重智慧和品格的培養。幼兒教育的本質和意義,主要是幫助幼兒生命完美地成長,因此,蒙台梭利認為,幼兒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入小學做准備的,過去我們說幼兒教育是為入小學打基礎,現在我們經過研究,認為這個目標太簡單,目光太短淺。蒙台梭利認為,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意義是為完美一生做准備的,打基礎的。不僅僅是為了入小學做准備,而是為兒童的一生奠定品格和智慧的基礎。從小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好習性。
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蒙台梭利教育沒有課程表,不分上下課時間,他主張是讓兒童遵循內心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具來工作,完全按孩子自由的速度來工作,如果孩子專心的時刻被打斷,就會養成孩子虎頭蛇尾的草率習性,如果尊重兒童的需要,允許他延長工作時間,則能自然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持久性。蒙台梭利教育不主張打斷孩子的工作,如果他根據自己的需要,她在繼續工作,那麼家長和老師就不要打斷她。當她的身心身體支撐不住,她沒有興趣,自然就會不工作了。
混齡教學。不同年齡的兒童在一個班裡,能大教小,小學大。能彼此互相模仿,互相學習,可以互相欣賞,互相包容,能和藹相處。還可以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良好社會行為。
豐富的教材及教具。蒙台梭利教具的種類多達349種,這是蒙台梭利教材的一大特色,我們常稱它為教具,但實際上是蒙台梭利的教材,它的教材的載體不一樣,不象我們書本教材,蒙台梭利把教材具體化了。這個教材是很豐富的,在大自然中,生活中有很多活的教材,不象課堂上的書本教材,這個教材不是老師用來教學生的,而是孩子們工作的材料,孩子們就是這樣反復的由淺入深操作教材,他就不斷的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們可以說,豐富的教材就是蒙台梭利的教具,也可以說教具是對教材的補充。教材教具化了。
排除獎懲制度。因為傳統的獎懲制度是成人控制兒童的手段,是利用外在力量控制的方法去抑制孩子的行為。蒙台梭利經過長期的觀察,她發現獎懲不但無用,反而摧殘了孩子萌芽的自尊心,不但無法協助孩子改善自己的行為。更會誤導孩子的價值觀。因此蒙台梭利主張廢除獎懲制度,讓兒童自由發展,培養自控能力。
教學成果的顯現。蒙台梭利教學法是經循序漸進的,自我教育方式來訓練兒童的。因此在短期內不易看到學習成果。但教學成果常以爆發的力量呈現。突然地顯現出孩子心智的成長。按照蒙台梭利這套教育方法來訓練孩子,他到了小學,初中,高中都能夠受益。到高中之後,孩子接受物理化學知識相當快,這時就顯現出來了。比如數學金色串珠,從10粒→100粒→1000粒。他用各種方法刺激兒童掌握數學的概念、四則運算,如銀行游戲,貨幣交換等,而不是教他認多少字,會多少數學。所以有突然顯現的能力。上學以後,他接受能力特別快,馬上能理解,所以說,教學成果不能馬上顯現。但對他一生的學習都是有幫助的。

熱點內容
光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2025-05-01 22:26:41 瀏覽:945
魔術教學硬幣懸浮 發布:2025-05-01 22:01:51 瀏覽:831
高中教學理念 發布:2025-05-01 21:49:56 瀏覽:608
車險有哪些公司 發布:2025-05-01 21:45:24 瀏覽:307
borrow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01 21:18:20 瀏覽:665
對秦始皇的歷史評價 發布:2025-05-01 21:09:52 瀏覽:387
生物信息工程師 發布:2025-05-01 21:08:02 瀏覽:853
河南特產有哪些 發布:2025-05-01 20:54:06 瀏覽:15
男高音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01 20:50:51 瀏覽:403
電腦有哪些軟體 發布:2025-05-01 20:30:54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