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育觀察

教育觀察

發布時間: 2025-05-02 06:29:16

『壹』 教育觀察法是什麼意思

教育觀察法是指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官或輔助儀器,對處於自然狀態下的客觀事物進行系統感知和考察,並通過大腦的積極思維過程對收集到的資料加以分析和解釋,以形成對教育現象認識的方法。

1、它可以在自然狀態下進行,不需要打斷被觀察者的正常活動,能夠真實地反映教育現象的本質和特徵。觀察者可以直接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有利於深入了解被觀察者的真實思想和行為。觀察法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能夠客觀地記錄觀察對象的行為表現和活動過程。

2、觀察法可以與被觀察者進行互動,有利於建立良好的關系,獲得更多的信息。研究學生的行為表現:觀察法可以用於研究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學習態度、參與度等,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制定更有效的教學策略。

2、教育的目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性質:教育是一種永恆的、歷史性、階級性、相對獨立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的分類: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等。

『貳』 教育觀察研究有哪些類型

教育觀察研究的主要分類: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

1、直接觀察:憑借人的感官,在現場直接對觀察對象進行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觀具體。
2、間接觀察:利用一定的儀器或其他技術手段作為中介對觀察對象進行考察。

2、非參與性觀察:不要求研究人員站到與被觀察對象同一地位上,而是以「旁觀者」身份,可公開也可採取秘密的方式進行。非參與性觀察結論可能比較客觀,但易表面化,不易深入了解。

三、按觀察實施的方法分為: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

1、結構式觀察:有明確目標、問題和范圍,有詳細的觀察計劃、步驟和合理設計的可控性觀察,能獲得翔實的材料,並能對觀察資料進行定量分析和對比研究,它常用於對研究對象較充分了解的情況下。

2、非結構式觀察:對研究問題的范圍目標取彈性態度,觀察內容項目與觀察步驟不預先確定,亦無具體記錄要求的非控制性觀察。方法較靈活,但獲取材料部系統完整,多用於探索性研究及對觀察對象不甚了解的情況。

熱點內容
微生物保健品 發布:2025-05-02 15:38:39 瀏覽:746
期末考化學 發布:2025-05-02 15:32:53 瀏覽:630
生物海報 發布:2025-05-02 14:57:09 瀏覽:187
南開大學漢語國際教育 發布:2025-05-02 14:54:05 瀏覽:927
什麼豬飼料好 發布:2025-05-02 14:50:34 瀏覽:412
我的世界物理掉落 發布:2025-05-02 14:46:45 瀏覽:286
生物圖畫 發布:2025-05-02 14:46:39 瀏覽:477
2017甘肅高考語文題 發布:2025-05-02 14:35:43 瀏覽:117
合成化學投稿 發布:2025-05-02 14:16:40 瀏覽:125
響指教學 發布:2025-05-02 13:45:11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