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中小學音樂教育

中小學音樂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19 11:27:31

1. 中小學音樂教育應有哪些教學能力

表現、感受、創造、鑒賞、音樂與相關文化等音樂學習內容領域,是中小學音樂學科教學的主要內容,其不同領域本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領域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關系。「表現、感悟和創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和能力」。表現為感悟和創造提供源泉,感悟為表現和創造提供動力,創造為表現和感悟提供新的發展,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辯證統一。 唱歌(聲樂)和奏樂(器樂),是音樂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人類獲得美的感受、體驗、表現和創造及發展和提高音樂文化修養的重要途徑。唱歌和奏樂活動,不僅構成了音樂藝術的兩大基本部類,也有利於培養和發展音樂基本技能和相關音樂基礎知識及音樂文化修養,有利於通過唱歌和奏樂等相關藝術實踐逐步形成和發展主體的人的審美經驗,促進主體的人的情、知、意的相互協調與統一。 從學堂樂歌始,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已歷經百餘年。當仔細閱讀、審視這一百餘年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發展史之後,能夠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作為音樂主要表現形式之一的樂器演奏,百餘年來始終是整個音樂教學環鏈中最為薄弱的環節。盡管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師和音樂教育研究者對其進行過相關的討論和研究,但均未觸及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的本質、規律、內部聯系和器樂教學的全部。 造成了這一薄弱環節持續存在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們未能從理論的高度去認識樂器與人、樂器演奏與中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器樂與民族文化傳承及民族精神的重塑、器樂與社會和諧發展等諸方面的關系;也未能從實踐的層面深入認識器樂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並總結出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的發展規律,找到真正適合於我國中小學生發展的器樂教學實踐形式等。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看,我們同樣未能從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教育整體水平、民族文化傳統、教育行政主管領導及學校文化、藝術教育相關政策法規等方面來認識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它們對其發展有何影響,如何利用這些影響因素,並將其視為一種資源,以促進各地區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的多樣化發展等等。 為此,本文擬從四個方面對此展開論述,逐層解剖影響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發展的諸多關系,透過其諸現象、外部聯系、個別片斷,深入到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的本質、內部矛盾、各環節的整體聯系,試圖解決上述問題,提出適宜性的發展對策,回歸器樂教學的本來面目。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從理論上認識樂器與人、樂器演奏與中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器樂與民族文化傳承及民族精神的重塑、器樂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關系。這些內容是全文的理論基礎,也是有關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發展的基本理論構架;從國外部分國家(包括同在東亞文化圈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小學器樂教學的發展概況,總結出值得我們借鑒的成功經驗。 第二章,從歷史發展的角度,通過百餘年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曲折發展的歷史脈絡,梳理和提取影響其發展的相關因素,並針對諸多問題展開相關討論,找出問題及其根源所在,總結寶貴的歷史經驗,對指導今天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健康、穩步的發展具有歷史意義。 本章所要討論的主要問題是:社會政治環境、經濟發展狀況、思想文化變遷等因素,直接影響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的發展;一百多年來,我們對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的認識始終是不到位的;我們始終未能找到真正適合於我國中小學生發展的器樂教學實踐形式。 第三章,從現狀調研的層面,根據對我國中西部及邊遠地區部分欠發達市縣與東部沿海及部分發達城市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實地調研,找出影響當前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穩步發展的主要問題並給予相關討論,為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發展與實踐取得成效提供現實參照。 本章所要討論的主要問題是: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存在差距;地區文化教育發達程度,直接影響對學校美育的認識與實踐:學校文化建設及校長的教育追求和教育理念,對學校音樂教育受重視程度和持續發展有直接影響;由於對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認識不到位,器樂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始終不夠明確;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學習、練習及展演活動未能遵循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三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原則;由於對中小學音樂教育課外器樂社團認識存在一定誤區,課外器樂活動與課內器樂教學總體發展始終不相匹配,二者互為支持、共促共進的關系尚未形成;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關系和理念不夠清晰,器樂教學尚未達到一種民族音樂文化自覺的發展狀態。 第四章,在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基本理論的指導下,根據百餘年器樂教學的發展歷史和針對六市縣區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的實地調研,試圖提出促進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的發展對策: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的基本理念及相關法規制度的建設;中小學校課堂器樂教學的有序組織與發展及課外、校外器樂活動的展演與宣傳;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的師資培養與教學研修;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材料的組織與出版及教學用樂器的製造、督檢、售後服務及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規范。 全文的結論是: (1)沒有「器樂」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不完整的,學生缺失音樂體驗的重要基礎; (2)器樂教學對培養和發展中小學生的音樂感知力、表現力、創造力和養成樂於親近音樂的態度、樂於終身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和習慣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3)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以及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的差異,決定了中小學器樂教學的形式應該是多樣化的,規定某一種模式、某一類樂器的做法是不合時宜的; (4)器樂教學是實施民族文化主體教育及理解和尊重不同國家或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的一種有效手段; (5)器樂教學實踐是一個多環鏈相扣的整體,其涉及從樂器製造到演奏、音樂表現的方方面面,任何一個環鏈的缺失都會影響整體的實施與發展。

2. 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中心環節是什麼

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中心環節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

3. 中小學音樂教育國內外研究現狀

這個還是不錯的啊

4. 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基本目標有哪些

您所說的基本目標應該就是指本體目標或者說是基本任務吧,即通過快樂音樂課的親身體驗,培養並不斷提高學生對音樂感受、理解、鑒賞、表現甚至創造與創新等能力,通過音樂審美與表現,塑造真善美的心靈,養成良好的人格與道德品質。最終,實現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培養高尚、完美的人。上述比較零散,現將基本目標總結如下:一是審美目標,通過音樂美育培養美的心靈;二是實踐目標,通過親身體驗與生命律動,感受表現音樂美;三是創新目標,通過人人生來俱有的創造潛能,創作或編創音樂小作品,將自身感受與音樂本體連為一體,實現審美與實踐基礎上的升華。審美目標為核心,實踐是手段,創新是突破。這些當與音樂教育的審美、實踐、創新等哲學觀念聯系起來歸納總結。

5. 小學音樂教育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音樂教育能啟發學生的智力、激發創造能力
音樂教育能陶冶學生的情操
音樂教育能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中小學音樂教育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的音樂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這樣才能使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6. 如果想要當中小學音樂老師需要考些什麼

如果想要當中小學音樂老師需要考些什麼?

小學音樂老師需要考小學教師資格證。

中學音樂老師需要考中學教師資格證。

然後參加當地招考的筆試和面試,通過就可以。

7. 我想當一名中小學音樂老師,現在還需要什麼條件

1.如果要當老師,就當小學的音樂老師,這樣比較容易
2.要把教師資格證拿下,然後在畢業前爭取拿個省優或者校優,這樣可以彌補非師范生的不足
3.畢業後參加教育局統一的教師招聘考試,即考編。可以向2010屆的學姐詢問一些考編制的事情,比如復習材料,還要了解你自己地方的教師招聘政策簡章
4.在參加考編之前你也可以去一些好的學校試試,不過通常這類學校的要求很高,就是所謂的提前批,那麼如果你活得了省優或校優或國家獎學金,就會給你資格,那些榮譽就是你的一個敲門磚
5.如果能當老師就去做老師吧,如果你是女生,考研我不太提倡

8. 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分析

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及改革思路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整個教育事業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小學音樂教育獲得了難得的良好發展機遇,受到了黨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概括起來,這些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第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大都初步建立了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管理、咨詢、教研機構,改變了過去一直無專門機構和無專人管理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那種自發狀態;第二,制定了一系列指導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的法規和文件,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無法可依的局面;第三,改變了中小學音樂教育長期存在著大面積空白的狀況,中小學音樂課開課率穩步上升,特別是1994年高中開設藝術欣賞必修課,更是結束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高中不開設音樂課程的歷史;第四,涌現了一大批中小學優秀音樂教師,積累了許多成功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經驗,中小學音樂師資隊伍建設初見成效;第五,開展了一系列有聲有色的課外校外音樂活動,有效地推動了學校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第六,編寫了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中小學音樂教材,音樂教學器材配備在部分地區也已初具規模。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由於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基礎差,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因此,盡管取得了上述這樣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還很多,這些問題包括: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隊伍仍不健全;音樂課開課率不平衡,有的還很低,音樂師資缺額大,教師素質以及學歷達標率和崗位合格率低,外流情況嚴重;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真正的投入少,整體上教學設備奇缺;對音樂教育的認識不科學全面;教學水平及教材質量不高等等。顯然,這些問題中的大多數是只有依靠政府行為才有可能得以逐步解決的,而不是科研工作者和一個或幾個科研課題所能駕馭和解決得了的。 在另一方面,我們也不難看到,中小學音樂教育目前所取得的成績更多的還是一種量的壯大和硬體上的加強。當然,沒有這些量上和硬體上的發展,就根本談不上音樂教育的質的發展和飛躍。但音樂教育的質的提高,或者說要想使音樂教育能夠可持續發展,除了要得到量和硬體這些外在條件的保證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那就是與此同時,我們應當更多地關注中小學音樂教育本身即中小學音樂教育內在的問題。因此,在20世紀行將結束,21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刻,認認真真地審視我們以往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實實在在地回答中小學音樂教育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包括理論上模糊的問題和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對我們音樂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是迫切的和不可迴避的。 我們認為,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本身存在著兩個較為嚴重和突出的問題,一個是音樂教育的非藝術化的傾向,即中小學音樂教育沒有很好地突出音樂藝術的特點;另一個是中小學教育的專業化傾向,即中小學音樂教育沒有很好地突出中小學生的特點,以至於中小學音樂教育往往在實踐中變成了非中小學的、非音樂的教育。上述問題可以說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內容與形式、原則和方法等諸多方面都明顯地表露出來。 對於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著下面幾種片面偏頗的觀點,這些觀點或者把專業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理解為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或者把其他非音樂課程的目的和任務當作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來理解。一些人往往把教會學生掌握音樂教材上的知識技能看作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本身,認為中小學音樂教育主要是為高一級專業音樂學院輸送專業後備人才,因而培養音樂特長生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一些人則習慣把音樂教育看作是「飯後的甜食」,是學校教育的一種點綴,是學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還有一些人則喜歡把整個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簡單移植成音樂教育的目標,特別是在目前大家都在談論素質教育的時候,很多人更是喜歡人為地、空洞地拔高音樂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把音樂教育當作了醫治百病的良方。我們認為,上述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各種片面理解主要是由於對中小學音樂教育本質特徵認識不足所至。一方面,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教育,而不是面向個別尖子的專業音樂教育或職業培訓教育;另一方面,音樂教育是一種藝術的教育、美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一種科學的教育、真的教育甚至善的教育,而藝術教育、審美教育的主旨就是美化生活,提高人類的生存與生活質量。因此,中小學音樂教育應該是通過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活動,使學生享受成功的滿足,獲得審美愉悅體驗,進而使學生喜愛音樂,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慾望,並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具備進一步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以及了解音樂文化發展的歷史,為他們在音樂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同時達到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的目的。 在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方面,目前存在的問題同樣也比較嚴重。這首先表現於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人們往往採用沒有突出音樂藝術特點的、與其他學科相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音樂教學;在理論上,雖然近年來學者們也提出了許多音樂教學原則,但其中的一些原則也同樣沒有突出藝術的特點,因而很難對中小學音樂教學實踐發揮出應有的指導作用。總之,目前中小學音樂教學過分知識化、理性化,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參與體驗,重教學的結果,輕教學的愉悅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教學,輕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果不好。以至於普遍出現這樣的情形: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但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我們認為,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的非藝術性,必然地使音樂教育中摻雜了一些非音樂、非藝術的成分,其存在勢必會影響到學生作為音樂欣賞、音樂表現和創作主體的那種主體地位。因此,音樂教學方法上的改進,歸根到底就是要真正確立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音樂課是活動性、實踐性課程,音樂教學活動實際上就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音樂實踐活動,因此,音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也就必然不同於其他知識性、學術性的學科。對於音樂教學來說,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學生是否真正成為了音樂教學,即音樂實踐活動的主人。如果音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照樣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那麼學生的主體地位就不可能得到保證,音樂教學就不可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就不可能使學生真正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和成功的滿足。因此,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為學生創造主動參與音樂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教學活動的主人。 在內容及要求方面,目前中小學音樂教育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專業化、成人化的傾向。總體上講,現行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及據此編寫的多種版本的音樂教材,無論在內容上、體例上,還是在要求上,受專業音樂藝術院校的相關影響比較深:內容與要求追求全面、系統,難度偏大,既超出中小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中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發展的需要,許多知識和技能是一個非專業音樂工作者所無需掌握和不可能運用的;而在體例安排上,各類音樂知識往往成條塊分割狀態,沒能夠很好地將它們融合在一起,使它們以完整的音樂形象而不是以相互分離的知識點呈現在學生面前,致使學生接觸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不是真正的音樂。同時,教材編排過分強調自身嚴密的邏輯體系及時序安排,封閉單一,死板不活潑,沒有給教師和學生留下多少創造的餘地,與音樂學科本身的創造性格嚴重相悖。我們認為,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充分尊重音樂課程自身的規律和特點,也必須充分遵循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中小學生音樂審美特點。 由於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也由於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實踐水平不高,理論探討不深入,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學評價也相當落後並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可以說,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具有統一標準的中小學音樂教學評價制度,以至於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合符中小學音樂教育規律的行為往往被人們認為是錯誤的,而一些違背中小學音樂教育規律、與中小學素質教育大目標相背離的行為,則往往被人們加以肯定並推廣。因此,認真探討並建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評價標准,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目前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在發展,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應該說,我們在上面所指出的問題只是其中的幾個主要問題而已,還有如學校音樂教育與社會、家庭音樂教育的脫節,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的分離,學習國外音樂教育理論不能與我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等等問題也較為嚴重。

熱點內容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