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
A. 皇帝的新裝的教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童話的想像和誇張的藝術特點
2.使學生認識封建統治者的愚蠢和虛偽。
教學設想
1.童話這種文學樣式,通過豐富的想像和高度的誇張來敘述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曲折地反映現實生活。它敘述的故事情節,塑造的人物形象,雖然不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存在的,卻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提煉概括、集中創造出來的,雖然不是現實生活中所實有,卻比現實生活中所實有的更有代表性。因而能夠讓讀者感到信服,受到作品表現的對現實生活的意見態度、思想感情的影響。《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就很有這種特點。這是這篇作品的藝術特點,也是學生閱讀這篇作品的難點。引導學生閱讀這篇作品,著重啟發他們理解騙子騙術的針對性、狡毒性,和皇帝及其大臣們甘願受騙,並且騙人的必然性,深刻體會作品的揭露力量,並在這基礎上理解童話想像和誇張的藝術特點。
2.本篇皇帝和大臣們的受騙、騙人,雖同屬一種情況,因為作者緊密結合人物的不同身分而寫他們的受騙、騙人,其表現形式卻互有差異,寫老百姓的受騙則更不相同,小孩子則更不受騙。引導學生閱讀這篇作品,著重啟發他們體會它的這個特點。
本篇安排三個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文章的篇章結構,皇帝癖好新衣,故事發生的鋪墊。
教學過程
1.由開始教學藉助聯想和想像的作品的教學單元,引出《皇帝的新裝》(板書課題)。
2.要求學生閱讀「預習提示」,了解作者安徒生和閱讀本文應該注意之點;看注釋,查字典,閱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詞。
3.引導學生讀准字音,辨析字形和它作為詞素的意義。
滑稽的稽:念jī,從「禾」,從「」。
陛下的陛:念bì,從「阝」,從「」。
頭銜的銜:念xián,從「金」,從「行」。
駭人聽聞的駭:念hài,從「馬」,從「亥」。
欽差大臣的欽:念qīn,從「金」,從「欠」。
更衣的更:念gēng,當「改換」講。辨析與「更多」的「更」,念gèng,當「越發」講,音、義都不相同。
隨聲附和的和:念hè,當「跟著唱」、「跟著說」講。辨析與「和好」中的「和」,念hé,當「和睦」講,音義都不相同。
自稱的稱:念chēng,當「說」講。辨析與「相稱」的「稱」,念chèn,當「適合」、「配得上」講,音、義都不相同。
圈定的圈:念quān,當「畫圓形」講。辨析與「豬圈」的「圈」,念juàn,指養豬的棚欄,音、義都不相同。
4.指定學生一人朗讀課文。
要求讀音清晰正確。
5.引導學生劃分本文為四個部分。
依據故事的發展,本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自寫出了什麼?
依據故事的發展,本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說明皇帝喜歡穿新衣服,寫出故事發生的緣由。第二部分,第2至4段,敘述兩個騙子向皇帝行騙,寫出故事的發生。第三部分,第5至22段,敘述大臣和皇帝受騙、騙人,寫出故事的發展。第四部分,第23段至末尾,敘述皇帝裸體參加遊行大典,寫出故事在高潮中結束。
6.引導學生分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寫出皇帝的什麼情況?表明他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在全文中起著什麼作用?
寫出這位皇帝「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錢都花掉」,「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每個鍾頭都要換一套衣服」,整天都「在更衣室里」。表明了他的心思興趣都在穿漂亮衣服上,為穿漂亮衣服,不惜花費,奢靡無度,穿漂亮衣服成了他特有的癖好(板書:皇帝 癖好新衣);他整天時光都消磨在穿漂亮衣服上,昏庸懶惰,荒廢朝政(板書:昏庸荒政)。這就揭示了故事發生的緣由,為故事的發生做好了鋪墊(板書:故事鋪墊)。他還喜歡「顯耀一下他的新裝」,這又為後文寫他穿著那套「新裝」——裸體遊行預作了伏筆。
布置作業
進一步體會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參照課後練習一、二、三,預習後文,准備下堂課進行分析。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騙子的騙術和關鍵語言;皇帝大臣受騙、騙人的描寫。
教學過程
1.課前寫出上節課的板書。結合板書由上節課分析的內容,引到分析後文。
2.引導學生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寫騙子向皇帝行騙。騙子怎樣誘使皇帝上當?他的 哪句話在故事情節發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騙子先說「他們能夠織出人類所能想到的最美麗的布」,抓住了皇帝癖好新衣的特點,針對這個特點行騙,投其所好(板書:騙子 投其所好);又說用這種布縫出來的衣服具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葯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別出官員是否稱職、是聰明還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針對這種心理行騙,擊中要害(板書:擊中要害);因而能夠誘使皇帝上當。
「任何不稱職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葯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句話,又在故事情節發展中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騙子胡說那衣服具有這樣一種「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針對著皇帝的上述心理,而且抓住了、針對著大臣們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騙術步步行通。
(2)皇帝聽了騙子的話產生了什麼樣的反應?
皇帝聽了騙子的話,覺得「那真是理想的衣服」,「我穿了這樣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國里哪些人對於自己的職位不相稱:就可以辨別出哪些是聰明人,哪些是傻子」,以為這樣就可以維持住他的專制統治。騙子的荒唐胡說,正中了這位昏庸荒政的皇帝的下懷。皇帝於是付了很多現款,讓騙子馬上開始工作。騙子行騙也就初步得逞。
(1)課文寫出騙子怎樣進一步行騙?
課文從騙子「織布」的情景,進一步寫出他們的行騙。「織布機上連一點東西的影子也沒有」,他們卻「裝作在工作的樣子」,「急迫地請求發給他們一些最細的生絲和最好的金子」,既可裝滿「自己的腰包」,又可表明他們確實在織布,用了很多原料。「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假戲真唱,煞有介事,作勢騙人。騙子表演「織布」,故事也就正式發生(板書:故事發生)。
3.引導學生分析第三部分。
(1)騙子在裝模作樣地「織布」,皇帝也一心惦記著那衣料。他為什麼先派大臣去看衣料?
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織得怎樣了」,但「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稱職的人就看不見這布」,「心裡的確感到有些不大自然」。表現出他很心虛,害怕自己看不見這布。這是由於「愚蠢」和「不稱職」而產生的心虛。正是由於心虛,一心想知道布織得怎樣的皇帝,才先派他那「誠實」的、「很有理智」、最「稱職」的老大臣去看。
(2)課文怎樣描寫老大臣看衣料?這樣描寫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課文寫出老大臣看到騙子,「正在空織布機上忙碌地工作著」,他「把眼睛睜著特別大」,「驚駭萬分;他雖然不承認自己「愚蠢」、「不稱職」,但沒敢說出「我什麼東西也沒有看見」。這時,騙子請他走近一點,問他「花紋是不是很美麗,色彩是不是很漂亮。」這是先發制人:花紋這么美麗,色彩這么漂亮,如果竟然看不見,那你真是愚蠢透頂,一點兒都不稱職。這一棒打出了老大臣的保官心理和嚴重顧慮。他經過考慮,決定「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騙子卻又問他:「噯,您一點意見也沒有嗎?」這又是趁勢一擊,逼著老大臣表示意見。這一擊逼得老大臣投降了。因為怕人說自己愚蠢不稱職,為了保住官位,他隨騙子之聲附和地說布料「美妙極了」,「將要呈報皇上,我對這布料非常滿意」;並且注意地聽著騙子對布料的色彩和花紋的描述,「以便回到皇帝那兒去的時候,可以照樣背出來」。他已經甘願受騙,並且幫助騙子去騙皇帝。騙子行騙也就進一步得逞。這位老大臣哪 有一點兒誠實、理智、稱職的味道?
(3)課文描寫另一位官員看布料,和描寫老大臣看布料有什麼異同?
另一位官員在老大臣看過並對皇帝贊美了布料以後,又被皇帝派去看布料的。他的資格又比老大臣淺。所以他在聽著騙子描述事實上並不存在的布料上「美麗的花紋」的時候,雖然覺得自己「並不愚蠢」,也產生了「大概是我不配有現在這樣好的官職吧」的想法,這是與前面寫的老大臣的不同之處。這表明老大臣已經幫助了騙子行騙。他也只想保住官位,決心「不能讓人看出」自己沒有看見布料。這是與前面寫的老大臣的相同之處。騙子行騙又進一步得逞。
課文寫另一位官員看布料,寫得遠比老大臣看布料簡單,又寫出了兩人不同的心理活動,這就避免了描寫同一事物的雷同。
(4)課文寫出皇帝怎樣去看布料和看布料的情景?這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皇帝想看布料的心情早已不能按捺,在布料還在織布機上的時候,就「選了一群特別圈定的隨員——其中包括已經去看過的那兩位誠實的大臣」,隆重地親自去看布料。他看到兩個騙子「正以全副精力織布,但是一根線的影子也看不見」。這一回用不著騙子謊言贊美布料,兩位看過布料的「誠實」的官員就自動代勞了。這兩位根本沒有看見過布料的官員,「相信別人一定可以看得見布料,就搶先對皇帝說:「陛下請看:多麼美的花紋!多麼美的色彩!」以表示自己看見了布料,替騙子效了勞。
皇帝聽見兩位官員這樣說,心想「我什麼也沒有看見……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一個皇帝嗎?這可是我遇見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為了保住皇位,維持統治,他於是趕緊說:「哎呀,真是美極了!」「我十二分的滿意!」並且裝模作樣地「仔細地看著織布機」,表明他在觀賞布料。這位皇帝為了保住尊嚴,維持專制統治,也只能這樣受騙、騙人了。
全體隨員雖然連一個布絲也沒有看見,也都說:「哎呀,真是美極了!」表明他們都看見布料了,並且建議皇帝穿著這美麗的衣服「去參加快要舉行的遊行大典」。從皇帝到所有隨員都各圖保位(板書:君臣各圖保位),在空織布機前作著受騙、騙人的表演(板書:受騙騙人)。騙子行騙已經完全得逞故事也進一步發展(板書:故事發展)。
布置作業
1.復習課文,完成課後練習一中的1和3。
2.參照課後練習一中的2、3和練習二,預習後文,准備下堂課進行分析。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皇帝裸體遊行的描寫,丑劇高潮中結束;想像豐富大膽誇張,曲折反映現實生活。
教學過程
1.課前寫出前兩節課的板書。由上節課分析的內容,引到分析第四部分。
2.引導學生分析第四部分。
(1)課文寫出騙子裝模作樣地忙了一個整夜,「縫好」了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服」以後,怎樣寫出皇帝換上「新衣」?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課文寫出「皇帝帶著他的一群最高貴的騎士們親自來了」,表明皇帝要隆重地換穿新衣以後,先寫騙子的騙人表演:「兩個騙子每人舉起一隻手,好像拿著一件什麼東西似的」,並且指給皇帝和騎士們說:「這是褲子,這是袍子,這是外衣」,真像實有新衣。他們還讓皇帝在鏡子面前換上「新衣」,意思是讓皇帝看看是否合身,是否好看;他們還讓皇帝脫下所有的衣服,換上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的時候,「在他的腰周圍弄了一陣子」,好像是為皇帝繫上了「後裙」,真像是細心地服侍皇帝換上了新衣。意在表明如果皇帝和騎士們看不見新衣,就是愚蠢和不稱職。再寫皇帝和騎士們甘願受騙;皇帝在換上「新衣」以後,「在鏡子面前轉了轉身子,扭了扭腰肢」,赤身裸體作出這又「轉」又「扭」的丑態,意在表明他在端詳那「新衣」是否合身、好看,確實看到了、穿上了「新衣」。騎士們都齊聲贊美「新衣」,表明他們都看見皇帝穿上「新衣」了。君臣都在作著受騙、騙人的精彩表演。
(2)皇帝在大群官員的陪同下,穿著「新衣」——赤裸全身遊行起來了(板書:皇帝裸體遊行),老百姓的反應如何?
老百姓起先都說:「乖乖:皇帝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後裙是多麼美麗!」好像他們都看見了皇帝穿著的「新衣」,說了假話。一個小孩子最後叫了出來:「可是他什麼衣服也沒有穿呀!」說的是實話。老百姓私自低聲地把這孩子的話傳播開來,最後都說「他實在沒有穿什麼衣服呀」,也都說了實話。
(3)為什麼小孩子能說實話,老百姓先說假話最後也能說出實話?
小孩子天真無邪,沒有顧慮,所以能說實話。官員也有顧慮,怕顯出不稱職、太愚蠢,故而先說了假話;但老百姓的顧慮遠不像官員們那樣嚴重,沒有官可丟,沒有職可罷,所以終究說出實話。
(4)裸體遊行的皇帝聽到老百姓真話以後的反應如何?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皇帝聽到老百姓都說「他實在沒有穿什麼衣服呀」以後:既「有點兒發抖」,「似乎覺得老百姓們所講的話是真的」,意識到受了騙,為在老百姓面前裸體遊行、大出其丑而「有點兒發抖」;卻又心中想「我必須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在已經識破騙局的老百姓面前,裝作確實穿著美麗的新衣,硬把裸體遊行的丑劇表演下去(板書:硬演丑劇),來保住皇帝的尊嚴,維持住專制統治。這篇童話也就在皇帝裸體遊行的丑劇高潮中結束(板書:高潮結束)。
3.引導學生概括人物特點。
本文刻畫了皇帝、官員和兩個騙子。主要表現什麼人物?表現了他們的什麼特點?
主要表現皇帝和官員。表現了皇帝奢靡愚蠢(板書:皇帝奢靡愚蠢),官員阿諛逢迎(板書:官員阿諛逢迎),全都虛偽透頂(板書:全都虛偽透頂)。
4.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社會意義,理解童話的藝術特點。
(1)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文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具有什麼特點?本文具有什麼樣的社會意義?
本文寫出騙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騙,寫出皇帝和大臣們都甘願受騙、並且騙人,最後寫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遊行,構成了豐富想像、大膽誇張的寫作特點(板書:豐富想像 大膽誇張)。無情地鞭撻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們的愚蠢虛偽、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現實生活(板書:曲折反映現實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2)本文想像豐富而且奇特,誇張大膽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存在的,為什麼卻又能夠令人信服?
本文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雖然不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存在的,卻是在現實生活基礎上提煉概括、集中創造出來的。歷史上窮奢極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作出逾乎常理、駭人聽聞的事情,是屢見不鮮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諛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通的現象。童話家安徒生在這樣社會現實的基礎上,馳騁豐富想像,展開大膽誇張,敘述出這樣的故事情節,刻畫出這樣的人物形象,既有現實生活的充分依據,又表達了對這樣的皇帝和大臣的強烈憎惡感情。文中描寫皇帝、大臣甘願受騙、並且騙人,直到皇帝在遊行中聽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體遊行的真象以後,還硬撐著把那丑劇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點的邏輯發展。因而能夠讓讀者信服,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影響。
(3)本文是安徒生童話中的名篇。從中可以看出童話這種文學樣式具有什麼藝術特點?
本文的寫作特點是豐富想像、大膽誇張。這也正是童話這種文學樣式的藝術特點。童話,正是在現實生活基礎上,馳騁想像,大膽誇張,來敘述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表達對現實生活的意見態度、思想感情。童話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雖非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存在的,卻更有代表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產生獨特的藝術魅力。童話不但可以想像、誇張地敘寫人間的故事,刻畫人物的形象,還可以擬人化地描寫動植物或沒有生命的東西,賦予它們以人的生活經驗和性格特點,通過描寫他們的思想行為,曲折地反映現實生活,表達對現實生活的意見態度、思想感情。這種童話,就更充滿豐富想像和大膽誇張了。
5.按照課後練習六的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布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一中的2、3和練習二。這樣社會現實的基礎上,馳騁豐富想像,展開大膽誇張,敘述出這樣的故事情節,刻畫出這樣的人物形象,既有現實生活的充分依據,又表達了對這樣的皇帝和大臣的強烈憎惡感情。文中描寫皇帝、大臣甘願受騙、並且騙人,直到皇帝在遊行中聽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體遊行的真象以後,還硬撐著把那丑劇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點的邏輯發展。因而能夠讓讀者信服,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影響。
(3)本文是安徒生童話中的名篇。從中可以看出童話這種文學樣式具有什麼藝術特點?
本文的寫作特點是豐富想像、大膽誇張。這也正是童話這種文學樣式的藝術特點。童話,正是在現實生活基礎上,馳騁想像,大膽誇張,來敘述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表達對現實生活的意見態度、思想感情。童話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雖非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存在的,卻更有代表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產生獨特的藝術魅力。童話不但可以想像、誇張地敘寫人間的故事,刻畫人物的形象,還可以擬人化地描寫動植物或沒有生命的東西,賦予它們以人的生活經驗和性格特點,通過描寫他們的思想行為,曲折地反映現實生活,表達對現實生活的意見態度、思想感情。這種童話,就更充滿豐富想像和大膽誇張了。
5.按照課後練習六的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布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一中的2、3和練習二。
B. 微課教學設計《皇帝的新裝》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
虛偽,愚昧,愚蠢,昏庸,愛慕虛榮,自欺欺人,奢侈腐化,貪婪,不稱職的人。
C. 語文探究導學26皇帝的新裝答案
26 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
教學目標
① 繼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
② 感知課文情節,進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③ 領會童話深刻的內涵,培養學生敢於說真話的品格。
教學重點
領會作品內涵,結合生活體驗,發表自己的看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① 學習默讀課文與朗讀課文。
② 學習生字。
③ 復述課文,理清故事情節。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近幾年反映宮廷生活的電視劇很多,大家一定從電視上看到過許多皇帝,那麼他們都穿什麼樣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裝又給你什麼感覺呢?(威嚴、高貴)可是竟然有這樣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體在大街上遊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講述這一故事的童話《皇帝的新裝》。作者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
二、整體感悟
①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
在默讀前給學生提出具體要求:
a.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回視、不指讀。
b.速度要快,每分鍾約500字。
c.了解課文內容大意。
d.圈出不會認讀的字。
② 教師板書重點字,教學生認讀。
炫耀 妥當 分外 滑稽 陛下 御聘 頭銜 爵士 勛章
③ 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並指導簡單評析。
[要求]:分別擔任皇帝、老大臣、誠實的官員、小孩子、其他人、旁白。
a.用普通話朗讀、口齒清楚、准確表達語氣。
b.聽讀的同學邊聽邊在書上標出故事大致情節。
④ 請學生復述課文並作簡單評析。
要求抓住重點情節、重點人物的重點語言復述,並注意模仿人物說話語氣。
⑤ 理清故事情節。
在前兩遍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劃分故事情節、層次。
教師板書:
皇帝愛新裝成癖——騙子做新裝——
大臣官員等人看新裝——皇帝穿新裝出醜
(以上兩個環節旨在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為下節課的討論打下基礎。)
三、小結
閱讀童話類文學作品,可以像閱讀本課一樣,先從情節人手,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順序,理清課文內容,明白層次、結構及詳略,然後再做細致的揣摩、探究。
四、布置作業
①抄寫生字、詞語。
②熟悉課文情節並思考課後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本節課以探究性討論為主,理解文章內涵,培養學生想像能力。
教學設計
一、合作探究
1、四人小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並記錄好討論結果(教師用小黑板或投影儀出示問題)
① 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② 故事中的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③ 你怎樣理解故事的內涵?
④ 故事有什麼教育意義與現實意義?
2、小組代表發言,教師小結
[預期結果]
問題一、二:故事的主人公是皇帝,這是個愚蠢、虛偽、自欺欺人、極端奢侈、不務正業的皇帝。
問題三:故事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愚蠢、虛偽、自欺欺人,批判了說假話的世風。
問題四:故事中由一個小孩戳穿了騙局,揭出了真相,意在教育我們要保持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
二、拓展探究
1、出示問題(用小黑板或投影儀),學生思考,自由發言
問題一:皇帝無疑是愚蠢的,昏庸腐敗的,那麼騙子騙取皇帝的錢財並愚弄皇帝這一行為值不值得肯定呢?為什麼?
預期:有人也許會說騙得好,這樣的皇帝,不騙他騙誰。而且愚弄了皇帝,也給百姓們出了一口氣。有人也許會說騙子是可恥的,因為他們的動機就是騙錢,並不像一些「俠客」一樣劫富濟貧,伸張正義。
問題二:如果你當時在現場,你會像那個小孩一樣勇敢地站出來,第一個說真話么?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情況么?你是怎麼做的?說給大家聽聽。
預期:可能有同學說自己會站出來說真話,可能有同學會說不敢。多數同學肯定都會遇到「說還是不說」的情況。至於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學不會講真話。這一問題,重要的是鼓勵學生站出來說實話。這一環節是讓學生結合身邊的生活,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反思。通過這個環節的討論,達到深刻領悟文章內涵、培養敢說真話的高貴品質的目的,同時,培養多角度思維方式,也是這一節課的重點環節,所以,教師的「導學」特別重要。在討論中,一要「導」學生說真話,二要「導」學生結合課文情節,結合生活實際分析。
三、教師小結
一場鬧劇,以騙開場,以騙收束,圍繞「新裝」,刻畫出封建統治階級上層人物的荒誕、可笑,揭露他們的虛偽、愚蠢、腐朽的本質。笑聲過後,留給我們的卻是嚴肅的思考。在現實生活中,如何保持純真的童心,不虛偽,不說假話,敢說實話,敢說真話,讓我們的社會保持純凈,這就是對每個人的考驗了。
四、布置作業
1、課後練習一、二、
2、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選》中的《丑小鴨》、《海的女兒》、《豌豆上的公主》等
D. 皇帝的新裝
1.有一天,來了兩個騙子。說自己能做一種美麗的衣服。但愚蠢不稱職的人是看不見的,愛穿新衣服的皇帝當然上當了,雖然那兩個騙子從早到晚都在織布機前可那上面什麼也沒有。並且,他們還向皇帝要了許多金子。過了些日子,皇帝讓一個城市最有頭腦的人去看看布怎樣了,那人去了以後因為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什麼也沒看見,所以回來以後,對皇帝說那布非常好看。又過了幾天,皇帝又叫了一個人去看,那個人和第一個人一樣。後來皇帝決定親自去看。但皇帝什麼也沒看到,他不想讓別人認為他是個愚蠢的人。於是他說很漂亮。所有的人都隨聲附和著,其中有人叫皇帝換上新衣服去遊街,皇帝高興地答應了。到了街上,人們都說好看,只有一個小孩說出了實話,後來,大家都這樣說。皇帝也有點發抖,但他還是繼續向前走著。
2.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
3.愛新裝——做新裝——穿新裝——展新裝
4.小孩子天真無邪,沒有顧慮,所以能說實話。官員也有顧慮,怕顯出不稱職、太愚蠢,故而先說了假話。
5.誇張和想像
E. 《皇帝的新裝》教案及點評
教學目的
1.認識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惡。
2.了解童話想像和誇張的特點。
3.理解這篇童話的諷喻意義。
4.培養復述課文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 (1)學習復述課文。 (2)理解這篇童話的諷喻意義。
2.難點:童話想像和誇張的特點。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讀准下列加點字的音:
滑稽(ji1)陛下(bi4)頭銜(xian2)駭人聽聞(hai4) 欽差大臣(qin1)隨聲附和(he4)炫耀(xuan4) 勛章(xun1)稱職(chen4)
2.解釋下面的詞語:
(l)不惜:本課指不覺得可惜,捨得。
(2)炫耀:本課指誇耀。
(3)稱職:能夠勝任所擔當的職務。稱:適合。
(4)愚蠢:頭腦遲鈍、不靈活。
(5)不可救葯:比喻人或事物已壞到無法挽救。救葯:用葯救活。
(6)妥當:穩妥適當。
(7)華麗:美麗而有光彩。
(8)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駭:驚嚇。
(9)隨聲附和:別人說什麼,自己跟著說什麼。形容毫無望J見、一味盲從。附和:跟著別人說。
(10)勛章:一種較高等級的榮譽證章。
3.自讀課文,思考預習提示。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作者安徒生,出生在丹麥一個貧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共160餘篇。在《丑小鴨)、《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皇帝的新裝》、《夜等》、《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個廢物》等篇中,作者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和金錢支配一切的罪惡,諷刺統治階級的專橫愚昧,反映貧富之間的懸殊,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想像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樸素。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兒童文學家。
本文根據西班牙一則民間故事改編,描述「新裝」的似有實無,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貴族階層的阿諛逢迎和虛偽透頂。揭露的鋒芒直指封建統治階級的頭子,深刻的解剖了當時社會的病狀。
2.導語
本文的體裁是童話。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童話的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往往採用擬人的手法,舉凡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自然界以及傢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下面請看課文《皇帝的新裝》。
三、正課
1.請按照「愛新裝——做新裝——穿新裝——展新裝」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討論並歸納:
第一段:從開頭到「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二段:從「有一天」到「並授予一枚可以掛在扣眼上的勛章。」
第三段:從「第二天早上」到「他們不敢讓人瞧出他們實在什麼東西也沒看見。」
策四段:從「這樣」到完。
2.提問:課文怎麼寫皇帝愛新裝的?;
討論並歸納:從治裝費用、心思興趣、換衣次數三個方面具體的誇張皇帝只圖穿得漂亮。
3.提問:第一段寫皇帝愛新裝的目的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寫皇帝愛穿著的痛好,突出他的昏庸無能、荒唐可笑,也寫出皇帝上當受騙的緣由。
4.提問:請找出第一段中關鍵詞語,准備復述。
討論並歸納:「為了」、「不惜」、「既不」、「也不」、「也不」、『滁非」、「炫耀」、「每一天每一點鍾」、「都」、「總」等詞。
5.請二、三位同學復述課文,其他同學評價。
6.提問:兩個騙子用什麼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討論並歸納:兩個騙子,自稱是織工,說能織出人間最美麗的布。這就投了皇帝愛穿著的癖好。騙子還說,這種布不僅色彩和圖案都分外美觀,而且縫出來的衣服還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葯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為皇帝不僅喜歡穿得漂亮,不問國家大事,而且對他的臣下也極不信任的。所以,這新裝一舉兩得的功能,很快騙取了皇帝的信任。
7.提問:皇帝派了誠實的老大臣去看織布,老大臣看到了什麼?他為什麼不敢說真話?從課文中找出能說明這個問題的語句。
討論並歸納:他什麼東西也沒有看見。誠實的老大臣不敢說真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課文語句:「難道我是愚蠢的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難道我是不稱職的嗎?不成!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
8.提問: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誠實的官員去看織布,這位誠實的官員看到了什麼?他為什麼不敢說真話?從課文中找出能說明這個問題的語句。
討論並歸納:他什麼東西也看不出來。這位誠實的官員不敢說真話也是為了保住他的烏紗帽。課文語句:「我並不愚蠢呀!這大概是我不配有現在這樣好的官職吧。這也真夠滑稽,但是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
9.提問:皇帝在隨員陪同下親自來看織布,他看到了什麼?皇帝為什麼也不敢說真話?從課文中找出能說明這個問題的語句。
討論並歸納:皇帝也「什麼也沒有看見」。皇帝不敢說真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課文語句:「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皇帝嗎?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10.提問:皇帝親自來看織布,那兩位誠實的官員為什麼要搶先介紹?
討論並歸納:怕是帝責怪他們欺騙皇上,以先人為主的方法,極口稱贊騙子級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們的匯報是真的,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烏紗帽。
11.提問:跟著皇帝來的全體隨員怎麼評價騙子織的衣料?他們提出了什麼建議?
討論並歸納:他們說:「哎呀!真是美極了!」「這布是華麗的!精緻的!無雙的!」他們建議皇帝用這新的、美麗的布料做成衣服,穿著這衣服去參加快要舉行的遊行大典。
12.根據板書,復述「做新裝」部分。其他同學評價。
四、小結
復述課文有三種形式:一是簡要復述,抓住課文主要情節進行復述;二是詳細復述,除根據課文主要情節外,還有記住一些關鍵詞語,使復述盡量接近課文;三是創造性復述,大體技課文情節,可用自己的語言,增添生動的細節復述。課文「愛新裝」比較簡單,可用詳細復述。「做新裝」比較長,可用簡單復述。
五、板書
皇帝的新裝 治裝費用:「為了」、「不惜」、「所有」
愛新裝 心思興趣. 「也不」、「也不"、「除非」、「炫耀" 換衣次數:「每一天每一點鍾」、「都」、「總」
(騙子的手段:」任何不稱職……都看不見這衣服。」
皇帝上當:「馬上」、「馬上」
做新裝 皇帝派誠實的老大臣看織布。
皇帝派另外一位誠實的官員看織布 皇帝在隨員陪同下親自看織布
六、作業 1.課後練習一、二、三1、2、3題。
2.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代化設計
(-)看下面句子的含義寫出詞語:
1.比喻人或事物已壞到無法挽救。_ 2.使人聽了非常震驚。_ 3.形容毫無主見,一味盲從。_ 4.忙著做各種事情。_
(二)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拼音: 1.稱贊()稱職()稱桿()
Achen4 B.cheng1 C.cheng4
2.差使)差錯()差不多()參差()
Acha1 B.cha4 C.chai1 D.ci
3.走著()高著()著急()著眼( )
Azhao1 B.zhao2 C.zhuo2 D.zhe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錯別字,並改正在句後的括弧里。
1.他即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 2除非為了去眩妖一下他的新衣服。() 3.他就到那兩個狡滑的騙子那裡。() 4.皇帝錫給騙子「御聘」織師的頭銜。()
第二課時
一、預習 閱讀課文,准備復述「穿新裝」、「展新裝」兩段。
二、導人。。
上節課,我們已經復述了「愛新裝」、「做新裝」兩段,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復述「穿新裝」、「展新裝」兩段。
三、正課
1.提問:兩個騙子為什麼要裝模做樣趕夜工?
討論並歸納:因為他們要趕制新衣,讓皇帝穿著參加遊行大典。
2.提問:課文怎樣寫兩個騙子獻上新衣的?
討論並歸納:用動作描寫「各舉起一隻手」;用語言描寫,用比喻誇新衣的優點。
3.提問:皇帝穿衣時,明明沒有穿東西,為什麼要在鏡子面前轉了轉身子,扭了扭腰肢,又在鏡子面前把身子轉動了一下。
討論並歸納:寫皇帝穿衣時的丑態,來表現皇帝自欺欺人。
4.提問:大家為什麼都稱贊新衣?
討論並歸納:寫出他們的阿諛奉承,自欺欺人。
5.請幾個學生復述「穿新裝」一段。其他同學評價。
6.提問:皇帝穿著「新裝」開始遊行,老百姓為什麼不敢說真話?
討論並歸納:怕招來殺身之禍或怕別人知道自己不稱職,或是太愚蠢。
7.提問:小孩子為什麼敢於說真話?
討論並歸納:小孩子天真爛漫,無私無畏。
8.提問:皇帝聽到老百姓的真話,為什麼有點兒發抖?又為什麼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
討論並歸納:皇帝聽到老百姓的真話,意識到自己受騙出醜,感到恐慌。但他為了掩飾自己的恐慌,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
9.請幾個學生復述「展新裝」一段。其他同學評價。
10提問: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課文找出語句來分析。
討論並歸納: (1)昏庸無能,驕奢淫逸。從開頭治裝費用、心思興趣、換衣次數三個方面寫出皇帝愛穿著的癖好。
(2)愚蠢透項。從被兩個騙子投其所好,上當受騙可以看出。
(3)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沒有看到衣料,但怕別人說他不夠資格當皇帝,便極口稱贊騙子織的衣料,並賜給騙子「御聘織師」的頭銜,封他們為爵士,授予他們勛章。穿新裝的時候,明明什麼也沒穿,還在鏡子面前轉了轉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覺得他在認真地觀看他的美麗的新裝。
(4)虛偽昏庸。在參加遊行大典時,他聽到老百姓說了真話,十分恐慌。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來掩飾自己。
11.提問:那些大臣們又是些什麼樣的人,從課文找出語句來分析。
討論並歸納:大臣們都是些虛偽狡詐、自欺欺人的人。他們明明看不見衣料,卻極大稱贊布料的美,並搶著向皇帝介紹衣料如何美。稱贊皇帝的新裝多麼合身,多麼好看,多麼貴重。
12.這篇童話諷刺了什麼,告訴我們什麼?訪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討論並歸納:諷刺了封建統治階段昏庸、愚蠢、虛偽、狡詐、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無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
13.童話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課文中的皇帝、大臣、騙子的行為都極其荒唐可笑的。皇帝光著身子試穿新衣,赤身露體的在大街上遊行都是極度誇張的,你認為現實中有沒有這種情況?
討論並歸納:童話是生活的反映。是有其真實基礎的,在封建時代,什麼荒唐可笑的現象都有。昏君確是窮奢極欲,荒唐可笑;大臣們也都明哲保身,自欺欺人,阿諛逢承,被愚弄被壓迫的老百姓也總是膽小怕事,人雲亦雲。而騙子們總是善於投機鑽營,欺騙有術,而敢說真話的人往往反而倒霉。因此,說假話成風,荒唐可笑的現象也就有可能發生。
14.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語氣、語調要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也可以表演課本劇) 四、小結 本文以「新裝」為線索,描寫一個愚蠢的皇帝上了騙子的當,赤身裸體參加遊行大典的故事,諷刺了封建統治階級昏庸愚蠢,虛偽狡詐,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無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文章運用想像和誇張的手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五、板書穿新裝騙子加班騙子獻衣皇帝穿衣大家吹捧展新裝老自姓不敢說真話一個小孩說了真話所有的百姓都說真話皇帝心裡很恐慌
六、作業 1.課後練習第二、三4、四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文後的問題。
這樣,皇帝就在那個富麗的華蓋下遊行起來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們都說:「乖乖!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後裙是多麼美麗!這件衣服真令他的身材!」誰也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什麼也看不見,因為這樣就會顯出自己不稱職,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從來沒有獲得過這樣的稱贊。
「可是他什麼衣服也沒穿呀!」一個小孩子最後叫了出來。
「上帝喲,你聽這個天真的聲音!」爸爸說。於是大家把這孩子講的話私自低聲地傳播開來。
「他並沒穿什麼衣服!有一個小孩子說他並沒穿什麼衣服呀!」
「他實在沒穿什麼衣服呀I」最後所有的百姓都說。(皇上有點兒發抖,因為他覺得百姓們所說的話似乎是真的,不過他心裡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他的內臣們跟在他後面走,手中托著一條並不存在的後裙。
l.這段文字選自*體裁是——作者____是_____國家著名的兒童文學家。
2「『可是他什麼衣服也沒有穿呀!』一個小孩最後叫了出來」這句話分析正確的是:() A.表現小孩天真,無私無畏,敢說真話。
B.表現小孩子機智勇敢。
C.表現小孩子膽子大,不怕別人說他愚蠢。
D.表現小孩子看出皇帝的愚蠢。
3.「上帝喲,你聽這個天真的聲音!」「天真」的原義和在文中的意思是:() A.性格活潑、浪漫。表示小孩純朴的特點。
B.心地單純,性情率真。表示小孩未受污染,能有勇氣講真話。
C.性格開朗,談吐自然。表示小孩爸爸對孩子的誇獎。
D.心地單純,性格直率。表示小孩爸爸對孩子不懂事的掩飾。
4.文中畫線的句子所用的描寫方法是:() A.外貌描寫幾語言描寫C.行動描寫外心理描寫 5.對「有一個小孩說他並沒穿什麼衣服呀!」一句的正確理解是: ()A.出於種種原因大家不敢說真話,只好借小孩之口來表達。
B.贊賞小孩有勇氣,敢於說出別人不敢說的真話來。
C.責備小孩不懂事,不該說皇帝的壞話。
D.嘲笑小孩太愚蠢,竟說出這樣的荒唐話。
6.皇帝上當受騙最主要的原因是:()A.皇帝生活奢侈,一心想得到漂亮的新衣。
B.皇帝追求虛榮,愚蠢透項。
C.騙子的計策正中封建統治者的要害。
D.皇帝身邊的大臣對皇帝阿談奉承,欺騙。
F. 潘森雲皇帝的新裝教案
幼兒園教案:皇帝的新裝
教師:屈老師
設計背景:
新年小朋友都買了新衣服,每個人都喜歡穿新衣服,欣賞並贊美他人。有的小朋友語句不通順,會害羞不夠大膽,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本次活動,以理解故事內容並用簡單的語言講述故事為主要目標,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感知,體會,交流,想像過程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大膽講述。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幽默的情節和詼諧語言風格。
2、能看圖講述,幼兒用簡單的語言講述故事
3、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大膽發言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簡單講述故事
難點: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
故事錄音資料,大掛圖,《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都喜歡漂亮的衣服,有一位皇帝他特別喜歡新衣服,而且特別喜歡炫耀,在這個皇帝的身上發生了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幼兒聽錄音,欣賞故事《皇帝的新裝》理解故事內容
1、第一段皇帝找誰來織衣服?他們是如何讓皇帝相信他們的?
2、第二段皇帝派誰去的?大臣是怎樣說的?他們為什麼那樣說?
3、第三段皇帝親自看兩個騙子織衣服,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
4、第四段皇帝穿上了「新衣」遊街炫耀,大人們是怎樣說的?誰說了真話/
5、完整地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
6、幼兒回答問題,並提出自己的問題
7、教師小結,解答疑難,用簡單的語言講述故事內容
三、操作
幼兒打開《操作材料》皇帝的新裝一頁
1、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家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2、回想一下,兩個騙子是怎樣讓皇帝和大臣們上當受騙的?
3、皇帝頒發了通緝令,請小朋友找一找,兩個騙子藏在哪裡?
4、幼兒動手摺一折,說一說騙子的特徵,騙子藏在哪裡了
5、教師小結,說說誰折的又快又好
四、故事講述
1、幼兒分組交流,討論,回顧故事內容
2、幼兒講述故事,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3、請小朋友自願表演,講故事,其他小朋友大膽發言,說說誰講得好為什麼
4、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引導幼兒發言
5、結束活動教師評價,誇獎發言的小朋友,鼓勵沒發言的小朋友要勇敢些
活動延伸:
欣賞中國傳統民族服裝,用彩泥捏出自己喜歡的服裝,投放到區域內,讓其他小朋友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評價與反思:
活動開始我用了錄音,只能聽見聲音,對幼兒來說比較抽象,不能完全激發幼兒興趣,應該把掛圖提前展示或者准備影像資料,多彩的畫面,生動的卡通形象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能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探知興趣。活動過程中,引導的部分較多,應該適當減少一些,多給幼兒交流,想像的時間。對於操作活動幼兒比較感興趣,以後會多將操作活動結合到語言教學活動中,會注意活動時間的安排,盡量准備充分些。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