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環境教育教案

環境教育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19 14:37:27

㈠ 室內環境教育教案的重點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蔬菜,知道名稱,顏色及營養。

2、教育幼兒多吃蔬菜。

活動准備:

1、百寶箱,土豆,胡蘿卜,青蘿卜,白菜,芹菜,韭菜。

2、《蔬菜寶寶營養多》課件。

㈡ 青島版環境教育教案

課題

1.1大氣-地球的外衣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認識大氣的成分,了解各種成分的作用。

2.知道大氣對地球的作用。

3.認識大氣成分的改變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4.指導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關心地球未來,保護大氣、愛護環境。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關心地球未來,保護大氣、愛護環境。

教學難點

人類活動對大氣成分的改變及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內容與步驟

新課導入:

大氣是人類生存的第一環境要素。它不僅是生命生存的基礎,還是地球的「保護神」。目前,人類的活動正在改變大氣的成分。這種改變雖然微小,卻對我們的生存環境產生著重要影響。

板書:第一單元 大氣

師:第一單元包括地球的外衣、地球在發燒、空中殺手-酸雨、地球的保護傘-臭氧四課,這節我們學習地球的外衣。

板書:地球的外衣

師:你知道嗎,地球也穿著「宇航服」?這套「宇航服」就是地球大氣(也就是大氣圈)。大氣除了提供生命得以維持的氣體,還保護著整個地球,維持著地球的生命系統。我們就生活在大氣底部。

學生活動:讀課本P2頁「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2萬次左右,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氣,也就是13~15千克的空氣,相當於一天所需食物和飲水的5~10倍。一般來說,一個人在5周內不吃飯,5天內不喝水,還能維持生命,但若斷絕空氣5分鍾就會死亡。

過渡:從上面的材料中我們知道空氣對人的生存比任何東西都重要,下面我們來了解關於大氣的成分。

板書:大氣的成分

師:人類很早就認識到大氣的重要作用,但對大氣成分的認識100多年前才拉開帷幕。現在我們已經清楚地認識了大氣 的主要成分。

學生活動:讀課本P2讀一讀,自主完成裡面的相關問題。

師:指名檢測更正。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議一義:你還知道大氣中其他成分的作用嗎?

小組代表回答,其他小組補充、更正。

過渡: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進一步了大氣的作用,它真是地球的保護神啊!

板書:地球的「保護神」

師:大氣位於地球環境的最外層,置身於地球外部宇宙環境之間,對地球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議一議:

(1)地球和月球的表面溫度有何差異?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

(2)月球表面溫度適合生命生存嗎?為什麼?

一小組代表回答,其他同學補充。

明確:地球表面的溫度不至於過高,也不至於過低,晝夜變化不像月球那樣強烈。因為地球表面有一層大氣,月球沒有;另外表層水的多少也不一樣。

月球表面溫度不適合生命生存,因為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太大。

學生活動:讀圖,課本P3宇航服,分析討論宇航服與普通服裝相比,有哪些特殊作用或功能。學生回答後,教師為學生展示網路搜集資料。

師:大氣不僅提供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元素,而且對地球上的水、地表溫度產生影響。大氣是對地球上物質和能量交換、運動進行調節的平衡器,還是減輕地球受其他天體、射線沖撞襲擊的緩沖圈層。

但是,人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為謀求發展,越來越破壞性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尤其是工業革命以來,大氣污染日益嚴重,大氣成分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從而導致了地表溫度升高、極冰融化、海平面上升、酸雨、南極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層減薄等現象。

板書:人類對大氣的影響

學生活動:讀一讀,課本P4「倫敦的『煙霧事件』」,進一步了解人類生產活動對大氣的影響及以人類產生的危害。

學生活動:七嘴八舌,說一說:你見過當地哪些污染大氣的現象?自由回答。

師:人們渴望藍天白雲,嚮往潔凈優雅的生存環境。為此,許多關心地球未來的人士正在為治理大氣污染、保護大氣環境不懈地努力著,保護大氣、愛護環境已成為一種時尚。相信明天的天空一定更藍!

要點回顧:

1.地球上干潔空氣主要由氮氣、氧氣組成,另外不家二氧化碳與惰性氣體;

2.大氣對地球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

3.人類的生產生活正在使大氣中的成分產生變化。

能力評估:

1.大氣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2.試列舉大氣對地球的保護作用。

3.人類對大氣產生了哪些影響?

作業布置

調查當地哪些生產活動對大氣造成了影響?

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 大氣 第一課 地球的外衣

一、大氣的成分

二、地球的「保護神」

三、人類對大氣的影響

教學反思

要想真正讓學生了解大氣對地球的保護作用及人類對大氣的影響,一是教師要准備充分的資料給學生展示,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二是指導學生進行實地調查分析,感受當地環境的變化及帶來的危害。

㈢ 成長教育、環境教育教案

台灣曾仕強教授對於親子教育有著較為深入的了解與分析,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搜下參考。

㈣ 培養自身環境教育教案(大班)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開學伊始就有一些小朋友不注意總是隨地亂丟紙屑、果皮等垃圾,說了好幾次,效果不好,孩子年齡太小,加之在農村生活對衛生習慣沒有養成。一天戶外活動時,幾個小朋友把紙屑斯的到處亂扔,地毯上一片狼藉,孩子的生活衛生習慣需要在點滴中逐步培養,借機我就社會領域開展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周圍環境中的垃圾是哪裡來的,認識其危害。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辦法,並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3、引導大班幼兒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到亂丟垃圾的危害性,初步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尋找保護環境的一些方法。
活動准備
1、課前讓居住同村的幼兒兩人一組,調查並且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收集村子周圍環境的垃圾分布情況。
2、投影片,環保影片視頻;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積木、繪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組織交流調查周圍環境情況
師:這幾天,我們對村子和幼兒園周圍的環境進行了調查,並作了記錄,現在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調查的情況?(4~5人作介紹)
二、基本環節——了解垃圾對環境、人、動物、植物的危害
1、打出投影片。
師:在草地上我們發現了什麼?
在操場地毯上我們發現了什麼?
在活動教室里我們發現了什麼?
除了這些地方,我們還發現哪些地方有臟東西?
2、談談這些垃圾是從哪裡來的?
師:為什麼這些地方總是有垃圾?
師:有垃圾的這些地方給人什麼感覺,對環境有什麼影響,(打出投影、看視頻)問:對人、動物、植物有什麼危害?知道了垃圾有這么多害處,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3、怎樣保護環境
怎樣才能使我們周圍的環境保持衛生?(草坪、操場、教室)打出投影,各種清潔機器,分別介紹給幼兒。
三、結束環節——從自身做起愛護身邊的環境
工人叔叔發明了這么多機器,讓人們有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我們應該保護好環境,不亂丟垃圾,遇到亂丟卡機的人或者事,也要及時的阻止。
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讓幼兒操作
師:對保護環境你們還有好的想法和主意吧,用這些材料,做出來或畫出來,介紹給老師和同伴。
教師介紹「回收箱」,引出新的問題
師:老師也做了一樣東西叫「寶貝回收箱」,是專門用來放可以回收的廢品的。
出示幼兒收集的垃圾,這是大家在調查時收集來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東西?誰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們課後整理一下。
四、活動延伸環節
向幼兒介紹可回收的廢品,並同幼兒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麼地方最合適。
教學反思
進入大班,幼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是非觀念和保護環境的意識。通過中班階段的訓練,大班幼兒已經懂得不亂丟垃圾是一種良好的行為,已從中班時期的喜歡亂丟垃圾、玩具、書籍,逐漸發展到經過老師的提醒和誘導,願意在活動後整理好用品,幫助老師打掃活動室的衛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班幼兒的這種概念仍停留在較低的水平。由於幼兒具有強烈的自我中心的特點,他們很難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而不能考慮到周遭的環境。因此,在大班階段,通過教學活動進一步鞏固幼兒的是非對錯觀念增強環保意識,幫助幼兒將其逐步內化,是訓練學習的重點。為此,我們設計了一系列教育活動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樹立增強處處保護環境的意識。
通過「愛護身邊的環境」這一教學活動的實施,幼兒不僅通過自己的小調查以及投影視頻資料深刻認識到了垃圾帶給我們生活的許多危害,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教育活動的最後,我通過讓孩子來發揮想像相出一些好的辦法來保護環境,用畫筆或者語言表達出來。在這個活動的設計中,除了外在因素的影響之外更注重了對精神情感體驗的延續,使幼兒在快樂的創作中理解並感受到了環保的意義,從而使幼兒相信自己能夠為環保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能給別人帶來美好的生活環境,進一步增強了幼兒環保意識,在延伸活動環節認識掌握了垃圾分類的技能,知道有些垃圾通過特殊的處理之後又會變成有用的東西,但是在創作活動中,孩子用語言或圖畫表達的想法過於單一,想像思維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為教師要能夠發現這一個教育契機及時引導孩子,提高幼兒科學科幻思維的發展。
在活動中材料的提供顯得有些單一,(農村孩子家長在這些方面的配合有些欠缺)導致了孩子在操作活動及隨後交流的時候表達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在下一節活動中我會在材料提供中都考慮更加周全一些,讓孩子的思維的空間、表達的機會更廣一些。

㈤ 六年級上-環境教育教案

美化校園,從我做起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多媒體教室

活動目的:著力提高學生的「兩個意識」、告別一個「不良行為」和形成一個「良好習慣」。「兩個意識」就是公德意識和環保意識,告別一個「不良行為」就是要告別隨手亂扔垃圾的不良行為,形成一個「良好習慣」就是要養成愛我校園、美我校園的習慣。

活動形式:座談、討論、表演、 活動准備:布置學生做好准備 主持人: 鄧婉婷

策劃指導:班主任 活動過程:



說好習慣的重要性,導入

主持人: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美化校園,從我做起」五年級主題班隊會現在開始。(鼓掌)

主持人:下面請老師講話。

老師:良好的習慣是我們生活學習的保證,養成教育不僅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頭戲,也是我們每個學生身心發展中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經過這幾個星期的學習,同學們在行為習慣上有了不同的進步。今天我們繼續組織這個活動,希望同學們有更多的體會與收獲。(鼓掌)

甲:成功離不開好習慣,同學們能說說有關這方面的故事嗎?

(二)小品表演

主持人:同學們,習慣有好壞之分,好習慣能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許多的好處,而壞習慣則會給你帶來許多麻煩。下面請大家觀賞一個小品,你從小品中誰和誰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好習慣?哪些壞習慣

小品的主要內容是:下課了,一個學生吃桔子,一個吃棒棒糖,隨地亂扔果皮紙屑。一個女生勸阻。其中一個男孩說老師又沒看見,你多管閑事。另一個女同學招呼同學把紙屑果皮撿起來。

學生評議。 生一?? 生二??. (老師)導入:是啊,由此可見,養成好習慣對我們來說可太重要了!今天這節班會課呀,咱們就來聊聊我們的好習慣。(板書:美化校園,從我做起)

二 議習慣後果的好與壞

主持人:好的習慣能帶給我們什麼?壞習慣的後果會怎樣?下面請大家自由發言。

好的習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暢談。 生一:?? 生二:??

壞的習慣的危害:

生講故事三: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衛生檢測員,一位衣冠楚楚、氣度不凡的年輕人自信地走進了總經理辦公室,他優雅地談吐,扎實的專業知識贏得了總經理的好感,沒想到就在年輕人轉身離開的時候,他下意識摳了一下鼻孔,這個不起眼的小動作並沒有逃過總經理的眼睛,結果可想而知,一個沒有良好衛生習慣的人怎麼能夠做衛生檢測員呢?當然,年輕人到死也不會知道是他摳

鼻孔"的壞習慣毀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飯碗落入了他人之手。 三 不良現象身邊「大搜索」

主持人:同學們對不良習慣的好與壞大家講得條條有理,現在請大家擦亮我們雪亮的眼睛,搜尋我們身邊的不良現象吧?

現象主要有:亂扔垃圾、亂踩草坪、破壞垃圾桶、隨地吐痰、亂折花等。

熱點內容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