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課堂教學評價表

課堂教學評價表

發布時間: 2020-11-18 21:21:39

❶ 小學教學評價課程的認識

關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概念的界說

評價普遍存在於人類有意識的活動之中,是人類對於自身活動自覺性與反思性的體現。教學評價是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通過發揮教學評價的調節作用,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改進學習方法,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實現。課堂教學評價語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採用的最為常見的評價手段之一,通常表現為教師使用言語對學生的聽、說、讀、寫進行即時評價。積極有效的課堂評價語既能從智力方面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作出診斷又能從非智力方面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等產生積極影響。由於小學生心智水平較低,心理機制發展不成熟,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所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的使用直接或間接地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著重要影響。小學語文教師科學、合理、規范地使用課堂評價語急需相應的操作性強的理論研究作指導。

二、關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的現狀分析

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筆者發現關於教學評價研究的資料紛繁復雜、數量很多,但針對課堂教學評價語研究的文獻資料相對較少,而關於小學課堂教學評價語的文獻資料更是鳳毛麟角。此外,根據觀察本校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的使用情況,以及平時聽課、評課活動過程中教師對評價語不夠重視的現狀,筆者有意搜集相關資料,重視現實教學中課堂教學案例的收集,積極探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評價語,以優化課堂教學,推進高效課堂的實施。

三、關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的存在問題

通過對比分析搜集到的有關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的真實案例和語料記錄,將評價語中存在的問題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一)言語選取上的隨意性通常教師對於課堂教學評價語的概念缺乏理性的把握,在對課堂教學評價語的具體操作中具有感性化的隨意性。在教師的備課過程中評價語的預設環節通常被忽略,教師評價語的使用在課堂上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從教師對於學生的期望值方面考量,在課堂上教師通常會把激勵性、肯定性、積極性的評價語給優秀學生,把打壓性、批評性、消極性的評價語給學困生和學習習慣不好、課堂紀律差的學生。看似平常的課堂評價語對於身心發展不成熟的小學生而言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二)評價效果上的無效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適切的評價語既能對學生學習知識目標的掌握情況作出准確、及時的診斷,又能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起到推動作用。反之,不恰當的課堂評價語不僅不能發揮其診斷功能,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類課堂評價語不僅無效,甚至會造成負面效應

如何老師課堂表現評分表評分英文

是對教師上課的總體評價.(以下是課堂教學評價表,由於表格線不能復制,所以你自己再製作一下)課堂教學評價表姓名 授課班級 等 級 得分學科 時 間 課題 分值 優 良 中 差 評 價 指 標 教學目標 符合學科課程標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學目標明確、具體、多元化.8 8 6 4 2 教學內容 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突出重點,難易程度,聯系學生生活和實際.8 8 6 4 2 教學策略與方法 圍繞目標創設靈活的,有助於學生學習情境、營造民主、平等、互動、開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8 8 6 5 4 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指導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實效性.8 8 6 5 4 學生認真參與學習,積極思維,敢於表達和質疑.12 12 10 8 5 根據教學實際先用恰當的教法,為學生的學習設計並提供合理的學習資源.10 10 8 6 4 教學效果 學生獲得的基礎知識扎實,在學會學習和解決問題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10 10 8 6 4 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相應的發展.12 12 10 8 6 教師素養 正確把握學科的知識、思想和方法,重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8 8 6 4 2 有較為豐富的組織和協調能力,有教改創新精神,有獨特良好的教學風格.6 6 5 4 3 現代教學技術手段設計應用適時適度,操作規范熟練.6 6 5 4 3 語言准確、有感染力,板書工整、合理 4 4 3 2 1 備注 各項累計得分90分以上為優,89~80分為良,79~70為中,60分以下為差.合計 意見與建議 評議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❸ 對老師的評價怎樣寫

對老師的評價:

1、老師授課認真,細致,能充分利用時間,形象條理,對重點知識的講解十分清晰易懂,使同學們對知識易與理解,老師講課時的激情會感染我們,課堂氣氛很好。

2、老師年輕漂亮,善於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課堂氣氛很活躍。授課認真仔細,聲音甜美,和藹可親。態度認真負責,極有耐心,是我們心中可親的老師。

3、老師講課十分認真投入,內容綱舉目分,條理性很強,而且特別善於舉例,讓同學理論聯系實際,學習起來十分輕松,而且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為人和藹,課堂能與同學們互動,營造溫馨的課堂氣氛。

4、老師治學嚴謹,要求嚴格,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循循善誘,平易近
人。注意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較為活躍。上課例題豐富,不厭其煩,細心講解,
使學生有所收獲。半數認真工整,批改作業認真及時並注意講解學生易犯錯誤。

5、老師對待教學認真負責,語言生動,條理清晰,舉例充分恰當,對待學生嚴格要求,
能夠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使課堂氣氛比較積極熱烈。

(3)課堂教學評價表擴展閱讀:

評價之類的語言普遍存在把「寄語」和「評語」弄混淆的情況。要分清這兩種情況,寄語是送給一個人的話,而評語才是評價一個人的語言。

適當的加入寄語或意見是可以的,但不能轉變評語和寄語在本質上的區別。而學生評語則一般為老師、同學、家長等非本人對一人的評價。

❹ 給孩子數學評價表怎麼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幾點思考 一、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價――課堂行為主體之一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中的行為主體之一,是否將自己融於數學活動之中是課堂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關於教師的教學行為評價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是否真心投入教學教師在課堂中應體現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幫助者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要真心融入到教學之中,而不能將自己看成一個指揮者,操縱者。教師是否真心投入到教學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 (1)是否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緒 (2)是否將自己融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 (3)對學生課堂上的反應作出相應的決策 2、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教學效果。目前提倡激勵性評價,但課堂上老師如何把握呢?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激勵性評價不等於一味的表揚。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我們提出了多鼓勵,慎表揚,少批評的評價機制。課堂上觀察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要掌握評價的時機課堂上動不動就「你真好你真棒!」,時間長了,學生恐怕不知道查找自己的不足,一味的沉浸在「真好真棒」之中,產生自滿心理。還有,我們常看到,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一個學生回答完後,老師笑容滿面的說:「你回答得真好!老師獎你一顆智慧星。」一節課下來,學生臉上、身上貼滿了形形色色的小星星。課堂上教師應把握好時機,把「真好真棒」送給那些語言、行為確實出眾的學生,把「智慧星」送給那些思維與眾不同的學生,激勵學生向他學習。(2)要珍視評價獎品有這樣一個例子。一節公開課。整節課無論從學生的活動還是老師的組織,幾乎是完美無缺,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也非常到位,學生也非常珍視自己得到的獎勵,下課了,學生還在欣賞自己得小星星,因為這是自己智慧換來的。老師也沉浸在成功之中,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把剩下的小星星順手扔到了垃圾桶之中。於是有幾個課上沒有得到小星星的同學爭著去搶。這時,欣賞自己小星星的同學被爭吵聲打斷了自己的甜蜜的回憶,獃獃地看著正搶的場面。這樣的評價會給學生留下什麼呢?這樣的一堂課是不是好課呢?一顆小星星在老師眼裡也許是沒用的,但在學生眼裡,它是無比的珍貴。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也應把一顆顆小星星看作是一顆顆珍貴的心。(3)要給學生平等競爭的機會無論是教師語言上的激勵,還是給學生獎勵性的標志,都要給學生平等競爭的機會。課堂上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教師為了活躍氣氛,開展小組競賽或是奪紅旗的活動,回答正確的小組會得到一面小紅旗。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可活動開展的時候,教師往往然後指定小組回答,到最後每個小組得到的紅旗正好相等。自認為來了一個圓滿的結局。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提出之後,全班的小手都舉了起來,課老師只能叫一個學生回答,回答完之後又是「你回答得真好!老師獎你一顆智慧星。」得到小星星的學生沾沾自喜,其他學生卻噘起了嘴。鬧的課堂上亂哄哄的,但不是為了討論學習內容,而是為了得到小星星。所以,既然小星星對學生是無比的珍貴,老師在課堂上就應給學生均等的機會。 (4)要講信用以往經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上公開課的時候,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拿一些鉛筆、本子之類的作為獎品。可到上完課之後又將這些獎品收回,學生鬧了一場空歡喜。恐怕下一次再給這個班學生上課學生的熱情就沒這么高了。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講信用。綜上所述,我認為課堂上還是少用獎品評價,多一些贊許的目光,多一些鼓勵的話語。 3、調控課堂能力課堂教學的組織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新的課堂,教師要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觀察(1)能否調動學生積極參與(2)能否調控課堂局面(3)能否對課堂突發問題作出合理的處理二、對學生課堂行為的評價――課堂行為主體之二課堂上,我們不能僅僅關注老師的行為表現。學生,作為課堂重要的行為主體不容我們忽視,只有關注學生的表現,才能說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對學生行為表現的觀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是否對課堂學習充滿興趣興趣不僅僅指學生對課堂感到有趣,而應是充滿探究的慾望。也就是說,課堂上學生是不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2、是否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上,除了看學生滿懷興趣的想學,還要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如果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為了一個問題大聲的爭論,甚至面紅耳赤都是正常的。這樣的課堂即使亂一些,那是一種有秩序的亂,是一種有價值的亂。這樣的課才是好課。3、對自己的學習是否負有責任(把學習當作一種內在的需要)三、師生互動――課堂行為主體的交融1、課堂氣氛是否融洽。2、課堂是否活而有序。從師生活動中得以體現。四、課堂效果的評價――課堂行為主體的作用結果1、學生是否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2、學生掌握了那些學習方法。3、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 4、問題解決的意識和能力是否增強。

❺ 課堂有效學習多維評價表怎樣打分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多邊活動。即時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貫穿於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准確、及時的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教學過程更趨完善,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評價之目的在於弱化評價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通過評價,強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並激發他們的創新慾望。人應該是在不斷的激勵和鞭策下不斷獲得內驅力而不斷發展的。學生所獲得的最經常的評價是來自課堂上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鼓勵,所以課堂上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要進行即時評價,對每一個同學的出色表現都給一聲喝采,對每一次個性的表露都給與贊揚。這樣,在一次次的激勵中學生會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品嘗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信心,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促進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那麼課堂上怎樣的即時評價怎樣才是精當呢? 一、 語言激勵,構建安全心理空間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賞識,而兒童這方面的需要更為強烈。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即時評價時,要善於使用多種激勵性語言予以鼓勵。如學生回答某個問題不錯,教師可用以下等語言鼓勵,「回答得非常正確!」「說得太漂亮了!」「老師和你想的一樣,真不錯!」若學生回答不出或回答錯誤時,我們又可以採取以下方式:「你能站起來回答問題說明你已經很勇敢了,別急,看看誰可以幫助你?」「這個問題,已經跟正確答案接近了,再想想。」 一位教師教學《少年閏土》,有這樣一個環節: 師:請這個小組說說你們是怎樣研讀「撿貝殼」這件事的。(生匯報) 師:其他小組的同學有補充嗎? 生:老師,我有很多貝殼,能拿上來給大家看看嗎?師:可以,請拿上來。 (學生把一大堆貝殼端上來,通過實物投影展示給大家看。)師:你能說出這些貝殼的名字嗎? 生:不會。(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師:既然叫不出這些貝殼的名字,那請你把他們全部拿下去吧!生:(手捧貝殼,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地回到了座位上) 本案例中,其實那位展示貝殼的孩子有足夠的理由得到大家的賞識。一、課前收集大量的貝殼不容易,然而他做到了,說明他有責任心、有毅力。二、老師布置的任務他完成得最好,說明他有上進心、熱愛學習。三、敢於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說明他積極樂觀、個性張揚。四、他的行為是其他學生的榜樣,潛移默化就能起到「潤物無聲」之效。然而,案例中的教師卻因為學生叫不出這么多貝殼的名字而讓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試問:,他以後還可能同樣積極地去完成老師的作業嗎?還可能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嗎?或許就是教師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評價,就白白葬送了這個有著諸多優秀品質的學生的美好前程。因此不管我們採用何種評價方法,首先要為學生建構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保持學生的心理平衡,讓回答正確的學生更願說,讓回答不出或出錯的學生不受傷害。學生只有從內心上感到安全和自由了,才敢於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悟。二、 明確評價指向,打造全面發展的基石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的三維目標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即時評價的依據,它強調了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所以教師的評價指向一定要明確。對知識和能力的評價。以朗讀為例,《課標》每個學段對學生的朗讀能力是有不同要求的。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朗讀水平的評價不能採用「讀得好,讀得不錯」這類籠統的評價語,而應根據學生實際的朗讀水平,採用「讀得很准確,沒有多字掉字」「讀得很流利,聲音很響亮」「讀得真有感情,我們都被你感動了」這一類評價語。因為朗讀准確、流利、有感情,這是小學生應該達成的教學目標。用教學目標來評價學生,可以引導他們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如何關注過程和方法方面的評價。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睿智的思想和敏銳的目光,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結果看過程,從過程分析中歸納思維的規律和方法。如教師發現學生在邊閱讀邊圈畫批註,為了讓學生懂得、掌握閱讀的方法,就可以這樣評價:「真為你們高興!你們已經學會閱讀了。」當學生反復閱讀後找到了答案,為了對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給予充分的肯定,教師可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真不簡單!」對學生來說,重過程的評價得到的是思維的快樂。價值觀的評價。在多元解讀的語文課上,學生的多元反應並不是都正確合理的。學生的生活經驗離不開社會大環境,他們對生活的價值觀的體驗可能是積極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極不健康的,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和重要任務,所以教師的即時評價要注意這方面的導向。當孩子的感悟有悖於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時,教師的評價必須到位並且予以引導。例: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後,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麼?一位學生說喜歡白骨精,因為她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對此,一個教師的評價是:「你的想法很獨特,有創意。」而對學生的是非觀卻不置可否,學生喜滋滋地坐下了。另一個教師卻是這樣處理的:他聽完學生的發言,略頓了一下後反問:「白骨精做的是好事還是壞事?」學生想了想說:「壞事。」老師接著問:「白骨精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地做壞事,你也喜歡她么?」學生紅著臉搖了搖頭。《新課程標准》指出:學習是一種個性化行為,語文教育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第一位教師也許正是被這一新課程理念所迷惑,因而在學生道德觀、人生觀、是非觀明顯出錯(學習白骨精堅持不懈吃唐僧的精神)時,仍然給予學生激勵性評價,這顯然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誤導。可喜的是,第二位教師並沒片面理解新課程的這一理念,而是清醒地認識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時時重視課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因此他及時抓住學生認識上的誤區,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學生很快在他的啟發引導下獲得了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了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應該說,這樣的教學才是順應少年兒童身心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真正意義上的語文教學,也是每一個語文教師必須做到的。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他們是緊密聯系的整體,沒有主次、輕重之分,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滲透在過程和方法之中。所以教師在進行即時評價中還應多關注三維目標的整合,避免厚此薄彼。三、 公正評價 ,突出主體 評價的開放性有利於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這是無庸質疑的。但是評價也需要有一個依據。我以《新課標》提供的評價案例為參考,與學生共同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實際的評價依據。以「朗讀表演」為例:目的 評價標准 評價方式 注意事項 培養朗讀能力、增強語感。 A 恰當運用、正確理解內容並能根據內容適當加上自己的創意如:動作、語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學生自評 小組互評 師生互評 1. 教師要幫助每位學生獲得成功 2. 評價中盡量採用描述性的方式,不按分數給學生排隊 B恰當運用並正確理解內容,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C恰當運用內容,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全班學生根據以上標准評分,並有一兩句評價,評價內容多元化,包括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心理狀態等多方面,這樣使每位學生都有了評價與被評價的經歷。 四、評價標准分層化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也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可資發展的潛力,只是表現的領域不同而已。由於受其遺傳及生存環境等多因素影響,學生個體之間顯現著多元的不均衡性,在認知方式、個性特徵、學習習慣、生活特點、興趣愛好等都是千差萬別的,而且就自身而言也存在著發展的方向問題,這使得每個學生發展的進程和軌跡各不相同,發展的目標也具有個性化特徵。如果我們以一刀切的標准去衡量所有的學生,則會使後進生難以接受,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及自尊心、自信心。因此,我們的評價在承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應依據學生的不同個性,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要求,正確地判斷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實施分層評價,在每個學生已有基礎上確定不同的「最近發展區」目標,讓每個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如:針對比較聰明而學習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教學過程就多側重於他們的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評價,加強年級教導制的教研管理,強調各科教師溝通,重在研究學生個體與群體的發展、影響。不求其全,但求走實每一步,讓教師的群體合力良好地作用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

❻ 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是什麼

1、教師的教態
2、內容設置的合理、科學性
3、對所授內容的教學重難點是否突出,時間內安排,語言組織容是否合理。
4、項目的練習密度是否合理
5、教案編寫是否科學,是否能體現教學手段,教師情況、學生情況,教學目標在教案中是否能夠體現
6、一堂好的體育課,應該是能讓學生得到鍛煉,而且鍛煉要比較全面,如教授的主要是跑跳等發展靈敏和下肢力量的運動內容,在課程最後可加入鍛煉上肢的力量練習,這樣起到全身鍛煉的目的。

❼ 如何設計對學生英語課堂學習評價表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它對於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一,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依據。它記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和與他人合作等情況,為教師進行終結性評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其二,課堂教學評價是組織、調控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維持課堂紀律,促使教學順利進行

熱點內容
上海冠碩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09 09:00:19 瀏覽:183
高樂國際教育 發布:2025-05-09 08:38:14 瀏覽:943
桂林山水片段教學 發布:2025-05-09 07:54:27 瀏覽:634
網路教育與自考 發布:2025-05-09 07:21:48 瀏覽:163
教育小視頻 發布:2025-05-09 07:05:49 瀏覽:172
高中化學電解質 發布:2025-05-09 07:03:32 瀏覽:166
月光族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09 06:25:19 瀏覽:807
天地源生物 發布:2025-05-09 06:18:14 瀏覽:496
怎麼解除老師電腦控制 發布:2025-05-09 06:16:45 瀏覽:585
小學教師班主任總結 發布:2025-05-09 05:58:41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