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言
㈠ 陶行知名言
陶行知名言警句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教育是立國之本。
3、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5、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7、農不重師,則農必破產;工不重師,則工必粗陋;國民不重師,則國必不能富強;人類不重師,則世界不得太平。
8、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
一、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
三、強健活潑之體格。
四、優美和樂之感情。
9、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10、鄉村師范之主旨在造就農夫身手、科學頭腦、改造社會精神的教師。
11、活的鄉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長五穀。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衛。他要叫鄉村變為西天樂園,村民都變為快樂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進步,就須膽量放大,將試驗精神,向那未發明的新理貫射過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礙,不怕失敗,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奧妙新理,一個個的發現出來。
13、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
14、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於宇宙,洗盪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補。污即洗。勞即謙。亂即理。債即還。病即醫。過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復。帳即記。
教書育人:
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陶行知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陶行知
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為人師表:
1.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2.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
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教學方法: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2.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
成功教育: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啟發式教學:
1.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陶行知
2.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
——陶行知
創新與實踐:
1.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陶行知
2.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陶行知
養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2.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築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陶行知
㈡ 陶行知的名言
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陶行知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陶行知
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陶行知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9.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10.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陶行知
1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12.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陶行知
13.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14.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陶行知
15.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
1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17.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陶行知
18.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
——陶行知
19.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陶行知
20.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
——陶行知
21.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22.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陶行知
23.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24.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
——陶行知
25.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築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陶行知
26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7 教育是立國之本。
28 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29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㈢ 陶行知的名言
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漢。
2.教育為公以達到天下為公。
3.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4.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革社會的精神。
5.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6.學校是為社會設立的。學校沒有改造社會的能力,簡直可以關門。
7.民主教育應該是整個生活的教育。他應該是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他應該是健康、科學、藝術、勞動與民主組成之和諧的生活,即和諧的教育。
8.要用四通八達的教育來創造一個四通八達的社會。
9.把公民和讀書的精神,化合在一處,以培植其做國民的能力。
10.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11.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12.在勞力上勞心,是一切發明之母。事事在勞力上勞心,變可得事物之真理。
13.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師表的地步。
14.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15.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3)陶行知教育名言擴展閱讀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達的思想和實踐,代表了近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近代中國的危機多難,又使「教育救國」成為許多知識分子的夢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人物之一。
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最可貴的是,他不僅在理論上進行探索,又以「甘當駱駝」的精神努力踐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為人所同欽,世所共仰。
㈣ 陶行知的名言名句
陶行知教育名言:
1、失敗是成功之母,奮斗是成功之父。
2、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版三件事。權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
3、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4、以教人者教已,在勞力上勞心。
5、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
6、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7、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8、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9、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10、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11、教育就是社會改造,教師就是社會改造的領導者。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縱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12、好教育應當給學生一種技能,便他可以貢獻社會。換言之,好教育是養成學生技能的教育,使學生可以獨立生活。
13、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於宇宙,洗盪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14、以教人者教已,在勞力上勞心。
15、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㈤ 十句有關陶行知的名言
十句有關陶行知的名言如下:
1、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版以從事於創權造工作。 —— 陶行知
2、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 陶行知
3、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 陶行知
4、教育為公以達天下為公。 —— 陶行知
5、本來事業並無大小;大事小做,大事變成小事;小事大做,則小事變成大事。 —— 陶行知
6、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革社會的精神。 —— 陶行知
7、「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 陶行知
8、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築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 陶行知
9、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 —— 陶行知
10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 陶行知
㈥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教育是立國之本 。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
我們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 ——陶行知名言
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
㈦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2、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築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4、農不重師,則農必破產;工不重師,則工必粗陋;國民不重師,則國必不能富強;人類不重師,則世界不得太平。
5、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強健活潑之體格;優美和樂之感情。
6、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7、鄉村師范之主旨在造就農夫身手、科學頭腦、改造社會精神的教師。
8、教育是立國之本。
9、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
10、一、要誠實無欺;二、要謙和有禮;三、要自覺紀律;四、要手腦並用;五、要整潔衛生;六、要正確敏捷;七、要力求進步;八、要負責做事;九、要自助助人;十、要勇於為公;十一、要堅韌沉著;十二、要有始有終。
11、第一流的教授具有兩種要素:一、有真知灼見;二、肯說真話,最駁假話,不說誑話。我們必須拿著這兩個尺度來衡量我們的先生。合於此者是吾師,立志求之,終身敬之。
12、大眾是長進得很快,教師必須不斷的長進,才能教大眾。一個不長進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興教人。……「後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氣話,而是一位教師受了大眾蓮蓬勃勃的長進的壓迫之後,對於自己及一切教師所提出來的警告。只有不斷地追求真理才能免掉這樣的恐怖。
1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築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14、陶行知 我們每一個人,能把「一」(指「專一」)「集」(指「搜集」)「鑽」(指「鑽進去」)「剖」(指「解剖」、「分析」)「韌」(指「堅韌」)五個字做到了,在做學問上一定有豁然貫通之日,於己於人於社會都有貢獻。
㈧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名言 陶行知的經典教育故事是個怎樣
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領域中有很高的地位,也有許多經典的教育理論,他的教育理論指引著無數的教育者,對教育界產生很大的影響。
1、教育是什麼?教人變!教人變好的是好教育,教人變壞的是壞教育。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不教人變、教人不變的不是教育。
2、逃避現實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與現實格鬥。
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國民的意思。
㈨ 普通陶行知的名言教育是什麼下一句
【教育名言篇】
1、 教育是立國之本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5、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7、農不重師,則農必破產;工不重師,則工必粗陋;國民不重師,則國必不能富強;人類不重師,則世界不得太平。
8、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一、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三、強健活潑之體格。四、優美和樂之感情。
9、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10、鄉村師范之主旨在造就農夫身手、科學頭腦、改造社會精神的教師。
11、活的鄉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長五穀。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衛。他要叫鄉村變為西天樂園,村民都變為快樂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進步,就須膽量放大,將試驗精神,向那未發明的新理貫射過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礙,不怕失敗,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奧妙新理,一個個的發現出來。
13、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
14、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於宇宙,洗盪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補。污即洗。勞即謙。亂即理。債即還。病即醫。過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復。帳即記。
【教書育人篇】
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陶行知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陶行知
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
——陶行知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為人師表篇】
1.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2.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篇】
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陶行知
【教學方法篇】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2.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
4.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陶行知
5.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
——陶行知
【成功教育篇】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創新與實踐】
1.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陶行知
2.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陶行知
【養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2.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築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㈩ 陶行知的名言
陶行知的名言:
1、我們必須認真辦學以求對得住小朋友,對得住國家民族,毀譽之來,可不必計較。
2、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3、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的教育;不了解社會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們認定社會就是一個偉大無比的學校,就會自然而然地去運用社會的力量,以應濟社會的需求。
4、讓學生走上創造之路,手腦並用,勞力上勞心,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雙手,三解放頭腦,四解放嘴,王解放空間,六解放時間。
5、多少白發翁,蹉跎悔歧路。寄語少年人,莫將少年誤。
6、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7、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8、大眾是長進得很快,教師必須不斷的長進,才能教大眾。一個不長進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興教人。……「後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氣話,而是一位教師受了大眾蓮蓬勃勃的長進的壓迫之後,對於自己及一切教師所提出來的警告。只有不斷地追求真理才能免掉這樣的恐怖。
9、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10、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於宇宙,洗盪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11、如果天天賣舊貨,索然無味,要想教師生活不感覺到疲倦是很困難了。所以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12、失敗是成功之母,奮斗是成功之父。
13、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