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為民,務實,清廉
『貳』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九個一"是指哪九個一
1、建立一本黨員台賬。搞好黨員排查摸底、登記照冊,對黨員的組織關系、基本情況、思想狀況、流動情況、參加組織生活、作用發揮、家庭狀況、群眾反映等做到「八個清楚」,明確每名黨員參加教育實踐活動的方式和聯系人。
2、組織一次集中培訓。各縣(市、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工委要加強與本級黨委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基層黨委的溝通協調,組織好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員的集中培訓。有條件的地方,縣(市、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工委可組織示範培訓。
3、開展一次專題討論。在組織學習規定內容的基層上,通過座談交流、集中輔導、主題演講、徵文比賽等形式,開展「入黨為什麼、黨員做什麼」大討論活動,通過學習討論,增強黨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委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對社會的信譽,使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融合共進,為企業發展凝聚正能量。
4、開展一次集中查擺。通過召開座談會、設置意見箱、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廣泛聽取有部門單位、工作對象和非中共黨員出資人(合夥人)、群團組織負責人、企業管理人員以及一線職工、生活困難員工、駐地村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把黨組織、黨員和企業發展中的問題找清楚、弄明白。
5、開好一次專題組織生活會。按照魯群辦發[2014]5號文件的要求,認真進行查擺,深刻對照檢查,在會前談心的基層上,召開高質量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切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真正達到「紅紅臉、出出汗」的效果。
6、開展一次民主評議活動。組織非中共黨員出資人(合夥人)、群團組織負責人、管理層人員、職工代表等對黨組織和全體黨員開展民主評議活動,對評議滿意率較低的黨員進行重點教育幫組,加強黨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
7、集中開展一次黨務廠務公開活動。通過公開欄、會議通報、發放明白紙等形式,將黨組織近年來主要工作、黨員發展、活動開展、黨費收支及啟用它重大發展舉措等情況,向全體黨員和職工公開。
8、集中開展一次承諾踐諾活動。黨組織和黨員根據徵求到的意見建議和查擺分析的問題,列出整改清單和完成時限,向職工作出公開承諾,採取有效措施踐行承諾。
9、健全完善一套長效制度。認真總結梳理在整改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確保在黨組織活動規范化、黨員聯系服務職工、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企業發展對策建議收集等方面,健全完善一套長期管用的規章制度。
『叄』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焦反對 四風 具體指什麼
四風問題表現,一是形式主義,群眾反映最突出的是追求形式、不重實效版,圖虛名、務虛權功、工作不抓落實。二是官僚主義,群眾最不滿意的是辦事推諉扯皮多,效率低下,不作為、不負責任。三是享樂主義,基層和群眾反映最多的是一些領導幹部安於現狀、貪圖安逸,缺乏憂患意識和創新精神。四是奢靡之風,主要是條件好了,許多方面做過頭,大手大腳、鋪張浪費。一些領導幹部宗旨觀念淡薄,為群眾服務的自覺性不強,對「執政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認識不到位。
『肆』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七個更加註重
教育實踐貴在把握重點,重在突出實效,應做到「七個特別注重」。
第一,要特別注重增強群眾意識,始終站穩群眾立場,切實提高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也就是說源頭不深卻希望河水流得遠長,根不穩固卻要求樹木長得高大,是不可能的。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事業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黨的事業離不開人民群眾這個根本和源頭。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面對人民的信任,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考驗,全黨必須增強宗旨意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因此,開展好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首先解決為民的問題,教育廣大黨員牢固樹立群眾意識和宗旨觀念,始終站在基層群眾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廣大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自覺把權力行使的過程作為為人民服務的過程,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和檢驗,真正做到為民用權、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和廉潔用權。建黨92年來,我們黨始終把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為發展的根基,帶領人民群眾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和人間奇跡,黨群關系得到不斷鞏固和提高。但應看到近年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一些黨員幹部思想和行為出現了偏差,有的甚至嚴重脫離群眾,只關心個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顧及民生疾苦,導致黨群干群關系出現問題,給黨的事業帶來了損害,也給社會增添了諸多不穩定因素。這些問題如不解決,勢必影響到黨的生死存亡,影響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影響到小康社會的勝利建成。
第二,要特別注重提高服務基層能力,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讓人民群眾得實惠,促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根本目的就是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好務,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共同奮進。要堅持邊整邊改,針對群眾反映的重點難點問題,要想辦法加以解決,讓老百姓看到黨員幹部真心為群眾著想的務實態度,以實打實的工作成效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要從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上來評價實踐活動的優劣,要從民生改善程度上來認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要從人民群眾得到實惠的多寡來評價地方領導幹部工作作風的扎實與否,要盯住問題不放鬆。
第三,要特別注重堅持領導帶頭,主動下基層、接地氣,提高對民情掌握的准確性,增強做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能否取得實效,離不開領導幹部帶頭實踐。領導幹部要爭做轉變作風的表率,爭做密切聯系群眾的表率,爭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主動下基層訪貧問苦,帶頭進農村、進社會、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要深入田間地頭,深入生活生產一線,主動研究解決基層群眾反映的生產生活難題。要深入基層搞好調查研究,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具體措施,更好地指導工作實踐。
第四,要特別注重求真務實,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把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變為密切聯系群眾的生動實踐。中央明確要求加強作風建設,促進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作風轉變,並強調反對「四風」。「四風」的第一條就是反對形式主義。我們搞群眾路線教育是不是走過場,是不是浮在表面,是不是應付了事,群眾一眼就能看穿。不求真務實,就會損害黨在基層群眾心中的良好形象,不扎實幹事,黨的執政之基和執政地位就無法得到鞏固和加強。因此,注重求真務實也是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要求。在推進教育實踐過程中,要把求真務實貫穿於整個活動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當中,作為判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一條重要標准,不斷提升教育實踐活動的質量和成效。
第五,要特別注重聽取群眾意見,讓人民群眾參與進來,提高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離不開群眾的廣泛參與和互動,否則教育實踐活動就變成了自說自話、自彈自唱的「獨角戲」。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求教基層,問計於民,普惠於眾。通過搭建「民情熱線」、「政風行風熱線」、領導幹部接待日等各種載體和平台,暢通人民群眾參與教育實踐活動的渠道和方式,讓群眾參與、讓群眾監督、讓群眾去檢驗,實現黨員幹部與基層群眾的同頻共振。要積極聽取社會各界群眾對黨和政府各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研究,認真解決,進一步增強教育實踐活動的開放性、公開性、透明度和可信度。要通過基層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對黨員幹部產生監督效應,督促黨員幹部認真對照「八項規定」檢查自身問題,促進工作作風轉變,提升黨員幹部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
第六,要特別注重建立長效機制,突出在制度創新上下功夫,形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工作長效機制。要建立科學規范的學習教育機制,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覺悟、政治覺悟,啟發行動自覺。要建立幹部下基層直接聯系群眾的常態化機制,通過領導幹部的包聯包扶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到基層群眾中訪貧問苦拉近與人民群眾距離,加深與人民群眾的感情。要建立社會矛盾調解機制,變上訪為下訪,通過對基層群體矛盾的清理和排查,把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的不穩定因素處理在萌芽階段。要建立基層人民群眾滿意度調查制度,分階段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作風方面問題通過問卷調查、網路征詢等方式向群眾徵求意見,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對反映有突出問題的領導幹部,要堅決進行查處,決不姑息。對教育實踐活動中涌現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大張旗鼓地宣傳,用先進事跡感染人,用模範典型帶動人,用優秀品質影響人。
第七,要特別注重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活動結合起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實現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兩手抓」、「兩促進」。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做出的戰略部署,為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活動必須堅持統籌兼顧,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真正實現「兩手抓」、「兩促進」,進一步提高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要通過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切實轉變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工作作風,教育和引導黨員幹部自覺深入基層服務,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要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觀點,堅持問計於民,讓人民群眾廣泛深入地參與到經濟社會發展上來,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出台之前,要廣泛徵求和吸納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加大民生改善力度,讓基層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促進經濟社會的更好更快發展。
『伍』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點是什麼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基層幹部是黨的群眾路線的直接執行者,他們最直接地面對最廣大的基層群眾。因此,基層幹部更應該走好群眾路線,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那麼,如何確保基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取得實效呢?筆者結合當前基層工作實際和幹部隊伍現狀,認為開展基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需著力解決好三大問題。
一是著力解決幹部作風建設問題。重點解決部分幹部忽視理論素養、法律法規、業務知識的提高,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缺乏全面深刻地學習;一些幹部創新意識和責任心不強,工作要求標准不高,缺乏開拓創新意識,積極主動性發揮不夠,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聯系群眾不夠緊密,工作漂浮不務實,有些習慣充當「聯絡員」、「傳話筒」角色;少數窗口服務部門對待群眾辦事態度冷漠,服務態度不好、工作效率不高;一些地方和幹部身上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
二是著力解決為民服務能力問題。重點解決一些幹部服務基層能力水平不高,習慣憑經驗想問題、辦事情,面對基層群眾提出的困難問題,束手無策,力不從心,在處理一些突發性問題和調處矛盾糾紛中,有的茫然無錯,甚至方法簡單,處事不力,還有一些幹部駐村靜不下心,沉不下身,歪曲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與群眾不能面對面很好溝通交流,缺乏駕馭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些技術幹部知識老化,服務能力和水平還不適應形勢的發展。
三是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機制問題。重點解決少數部門和鄉鎮幹部服務群眾工作的體制機制還不完善,造成幹部干好乾壞一個樣,思想消極不進取,工作積極性不高。還有一些部門和單位沒有搭建服務群眾工作平台,監管制度執行不夠到位,對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不夠。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階段,在這種大背景下,黨中央果敢的提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堅持走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全黨上下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只有深入開展專項調研工作,結合實際,進一步找准本地區、本部門存在的問題,搭建好活動載體,創新服務方式,提高為民服務質量,建立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同時加強監督檢查考核工作,才能確保活動不走過場,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陸』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什麼為總要求
一、來、群眾路線教育實源踐活動的總體要求:活動全過程要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12字總要求。
二、基本任務
緊緊圍繞「踐行『六字』作風,建設『三型』機關」這個主題,按照「快、實、細、新、儉、嚴」六字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市級部門作風,解決突出問題,著力打造「服務型、效能型、廉潔型」機關,使黨員、幹部思想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
『柒』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活動將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黨深入開展。
(7)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擴展閱讀: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目的要求:
1、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樹立群眾觀點,弘揚優良作風,解決突出問題,保持清廉本色,使幹部作風進一步轉變,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
2、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把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要落實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要牢牢把握基本原則;要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3、為民,就是要堅持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務實,就是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發揚理論聯系實際之風。清廉,就是要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行廉政准則,主動接受監督。
『捌』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分哪三個環節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分以下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學習教育、聽取意見,
第二個環節是查擺問題,開展批評,
第三個環節是整改落實,建章立制。
和以前「三講」教育不同的地方是各個環節之間自然銜接,不是斷開的,是串聯起來推動的。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內容
1、主要內容: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於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
2、重 點: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
3、切入 點: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
4、突出: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
5、解 決: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
6、總要 求: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
『玖』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於2013年6月18日啟動,教育活動時間一年左右,活專動將緊緊圍繞保屬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 民、務 實、清 廉」為主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黨深入開展。教育活動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 澤 東思想、鄧 小 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為重點,切實加強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切入點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教育活動重點對象是: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
『拾』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是什麼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好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切實加強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切入點,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這「四風」是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四風」問題解決好了,黨內其他一些問題解決起來也就有了更好條件。
教育實踐活動要著眼於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照鏡子,主要是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勇於正視缺點和不足,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敢於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改起,端正行為,自覺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入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區別情況、對症下葯,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教育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