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作业本
① 初二语文作业本答案
《落日的幻觉》是一篇课外选文。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了人们眼中美丽的落日其实是一种幻觉,启发人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一切,在这个世俗的当下,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扬起思考的头颅,求一切事物之实、求一切事物之真。
② 八下语文作业本答案 百度文库的是八上的
只是第一单元
游子呤:
14.文中详细地描述了故乡“土布”制作的过程,围绕这一点,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从“剥棉桃”开始,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故乡“土布”的制作过程。
(2)作者在文中详细地叙述这一过程,目的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答案: (1)剥棉桃、弹花、卷花筒、纺线、合线团、浆洗梳理、绕线、织布。(加上“晾干”等也可,允许使用衔接性词语。用语过繁应酌情扣分。)
(2)详细叙述这一过程,意在表现母亲为织土布所付出的辛劳,突出母亲质朴、善良、为儿女吃苦耐劳的品格。
15.综合全文文意,简要分析文章最后引述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在文中的作用。(3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的能力。
答案:①点明本文文题;②借这首歌颂母亲的名篇揭示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的内涵;③赞扬了伟大无私的母爱;④突出了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和思念。
16.分别鉴赏下列文中语句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任选其中两句作答。)(2分)
(1)线穗渐渐胖,花筒渐渐瘦了。
(2)那一丝一缕,有如情感的琴弦,交织得太密太密了。
(3)我想……也许她(母亲)正站在山塬的窑院前,思念她的游子呢;她该知道,她的游子在思念她吧!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及修饰手法的运用。
答案: (1)将表现人的“胖”和“瘦”的两个词活用在“线穗”和“花筒”上(或“胖”和“瘦”二词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母亲辛苦纺线的过程。
(2)将土布的丝缕比喻为琴弦,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的形象,热情赞颂了通过“土布”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母爱。
(3)从母亲的角度,设想母亲此时的状况,更加深切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这种主客体置换的方式在古诗中常见,如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就与此手法相同。)
17.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
A.“单调”和“最好听最深情”本是对立的词语,但文中同时用它们形容母亲纺线的声音,却又是贴切谐调的。
B.文中写“我”小时不曾披过“洋布”,现在母亲仍嫌“洋布”扎眼,这其中虽包含着排斥新事物的狭隘,但更多的是表现了故乡人质朴的感情。
C.文中不少比喻句很有表现力,有些喻体“就地取材”,看似随手拈来,实则经过精心锤炼,如用“绒絮”和“土布”分别喻母亲的“鬓发”和“皱纹”。
D.“线”是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文中的线有实有虚。实的线即“慈母手中线”,虚的线则是伟大无私的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的热爱。
E.这篇散文文风朴实,不讲究精巧的布局,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与作者在文中要抒发的淳朴而深厚的感情正相一致。
解析: 本题考查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B.“我”小时候不曾披过“洋布”是因为贫穷,“排斥新事物的狭隘”偏离文章立意;E.不能说文章不讲究布局,从首尾呼应和中间行文来看,文章是讲究布局的,只是不过分追求布局的奇巧罢了。
6.第二至第六段文字详细地描述了故乡土布的制作过程。请用简介的语言将此过程填写完整,并说说作者为何要详细地叙述这过程。
7.第三段中写道:“那一片片洁白的棉絮,薄得像鸟儿的羽翼,又使我时时想到天上的云朵。”这句话表达了“我”如何的心情?你能找出第四段中表达同样心情的句子吗?
8.上文末段写“我”想象母亲思念孩子的情景,这样有什么作用?
6.剥棉桃、弹花、卷花筒、纺线、合线团、浆洗梳理、绕线、织布
详细叙述这一过程,意在表现母亲为织土布所付出的辛劳,突出母亲质朴、善良、为儿女吃苦耐劳的品格。
7.解脱、愉悦、欣然、轻松、无忧无虑
节奏和音响是那么单调,在我听来,却似乎是世界上最好听最深情的音乐。
8.点明文章主题,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思念和深深的爱
文言文:
1.(1)善于;擅长(2)让 (3)打发
2.C
3.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4.精神品质:技艺高超,立誓宁死也不屈服的英雄气概,威武不屈的刚正气节
③ 初二语文下作业本中藤野先生答案
是浙教版里的阅读理解吗?
4.表现作者心酸,不满,愤懑(men)的思想感情。
5.(1)指日本“爱国青年”
(2.)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民
6.表现我忧国忧民,对国人的麻木感到痛心
7.见课本第九页下——《<呐喊>自序》“我们的第一要著......”
④ 初二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网络文库里有的把
⑤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的答案
http://wenku..com/view/330da421ccbff121dd3683b5.html
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语数英科】团队为您答题。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如果有其他需要帮助的题目,您可以求助我。谢谢!
你可以随时加入我团队,我随时恭候。
⑥ 初二语文作业本阅读!!!
1.(1)湛(2)矫(3)磬(4)迥(5)绚(6)銮2.(1)矗立(2)接见(3)掩映3.(1)改为: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2)改为: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4.说明太和殿高大、宽敞、面积大,雄伟壮丽。5.建筑精美,彩画绚丽。6.端坐。威严。7.因为太和殿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此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8. 奎文阁:是孔庙的藏书楼;大成殿:供奉孔子像,两侧配祀颜回、曾参、孟轲等“十二哲”;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
9. (1)门内保存的许多汉魏碑石(2)现在人民政府又把散弃在附近地区的一些汉画像石集中到这里(3)两个汉刻石人像也移到庙院内
10.每根柱上雕出“双龙戏珠”。“降龙”由上蟠下来,头向上;“升龙”由下 蟠上去,头向下,中间雕出宝珠;还有云焰环绕衬托。柱脚刻出石山,下面由莲瓣柱础承托。这些蟠龙不是一般的浮雕,而是附在柱身上的圆雕。
11.(1)不能删去,“金元以来”指金元及以后的朝代,删去后变成只是金元时期的了,删去后不符合客观实际。
(2)不能删去,“现存”指到目前仍存在的,删去后句中“大量的碑石”就包含了已经毁坏了和消失的碑石,删去后与原意不符。12.略(反对故宫留星巴克者可从“给故宫乃至中国带来了形象上的损害”方面考虑;支持者可从“方便游客”角度阐述。)
⑦ 初二语文下册作业本24课最后一题
自己做吧 成绩才会 提上去
⑧ 初二下册语文作业本浙教版我的第一本书
掺,幽,盈,蹭,奥,覆,凄惨,崇敬,C,
父亲替我补书,表现了他关心理解尊重孩子,善良,乐于助人
包含对儿子做法的默许和对乔元贞的同情
突出乔元贞家的艰难贫困
表现作者对乔元贞的同情;知识改变命运
父亲为了儿子考上大学而欣喜,又为儿子即将远行而伤感,突出父亲对我的爱
前者指父亲冷峻的外表,后者指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1。父亲卖毛驴让我复读 2。父亲为我打点行李,借学费 3。父亲专程赶回家送我
“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因为这句话包含着对儿子的信任、理解和爱
⑨ 八下语文作业本答案。要全部。
八下语文作业本第三单元的单元复习的答案
1.(1)
啮
徙
(2)
缄
辩
(3)
誉
2.B
3.无论
还
无论
还
都
4.C
5.聪明机灵;孝敬父母;模仿能力强;嗅觉灵敏。
6.(1)用钩形小枝制作的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2)乌鸦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脚爪下,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
7.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臭而来,开始啼叫。
8.(1)团结合作是成功的一个条件
(2)乌鸦不会第二次被猎人诱骗而中计上当
(3)知恩图报
9.A
10.B
11.(1)要是鸟雀的巢离人太远,那么它们的幼鸟便会受到毒蛇、老鼠、狐狸、老鹰等的骚扰。
(2)人要是不去伤害鸟类,那么它们自然接近人类,想要避免凶恶动物的侵扰。
12.环境幽静:人们爱鸟。
1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