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题
㈠ 九年级语文试卷
我的空间里有,但是不知道你要哪个版本的?如果是人教版的我就贴给你。
第一份:http://hi..com/yeyuff/blog/item/ed7637d3f96589043bf3cf7d.html
第二份:http://hi..com/yeyuff/blog/item/c37f9e3d6c8aee04bba16777.html
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chēn( )怒 òu( )气 guō( )噪 zèn ( )害
2、在下列括号内插入适当的关联词语。(2分)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 )别人,
原来( )晃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
( )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
3、将下面的句子按合理的顺序排成一段话。写序号即可。(2分)
①不要以为非长篇大论不算文章。
②文章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③长篇如是,短篇也是如此。
④文章跟别的艺术品一样,必须求精,出奇制胜。
4.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2分) 。
A.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B.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大学生们,谁看坏了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D.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张扬对李明抄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
5.仿照例句写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2分)
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人的智慧之门。
仿句:书是 书是
6、填空(10分)
①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 》、《 》、《 》、《 》。
② 《范进中举》选自我国古代长篇讽刺小说《 》,作者是( )。作品主要通过( )这一情节,反映了( )对人们灵魂的残害。
③有一位作家曾对自己的作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是( ) ,该作品是( )。
二、阅读理解(50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25题。
(一)
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这六两多银子,老爹那了去。”屠户把银子____(捏,抓,攥)在手里紧紧地,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_____(缩,收,取)了回去,往裤腰里(放,揣,摆),口里说:“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哩!他家就是我买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死这砍头命短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
7、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2分)
8、上文横线上所填的动词,刻画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9、中举前,范进称胡屠户为“岳父”,中举后称呼他为“老爹”,这种称谓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10、上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胡屠户这一人物的?试举例说明。(2分)
(二)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裙。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凤腊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赫之子贾琏,娶的就是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乃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边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走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见了一个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连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也可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吃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东西行李都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以摆上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以放完了。刚才带着人道后楼上好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改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闲聊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11、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2、“一双三角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的肖像描写,从直觉上给人什么样的印象?(2分)
13、你怎样看待黛玉与凤姐见面时所说的那番话?如何理解“忙转悲为喜”的“忙”字?(2分)
14、凤姐对黛玉提出的一连串问题是希望黛玉回答吗?如果不是,为什么要问?(2分)
15、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问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
(三)
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5天回家。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地无法入睡,直到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那年到家后,体力不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疼。
那天妈妈打电话说:“回来吧 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 ”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一如当年父母从湖南来到新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不选择回去 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的轱辘落泪 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 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因为我是一粒树种,落在大树根下,荫翳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再结出新的树种。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用生命来爱孩子。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顺着转,而不能突然的停下来转回去。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原载《视野》 )
16、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轮回:
17、选出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上文写“回家的路”由土路变柏油路,由柏油路变铁路,目的是要表明家乡的发展快,变化大。
B.上文表现的是作者这样的思想认识:作为子女要爱父母,但不一定一辈子厮守在父母身边,好儿女应志在四方。
C.文章开始极力写“我”读书时回家的迫切心情和幸福感,与后面写“我”工作后“放飞”异地,无法留家的无奈形成对比,突出我的爱家、恋家。
D.作者本来就不想回家,因为家乡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无法和大都市相比,当年父母不愿回湖南老家,亦是如此。
18、用横线在原文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处。(3分)
19、读了本文,你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和理由。(4分)
(四)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乐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②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③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他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强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命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的遗弃么?
④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⑤唯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的充当了生命地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欢呼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的丧失了。
⑥这是一种无可挽回的丧失。
⑦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的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是永远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难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⑧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的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的以死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⑨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觉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⑩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是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的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①①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①②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藏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20、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第③段文字“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中加点的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是一种含义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暗示”指的是什么?(4分)
22、阅读本文第⑤段文字,说说作者写钟声的目的是什么?(3分)
23、阅读本文第⑦段文字,说说作者从那几个方面解读了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4分)
24、研读本文第⑧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义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4分)
绝大多数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地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也会毫不犹豫的以死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25、认真阅读并反复揣摩品味第⑨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然后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3分)
三、作文(5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鲜花,因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也是因为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请以“和谐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立意自定。⑤不得少于800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嗔 怄 聒 谮
2、不是 正是 缺才
3、⑵⑴⑷⑶
4、D
5、略
6、⑴《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⑵《儒林外史》 吴敬梓 范进中举发疯 封建科举制度
⑶曹雪芹 《红楼梦》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
7、攥、缩 、揣
8、、见钱眼开、虚伪做作
9、中举后身份地位发生改变,得意忘形,趾高气扬
10、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举例略
(二)
11、出场的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出王熙凤在贾府地位之特殊,性格之泼辣。
12、不仅表现了王熙凤的外在特征——年轻、美貌,而且表现了她的内在性格——刁钻,狡诈。
13、第一问:既赞美了林黛玉的标志,又暗扬了其他姐妹的地位,显示了她的良苦用心和八面玲珑。第二问:生态的转变,显示了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惟老祖宗是从,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14、不希望。用意一是表现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二是炫耀身份,显示自己的地位。
15、不仅表现了王熙凤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也表现了精明能干的特点。
(三)
16、.这里指:“父母关爱孩子”、“孩子长大后外出谋求发展”、“孩子成为父母后又关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循环的过程。
17B
18..两个比喻句:“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因为我是一粒树种……”好处;。语言含蓄,生动形象
19、略
(四)
20、非常熟悉
21、珍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让生命活得有意义
22、钟声可以测量生命的长短
23、生命的长短、生命的质量角度谈即可
24、略
25、略
三 、作文(50分)
26题、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欢迎来我的空间
㈢ 长乐中学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作揖( jī) 骈进( pián) 鳞次栉比( zhì )
B.嗔怒( chēn ) 庇护( bì) 叱咤风云( zhà )
C.阴霾( mái ) 伫立( chù) 言简意赅( hài )
D.名讳( huì) 模样( mó ) 妄自菲薄( fěi )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B
A.渊博融会贯通渲染金榜提名
B.辍学鼓惑人心潮汛班师回朝
C.部署远大报负瑕疵委屈求全
D.青睐震聋发聩制裁不屑置辩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①发言人指出,西方发达国家要为全球气候变暖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迷信观念,相信科学。
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走过我的身旁。
A.郑重驱除悠然自得B. 庄重驱除泰然自若
C. 庄重祛除泰然自若D. 郑重祛除悠然自得
4.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洞庭东山,两百年前还是太湖上的一座孤岛,,西半部叫后山,峰岭峻峭。
① 岛的北端现在已和陆地相连
② 现在岛的北端已和陆地相连
③ 全岛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一条鱼脊形成的山脉从北到南纵贯中央
④ 一条鱼脊形成的山脉,从北到南,纵贯中央,把岛劈成东西两个部分
⑤ 东半部称前山,坡势平缓
⑥ 称为前山的东半部坡势平缓
A.②④⑤B.②③⑥
C.①③⑥D.①④⑤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C
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么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出自曹操的著名评价,一向为富阳的孙氏后人所自豪。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④,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7.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②《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③喜剧《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8.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增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每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②上帝让我们每时每刻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每时每刻都给予你对完美的希望。
③上帝绝不是让我们欣赏缺陷。
㈣ 九年级上册语文有套试卷是基础巩固卷与综合评估卷书明叫什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一定要把字写漂亮。(10分) āo ē xìng kuī qīn xī jǔ ju? tiān fù
( 高歌 ) ( 幸亏 ) ( 清晰 ) ( 咀嚼 ) ( 天赋 ) fáng ài qǐ zhǐ wú rǔ dào z?i a hào
( 妨碍 ) ( 岂止 ) ( 侮辱 ) ( 盗贼 ) ( 噩耗 ) 2.选择加点字的确读音打上“√”。(4分)
匕.首 (bì bǐ√ ) 薄.礼(báo bō√) 乘.机(ch?ng√ chang ) 鸡笼.(lóng√ lǒng) 吓.唬( ha xià√) 蚌壳.(k?√ qiào) 困窘.(jiǒn√ jūn)) 强.盛(qiáng√ qiǎng) 3.在括号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 受惊 )的野马 ( 惊慌 )地喊 ( 清瘦 )的脸 迂回的( 带子 ) ( 在场 )的人们 沙哑地( 喊话 ) 痛苦地(呻吟 ) 会心的( 微笑 ) 4. 形近字组词(5分)
娆(妖娆 ) 械(机械) 敝( 凋敝 ) 卸( 卸货 ) 矩( 规矩 ) 挠(阻挠 ) 诫(告诫) 敞( 宽敞 ) 御( 御史 ) 拒( 拒绝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出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6分) 莫(名 )其妙 废(寝 )忘食 雪中送( 炭 ) 安( 居 )乐业 随心所(欲 ) ( 襟 )飘带舞 (绞 )尽脑汁 ( 若)无其事 负( 荆 )请罪 (迫 )不及待 放学后,已经饿坏了的张颖迫不及待的跑进了餐厅。 6.请按要求写词语(4分)
近义词:奇丽( 瑰丽 ) 拘束( 拘谨 ) 寂寞( 孤独 ) 拥戴(拥护 ) 反义词:崎岖( 平坦 ) 高歌( 低吟 ) 幼稚( 成熟 ) 放肆(收敛 ) 7.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改为夸张句) 我端起了千斤重的搪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