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英语课程目标

英语课程目标

发布时间: 2020-11-23 00:26:46

英语专业教学目标是什么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
1、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本《标准》以学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做到:
1、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
3、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七)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
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
识.
(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做到:
1、准确把握本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
2、发展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4、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
5、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6、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九)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英语课程从3年级起开设,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一6年级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3、4年级以短课时为主;5、6年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班容量一般不应超过40人/班.
7一9年级和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建议每周不少于四课时.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上述教学原则,特提供以下教学案例,仅供参考

㈡ 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你好

网络文库

英语教学

三维目标

搜索下载

谢谢采纳

㈢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设定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是什么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感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 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以下是本课程一级至九级应达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一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㈣ 如何撰写英语课程教案的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介值观的目标,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喔 顺便提一下,目前我在学的ABC天丅英语中心的助教要我明白,就是要掌握好英语是不难的 坚持需要个适宜的研习环境跟进修口语对象 外教水平很重要,东南亚口音重 一定要找欧美籍,发音纯正很重要 坚持每天口语学习 1&1针对性教学就有最.好.的进步幅度;学习后还要重复复习课堂录音档,好巩固知识点..若真的是无口语交谈的人的状况下 那么就去听力室或爱思得到课外教材阅读,多说、多练、多问、多听、多读 不知不觉的口语能力就加强起来 学习效果是必定最佳的!新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教学过程,我们老师要善于把情感态度介值观的目标融进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并能适时点拨,指点学法,这样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就能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从而实现教学的最高境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英语是语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显示出本学科的特点,在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重视“双基”教学,并巧妙地把其他两个纬度的教学融进“双基”教学中去。因为要能综合运用英语语言,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不是一、二节课就能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长远的目光,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策略是有阶段性的。我侧重于语音、词汇、和功能的教学及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语音、词汇的教学主要是以传授为主,而学生的学习也是以接受学习为主网,学会单词、句子体现在听、说、读、写上。“读”与“写”是基本技能的重、难点,突出重点,为了突破难点,我不厌其凡地一遍又一遍地带读,当然也会安排接受能力强学得快的学生带读。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单词,我每节课都用一些的时间,教学发音知识,找出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句型的讲解,我创造性地让学生进行填空游戏,如学习句型What do you do? I am a teacher. What does he do? He is a student.我先教学一些表示职业的单词如:waiter waitress, writer, cook等单词,接着是学生跟读句型,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板书设计如下:What do ___A___do?I am a ___B___.What does __a____do?He is a ___B_____.英语的学习有别于母语,不应该是先会“听、说”,才去学“读”与“写”,他们只有会读了,才愿意去写,去学习新的知识,能流利地读出单词与句子,特别是要是能读出一段短文,总是很自豪,幸福之情常常洋溢在他们稚嫩的脸上,他们有了成就感,学习就有动力,就有奋斗的目标,就会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课堂上教师还要适时地用在赞美话语,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不断进步,再要求他们写,这就容易许多,读与写解决了,听与说也就不难。我想这也是我们教师能解放自己的有效途径。老师的鼓励与关注,是学生的精神支柱,老师精湛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术及强烈的责任心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很抓“三维”目标的落实,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千秋万代的伟业,这就是老师的神圣职责。

㈤ 英语专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和要求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的规定,高中英语总课时量为384课时,周课时累计为12课时。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一级目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的较低水平;二级目标是较高水平。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的教学内容相同,而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不同。 (一) 一级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教师用学生所学过的简单英语对新词语意义的解释。
2.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过的简单英语叙述课文内容,以及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3.能听懂对方在学生所学过的语言范围内,用略慢的语速谈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时需要对方重复。
4.能基本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内容简单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个词。 5.能听懂广播、电视及其它音像制品中,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语言材料或教学内容。 除教材外,泛听总量应达到40小时左右。

1.能就课文的基本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并能复述课文大意。
2.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表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谈话。 3.经过准备,能够用简单的语句介绍本人、家庭、朋友、班级和学校等基本情况。 读
1.能以每分钟50-70个词的速度,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和有关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等内容的材料。
2.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件、请柬、通知、便条和常见标志等。
3.能基本把握所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主要事实、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4.除教材内容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0万字以上。

1.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书写体熟练而清楚地书写,要求书写格式、连笔、词距、标点正确。
2.能就已学课文的内容,笔头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听写没有生词的句子和内容简单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00-110个词;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2个词。
4.能运用所学过的词汇、习惯用语和句型造简单的句子,意思表达基本准确,无严重的拼写和语法错误。
5.能根据提示,依照所学过的题材和体裁在30分钟内写60-80个词的文段。意思表达清楚,无严重语言错误。 语音
1.能借助常用的拼读规则和音标读生词。 2.能较连贯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在各种口头表达中,语调自然,语音基本正确。 词汇
1.在初中所要求掌握的词汇量的基础上,累计掌握1200个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要求能在口笔语中运用。此外,还要学习75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只要求在语篇中理解其意义。
2.能根据单词的发音和基本的拼读规则记忆单词的拼写形式。 3.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在上下文中理解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
语法
掌握语法项目表中的内容。其中加*号的项目只要求理解。
(二)二级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课堂用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能听懂教师用学生已学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和教学内容。
3.能听懂对方在学生所学过的语言范围内,用略慢的语速谈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偶尔需要对方重复。
4.能基本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难度略低于所学材料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120个词。 5.能听懂广播、电视及其它音像制品中,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语言材料或教学内容。 除教材外,泛听总量应达到40小时以上。

1.能就课文内容较熟练地进行问答,并能进行简单的讨论。
2.能够较熟练、灵活地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表中的内容,围绕日常生活的话题,进行初步的交际。
3.能够用简单的语句,比较连贯、清楚地介绍本人、家庭、朋友、班级、学校和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社会、文化、科技等情况。

1.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和有关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等不同题材的材料。
2.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件、请柬、通知、便条和常见标志等。
3.能运用一般的阅读技巧,基本把握所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主要事实、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4.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5.能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语篇未直接写出的意思。
6.除教材内容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20万字左右。 写
1.能就已学课文的内容作简单的改写。
2.能听写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120个词;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5个词。 3.能在日常生活中,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等;能填写简单的个人履历表等。 书写格式、行文及常用语等无严重错误。
4.能根据提示,在30分钟内写80-100个词的短文。意思表达清楚,无严重语言错误。 语音
1.能熟练地借助一般的拼读规则和音标读出生词。 2.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调、语音基本正确。
3.经过准备,能较连贯地朗读没有生词,难度略低于所学课文的材料。 4.在口头表达时语调自然,语调自然,语音基本正确。 词汇
1.累计掌握1200个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要求能在口笔语中运用。
此外,还要学习75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只要求在语篇中理解其意义。 2.能在上下文中理解《词汇表》中的兼类词和多义词的意义。 3.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在上下文中理解派生词和合成词的意义。 语法
掌握语法项目表中的内容。其中加*号的项目只要求理解。

㈥ 新课标英语教学目标是什么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
1、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本《标准》以学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做到:
1、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
3、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七)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做到:
1、准确把握本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
2、发展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4、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
5、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6、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九)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英语课程从3年级起开设,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一6年级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3、4年级以短课时为主;5、6年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班容量一般不应超过40人/班。
7一9年级和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建议每周不少于四课时。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上述教学原则,特提供以下教学案例,仅供参考

㈦ 英语课程总目标。。。。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热点内容
日用英语 发布:2025-09-24 05:59:41 浏览:782
大学班主任毕业鉴定 发布:2025-09-24 03:24:03 浏览:627
初一英语下册 发布:2025-09-24 03:06:04 浏览:581
会计继续教育网站 发布:2025-09-23 23:53:29 浏览:908
校园歌手大赛唱什么歌 发布:2025-09-23 22:15:47 浏览:823
背影教学案例 发布:2025-09-23 16:34:34 浏览:273
2013考研数学二答案 发布:2025-09-23 15:38:27 浏览:706
奢诗生物 发布:2025-09-23 14:06:38 浏览:960
2年级语文书上册 发布:2025-09-23 10:43:15 浏览:377
教学战歌 发布:2025-09-23 10:39:47 浏览: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