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校2017四模语文
1. 2010年哈三中四校四模语文答案
2010年哈尔滨三中等四校第四次高考模拟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D.此选项体现的是孔子全球化的意义,答非所问。(3分)
2. B.“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升竖,文中未有体现。(3分)
3. C.根据文意,“同质化、趋同化、殖民化”是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担忧,但没有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抑制,“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山来的一种态势”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数”,责备,列举罪状。(3分)5.B.①④是他的行为,不是“直言”。⑥是皇上的话,不是刘行本说的。(3分)6.B.“皇上马上听从刘行本的意见”与原文不符。(3分)
7.(1)现在元肇竟然敢重视他自己的命令,轻视法律条文,想要表明自己言之必行,而忘记了朝廷的根本信用,损害朝廷法律获取个人威权。(这)不是人臣的礼节。(“申”1分,“信”1分,“亏”1分,句意通顺2分。)(2)权贵惧怕刘行本的正直,没有人敢到他的门上。因此请托办事的路被断绝了,法律命令清明简素,官吏百姓都怀念他。(“惮”1分,“请托”1分,“怀”1分,句意通顺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答:空:白白的,徒然。(1分)。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1分)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2分)“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
9.最后两旬离情于景、以景结情(虚实结合)(1分),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2分),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舞幽壑之潜蛟(3)唯见江心秋月白
(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故不为苟得也(6)山回路转不见君(每空1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C(A项中作者无不满之意,也并未认定这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C项中作者并未描写青龙偃月刀。)(5分)
(2)答:①一些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煽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
②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以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
③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④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答:①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2分)
②“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2分)
③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2分)
(4)答:①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2分)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2分)
②棚笑毕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2分)
要耍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链芹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A、B(A项错在“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原文第三段是说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不能达到那样。B项错在“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原文第四段说“君王和亲王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可知肯定了歌德的伟大。)(5分,答对l项得3分,答对2项得5分。)
(2)答:①用苦难换来欢乐;②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不背叛真理;③为人正直,不谄媚权贵•不给侵略者演奏。(每一点2分)
(3)答:①第一处引用贝多芬对权贵们只能造就头衔和勋章却不能造就伟大人物的看法,直接表明了贝多芬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己的伟大的认识;(2分)②第二处引用贝多芬叙述他与歌德面对贵族的不同表现的事实,通过对比更形象的表现了贝多芬面对权贵不卑恭的品质;(2分)③这两处引用都为突出贝多芬“爱自由高于一切,面对御座也不背叛真理”的高贵灵魂提供了有力依据,使作者对他的评价更客观、真实。(2分)
(4)答:①一个人出身的高贵是无法由自己决定的,但一个人灵魂的高贵却可以由自己决定。(2分)②贝多芬出身子平民,但他凭借对音乐的喜爱与执着,克服命运的不公与生的不幸,创作出感动、震撼世人的交响乐曲,用苦痛换来了欢乐,而且他心向自由,蔑视权贵,热爱祖国;(2分)③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2分)④生活中的我们出身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不要计较出身的高低,更应注意在意志、修养等方面提升自己,也使自己的灵魂高贵起来,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C百口莫辩: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冤屈、被怀疑等情况)。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此处应改为隔岸观火。毫发不爽:形容几乎没有差错。毫发,指很小的数量。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3分)
14.A.B选项“尽管”“即使”,关联词语误用,去掉“开始”,“开始”与“初衷”重复C.“侃侃而谈”后面不加宾语,“突出表现和创新设计”中的“突出表现”不能与“采纳”搭配D选项成分残缺,在“建设”之后加上“品格”或“精神”等。(3分)
15.B.先谈“80后作家”的创作情形,引出话题,即④,然后接⑥,再得出结论①。雨谈文艺创作,即②,②与⑤形成转折,⑤与⑨又形成文意上的转折。(3分)
16.周洋获得短道速滑冠军,创下纪录,为中国添上第三金。
“周洋”1分,“短道速滑”1分,“获得冠军”1分,“创纪录”1分,“为中国添上第三釜西”1分。
17.示例:她出身平凡却演绎着高尚,地位卑微却彰显出尊贵。服务生涯有限,服务真心不变。她是最温暖的港湾。 修辞手法各1分,内容2分,语言优美通畅2分,超字扣1分。
2. 沈阳市2017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还是要把基础学好了,才可以把成绩提高的,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多背书,是有好处的 多思考,才会有进步
3. 2017东北三省三校三模分数线
1、目前,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体制是分省计划体制,招生计划按省分配,招生分数线由各省根据本省的招生计划、考试情况和考生志愿进行划定。今年有26个省份高考试卷都是全国统一命题,五个省市自主命题,每个省份的高考分数线变化都是不一样的。2、某省2003年理科计划招生人数为34780人,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排队,如按1∶1.1比例划定的话,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最后一位的高考分数为359分,则359就是该省理科最低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在报上见到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全国都欠西北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因此这不是讨论公平原因,只是基于数据上的解释,有差异才有省份,有省份必然有差异(另,所谓分数线都是最低控制线,不代表因此造成绝对的低分高就和高分低就,实际录取分数都根据学校报考人数,和分配名额)
4. 2016哈尔滨三中三校三模,需要语文答案,自己对题用的,不用标答,谢
2010哈三中四校联考三模文综历史答题社会达尔主义solo问题详细答案 跪求高手作解 要抽象拓展结构的
高考前急用
如下第三题
不胜感激
材料三
恩格斯指出,动物所能做到的最多不过是搜集,而人则能生产。因此,把动物社会的生活规律直接搬到人类社会中来是不行的.“一有了生产,所谓struggle for existence(生存斗争)便不能只限于生存资料,而且要包括享乐资料和发展资料。在这里——在发展资料是社会地生产出来的场合下——从动物界所采取的范畴便完全不能应用了。”“想把历史的发展及其错综性之全部多种多样的内容都总括在贫乏而片面的公式生存斗争中,真是完全的幼稚。这简直是什么也没有说,甚至比什么都没有说还坏。”
——《马恩选集》第三卷,第572页
材料四
人类社会如同生物有机体一样是逐渐进化的,而这种进化过程是在生存斗争中通过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实现的。处于社会底层的那些人,或是由于他们自身低劣,或是由于他们根 本就不适于社会生活,都会作为劣者而被淘汰和消灭。人类如果对此加以干预必然会造成对自然法则的干扰,进而也就会妨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换句话说,在社会生活中,只要人人为
己,自然法则就会把人类社会导向完善,为了个人的生存,每个人都可以千方百计的与别人竞争。社会生活的合理与否,人们根本无需考虑,一切都是自然进化法则作用的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存或亡,就看是适者还是不适者,优者还是劣者。适者生存是永恒的进化定律。
——陈亮《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美国海外扩张的影响》(2006年)
(3)材料三与材料四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请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说出你的理由。(15分
第一层,前结构(0分):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同答与材料无关。如:赞同材料三观点。或材料三比材料四说的好。
第二层,单点结构:列出一项史实印证自然界生存法则适用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3分)或列出一项史实印证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生物界的生存法则不能简单套用在人类社会。
第三层,多点结构(9分):列出多项史实印证自然界生存法则适用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成列出多项史实印证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生物界的生存法则不能简单套用在人类社会。
第四层,关联结构(12分):列出多项史实印证材料三或材料四观点,并将相关史实作出比较全面有序的陈述,能够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第五层,抽象拓展结构(15分):能够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在理论层面上概括分析、充分论证,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5. 2016东北三校 三省四市 哈三二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