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书写
⑴ 高中数学,要手写过程!
这位同学,主要是记住极坐标公式转化,这些题就做得游刃有余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采纳!
⑵ 高中数学题,求书写的过程图片。
由已知得:1,s1=a+b+c=b+c+2
2, s2=(1/2)bc sin60°=(√3/4)bc
3,由余弦定理 :b²+c²-2bc cos60°=a² 即 (b+c)²-3bc=2².
由 3 解出 4: bc=[(b+c)²-4]/3 . 因由不等式定理 :b+c≥2√bc, 所以 bc≤(b+c)²/4
有[(b+c)²-4]/3 ≤(b+c)²/4 解出 (b+c)²≤16. (b+c)≤4 即 b+c的最大值是4
s1/s2=(b+c+2) / (√3/4)bc =(b+c+2) / {(√3/4)[(b+c)²-4]/3} ( 将上边的4式代入分母)
= (12/√3) (b+c+2)/(b+c+2)(b+c-2)
=(12/√3) / (b+c-2)≥(12/√3) /(4 - 2)=2√3 (当分母取最大值时,比最小)
即s1/s2最小值为2√3. 此时ΔABC是正三角形。
⑶ 高中数学,手写!
f'(x)=e^x-e^(-x)
这锋首个题你通过图像法去考虑 首先银好数你知道e^x的图像 那么e^-x图像呢 就是e^x沿y轴对称
e^x在(0,+∞)上大于0 e^-x在(0,+∞)上小于1大于0 那么这2个做差后肯定大于0
一阶导袜孝数大于0自然单调递增
⑷ 高中数学。求书写过程
⑸ 一个高中数学书写格式问题
先算乘后算符号
如果是后乘的话,它会把系数放在符号的前面的
比如2(1+tanx)COS^2 x
或者 nloga M
⑹ 高中数学书写
详细解释请看图
⑺ 高中数学怎么写
解如下图所示
⑻ 高中数学,怎么写
高数论文什么是微积分?它是一种数学思想,‘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无限就是极限,极限的思想是微积分的基础,它是用一种运动的思想看待问题。比如,子弹飞出枪膛的瞬间速度就是微分的概念,子弹每个瞬间所飞行的路程之和就是积分的概念 如果将整个数学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初等数学是树的根,名目繁多的数学分支是树枝,而树干的主要部分就是微积分。微积分堪称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从17世纪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如航海、天文、矿山建设等许多课题要解决,数学也开始研究变化着的量,数学进入了“变量数学”时代,即微积分不断完善成为一门学科。整个17世纪有数十位科学家为微积分的创立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但使微积分成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还是牛顿和莱布尼茨。 从微积分成为一门学科来说,是在17世纪,但是,微分和积分的思想早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的著作《圆的测量》和《论球与圆柱》中就已含有微积分的萌芽,他在研究解决抛物线下的弓形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的面积和旋转双曲线的体积的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的思想。作为微积分的基础极限理论来说,早在我国的古代就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比如庄周所著的《庄子》一书中的“天下篇”中,著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三国时期的刘徽在他的割圆术中提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他在1615年《测量酒桶体积的新科学》一书中,就把曲线看成边数无限增大的直线形。圆的面积就是无穷多个三角形面积之和,这些都可视为典型极限思想的佳作。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在1635年出版的《连续不可分几何》,就把曲线看成无限多条线段(不可分量)拼成的。这些都为后来的微积分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17世纪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但已有的数学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充实和扩大,而且由于实践的需要,开始研究运动着的物体和变化的量,这样就获得了变量的概念,研究变化着的量的一般性和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到了17世纪下半叶,在前人创造性研究的基础上,英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1642-1727)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微积分的,他为了解决运动问题,创立了一种和物理概念直接联系的数学理论,即牛顿称之为“流数术”的理论,这实际上就是微积分理论。牛顿的有关“流数术”的主要著作是《求曲边形面积》、《运用无穷多项方程的计算法》和《流数术和无穷极数》。这些概念是力学概念的数学反映。牛顿认为任何运动存在于空间,依赖于时间,因而他把时间作为自变量,把和时间有关的固变量作为流量,不仅这样,他还把几何图形——线、角、体,都看作力学位移的结果。因而,一切变量都是流量。 牛顿指出,“流数术”基本上包括三类问题。 (l)“已知流量之间的关系,求它们的流数的关系”,这相当于微分学。 (2)已知表示流数之间的关系的方程,求相应的流量间的关系。这相当于积分学,牛顿意义下的积分法不仅包括求原函数,还包括解微分方程。 (3)“流数术”应用范围包括计算曲线的极大值、极小值、求曲线的切线和曲率,求曲线长度及计算曲边形面积等。 牛顿已完全清楚上述(l)与(2)两类问题中运算是互逆的运算,于是建立起微分学和积分学之间的联系。 牛顿在1665年5月20目的一份手稿中提到“流数术”,因而有人把这一天作为诞生微积分的标志。 莱布尼茨使微积分更加简洁和准确 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G.W.Leibniz 1646-1716)则是从几何方面独立发现了微积分,在牛顿和莱布尼茨之前至少有数十位数学家研究过,他们为微积分的诞生作了开创性贡献。但是池们这些工作是零碎的,不连贯的,缺乏统一性。莱布尼茨创立微积分的途径与方法与牛顿是不同的。莱布尼茨是经过研究曲线的切线和曲线包围的面积,运用分析学方法引进微积分概念、得出运算法则的。牛顿在微积分的应用上更多地结合了运动学,造诣较莱布尼茨高一筹,但莱布尼茨的表达形式采用数学符号却又远远优于牛顿一筹,既简洁又准确地揭示出微积分的实质,强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数学的发展。 莱布尼茨创造的微积分符号,正像印度——阿拉伯数码促进了算术与代数发展一样,促进了微积分学的发展,莱布尼茨是数学史上最杰出的符号创造者之一。 牛顿当时采用的微分和积分符号现在不用了,而莱布尼茨所采用的符号现今仍在使用。莱布尼茨比别人更早更明确地认识到,好的符号能大大节省思维劳
⑼ 高中数学,怎么写
你好,我也是一名高中生。我认为对于理科来讲,靠的是思维,每做一到题时,要摸请出题人的想法还有解题所需的知识点。做题不在多,但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向这个方法去解,为什么要这么出题?差不多这就是我的看法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⑽ 高中数学的步骤怎么写
很简单啊……我记得老师第一次将一种提醒时一定会把必须要有的详细步骤写一次的,这个只要紧接着做一点题巩固一下,有助理解,之后自然就会了。大家一开始都是死记的,要不就是照课本上的例题的格式扒下来,题做多了就好了。
还有,时间长了做题有了感觉,先确定是什么题型,从整体上应该用的方法,就是直接关系到所要求知的问题的条件(有未知条件不要紧,先逐项列出求解最终问题需要的各个条件),把未知条件按一定方法逐一求解,最后带入最初设定的方法中解得最终结果。如果需要用公式或定理,在使用它求解或证明之前先列出来作为解题依据;如果你某一步求解有限制,即这种做法只能在满足某种特殊情况时成立,那么,在那一步之后要打括号说明(或者在该步之前说明)。再适时地加以些图、表帮助理解,这样题目就很有条理,其他人都可以看得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