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巧算
递等式计算方法是:在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中,按照运算顺序把计算过程依次用等式表示出来,这样的等式叫做递等式。
具体例子:
1、485 - ( 6 × 4 + 32 )
= 485 - ( 24 + 32 )
= 485 - 56
= 429
2、1000 - ( 500 + 499 + 1 )
= 1000 - 1000
= 0
3、3651 × { 452 - [ 52 + ( 500 - 100 ) ] }
= 3651 × { 452 - [ 52 + 400 ] }
= 3651 ×{ 452 - 452 }
= 3651 × 0
= 0
(1)二年级数学巧算扩展阅读
递等式运算规则
1、一步计算直接写等号
如要竖式写在横式下面正中间的地方。(即横式在第二个数的位置)如两步计算以上要用递等式,每步递等号要对齐,等号的两条线要平行,等号线长约半厘米。
2、两步计算
要用递等式,每步递等号要对齐,等号的两条线要平行。
当需换至下一列时,中间画虚线分开。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数。等号线长约半厘米。如要竖式写在横式下面正中间的地方。
3、两步以上计算
要用递等式,每步递等号要对齐,等号的两条线要平行,等号线长约半厘米。
4、计算方法
从左自右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中的。
参考资料: 网络-递等式
B. 巧算数学题二年级巧算题200道
278+374+226
146+126+254
19+28+32=
123-45-55=
27+46+13=
56-18-16=
278+374+226 =
183+99+117=
553-267-83 =
652-376-52=
376-199-176=
C. 二年级数学快速计算方法
二年级数学巧算例子32+44+38
解题思路:四则运算规则(按顺序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脱式运算(递等式计算)需在该原则前提下进行
解题过程:
32+44+38
=32+38+44
=70+44
=114
(3)二年级数学巧算扩展阅读\竖式计算-计算结果:两个加数的个位对齐,再分别在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相加结果满10则向高位进1,高位相加需要累加低位进1的结果。
解题过程:
步骤一:0+4=4
步骤二:7+4=1 向高位进1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组合计算结果为114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D. 二年级数学巧算题
1.34.6-0.4*0.9-0.64
=34.6-0.36-0.64
=34.6-(0.36+0.64)
=34.6-1
=33.6
2.0.216/[(3.14+2.26)/2]
=0.216/[5.4/2]
=0.216*2/5.4
=0.432/5.4
=0.08
3.4.5/[(0.5+0.75)*1.2]
=4.5/[0.5*1.2+0.75*1.2]
=4.5/[0.6+0.9]
=4.5/1.5
=3
E. 小学二年级数学递等式计算题
递等式计算机实际上就是脱式计算,运算法则:同级运算要遵循从左到右的顺序,不同级运算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例如:
54+38-25
=92-25
=67
给你一些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递等式计算题:
(1)36+48-25 (2)(34-27)×5 (3)96-6×8
(4)29+42÷7 (5)43+26-17 (6)48÷8×5
(7)37-27÷9 (8)(26-19)×6 (9)64÷(24-16)
(10)36+48-25 (11)96-6×8 (12)(34-27)×6
(13)29+42÷7 (14)5×(100-99) (15)345-300÷9
(16)63÷(34-25)(17)(83-83)÷9 (18)43-42÷6
(19)36÷9×8 (20)48÷(16÷2)
(21)736+3287+1797 (22)9010-3875-2358
(23)357+98-398 (24)5×(4007-3998)
(25)(345-396)÷7 (26)4570-(2390+47)
F. 小学二年级数学巧算
小帅哥应该这样做:
1+2+1+2+1+2+1+2+1+2+1+2+1+2 =(1+2)*(7) =(21)
G. 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18.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21页,7天正好看完.小林看一本书,每天看35页,4天正好看完.谁的书页数多?多多少页?
H. 巧算方法二年级
二年级上册数学在学习乘法这部分内容时,遇到了一类难题,那就是猜多少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字范围,让学生“猜”出具体的答案是多少?那么,如何来进行巧算呢?分享一个实用的方法!
以题目为例:
来看上图的第7题,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二年级同学表演舞蹈,队形是一个正方形,但是人数未知,只知道人数比60多,比70少,问题是:跳舞的同学,一共有多少名?
对于二年级小同学来说,这类题目,属于拓展运用,难度系数比较大。
那么,如何来进行计算呢?
分析思路是这样的:
第一步、先寻找题目给出的条件。
条件是两个,第一个条件是队形为正方形,第二个条件是人数的总数介于60和70之间。
第二步、思考解决方法。
乘法口诀基本上学完了,但是呢,积为60至70之间的乘法口诀,有两句:八八六十四、七九六十三,这两句口诀的运算结果,介于60和70之间。
有了这个思路以后,就要开始思考,究竟哪一句口诀,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再联想一下队形的正方形,想必答案就出来了,既然是正方形,说明两个乘数,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答案确定是8x8=64无疑了。
其实,巧算的方法,就是根据对条件的分析,寻求合适的那一句乘法口诀。
比如上图的这道题目,苹果的数量,介于30和40之间,究竟是哪个数字呢?
题目还给出了一个条件,就是苹果装在8个盘子里,每一盘的数量是相同的。那么,同学们就要继续使用乘法口诀来思考了。
根据条件和问题,可以得出一个算式:?x8=30~40.
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
这两句仔细分析一下,答案就是四八三十二了,因此,苹果装了4个盘子,苹果的数量是32个。
二年级小同学,在遇到这类难题时,如果能根据老师讲的方法,动脑子思考,就能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现在,既然已经学会了方法,同学们不妨乘胜追击,再来解答一下上图这道题目,看看你能不能快速得出答案:
张阿姨带的旅行团可以坐满3张同样的桌子,还剩下2个人没有座位,究竟带了多少人呢?同学们,可以先数一数这个桌子有几张椅子,先把座位的数量确定下来,再去思考如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