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写语文批注

写语文批注

发布时间: 2021-07-27 03:20:48

语文。。批注

是几年级的

❷ 批注怎么

在书上做批注就是一面读书一面用笔把书上重要的地方划出来,或者做上各种各专样的记号(如:三角号,圆属点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

如果对文章的观点材料有疑问,可以在页边的空白处画上“?”号,或者加上旁注和眉批。对那些比较长的段落,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层次,使其眉目清楚,条理系统,便于复习和记忆。

(2)写语文批注扩展阅读

可以从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等方面赏析。

(1)欣赏。

示例:如《小桥流水人家》中“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批注:“水鸟站在小溪的腰上,这个‘腰’字用得真好,小溪就显得格外柔美了!我写文章必须认真推敲、炼字。”

(2)感悟。

示例:《窃读记》:“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批注:吃饭能让我们的身体成长,读书能让我们的思想成熟,心灵净化,人格高尚,读书和吃饭同样重要。

(3)批评。

(4)联想。鼓励学生进行同比迁移的联想即可。

(5)补充。即仿写、续写。

(6)写读后感。

❸ 语文批注怎么写

1.感悟式批注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意蕴丰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调动生活体验,对引起感情共鸣,有所感受的词句进行批注,从而升华对文本的感悟。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对课文5、6自然段进行批注:“一群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们的心时时被牵动着,被感动着。同学们,对于那些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更要用心灵去体会。
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5、6两个自然段,动笔把最打动你的地方划下来,并把感受写在旁边。”几分钟后,学生们这样写道:“通过对这两段文字的阅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天鹅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它不怕牺牲,不怕痛苦,特别了不起,像石头一样坚强。” “这重重地一击,冰面在颤动,我的心也在颤动啊!”
教师选取最打动人的两个自然段,以“情”为切入点,披文入情,深入语言文字体会,活化老天鹅的形象,深切感受文章的“情”,领悟其中的“理”。
2.赏析式批注
赏析式批注,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积累,对文本的关键词句、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进行鉴赏,从而不断提高感受、体验、评价能力的过程。笔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赏析式批注粗略的分为一下两种:
(1)品味关键词句。
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读者要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可以对动词、修饰语、经典词语等进行赏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提高学生积极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教学《月光启蒙》一文时,让学生对“她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一段进行批注。学生们纷纷抓住了“芳香的音韵”中的“芳香”一词谈了自己的体会:“芳香这个词语,立体地写出了‘我’对母亲歌声的喜爱,从这芳香中我仿佛闻到了母爱的味道。”“芳香这个词,让我仿佛身临其境,陶醉于妈妈动听的歌谣中,文中的‘我’这时一定深深地陶醉了。”

❹ 小学生语文批注式阅读是什么意思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以批注为基本方式的一种阅读教学活动。状态的专注化、感受的语词化、讨论的充分化、理解的深刻化是其基本特征。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基本理念:“批注式阅读”是传统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直接体现,与古之所谓“评点”一脉相承。

2. 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等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

3.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阅读教学之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自学字词,并运用批注这一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核心,以交流讨论为形式来推进阅读的深入,实现各对话主体间不断超越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

(4)写语文批注扩展阅读: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过程则是让学生在浏览、略读、精读中,不断反复亲历阅读实践,学习并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最终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它重在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来完成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任务,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❺ 学语文课文时怎么写批注

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范例:

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简洁开篇,铺开情节。)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

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 (侧面写人,管营、差拨嘴脸初现。)

少间叫你便见功效。” (“变了面皮”,活化人物的精彩细节;一番斥骂,威风耍尽,小人嘴脸尽出,与前文众人所言相映成趣。)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寥寥两笔,内蕴深刻:林冲之态,众人之状,烘云托月,寄意深远。)

❻ 写批注。初中语文。

不同的语气传达不同的情绪,即使是同一个意思,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❼ 批注是什么要怎么写

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一、批注符号的作用

"~~~"波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二、写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如学生在读了 《送东阳马生序》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得恶劣的环境的考验。

现在正值冬天,这几天所处的环境有点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为人上人啊!"

还有学生在读到《五柳先生传》之后,在末段作了如此批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多么旷达的胸怀,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写出那么多闲适清新的田园诗。正如《饮酒》中所"说心远地自偏"。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市俗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

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啊!如果坚持这样的读下去,我们想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三、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

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

如学生在《星星变奏曲》中作出这样的批注:"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这是什么意思?",还有学生在《敬业与乐业》中作出了如下批注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还有的学生在这一句话旁边("我信得过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作出了这样的批注:"我觉得作者说的不对。

照他这么说全世界的人价值都一样,我们就没有必要说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反正无论做什么价值都一样。"

瞧,他对作者的这句话产生了怀疑!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这个批注,才让我们的课堂辩论有了源头,从而争论得热火朝天。

现在我班的学生基本上都会用这种阅读方法,随时随地提出疑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问题越来越深,价值也越来越高。这种批注为我的语文课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澜,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四、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注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如学生在《雨说》的第一段作出如下批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做得多么准确,其实第一段就是这句唐诗的诠释和改写。

还有的同学在《敬业与乐中》中"坐这山,望那山"旁边作了一个批注"得陇望蜀",多么细致!也有人在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旁边作出这些批注"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

他们由此句诗引发出这么多的联想,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悲秋的诗句,他们能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这种课内牵一发课外动一身的做法又何尝而不为呢?

五、评价式批注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诗歌里经常用到。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评价式的批注。如学生在读了《沁园春·雪》之后,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旁边作出了精彩的赏析式评价。

但也有人对文本作出否定的评价的,如我的学生在《敬业与乐业》中的这句话作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 出如此批注:"不如把这两个破折号改成括号,这样更让人明白,也读起来更顺畅。

"他的这一细致而又合理的评价可谓是一石激起三层浪,当时学生反复比较了破折号和括号的读法,倒还真认同了这位学生的批注。有的学生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旁边作了这样的批注:"好一个"大约"!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看似漫不经心,竟然把世态的炎凉,孔乙己所受的冷遇暴露无遗,作者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啊,不愧为文学巨匠!"这种评价式阅读极大的调动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读书的主人,他们有权利来评价书本和作者了,这不能不说是对他们人格的一种尊重!

六、补充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写作能力。

如《蝈蝈与蛐蛐》中,有能力强的学生就在写了蝈蝈与蛐蛐的声音之后 ,又仿照作者写诗的格式,写下了青蛙、知了、小溪的乐声,写的很有诗意。这种批注方法不适合所有学生,它毕竟有一些难度,但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批注式阅读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了他们的阅读个性,让读书不再是处于一种被动,不再成为一种负担,相反读书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精神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批注式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的精神,因为有了批注式阅读,才让他们的个性得以神采飞扬。

(7)写语文批注扩展阅读

"批注" 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在原书地方写你的真实的感受并划下原句,写不下可用其他纸张。有什么写什么。不拘一格。如果该书你准备阅读多次,注意每次用不同颜色的笔写。

❽ 初中语文批注怎么做

初中语文的批注,我觉得一般可以直接在书上记录一下,尤其是古诗词的批注。你直接在书上标注,这样方便今后复习和阅读。

热点内容
耻辱2教学 发布:2025-08-18 17:44:56 浏览:612
教师德能勤绩廉考核内容 发布:2025-08-18 16:13:14 浏览:594
哪里有买床 发布:2025-08-18 13:17:51 浏览:388
老师配图 发布:2025-08-18 13:16:58 浏览:748
故宫的地理位置 发布:2025-08-18 12:15:42 浏览:435
篮球裁判视频教学视频 发布:2025-08-18 11:42:44 浏览:660
野外生物起义 发布:2025-08-18 11:26:41 浏览:230
初一数学全册 发布:2025-08-18 10:50:16 浏览:379
漫画分镜教学 发布:2025-08-18 10:24:23 浏览:727
九年级英语试卷 发布:2025-08-18 10:03:41 浏览: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