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小学
1. 小学语文试卷
一、把词语写完整(6分)
青烟(袅)(袅) 置(之)度(外) (忘)(年)之交
()老()幼 (谈)(虎)变色 负(荆)(请)罪
二、积累成语。(8分)
带有典故的成语:三顾茅庐、望梅止渴、闻鸡起舞
三、造句。(6分)
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不能骄傲自满。
四、古诗填空。(8分)
凤吹笙如隔彩霞, 。此诗选自 的 。
兰陵美酒郁金香, ,此诗选自 的 。
五. 拓展,你最喜欢哪一位古代名人?(4分)
六、用“√”在括号内标出比喻句。(4分)
1.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2.她长得很像我的妈妈。 ( )
3.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
4.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
七、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爱三角梅
在百花中,我最爱三角梅。
三角梅有紫色的、洁白的、金黄的。尤其是校园门口那一株,它爬上墙头,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春风中欢笑着,十分惹人喜爱。
气候转暖以后,三角梅的枝条上便开满了花。三角梅的花很小,苞片呈叶状,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小花。小花(虽然)不起眼,(但)常常引来蜜(蜂)和蝴(蝶)围着(采)花粉。
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像桃子形。当缺水时,叶子就把水让给它们,尽管自己因缺水低垂着,却让花儿依旧争相开放,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啊!
三角梅粗壮的茎是(棕)色的。茎上、枝条上长有小刺。(如果)谁敢欺负它,它(就)会毫不客气地扎你。
三角梅有很强的适应性。(无论)在苗圃、墙角或石缝中,它(都)能顽强地生长。在花盆里,它还可以塑造成绮丽多姿的盆景。
三角梅是在40年代从南美洲的巴西引进厦门的。厦门的自然条件似乎适宜它生长。现在三角梅已(遍)布在世界各地,但据说很少见像我们厦门这里长得这么好的。厦门人民十分喜欢它,它(象)征着团结和友谊。
我爱我们厦门市的市花——三角梅。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6分)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6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10分)
特别——(十分) 伸展——(舒展) 仍然——(依旧)
代表——(象征) 多姿多彩——(绮丽多姿)
4短文先介绍三角梅的 ,再介绍三角梅的 ,最后介绍三角梅 。(3分)
5.用“——“划出一个比喻句。用“~~”划出一个拟人句。(4分)
比喻句: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像桃子形。
拟人句:它爬上墙头,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春风中欢笑着。
我只做了我会的,而且不保证100%正确,都是我认为的。看在我这么辛苦的份上,多给点分吧!
2. 小学语文考卷
一、积累运用。34分
1、拼音广角------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5+2分
shōu liǎn wú gū hé ǎi yān hóu líng chén
( ) ( ) ( ) ( ) ( )
gài 灌( ) 梗( ) juān 杜( ) ( )秀
2、如果你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字,那么一竖行便是一条成语;而填入的横行又是一句劝诫的话。试试看!3分
( )( )( )( )( )( )
恶 精 图 来 璧 竹
多 于 索 运 归 在
端 勤 骥 转 赵 胸
3、按要求写词语。3分
(1)舍生取义(形容英雄人物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顷刻间(形容时间短的3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这段话,然后用“清”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2分
走进树林,空气格外( )。只见泉水从泉眼里涌出,顺势向远处流去,
汇成了一条( )的小溪。我们喝着( )的泉水,听着( )的
鸟叫声,真是心旷神怡!
5、用下面的词写一句话,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4分
例: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
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睡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成语。4分
(1)描写战争场面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冬天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写句子。4分
(1) 仿照例句写句子,赞美一位你所敬爱的人。
例句: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纯洁的清流,浇灌花的国土。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2)之所以我喜欢朗读《三亚落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1分
(3)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上加点词语仿写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传真。7分
(1)《长江之歌》一文中反复吟唱的句子是:“我们赞美长江,______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当你满怀激情地诵读了《长江之歌》这首诗,你一定会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2)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它”指的是____________ 。“硕大无朋的床面”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 1分
(3)“卢沟桥事变”又称“ ”发生的时间是____年7月7日,从此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 地展开了。《半截蜡烛》也是发生在第 次世界大战时期 国居民伯诺德夫人一家抗击 国法西斯的故事。
(4)“ , 。”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人生观真实写照。
(5)写两个名著含有“三”的故事名称: 、
二、阅读欣赏。33分
(一)《烟台的海》节选 15分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íng nín )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ì sì)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è qì)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 慰)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 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4分
2、解释词语。4分
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米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竟”你读出了作者的 _____之情。2分
4、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烟台的海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分
6、烟台的海就是山东烟台北面的_________海。1分
(二)孩 子无 罪 18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 )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 )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 )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尝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观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 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
2、 改正第5自然段中用错的字和词。(各1个)2分
3、想想下面加点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2分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 ) ( )
4、“危在旦夕”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理解短文,回答问题。9分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 “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 “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学语文测试卷
小学语文第四册期末测试卷
展示自己才华的时候了,这一定是你期待很久的事吧。题目并不难,一定要细心呦!
一、轻松演练
1、拼音下面该写什么字?(10分)
dù juān tǎo yàn chì zé jīn bì huī huáng
( ) ( ) ( ) ( )
lǎng dú huán rào mì lín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 ( ) ( ) ( )
2、填一填。(12分)
雷( )大( ) ( ) ( )扑鼻 黑白( ) ( ) 名( )古( )
( )山环( ) 风光( ) ( ) 五( )十 ( ) 绚( )多( )
川流( ) ( ) 华灯 ( ) ( ) 冥( )苦( ) ( )能( )巧
3、我能写出反义词。(10分)
弯—( ) 恨—( ) 深—( ) 弯—( ) 假—( )
吵闹—( ) 危险—( ) 容易—( ) 弱小—( ) 难受—( )
4、我会照着写(14分)
丁零零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冷冷清清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高低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休息休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动听的( 乐曲 ) ( 强壮 )的竹子 ( 高兴 )地笑
优秀的( ) ( )的歌声 ( )地说
热情的( ) ( )的世界 ( )地哭
晶莹的( ) ( )的镜子 ( )地走
巨大的( ) ( )的春风 ( )地跑
4. 小学毕业语文试卷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下面这些词语来自于你所学的课文,请你拼一拼,写一写。(10分)
piāo yì juàn liàn dǐng shèng chōng jǐng cí xiáng
( ) ( ) ( ) ( ) ( )
Tián jìng táo yě yùn cáng kāng kǎi róng qià
( ) ( ) ( ) ( ) ( )
二、填空。(共9分)
1.用部首查字法查"目之所及"的"及"字应查 部,再查 画,它的意思有:
A.达到;B.赶上;C.姓。在目之所及中"及"该取第 种意思。(1.5分)
2.你注意过吗?汉语中有这样的词,它们由两个语素组成,前一个语素表示一处事物,
后一个语素表示它的单位。例如:"花朵""纸张"等。请试着写几个:车 煤
火 云 灯 (2.5分)
3.在( )里写出加点字在各句中的意思。(5分)
(1)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兴安岭,由今天看来这的确含有兴国安( )邦
的意思。
(2)看他那心神不安( )的样子,不知又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3)这个罪名是有人给他硬安( )的。
(4)再安( )个小轮子,一辆小汽车就做好了。
(5)经过紧急抢救,他终于转危为安( )了。
三、你记忆的宝库中一定储存了很多成语,请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温文( )雅 海( )天空 形( )不离 神( )奕奕
理( )气壮 宾客( )门 相( )堂堂 无( )之谈
言简意( ) 得心( )手 浮想( )翩 一见( )心
1.描写人的精神外貌的:
2.形容朋友多情谊深的:
3.选一个你喜欢的成语造句:
四、名句展示厅。(4分)
一言既出,___________ ____。 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 __________。
吃一堑,_________ _______。 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 _________。
五、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14分,每两空1分)
1.《 》是根据吴承恩的《 》有关内容改写。
2.《 》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 的关羽、
的诸葛亮、 的曹操。
3.人们常用杜甫的" , 。"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
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
A.泰山景象 B.庐山景象 C.黄山景象 D.华山景象
5.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是她 ; 是她 ;
是她 ;是她 ……(按课文内容填空)
6.一次习作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写一件事。小明把一件事写好了,看时间还早着,就在后面又写了一件事。习作上交后,老师给了他四个字:画蛇添足。这段话中的"画"指的是 ,"蛇"指的是 ,"添"指的是 ,"足"指的是 ,"画蛇添足"在句中指的是 。如果你是老师,还可以用这样一个成语给他写批语: 。
7.鲁迅先生曾经写了一本回忆往事的散文集,本来书名叫《旧事重提》,后来改作《朝花夕拾》。这里的"朝"字读 ,意思 。与"朝"对应的反义词除了"夕"之外还有 。你还读过鲁迅写的这样一本书或这样一篇文章: 。和鲁迅一样著名作家都非常关爱儿童,如我们学过 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巴金写的 等。(3分)。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勇敢的火炬手——金晶,我们为你骄傲。
改成反问句:
2.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详详细细地观察过往的马车。
改病句: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缩成一团。
缩句: 。
4.2008年奥运会,令世界瞩目,我们必须看。
改成双重否定句: 。
5.保护地球,人人有责。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请你以环保为主题,设计一句宣传口号: 。
6.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起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7.在你即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小学老师和同学时,你会想起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选一首写在下边,注意行款。(请写出诗题、作者)
七、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飘渺"和"飘逸"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 ( )
(2)"小红和小华进行乒乓球比赛,她终于取得了胜利。"这句话是正确的。( )
(3)"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这是个打比方的句式。 ( )
(4)"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 / 随着浓郁的茶香 / 飞溢四周……"这句话朗读时的自然停顿是正确的。 ( )
(5)"海伦很快地学会了用手指'说话'."这句话中的"说话"是说海伦能用手指表达自己的语言和情感了。 ( )
八、阅读理解。(20分)
(一)孔子游春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1.从课文这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怎样的学生?(1分)
2."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这句话中的"他们"指的是 和 (1分)
3.颜回的"志向歌"里会唱些什么?试着写一两句歌词。(2分)
4."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这句话的含义是: 。(2分)
(二)小狐狸和小乌鸦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中的那个老乌鸦,经常把自己当年上老狐狸当的教训讲给小乌鸦听,要小乌鸦经常记住这个耻辱,提防奉承话里的阴谋诡计,小乌鸦每次听了都连声说:"记住了,记住了"。
有一天,小乌鸦衔着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心里想:"要是我碰上狐狸,一定不会上当。"凑巧,一只小狐狸来了,他看见小乌鸦便嬉皮笑脸地站在树旁,甜言蜜语地说开了。但是,小乌鸦牢记着老乌鸦的教训,根本不去理他。小狐狸有些失望了。他转了转眼珠子,换了一副嘴脸,破口大骂起来:"该死的小乌鸦你听着!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们祖祖辈辈更坏的东西了,你们是坏蛋,是骗子,谁碰上你们,谁就倒霉,谁听到你们的声音,谁就一辈子遭殃……"
听到小狐狸这样无理的咒骂,小乌鸦气得火冒三丈,他不能忍受,他一定要还击:"你……"可就在这一瞬间,小乌鸦衔在嘴里的肉落地了。小狐狸象老狐狸那样,赶紧叨起肉回洞里慢慢享受去了。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1分)
①阴谋诡计(A.欺诈,奸猾 B.怪异,出乎寻常)
②火冒三丈(A.东西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B.枪炮弹 C.怒气 D.发怒)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耻辱( ) 凑巧( ) 咒骂 ( ) 甜言密语( )
3.读文后填空。(8分)
①老乌鸦要小乌鸦记住 的教训。(1分)
②小狐狸骗小乌鸦的办法先是 ;后是 。说明小狐狸 。(3分)
③老乌鸦上老狐狸 的当。小乌鸦上了小狐狸
的当。(2分)
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2分)
4.看到小乌鸦没有上自己花言巧语的当,"小狐狸有些失望了,他转了转眼珠子,换了一副嘴脸……"这是对小狐狸神态的描写。你透过小狐狸的神态,联系上下文,能想象到小狐狸心里是怎样想的吗?把你想象到的写在下面。(3分)
(三)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蛤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1.解释加点字。(1分)多言无益 : 日夜恒鸣:
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然而不听。译
(2)时夜而鸣。译
(3)多言何益。译
3.这段文字说的是什么道理?(2分)
九、作文。(30分)
在今年你可能听到、看到、或经历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请你以《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5.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试卷
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
请你帮助这些小熊找到它们放的风筝。(10分)
杜鹃 棉衣 溪水 摇头 符号
mián yī yáo tóu dù juān fú hào xī shuǐ
二、连一连。(10分)
野 遮 棉 羞 触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8分)
抽( ) 芽( ) 浇( ) 未( )
油( ) 穿( ) 烧( ) 末( )
四、学着做,连一连。(12分)
揉揉 乐曲 健壮的 叶子 北京 紫荆花
钻出 眼睛 粗重的 春光 香港 牡丹花
伸伸 地面 嫩绿的 嗓音 澳门 莲花
弹奏 懒腰 美好的 竹子 洛阳 月季花
五、我会选。请为这些小树叶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10分)
认真地 渐渐地 惋惜地
静静地 高兴地 1、张老师( )躺在床上养病。
2、在妈妈的抚育下,我( )长大了。
3、小亮在( )画画。
4、弟弟( )对姐姐说:“这次考试,我只差一分就满分了。”
小青( )拍起手来。
六、从大到小排一排。(12分)
1、爸爸 爷爷 叔叔 伯伯
中国 世界 江西 余干
小溪 海洋 江河 地球
七、把下列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12分)
( )苹果树开花了。 ( )小芽钻出来。
( )苹果种子埋在地里。 ( )苹果树结果实了。
( )种子在地里膨胀发芽。 ( )苹果树越长越高。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春 姑 姑
春姑姑悄悄地飞来了,
春姑姑悄悄地飞来了,
看,白云飘在高高的蓝天, 她,吹蓝了天空,
鸟儿飞向翠绿的树林, 吹青了小草,
船儿划在碧绿的湖面, 吹绿了柳树,
小河流向无边的大海。 吹开了百花,
听,小朋友们在歌唱春天, 她,把大地吹美了。
1、春姑姑都使哪些景物变美了?
2、写出表示颜色的词。
九、我会写。(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15分)
6.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
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语文
(答题时间:分钟)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 ( )
yí dòng mǐn ruì
( )( )
méng lóng wéi gān
( ) (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葡萄灰: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光十色: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1)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惊涛骇浪
(2)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 脱口而出
(3)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惊天动地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0.02)
2. 这段话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___________________。(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 将饮料抱在怀里 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 他就开心地嚷道 叔叔 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招 牌) ( 迷 茫 )
yí dòng mǐn ruì
(移 动 ) ( 敏 锐)
méng lóng wéi gān
( 朦 胧 ) ( 桅 杆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壮 烈 豪 迈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开关 彼此 上下
葡萄灰:茄子紫 梨黄 草绿
五光十色:千奇百怪 成千上万 五颜六色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一连三,二连一,三连二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怎么能不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呢?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在我军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走的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2)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周总理。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白杨》。(0.02)
2. 这段话中写了风沙、雨雪、干旱、洪水。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高大挺秀 (2)生命力强 (3)适应力强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小红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成绩也特别棒。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答:森林的作用有制造氧气、吸收有害物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没有森林就会物种灭绝、洪水泛滥、沙漠扩大,生存环境恶化。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因为意外的惊喜而感到高兴。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略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叔叔的病很重,很难治好。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吃了能治病的奇妙东西。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人们的爱心。(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答:文中的小男孩拿着1美元硬币到处去买上帝和那个老人出钱救了邦迪的叔叔而不图感谢让我感动,因为他们能说明人们都是有爱心的。
祝你成功!!!!!!!!!!!
7. 小学语文试卷在哪里找
积累及应用
⒈填字、组成成语。(共8分)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⒉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共11分)
⒊ 写出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及其作者。(共4分)
⒋ 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一想,这句话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共3分)
⑴ “读书好”的意思:
⑵ “好读书”的意思:
⑶ “读好书”的意思:
⒌ 给句子中画横线的字注音。(共2分)
我看着( )试卷,心里异常着( )急,我知从何着( )手,更谈不上有什么高着( )
⒍ 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文言文的括号内。(共2分)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38.6亿立方米,( )淡水只占2.53%;( )对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的淡水( )占淡水总储量的0.31%。( )万物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言,用之不竭的。
节约用水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当物之急。
备选词语:
①而 ②因此 ③其中 ④只 ⑤可见 ⑥仅 ⑦这样 ⑧从而
⒎有些句子由于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或停顿的地方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请你写出下面这句话的三种不同意思。(共3分)
我扶你走吧:⒈ ⒉ ⒊
⒏写出下句,并在括号里填写出的是哪个季节?(共16分)
⑴ 月落乌啼霜满天, ( )
⑵ 碧玉妆成一树高, ( )
⑶ 梅子黄时日日晴, ( )
⑷ 千山鸟飞绝, ( )
⑸ 接天莲叶无究碧, ( )
⑹ 墙角数枝梅, ( )
⑺ 可怜九月初三夜, ( )
⑻ 天街小雨润如酥, ( )
⒐ 读一读,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层次清楚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再填空。(共8分)
( )因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在二丈四丈围圆。
( )内有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大,
( )海外有国家名日傲强国。
( )甚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逐有灵通之 意。
(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例有芝兰相衬。
(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块仙石。
二、生活常识填空(共5分)
⒈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紧急情况,这时,我们通过拨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求助,所以我们应记住一些紧急求助的电话号码。其中火警、治安报警、交通事故、医疗急救的电话号码排序正确的是( )。
……
小学语文试卷网 黄远国 发表于 2011-3-25 19:41:00 阅读全文(920) | 回复(1) | 引用通告(0)
[六年级下册]初中部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初中部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题(39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呜咽( yè ) 蜕皮( tuì) 奠定(diàn) 谛听( dì ) 崭新( zhǎn ) 迸出(bèng)
2、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zǎn chān dǔn fù fáng zào
( 攒阅读全文(202)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六年级下册]开平金山中学初中入学测试语文试卷
开平金山中学初中入学测试语文试卷
(共60分钟,满分100分)
题 号
一(9分)
二(14分)
三(59分)
四(18分)
总 分
得 分
记录人
一、积累与运用(9分)
1.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毛泽东在《咏梅》中赞颂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品格的句子是
, 。
(2)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
(3) 江山好改, 。(填成语)
(4)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第三联是: , 。
(5)陆游在《示儿》中表达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的悲痛之情的句子是: 。
2.改病句(2分)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改正:
二、阅读寓言《郑人买履》,回答下面的问题。(14分)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3.解释加点的字(4分)
①置之其坐( ) ②反( )归取之
4.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至之市而忘操之。
何不试之以足?
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第二张
基础 部 分
1. 先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分类。(10%)
神机( )算 自私自( ) 斗志( )扬 阴( )诡计
滔滔不( ) ( )头丧气 舍( )为人 口若( )河
(1)将上述成语按褒义和贬义分类。
①褒义词:
②贬义词:
(2)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3)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2. 把课题、作者和主人公用线连起来,使其具有关联性。(6%)
(l)杜甫 (l)《鸟的天堂》 (l)桑娜
(2)安徒生 (2)《穷人》 (2)诸葛亮
(3)罗贯中 (3)《火柴的小女孩》 (3)武松
(4)列夫·托尔斯泰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小女孩
(5)巴金 (5)《景阳冈》 (5)作者
(6)施耐庵 (6)《草船借箭》 (6)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3. 默写王昌龄的《出塞》诗,并按要求回答。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 部 分
一、 上将与下士20%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统治者。
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的诚实、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有一天,他穿着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一个认出他。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街垒。
“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水泥块的士兵们喊道:“一、二、加把劲!”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头都不碰一下。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位置上。下士又喊:“一、二、加把劲!”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能把石块放到位置上。他们的力气几乎用尽,石块就要滚下来。
这时,华盛顿已经疾步跑到跟前,用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了位置上。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华盛顿问那下士。
“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哦,这倒真是!”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钮扣,向这位鼻孔朝天,背绞双手的下士露出他的军装。“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将。不过,下次在抬重东西的时候,你就叫上我!”
你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但至此他才真正懂得: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5%
2.文章仅用了“鼻孔朝天”“背绞双手”二词,下士趾高气昂的神态就跃然纸上,请你也写两个词形象刻画“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的神态。5%
3.把划线句子改成陈述句。5%
4.短文中哪个句子能反映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请把它用直线划出来。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
二、 麻雀和燕子20%
有一回,我站在院子里看见屋檐下边的燕子窝。一对燕子掠过我前面飞走了,留下一个空窝。
燕子一飞走,有只麻雀从屋顶飞下来,跳到燕子窝上。它四面打量一下,拍拍翅膀就溜进窝里去,接着从窝里探出头来,还啾啾地叫呢。
过了一会儿,一只燕子飞回来了。它钻进窝,一看有个生客,就吱吱吱地叫了几声,拍拍翅膀走了。麻雀还蹲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着。忽然飞来一群燕子。它们急急忙忙地直飞到窝边,好像是特意来看看麻雀似的,但马上又飞走了。
麻雀一点也不( hàisào ),还叽叽喳喳地叫着。
一会儿,燕子们再飞到窝上来,不知干了些什么,又飞走了。燕子不是无缘无故飞来的。每只燕子的嘴里都衔着点稀泥,它们把燕子窝的小门儿一点儿、一点儿地封起来。
燕子飞来又飞去,燕子窝也就越堆越大,小门却越缩越小。起先还看得见麻雀的脖子,一会只看见它的小脑袋,再过一会儿只能看见它的嘴,到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燕子们把麻雀完完全全给封在窝里了。这时,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便飞走了。
1.请为下列词语注音:4%
屋檐( ) hàisào( )
2.读读短文,联系上下文内容,展开想像,写一个句子:4%
①“麻雀一点也不hàisào,还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②“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好像在说:
3.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4%
4.你觉得小燕子还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对付麻雀? 4%
5. 你对小燕子和麻雀分别有什么评价?4%
三、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20%
互联网是由世界各地的电脑联为一体形成的网络,每一台电脑都可以联接到其他任何一台电脑上,也能为其他一台或几台电脑提供服务,在这个网络里有不断增加的各方面丰富的信息资源供大家分享。
那么互联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它的主要功能是WWW浏览,即我们可以在众多精美的多媒体信息中查找需要的东西,查询我们感兴趣的内容。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同现实世界一样的另一个缤纷的世界。在互联网上我们还可以相互交流,比如聊天、留言、写信。互联网的迅速快捷和方便已经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它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接受,使用。将来,终有一天它会像用电一样普及。
我们怎么到我们想去的地方看看呢___很简单,先要准备好上网必需的设备___ 网卡、modem___ 电话___ 它们连接好,我们就可以上网了。在网络浏览器的相应地方输入正确的网址。你就可以了解到许多的信息了。
我们同自己的网友交流可以登陆到各种网络聊天室,或者用ICQ和OICQ聊天,用E-mail(电子邮件)发信收信可是方便,快捷。总之,互联网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了。
另外,在网上我们还可以听音乐,上网上学校,购买东西呢!快来吧,互联网等着大家,要快哦!
1.请在本文第三段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
2.根据本文的介绍,请你说说什么是互联网? 3%
3.短文告诉我们,互联网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6%
4.爸妈给我新买了一台电脑,我好奇的想上互联网上了解中同学们丰富的课余生活,我该如何进入?5%
5. 假如我们学校周围有很多网吧,你该如何正确对待?4%
写 作 部 分40%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生活中我们与周围的人少不了相帮互助,请记叙与同学合作的一件小事,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字数在四百字以上,题目自拟。40%
8. 小学语文试卷结构包括哪些
小学语文一般会考中学的语文知识,比如说作品的作者、补充诗词
看看这份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6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B、②⑥①④③⑤
C、⑥②③⑤①④D、⑤③④①⑥②
2、下面拼音下写出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bēi gōng shéyǐng B、shéng qíng bìng mào
背弓射影声情并茂
C、ōmóu shàn biàn D、jīng yùliáng yán
多 谋 善 辩 金 玉 良 言
3、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是( )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4、下面句子的朗读重音表示“别人会不会开车我不知道”的意思的一项是( )
A、我知道你会开车。
B、我知道你会开车。
C、我知道你会开车。
D、我知道你会开车。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的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些书可供一,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
消化的。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全读、勤读,而且 地读。
A、尝咀嚼则用心B、尝品味则悉心
C、读咀嚼却用心D、读品味却恶心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花卉、鸟兽、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球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
8、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连贯的是()
A、绚丽的朝阳放射出灿烂的万道光芒。
B、绿杨垂于舞,黄鸟缓声唱。
C、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春风吹来,还有一些五颜六色的野花。
D、春天是播种的时候,太忙了;夏天烈日当空,太热了;冬天缩手缩脚,太冷了;只有冷热相间的秋天最理想。
9、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的。
(2)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1)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2)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10、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按原文填空、默写。
1、春风吹,春风吹,吹柳树,吹桃花。
春风吹、春风吹,吹燕子,吹青蛙。(《春风吹》)(2分)
2、荷叶的,像一个个。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有的才展开
花瓣儿。有的花瓣儿,露出。有的还是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4分)
3、默写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4分)
三、阅读(30分)
生命的掌声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沉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上演讲课时,教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演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他就一直点着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长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有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是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在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一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这才明白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采?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本文的主人公英子曾经是一个性格、的残疾姑娘,她早来迟走,是因为“ ”。那次演讲后,她变得 、 了。(5分)
2、“英子的眼圈儿红了”,是因为;“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是因为
。(6分)
3、对英子来说,为什么那是“生命的掌声”?(5分)
4、“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那句话中的“掌声”指什么?(4分)
5、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与启发。(10分)
第二部分教材教法(40%)
一、根据部分更新大纲内容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是重要组成部分。(2分)
2、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 ,培养爱
9. 小学语文试卷
络绎不绝(绝:断)
绝技(绝:极,极端的)
四通八达(通: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到达)
通顺(通:顺,指文章合语法)
精通(通:彻底明了,懂得)
挂历(挂:悬)
挂念(挂:惦记)
真有一手(手:技能,本领)
1、买马的人来抢着买马,是因为伯乐来看过了这匹马。众所周知,伯乐是相马的高手。人们认为伯乐看过的马一定是千里马,所以要抢着买。
2、启示:(1)有千里马还要有会相马的伯乐。联系实际,有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产品形象代言人。
(2)伯乐看过的马,不一定就是好马。联系社会,人们不要一味的盲目崇拜。麻木跟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3)伯乐被卖马的利用了一下。现在有好多的专家、教授,不顾消费者的利益,给虚假广告作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