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压轴
首先说压轴题,他是很多小知识点和很多小题目的集合体,所以对压轴题尼克分为两步走:
一、你对所有的知识点要达到牢记于心、触类旁通、穿成串、连成链,不能有死角;
二、对小题目的结论性质的结果要当成公式、定理一样来记忆,把他们直接作为一个解决困难题目的一个跳板;
三、压轴题是需要耐心的,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练习的;
希望这些回答能对阁下有所帮助,祝你学习进步,高考顺利!
B. 高一数学(压轴题)
G(n+1)/G(n) 用的是作商法比较大小,那当然是和1比了
G(n+1)/G(n)<1时,后一项都比前一项小,n大于3.7说明从n=4开始后一项均比前一项小,是单调递减的,那么n=1,2,3时,后一项均比前一项大,就是单调递增的
max {G(3),G(4)} 意思是最大值是G(3)或G(4)
C. 高一数学压轴大题不会做怎么办
压轴题主要作用是拉大差距没错,但是并不是说压轴题不会做就会比别人差到哪里去,整张卷子还是基础分比较多,根绝平时考试也知道,基础分全部拿到了,即使压轴题没做,分数也不会比别人低多少。而且,你要相信,当你不会做压轴题的时候,会做的同学也只有那么一两个,或者没有。所以考试的时候不要因为不会做就影响自己心情,心态很重要,当你发现自己不会做的时候,就先回头检查基础的,保证不丢不该丢的分,当你确定基础的都没问题后,再把精力花在最后一个题上。不要本末倒置,分不清主次,为了最后一个可能大家都不会做的题而丢掉了大家都会做的题的分,这样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大,也最让人懊悔。
当然,会做压轴题当然就更好了。一般压轴题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思维变通能力,所以做题的时候,思维要发散开来。其实,中学时候的做题能力,主要还是靠练习,熟能生巧,做的题型多了,自然会做的题也就多了。
你现在练习的话,不能说是来得及还是来不及,但是总归是好的,指不定考试的时候就会考到你这几天做到的某个类似的题。中学考试的题目都是换汤不换药的。
做不出来就看答案这个习惯不是很好,因为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让自己真正的思考解题方法,而且容易产生依赖,依赖答案,这样对考试的时候做题不利。建议你以后做题的时候,尽量先独立思考,思考不出来时,就翻书看题目相关章节的公式和笔记,看能否用到题目中去,如果这样还是不行,才看答案。但是看答案也不是看了就完了,要思考为什么答案是这样的,解题的切入口为什么是这样的,就是说为什么你没有想到这么做,发现你所欠缺的是什么。
开始的时候这样做是挺繁琐的,但是经验在于积累,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会做的题越来越多了,求助书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思维越来越敏捷了。。
总之一句话,练习练习再练习,熟能生巧。不要抱有以前见都没见过的题型,考试的时候一下子就会了这种侥幸心理。
最后,祝你学业顺利O(∩_∩)O~
D. 高一数学压轴题
f(x)=1/2-sin²x+asinx-a²+2a+11/2
=6-(sinx-a/2)²-3a²/4+2a
(1)当a/2≤0,即a≤0时,f(x)(min)=6-(1-a/2)²-3a²/4+2a=5-a²+3a
由5-a²+3a=2解得=(3-√21)/2,a=(3+√21)/2舍去
当a/2≥0,即a≥0时,f(x)(min)=6-(-1-a/2)²-3a²/4+2a=5-a²+a
由5-a²+a=2解得a=(1+√13)/2,a=(1-√13)/2舍去
综上所述,a=(3-√21)/2或a=(1+√13)/2
(2)当a/2<-1,即a<-2时,f(x)(max)=6-(-1-a/2)²-3a²/4+2a=5-a²+a
即g(a)=-a²+a+5(a<-2),这时g(a)的值域为(-∞,-1)
当-1≤a/2≤1,即-2≤a≤2时,f(x)(max)=6-3a²/4+2a
即g(a)=-3a²/4+2a+6(-2≤a≤2),这时g(a)的值域为[-1,22/3]
当a/2>1,即a>2时,f(x)(max)=6-(1-a/2)²-3a²/4+2a=5-a²+3a
即g(a)=-a²+3a+5(a>2),这时g(a)的值域为(-∞,7)
综上所述,g(a)的值域为(-∞,22/3]
E. 高一数学压轴题那种给你个带a这个参数的函数最后一问的f(x)>f(y)恒成立问题一般怎么解
高一的时候就按照1楼的做法,到了高三就会用导数解了,不会在用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去做,往往还要求解a的范围之类的
F. 我马上就高一了,但是我最近还是在练习中考类的压轴题,对高中的数学有好处吗
基本无用。如果你对自己的基础还是很自信,你可以玩一个暑假了。如果你的基础觉得还不够扎实,那你就弄一弄基础。主要是函数方面。几何可以不用管。高中入学接触的主要是代数,而且涉及的难度层次绝对不是什么中考压轴题那种破烂程度。其实你可以找高一的课本自学。课本内容其实不难,难就会难在学完后老是让你做的题目。
中国的垃圾教育就是学的东西简单,但是要你做很难的题目。真是FUCK
你只需要熟悉高中课本上的东西就够了,书本上的东西学起来一般,不难。难是难在上高中后老是出的题目。我是湖南的,我读高中那会就是这样,不知道其他省是不是也一样,课本容易,出题难。但是如果你基础好,你在解难题方面会少走很多弯路。
说简单点,比如什么是方程什么是函数?决定三角函数图像的几个重要参数是什么,以及当参数变动时图像如何变?直线方程的5种式。等你到高二学圆锥曲线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把基本的东西掌握好,对你解圆锥曲线是很有帮助的。不要总是想着解多难的题,先把基础弄得差不多再说吧。至于弄到差不多的程度是什么程度,就好像你虽然不知道勾股定理如何得到的,但是两直角边平方和是斜边的平方,你已经烂记于心,比如你不知道三角形全等定理是如何得到的,但你记得SSS,ASA,SAS,AAS是判定定理一样。考大学不需要对学问的深究也是现在教育的一大弊端。学了一半天东西就混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G. 为什么我每次做高中数学的压轴题最后一问都不能完全写出来,没头绪,就算写了也不能保证是对的,
最后一题就是选拔性质的,就是为了和其他人拉开差距,不会很正常。
H. 高一数学压轴题T_T
I. 高中数学压轴题怎么做
高中数学压轴题一般最难的一道题,只有极少数人能完全做对,对于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说,做高考数学压轴题虽然是一个挑战,但也很值得花时间和精力研究。

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数学压轴题首先要学会审题,把题干中的重点词语都画下来,然后抽丝剥茧,有已知条件推出未知条件,可以先不用管推出的结论有什么用处,推导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水落石出。当然,如果题目做多了,就能一眼看到出题者的意图了,也就知道为什么要给这个条件而非其他了。
高中数学压轴题一般是函数题型,需要我们分类讨论,所以一定不要落下哪种情况忘记讨论,那样就容易出现失分点。试想,好不容易才会做了一道题目,却因为疏忽大意又没做对,岂不可惜。
除了分类讨论外,还要善于用多种方法解决计算问题,因为数学压轴题计算量是比较大的,即使有思路了,如果计算失误也会做错压轴题,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分数,所以要求计算又快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