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语文必修三师说

语文必修三师说

发布时间: 2021-07-29 05:38:11

① 高中语文必修三有那些篇直接说篇目和第几自然段,《师说》要全文背诵吗

像《师说》这种重要的文章,当然是全部背诵啦。
而且也不算是很难的,理解好了就可以了。

② 语文必修三 《师说》 课后韩愈论作文怎么翻译啊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③ 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

师说》
1.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曾任吏部侍郎,常被称为“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世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中叶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2.评价: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语。
3.古文运动:
主要主张:其一,是“文以明道”。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对象:即向当时一些准备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的青年读书人宣传不要写骈体文,要用散体文去阐明孔、孟之道。
古文: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真情实感的散文。
古文运动在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中有一定影响。但遭到上层统治集团中当权的官僚地主的诽谤与讪笑,阻力很大。
4.内容分析:
“说”是论说文的一种,“师说”即“说师”、“论师”,更详细一点就是“论从师求学”。本文着重论述了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大胆提出了恢复师道的主张,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开头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概括而又明确的点出了师的性质、作用。接下来阐明择师的原则:以“道”的有无为标准,而不应有贵贱、长幼之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以第一段立论为基础,以事实为论据,从反面展开批驳。连用三个对比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进行针砭。一是把“古之圣人”的“从师之问”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指出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二是把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对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三是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耻于从师对比,进一步讥讽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这样层层对比,深刻揭露了当时耻于学师的社会陋习,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为例,从正面论证自己立论的正确。
第四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点明作《师说》的原因。

④ 高一语文必修三中 《师说》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焉是什么意思不是语气助词!!真的不是 求解答!在线等

焉是代词,代老师

⑤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师说》需要全文背诵么(课文后面没要求)

我们当时没有要求全文背诵,主要是背一二两段的!如果你能背当然是全文背诵比较好的

⑥ 高中语文必修三中,蜀道难,琵琶行,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几篇中重点易考句子,明天考试,不

据我以前的经验,以下为自己总结的,不知道几年过去,老师出题的爱好有没有变。满意就采纳,不满意那就没办法了:

1、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15)飞湍瀑(tuān 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hè)雷。
2、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过秦论:,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6)之心。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⑦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师说》需要全文背诵么(课文后面没要求)

我们当时没有要求全文背诵,主要是背一二两段的!如果你能背当然是全文背诵比较好的

⑧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期中考试考不考过秦论和师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过秦论》和《师说》虽然属于略读课文,但是有要求背诵的段落,所以期中考试肯定会作为考试范围的。

热点内容
中公教育教师 发布:2025-08-06 21:14:45 浏览:580
幼师师德师风个人反思 发布:2025-08-06 20:37:18 浏览:571
眼部整形大概多少钱 发布:2025-08-06 20:31:17 浏览:712
江苏招聘教师 发布:2025-08-06 20:03:27 浏览:303
英语演讲稿励志 发布:2025-08-06 20:02:34 浏览:83
3舞蹈教学 发布:2025-08-06 19:06:04 浏览:290
潇洒校园风云 发布:2025-08-06 16:25:41 浏览:802
怎么躺着 发布:2025-08-06 16:14:40 浏览:36
我们心中的班主任 发布:2025-08-06 15:51:34 浏览:751
高等教育评估 发布:2025-08-06 15:50:07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