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5的形成
⑴ 幼儿园零到五的认识怎么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 1、 2、 3、 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⑵ 中班数学5的形成的重难点是什么
中班数学也有难点额。。。。。
⑶ 幼儿园中班数学练习题分成与合成怎样讲解2+()=5
幼儿园中班数学练习题分成与合成怎样讲解2+()=5
5可以分成2和3,
2和3可以合成5.
⑷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看图表示数字1-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并知道5所表示的含义。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操作的结果。 3、巩固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不同形状的树叶,磁性教具数字5,数字1——4。 学具准备:雪花片人手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1-4的形成,复习对1——4的认识。 1、让幼儿看数字,做相应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的数字朋友又来到我们班里,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呢! 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呢!请你们拍拍手吧!数字4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2、拍手游戏,复习数字1-4的形成。 师:我们好久都没有玩拍手的游戏了,我想和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玩,我问到谁,那 他就要大声地回答我哦! 二、通过初试树叶,学习5的形成 1、出示树叶,引出活动。
⑸ 幼儿园数学教案,我会写数字1到5
活动重点: 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苹果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初步了解苹果的内部结构。 活动难点: 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⑹ 中班5以内数物结合的教案
活动科目:蒙氏数学
活动内容:5以内数物结合
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数学情境中感知以内的数量,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初步了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在游戏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 动物图片5幅,数字卡1-5,糖。
2.学具准备:数字卡1-5 -幼儿人手份。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
2.集体活动:创设情景,"小动物来班上做客",学习5以内按物找数。
师:看看谁第一个来啊?依次出示小动物图片,有几 只小狗?(1只小狗)1只小狗要数字宝宝1表示,并将数并字卡 1与相应数量小动物对应。依次出示剩余图片,带领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或让个别幼儿点数,说出总数。问幼儿有几只小动物就用数字几表示,将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小动物图对应粘贴。
小结:师生一起数,1只小狗,2只小刺猬,3只小猫,4条鱼5只小兔,一只小动物就用数字1表示,5只小动物就用数字宝宝5表示。)
(2).按数取物。教师将有数字的卡发给幼儿,幼儿根据数字卡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三.游戏。(猜糖)
小朋友表现的真不错,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糖,谁小朋友猜猜老师手里有几颗糖,猜对了就送给谁。(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准备好手里的糖,请幼儿猜,然后让幼儿点数糖的数量并说出总数,用几表示。(游戏可反复玩。)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⑺ 如何教中班幼儿园数字5,6,7
教学目的: 1、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复习7的形成,并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2、继续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点数7,知道7的实际意义。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教学准备: 1、贴绒教具,吹泡泡的熊猫1个,大泡泡7个(红5个,绿2个),小泡泡6个(红2个,绿4个)不同动作的小熊猫7个。 2、每人一份玩具小熊猫、小皮球(将画好的熊猫头和皮球贴在青霉素瓶盖上)各7只,每人一袋拼图材料(圆形、七巧板、小棍、积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全体小朋友围在黑板前,出示贴绒教具组成的熊猫吹泡泡图。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小朋友看是谁?在干什么?(小熊猫在吹泡泡)教师:它吹的泡泡有大的,还有小的,都什么颜色啊?(红的、绿的)它吹的泡泡真好看。现在,请小朋友坐下来听小熊猫要请你们做什么? 二、基本部分 1、点数小熊猫吹出的大小泡泡。(复习7的形成,并知道7比6多1,6比7少1)教师:小熊猫请你们数数它吹了几个大泡泡,几个小泡泡? 大泡泡和小泡泡哪个多?哪个少?(大泡泡比小泡泡多1,小泡泡比大泡泡少1)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让大泡泡和小泡泡一样多?(引导幼儿说出添上或去掉1个)2、请幼儿用视觉、听觉、触觉来感知物体的数量。再次学习7的形成,并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也准备了许多小熊猫图片,请小朋友猜猜比6多1只是几只?请把小盒里的小熊猫图片取出来,数一数是不是7只。 小熊猫很喜欢玩皮球,老师敲几下,请小朋友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几个皮球。 教师:小熊猫多还是小皮球多?用什么办法使每只小熊猫都能玩到一个皮球?(藏一只熊猫或再拿出一只皮球)请小朋友把小熊猫和小皮球全部放在盒里。 3、出示不同动作的7只贴绒小熊猫。让幼儿理解7里面有7个1。 教师:这里还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熊猫,请小朋友数数看是几只(7只),出示数字“7”。 教师:有几只小熊猫拿着飞机玩?(1只)请它排在下面,老师同时出示数字“1”。有几只小熊猫拿着手绢?(1只)依次类推。 1只小熊猫在爬杆,1只小熊猫在写大字,1只小熊猫在跳舞,1只小熊猫在提小篮,一只小熊猫在举红旗(将它们依次排列整齐并同时出示相应的数字1。让幼儿数数,7里面有几个1)4、用数字游戏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幼儿可能集体或分组回答。 教师:比6 多1的数是几?比7少1的数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打开自己的小袋取出拼图材料数一数,说出总数。要求幼儿用7个材料,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讲给老师听。。
⑻ 中班5的形成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5以内的序数》教学反思 这次在上《5以内的序数》时,我首先用拍手复习1—5的数字,然后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去旅游,出示五个小动物的头饰排队,提问哪个小动物排在第几,排在第几的是哪个小动物。区别一下序数5和基数5的区别。最后把小动物送到指定的楼层。整节课运用故事和游戏贯穿始终,运用动物图片和头饰做教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连最调皮的周明浩苒小朋友也连连发言。 我首先用拍手来复习1~5的数字,这是很简单的一个环节,因为小朋友们都没有问题。可轮到周明浩然时,他老是拍错,喜欢自顾自地多拍,本来我可以不用管他,继续我的新课,但我想应该让他明白要拍一下数一下,拍到几就停下,不能继续拍。 于是,我就请了一个小朋友起来教他拍,边拍边数,数到数字几就停下来,然后他还是没有拍对,我又让他跟着我拍了一遍,最后总算是明白了。 后来,田羽由于好久没来上课了,所以复习很简单的1——5数字的时候她也数不到,我又教了她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