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8-02 07:30:39

『壹』 初中趣味数学题带答案

1. 下诗出于清朝数学家徐子云的著作,请算出诗中有多少僧人?

巍巍古寺在云中,不知寺内多少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只碗,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解答:三人共食一只碗:则吃饭时一人用三分之一个碗,

四人共吃一碗羹:则吃羹时一人用四分之一个碗,

两项合计,则每人用1/3+1/4=7/12个碗,

设共有和尚X人,依题意得:

7/12X=364

解之得,X=624

2. 小赵,小钱,小孙,小李4人讨论一场足球赛决赛究竟是哪个队夺冠。小赵说:“D对必败,而C队能胜。”小钱说:“A队,C队胜于B队败会同时出现。”小孙说:“A队,B队C 队都能胜。”小李说:“A队败,C队,D队胜的局面明显。”

他们的话中已说中了哪个队取胜,请问你猜对究竟哪个队夺冠吗?

解答:小赵,小钱,小孙,小李4人讨论一场足球赛决赛究竟是哪个队夺冠。小赵说:“D 对必败,而C队能胜。”小钱说:“A队,C队胜与B队败会同时出现。”小孙说:“A队,B 队C队都能胜。”小李说:“A队败,C队,D队胜的局面明显。”

小赵的话说明D队败

小钱的话说明B队败

小孙的话说明D队败

小李的话说明A队败

所以,C队胜利

3. 有一位农民遇见魔鬼,魔鬼说:"我有一个主意,可以让你发财!只要你从我身后这座桥走过去,你的钱就会增加一倍,走回来又会增加一倍,每过一次桥,你的钱都能增加一倍,不

过你必须保证每次在你的钱数加倍后要给我a个钢板,农民大喜,马上过桥,三次过桥后,口袋刚好只有a个钢板,付给魔鬼,分文不剩,请有含a的单项式表示农民最初口袋里的钢板数。

解答:设最初钱数为x

2[2(2x-a)-a]-a=0

解方程得x=7a/8

4. 有一次,一只猫抓了20只老鼠,排成一列。猫宣布了它的决定:首先将站在奇数位上的老鼠吃掉,接着将剩下的老师重新按1、2、3、4…编号,再吃掉所有站在奇数位上的老鼠。如此重复,最后剩下的一只老鼠将被放生。一只聪明的老鼠听了,马上选了一个位置,最后剩下的果然是它,猫将它放走了!

你知道这只聪明的小老鼠站的是第几个位置吗?

解答:排在第16个。第1次能被2整除的剩下了,第2次能被4(2的平方)整除的剩下了,第3次能被8(2的3次方)整除的剩下了,第4次能被16(2的4次方)整除的剩下了,所以只有第16个不会被吃掉。

5. 《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如下: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雄、兔各几何?

解答: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x+y=b,2x+4y=a

解之得:y=b/2-a,

x=a-(b/2-a)

根据这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题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拓展资料: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而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贰』 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

1)因为D是AB中点,且FD⊥AB,所以AF=FB
2)连接FD,CF,因为F为三等分点,所以∠ADF=60°,即三角形CDF为等边,而C是AD中点,所以AC=CF=DF,即DF⊥AF
3)过点F作FM⊥CE,即FM=√3/2,所以BF=√7
设FH=x,所以BH.BF=BE.BC,即(√7-x)√7=3,x=4√7/7

『叁』 初中数学规律题(附答案和讲解)

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
(三)看例题:
A: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 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
分析观察可得,新数列的第n项为:n2-1,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n2-1)+2=n2+1
(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
例 :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
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
(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
(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
三、基本步骤
1、 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
2、 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
3、 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
4、 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
四、练习题
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
0,3,8,15,24,••••••
2,5,10,17,26,•••••
0,6,16,30,48••••••
(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
(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
(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
2、观察下面两行数
2,4,8,16,32,64, ...(1)
5,7,11,19,35,67...(2)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
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 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
4、 3^2-1^2=8×1 5^2-3^2=8×2 7^2-5^2=8×3 ……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
写出两个连续技术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
五、对于数表
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
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

『肆』 初中数学60道题目及答案

先化简,再求值:(a+2)(a-2)+a(1-a),其中a=5
原式=a2-4+a-a2=a-4
当a=5时,原式=5-4=1

江南生态食品加工厂收购了一批质量为10000千克的某种山货,根据市场需求对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处理,已知精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比粗加工的质量3倍还多2000千克,求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
解:设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为x kg,根据题意,得
x+(3x+2000)=10000.
解得 x=2000.
答: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为2000 kg.

2009年有80名教师参加“城乡教师援助工程”活动,随机调查后发现,平均每位教师可以让150名学生受益.请你估算有多少学生将从这项活动中受益.
解:由题意,150×80=12 000(名)
答:有12000名学生将从这项活动中受益.
不等式-3x+1>4的解集是__________.
答案:x<-1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在不等式两边同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解题思路: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解题.注意不等号方向的改变.

解答过程:

解:-3x+1>4,-3x>3,x<-1.故填:x<-1

规律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常见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点P(m-1,2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½<m<1 )
不等式2-x≤1的解集为______{x︱x≥1}_________.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题目简单

解题思路:按照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来解答.

解答过程:

解:移项得,-x≤1-2,

合并同类项得,-x≤-1,

系数化为1得,x≥1.

故答案为:x≥1.

规律总结:移项要变号,不等式性质3,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解不等式2(x―2)≤6―3x,并写出它的正整数解.

答案:

解:去括号,得2x―4≤6―3x.

移项,得2x+3x≤6+4.

合并同类项,得5x≤10.

不等式两边同除以5,得x≤2.

它的正整数解为1,2.
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某校组织学生去看演出,有甲乙两种票,已知甲乙两种票的单价比为4:3,单价和为42元.

(1)甲乙两种票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学校计划拿出不超过750元的资金,让七年级一班的36名学生首先观看,且规定购买甲种票必须多于15张,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为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计划拿出不超过3200元的资金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比为3:2,单价和为160元.

(1)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若要求购买的篮球和排球的总数量是36个,且购买的排球数少于11个,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某班到毕业时共结余班费1800元,班委会决定拿出不少于270元但不超过300元的资金为老师购买纪念品,其余资金用于在毕业晚会上给50位同学每人购买一件T恤或一本影集作为纪念品.已知每件T恤比每本影集贵9元,用200元恰好可以买到2件T恤和5本影集.

⑴求每件T恤和每本影集的价格分别为多少元?

⑵有几种购买T恤和影集的方案?

『伍』 初中数学圆--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对于已经步入初三的同学们,掌握好有关于圆的知识内容,对于后面接触弧、扇形、椭圆等相关知识内容都有一定的帮助,一起来看看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初中数学圆知识点的内容有哪些吧。

初三数学圆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圆的定义:

(1)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2)平面上一条线段,绕它的一端旋转360°,留下的轨迹叫圆。

圆心:

(1)如定义(1)中,该定点为圆心

(2)如定义(2)中,绕的那一端的端点为圆心。

(3)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

(4)垂直于圆内任意一条弦且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的二分点为圆心。

注: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二分之d。

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π≈3.14。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2,用字母S表示。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二分之一。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周长计算公式

1.、已知直径:C=πd

2、已知半径:C=2πr

3、已知周长:D=cπ

4、圆周长的一半:12周长(曲线)

5、半圆的长:12周长+直径

面积计算公式:

1、已知半径:S=πr平方

2、已知直径:S=π(d2)平方

3、已知周长:S=π(c2π)平方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①点在圆内<=>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

②点在圆上<=>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③点在圆外<=>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

2.过三点的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3.外接圆和外心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4.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相交: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叫这条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相切: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叫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点叫做切点。

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叫这条直线和圆相离。

5.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①直线l和⊙O相交<=>d<r;< p=""></r;<>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相离<=>d>r。

圆和圆定义:

两个圆没有公共点且每个圆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做这两个圆的外离。

两个圆有唯一的公共点且除了这个公共点外,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叫做两个圆的外切。

两个圆有两个交点,叫做两个圆的相交。

两个圆有唯一的公共点且除了这个公共点外,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叫做两个圆的内切。

两个圆没有公共点且每个圆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时,叫做这两个圆的内含。

原理:圆心距和半径的数量关系:

两圆外离<=>d>R+r两圆外切<=>d=R+r两圆相交<=>R-r<d=r)</d

两圆内切<=>d=R-r(R>r)两圆内含<=>dr)

正多边形和圆

1、正多边形的概念: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2、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1)将一个圆n(n≥3)等分(可以借助量角器),依次连结各等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

(2)这个圆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3、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1)正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

(2)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半径。

(3)正多边形的边心距——正多边形中心到正多边形各边的距离。

(4)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外接圆的圆心角。

4、正多边形性质:

(1)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

(2)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当边数是偶数时,它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正n边形的对称轴有n条。(3)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相似。

练习题

1、已知:弦AB把圆周分成1:5的两部分,这弦AB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

2、已知:⊙O中的半径为4cm,弦AB所对的劣弧为圆的1/3,则弦AB的长为_______cm, AB的弦心距为_____cm。

3、如图,在⊙O中,AB∥CD,⌒AC的度数为450,则∠COD的度数为_______。

4、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70°,⊙O截△ABC的三边所得的弦长相等,则 ∠BOC=( )。

A.140° B.135° C.130° D.125°

热点内容
教师角色定位 发布:2025-07-22 05:21:38 浏览:10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发布:2025-07-22 04:34:56 浏览:247
女友本命年送什么 发布:2025-07-22 03:39:32 浏览:410
软件工程师英语 发布:2025-07-22 01:45:58 浏览:620
你的班主任老师 发布:2025-07-22 01:04:08 浏览:429
教师资格证科目考试时间 发布:2025-07-22 00:34:56 浏览:366
山东正高级教师 发布:2025-07-21 22:53:01 浏览:575
哪里卖小鸡 发布:2025-07-21 12:58:31 浏览:722
日本教师美女 发布:2025-07-21 12:00:49 浏览:961
语文添加符号 发布:2025-07-21 09:48:00 浏览:15